设计模式之6个创建模式

创建型模式概述

创建型模式(Creational Pattern)对类的实例化过程进行了抽象,能够将软件模块中对象的创建和对象的使用分离。为了使软件的结构更加清晰,外界对于这些对象只需要知道它们共同的接口,而不清楚其具体的实现细节,使整个系统的设计更加符合单一职责原则。

创建型模式概述

创建型模式在创建什么(What),由谁创建(Who),何时创建(When)等方面都为软件设计者提供了尽可能大的灵活性。创建型模式隐藏了类的实例的创建细节,通过隐藏对象如何被创建和组合在一起达到使整个系统独立的目的。

一共包含6个模式

  • 简单工厂模式
  • 工厂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多态工厂)
  • 抽象工厂模式
  • 单例模式
  • 原型模式
  • 建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

1简单工厂模式

1.1优点

(1) 工厂类包含必要的判断逻辑,可以决定在什么时候创建哪一个产品类的实例,客户端可以免除直接创建产品对象的职责,

而仅仅“消费”产品,简单工厂模式实现了对象创建和使用的分离。
(2) 客户端无须知道所创建的具体产品类的类名,只需要知道具体产品类所对应的参数即可,

对于一些复杂的类名,通过简单工厂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使用者的记忆量。
(3) 通过引入配置文件,可以在不修改任何客户端代码的情况下更换和增加新的具体产品类,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1.2 缺点

(1) 由于工厂类集中了所有产品的创建逻辑,职责过重,一旦不能正常工作,整个系统都要受到影响。
(2) 使用简单工厂模式势必会增加系统中类的个数( 引入了新的工厂类) ,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和理解难度。
(3) 系统扩展困难,一旦添加新产品就不得不修改工厂逻辑,在产品类型较多时,有可能造工厂逻辑过于复杂,不利于系统的扩展和维护。
(4) 简单工厂模式由于使用了静态工厂方法,造成工厂角色无法形成基于继承的等级结构。

1.3 场景

工厂类负责创建的对象比较少:由于创建的对象较少,不会造成工厂方法中的业务逻辑太过复杂。
客户端只知道传入工厂类的参数,对于如何创建对象不关心:客户端既不需要关心创建细节,甚至连类名都不需要记住,

只需要知道类型所对应的参数。

1.4 类图

Factory:工厂角色
Product:抽象产品角色

ConcreteProduct:具体产品角色

2.工厂模式

  • 具体工厂类负责创建

2.1优点

在工厂方法模式中,工厂方法用来创建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同时还向客户隐藏了哪种具体产品类将被实例化这一细节,用户只需要关心所需产品对应的工厂,无须关心创建细节,甚至无须知道具体产品类的类名。

基于工厂角色和产品角色的多态性设计是工厂方法模式的关键。它能够使工厂可以自主确定创建何种产品对象,而如何创建这个对象的细节则完全封装在具体工厂内部。工厂方法模式之所以又被称为多态工厂模式,是因为所有的具体工厂类都具有同一抽象父类。

使用工厂方法模式的另一个优点是在系统中加入新产品时,无须修改抽象工厂和抽象产品提供的接口,无须修改客户端,也无须修改其他的具体工厂和具体产品,而只要添加一个具体工厂和具体产品就可以了。这样,系统的可扩展性也就变得非常好,完全符合“开闭原则”。

2.2缺点

在添加新产品时,需要编写新的具体产品类,而且还要提供与之对应的具体工厂类,系统中类的个数将成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有更多的类需要编译和运行,会给系统带来一些额外的开销。

由于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需要引入抽象层,在客户端代码中均使用抽象层进行定义,增加了系统的抽象性和理解难度,且在实现时可能需要用到DOM、反射等技术,增加了系统的实现难度。

2.3情景

一个类不知道它所需要的对象的类:在工厂方法模式中,客户端不需要知道具体产品类的类名,只需要知道所对应的工厂即可,具体的产品对象由具体工厂类创建;客户端需要知道创建具体产品的工厂类。

一个类通过其子类来指定创建哪个对象:在工厂方法模式中,对于抽象工厂类只需要提供一个创建产品的接口,而由其子类来确定具体要创建的对象,利用面向对象的多态性和里氏代换原则,在程序运行时,子类对象将覆盖父类对象,从而使得系统更容易扩展。

将创建对象的任务委托给多个工厂子类中的某一个,客户端在使用时可以无须关心是哪一个工厂子类创建产品子类,需要时再动态指定,可将具体工厂类的类名存储在配置文件或数据库中。

2.4类图

Product:抽象产品
ConcreteProduct:具体产品
Factory:抽象工厂
ConcreteFactory:具体工厂

3.抽象工厂模式

  • 产品族

3.1优点

抽象工厂模式隔离了具体类的生成,使得客户并不需要知道什么被创建。由于这种隔离,更换一个具体工厂就变得相对容易。所有的具体工厂都实现了抽象工厂中定义的那些公共接口,因此只需改变具体工厂的实例,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整个软件系统的行为。另外,应用抽象工厂模式可以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目的,因此抽象工厂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当一个产品族中的多个对象被设计成一起工作时,它能够保证客户端始终只使用同一个产品族中的对象。这对一些需要根据当前环境来决定其行为的软件系统来说,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设计模式。

增加新的具体工厂和产品族很方便,无须修改已有系统,符合“开闭原则”。

3.2缺点

在添加新的产品对象时,难以扩展抽象工厂来生产新种类的产品,这是因为在抽象工厂角色中规定了所有可能被创建的产品集合,要支持新种类的产品就意味着要对该接口进行扩展,而这将涉及到对抽象工厂角色及其所有子类的修改,显然会带来较大的不便。

开闭原则的倾斜性(增加新的工厂和产品族容易,增加新的产品等级结构麻烦)

3.3场景

一个系统不应当依赖于产品类实例如何被创建、组合和表达的细节,这对于所有类型的工厂模式都是重要的。

系统中有多于一个的产品族,而每次只使用其中某一产品族。

属于同一个产品族的产品将在一起使用,这一约束必须在系统的设计中体现出来。

系统提供一个产品类的库,所有的产品以同样的接口出现,从而使客户端不依赖于具体实现。

3.4类图

AbstractFactory:抽象工厂
ConcreteFactory:具体工厂
AbstractProduct:抽象产品
Product:具体产品
4.单例模式

  • 只有一个实例

4.1优点

提供了对唯一实例的受控访问。因为单例类封装了它的唯一实例,所以它可以严格控制客户怎样以及何时访问它,并为设计及开发团队提供了共享的概念。

由于在系统内存中只存在一个对象,因此可以节约系统资源,对于一些需要频繁创建和销毁的对象,单例模式无疑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允许可变数目的实例。我们可以基于单例模式进行扩展,使用与单例控制相似的方法来获得指定个数的对象实例。

4.2缺点

由于单例模式中没有抽象层,因此单例类的扩展有很大的困难。

单例类的职责过重,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单一职责原则”。因为单例类既充当了工厂角色,提供了工厂方法,同时又充当了产品角色,包含一些业务方法,将产品的创建和产品的本身的功能融合到一起。

滥用单例将带来一些负面问题,如为了节省资源将数据库连接池对象设计为单例类,可能会导致共享连接池对象的程序过多而出现连接池溢出;现在很多面向对象语言(如Java、C#)的运行环境都提供了自动垃圾回收的技术,因此,如果实例化的对象长时间不被利用,系统会认为它是垃圾,会自动销毁并回收资源,下次利用时又将重新实例化,这将导致对象状态的丢失。

4.3情景

系统只需要一个实例对象,如系统要求提供一个唯一的序列号生成器,或者需要考虑资源消耗太大而只允许创建一个对象。

客户调用类的单个实例只允许使用一个公共访问点,除了该公共访问点,不能通过其他途径访问该实例。

在一个系统中要求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时才应当使用单例模式。反过来,如果一个类可以有几个实例共存,就需要对单例模式进行改进,使之成为多例模式。

4.4类图

Singleton:单例

5.原型模式

  • 复制对象

5.1优点

当创建新的对象实例较为复杂时,使用原型模式可以简化对象的创建过程,通过一个已有实例可以提高新实例的创建效率。

可以动态增加或减少产品类。

原型模式提供了简化的创建结构。

可以使用深克隆的方式保存对象的状态。

5.2缺点

需要为每一个类配备一个克隆方法,而且这个克隆方法需要对类的功能进行通盘考虑,这对全新的类来说不是很难,但对已有的类进行改造时,不一定是件容易的事,必须修改其源代码,违背了“开闭原则”。

在实现深克隆时需要编写较为复杂的代码。

5.3情景

创建新对象成本较大,新的对象可以通过原型模式对已有对象进行复制来获得,如果是相似对象,则可以对其属性稍作修改。

如果系统要保存对象的状态,而对象的状态变化很小,或者对象本身占内存不大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原型模式配合备忘录模式来应用。相反,如果对象的状态变化很大,或者对象占用的内存很大,那么采用状态模式会比原型模式更好。

需要避免使用分层次的工厂类来创建分层次的对象,并且类的实例对象只有一个或很少的几个组合状态,通过复制原型对象得到新实例可能比使用构造函数创建一个新实例更加方便。

5.4类图

Prototype:抽象原型类
ConcretePrototype:具体原型类
Client:客户类
6.建造者模式

  • 构建与表示分离
  • 一步一步创建

6.1优点

在建造者模式中,客户端不必知道产品内部组成的细节,将产品本身与产品的创建过程解耦,使得相同的创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产品对象。

每一个具体建造者都相对独立,而与其他的具体建造者无关,因此可以很方便地替换具体建造者或增加新的具体建造者,用户使用不同的具体建造者即可得到不同的产品对象。

可以更加精细地控制产品的创建过程。将复杂产品的创建步骤分解在不同的方法中,使得创建过程更加清晰,也更方便使用程序来控制创建过程。

增加新的具体建造者无须修改原有类库的代码,指挥者类针对抽象建造者类编程,系统扩展方便,符合“开闭原则”。

6.2缺点

建造者模式所创建的产品一般具有较多的共同点,其组成部分相似,如果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则不适合使用建造者模式,因此其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如果产品的内部变化复杂,可能会导致需要定义很多具体建造者类来实现这种变化,导致系统变得很庞大。

6.3情景

需要生成的产品对象有复杂的内部结构,这些产品对象通常包含多个成员属性。

需要生成的产品对象的属性相互依赖,需要指定其生成顺序。

对象的创建过程独立于创建该对象的类。在建造者模式中引入了指挥者类,将创建过程封装在指挥者类中,而不在建造者类中。

隔离复杂对象的创建和使用,并使得相同的创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产品。

6.4类图

Builder:抽象建造者
ConcreteBuilder:具体建造者
Director:指挥者
Product:产品角色

参照

https://www.gitbook.com/book/quanke/design-pattern-java/details

时间: 2024-11-10 14:26:59

设计模式之6个创建模式的相关文章

[JAVA设计模式]第二部分:创建模式

声明: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文章来自SAP师太博客,并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创建模式... 37

设计模式之:对象创建模式

通过 对象创建 模式绕开new,来避免对象创建(new)过程中所导致的紧耦合(依赖具体类),从而支持对象创建的稳定.它是接口抽象之后的第一步工作. 典型的模式: Factory Method 工厂方法模式 Abstract Factory 抽象工厂模式 Prototype  原型模式 Builder 构建器 一,.Factory Method 1,出现原因 在软件系统中,经常面临创建对象的工作.由于需求的变化,需要创建的对象的具体类型经常变化. 如何解决? 绕过常规的对象创建方法(new),提供

C++设计模式 之 “对象创建”模式:Factory Method

part 0 “对象创建”模式 通过“对象创建” 模式绕开new,来避免对象创建(new)过程中所导致的紧耦合(依赖具体类),从而支持对象创建的稳定.它是接口抽象之后的第一步工作. 典型模式 Factory Method Abstract Factory Prototype Builder Part 1 Factory Method 工厂方法 动机(Motivation) 在软件系统中,经常面临着创建对象的工作:由于需求的变化,需要创建的对象的具体类型经常变化. 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如何绕过常规的

java设计模式 -------- 创建模式 之 单例模式

本文是自己学习所做笔记,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jesson20121020 单例模式也是创建模式中的一种. 单例模式: 所谓的单例模式,即单一的实例,保证类在内在中只有一个对象. 举例: windows的打印服务,网络计数器 应用: 线程池,数据库连接池,Runtime 在应用单例模式前,先来看一个例子. Student.java public class Student { } StudentTest.java public class Studen

菜鸟学设计模式系列笔记之创建型模式简介

设计模式是"封装变化"方法的最佳阐释 无论是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还是行为型模式,归根结底都是寻找软件中可能存在的"变化",然后利用抽象的方式对这些变化进行封装. 由于抽象没有具体的实现,就代表了一种无限可能性,使得其扩展成为了可能. 经典设计模式都是在寻找软件中的可能变化,并封装这些变化. 封装通常的理解:将数据(属性)和对数据的操作(方法)放到一个程序单元(类)中,从而使得概念上相关的数据和操作在编程语言上相关:正确的理解:信息隐藏--隐藏细节,对对象内部细节

浅析设计模式(六)——创建型模式之Abstract-Factory(抽象工厂模式)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Factory 本文的套路: 抽象工厂模式的定义 抽象工厂模式的参与者及其角色 抽象工厂模式的类图 抽象工厂模式的示例 参考 抽象工厂模式的定义 提供一个接口,用于创建相关或依赖对象的家族,而不需要明确指定具体类. 前面[浅析设计模式(四)--创建型模式之Simple-Factory(简单工厂方法,非设计模式)]中介绍的简单工厂方法,虽然已经对变化的部分进行了封装,但是这里只由一个对象负责所有的具体类的实例化,因此每次有新增对象类型时,都需要改变工厂的源码进行扩展.

设计模式(一、创建型模式)

目录: 设计模式的六大原则 工厂模式(Factory Pattern)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Pattern)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 建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 原型模式(Prototype Pattern) 本文参考:菜鸟教程,https://www.runoob.com/design-pattern/design-pattern-tutorial.html 设计模式的六大原则 1.开闭原则(Open Close Princ

设计模式(四)原型模式(Prototype)-创建型

原型模式Prototype 原型模式也是创建模式的一种,顾名思义,就是创建一个和原来一模一样的新对象.比如日常开发中,常用到的复制的功能,用户新建一个财务凭证后,以后会有类似的凭证,只是金额需要修改,其它内容都相同.此时用户就没有必要重新将凭证的内容一个一个地输入到界面上,只需要执行复制功能,即可生成一张新的一模一样的凭证,然后新的凭证上只修改金额即可,这时就使用原型模式. 说明:Java对象赋值是地址传值,修改赋值后的实例会修改原来实例的属性值:我们需要的是复制后修改但不修改原来的实例的属性值

设计模式-创建模式

简单工厂模式 # 一个工厂管多件产品""" 内容: 不直接向客户端暴露对象创建的实现细节,而是通过一个工厂类来负责创建产品类的实例. 角色: 工厂角色(Creator) 抽象产品角色(Product) 具体产品角色(Concrete Product) """ # 优缺点: """ 优点 隐藏了对象创建的实现细节 客户端不需要修改代码 缺点: 违反了单一职责原则,将创建逻辑几种到一个工厂类里 当添加新产品时,需要修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