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英文简称为AI,英文全写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中文直译就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让人很感兴趣的话题,也是让人很神往的东西,可惜就是人工智能的资料往往是枯涩难懂,希望这里能让大家轻轻松松地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在大家日常生活中,在很多地方都存在“人工智 能”。现在很多傻瓜相机有脸部优先功能,能自动识别人脸进行对焦,有些还能自动识别笑脸,见到笑脸就自动拍照。空调自动恒温技术、液晶电视亮度自动适应技 术等许多家电都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车载卫星导航系统,让你开车开得更爽。如果你喜欢玩电子游戏,你会发现大量的游戏中含有人工智能,让你兴致勃勃地不断 挑战游戏中具备智能的“敌人”。在国防、科技探索等领域,更加是大量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如:在火星上的探测车能自动寻路,用超级电脑来模式核爆炸,精确 制导炸弹等等。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世界,人工智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那什么是人工智能?还真的不好下定义,简单地说就是能模拟人类智慧活动并做出决策的技术。“模拟人类智慧活动”又怎样理解呢?人工智能并不能完全实现人类智慧活动的效果,但有时候又能超越出人类的能力。

人工智能并不能完全实现人类的智慧活动,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制造出一个跟人类相似程度很高的机器人,现在的机器人要么就是用作某一专业用途,如潜水、拆炸弹 等,要么就是用来做展示无实用价值的,如和人类进行简单的交谈。无论是怎样的人工智能,都是人类设计出来的,人工智能不可能超越人类的智慧。

为什么说人工智能有时候能超越人类的能力呢?电脑和人类相比,优势就是运算速度高、不会疲倦、不会出错、不会带感情色彩,人工智能可以一下子识别1000张以上的脸,从中找出犯罪嫌疑人,如果用人来判断的话是耗时费力且不准确的工作。

人工智能分为两类:定性AI(deterministic),非定性AI(nondeterministic)。

定性AI(deterministic)的特征是既定的可预测的,如:某物体以时速10公里的速度前进,那么两小时后该物体将行进20公里。定性AI往往会利用一些数学公式、物理公式进行运算,一般来说比较容易实现。

非定性AI(nondeterministic)的特点就是具备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具备一定的人类模糊思维、归纳推演、学习等思维特征。如:不少象棋软件能下赢很多人,甚至还具备学习能力,不会因为相同的原因再次输给你。非定性AI非常有意思,但要掌握却相当不容易。

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常见的人工智能算法:(以下都是非定性的AI)

贝叶斯算法

贝叶斯算法是一种根据历史事件发生的概率来推测将来的算法,由伟大的数学家Thomas Bayes所创建的。Thomas Bayes,170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

该算法的原理是这样的:如果事情A、事情B、事情C、...、这些事情发生了,那么事情X发生的几率是多少。前面这些事情叫做前提事情,可以是一个到多个,前提事情越多分析起来就越复杂但会更加准确。

举个例子:据说麦当劳当年发现,如果顾客购买了汉堡包和薯条,那么顾客再购买可乐的机会是70%,于是麦当劳就将这三个产品捆绑在一起作为套餐,于是销量大增。对于这个案例,前提事件就是购买汉堡包和购买薯条,要预测的是顾客会不会买可乐,预测结果就是有70%机会会买。

模糊逻辑

计算机程序做判断往往是数字化的,看看这代码:

If 玩家.Power < 100 Then 攻击玩家

这是动作游戏中由电脑控制的敌人决定是否攻击玩家控制的角色的代码,该敌人明显就是欺软怕硬,见到你的Power低于100就执行攻击。但这样的判断逻辑也太简单了,你玩多了就会发现这个规律,就会觉得游戏太固定化了,没啥意思!

再看看下面这段空调恒温程序是这样写的:

If 当前室温 > 指定温度 Then 制冷

Else 停止制冷

这段程序的目的是当前室温大于指定温度时,空调制冷让室温降低,当前温度低于指定温度则停止制冷,希望通过这样能让室温稳定在指定温度。如果按这样的程序写了,问题就来了,空调会时开时停,省不了电并且会很快让你的空调报销。

人类就比计算机聪明多了,人类的判断一般不会数 字化。比方说你在玩一场篮球比赛,你的对手在前面挡住你,你要决定过还是不过他,你的判断依据是他的高大程度、他的敏捷程度、他的速度情况等等,这些都是 在电光火石之间在你脑袋中一闪而过,然后你会做出决定。你肯定不会这样判断的,他的高度是不是大于180cm,他的速度是不是大于10米/秒。

模糊逻辑就是计算机模拟人类这种模糊思维方式的一种算法,模糊逻辑判断结果会更加人性化。游戏中应用模糊逻辑,敌人的判断会更合理,并且具备不可预测性,玩家玩起来会觉得更有挑战。而应用了模糊逻辑的空调,温度调节是平滑进行的,不会一会关一会开。

神经网络

人脑其实是由数量庞大的神经细胞组成的,神经细 胞庞大的数量及复杂的结构,让人类充满了智慧。人一出世,脑袋是一片空白的,当我们学会了某样东西的时候,我们会对起进行推演和归纳。比方说我们认识了这 是一条狗,当我们见到另外一条不同品种狗的时候,我们会判断这也是一条狗。而计算机的判断一般来说就比较死板了,如果有细微的偏差就会认不出来。

神经网络算法其实就是通过计算机来构造类似于人脑的神经细胞网络(当然该网络无论如何不能跟人脑相比),通过一些训练,能让该网络能识别某一类事物。文字识别、指纹识别等都是应用了神经网络技术的。

遗传算法

这是模拟达尔文的进化论的一种算法,我们先说说进化论。

地球上的物种会通过父母结合的方式产生下一代, 而下一代有一定的几率会基因突变,突变后的物种可能是更好的也可能是更差的,最后这些物种能否繁衍下来,就要看这些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了,这就是所谓的适 者生存、优胜劣汰。对环境适应性好的物种,会继续繁衍后代,而对环境适应性差的物种就会逐渐消退甚至灭绝。这样经过很长很长时间以后,地球上剩下的物种大 体上就是比较好计较优秀的了。现在人类主导地球,这也是地球上物种进化的结果。

那遗传算法有什么用呢?模拟这个进化过程有什么 意思?其实地球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就是不断地在回答哪个物种的适应性更好的问题。我们再抽象一层,其实我们现实生活中要研究的很多问题,都是在思考哪个解 是最合适的解的问题,如果我们能模拟一个“生态系统”,让这些解不断进化,最后留下来的解很可能是我们需要的答案了。

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进化过程寻找合理解的算法, 用遗传算法不一定能找到全局最优解,很可能得到局部最优解。举一个例子,需要你巡游在全中国的100个城市,要求是每个城市只走一次并且总路程最短,你怎 样设计你的路线?要走完100个城市,走法有很多种,最完美的求解办法就是穷举所有走法,然后找出最短的。但这样的计算运算量超大,如果城市数量是 1000个呢?运算量更加几何级增长。这时我们可以考虑用遗传算法,找出合理解,当然这个解不一定是最短路线。遗传算法可以用比较少的运算次数来找到合理 解。

蚁群算法

一块空地上有一粒米饭,有一只蚂蚁在该空地上觅 食,该蚂蚁可能找了好久也不会找到该米饭。可是如果有一群蚂蚁呢?你会发现很快就会有蚂蚁找到该米饭,并且如果食物分量足够大,最终会引来浩浩荡荡的蚂蚁 群。当一大群蚂蚁在搬动一份食物的时候,我们同时又在附近放置一份更大的食物,开始无蚁问津,后来就会有蚂蚁发现该食物,然后又形成一条浩浩荡荡的蚂蚁 群,食物分量大的那边蚁群会更大一些。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在家里面不小心丢下任何食物残渣,最终都会引来一群蚂蚁,蚂蚁是怎样发现这些食物的呢?蚁群觅食有以下特点:

1.最开始时,蚂蚁的走动是随机走动的,不过它会留下“气味”。

2.当蚂蚁发现食物时,会留下发现食物的“气味”,没有发现食物则留下没有食物的“气味”。

3.蚂蚁感觉到发现食物气味时,会趋向有食物气味的方向移动,当它发现食物时,也会留下发现食物气味,这样将加强这种气味。

4.发现食物的气味越强烈,蚂蚁趋向该方向移动的欲望更强烈,反之没有食物的气味越强烈,蚂蚁不向该方向移动几率也越大。

蚂蚁觅食其实是一种很特殊的搜索办法,数量众多 的蚂蚁同时进行搜索,但它们之间很少会重复搜索同一个地方,并且更多的蚂蚁会在更有可能有食物的地区搜索。这样的搜索办法是高效的,从概率上说找到理想食 物的机会很大。但也有可能扔会忽略掉一些地方,从而漏掉更有价值的食物。但会随着时间的延长,搜索到更好食物的机会也会越大。

和遗传算法类似,蚁群算法也是一种寻求合理解的一种算法,得到的结果可能是局部最优解而不是全局最优解。

我们可以利用蚁群算法的原理来优化某些搜索算法。

时间: 2024-11-05 11:26:26

人工智能的相关文章

未来人工智能在手机的应用

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更强调技术的绝对作用,但事实上应用也是很重要的,技术的价值观.规则和目的导向也很重要.感知.判断.思考.分析.学习.适应等这些领域,分别都有相应的技术向前推进,把这些领域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出去是当下更重要的事情.创造者需要知道各项技术在当下的弱项和长项,需要清楚如何扬长避短,将技术发挥出最大价值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是个不亚于技术研发的课题. 关于未来硬件的差异化及创新方面,有五部分创新,包括显示.照相.连接.传感器以及处理器五大方面.吕俊宽强调,包括AMOLED.18:9全

人工智能PK透明加密,数据安全保护谁能技高一筹

人工智能一直是全球的一大热点话题,从很久之前谷歌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击败柯洁.李世石等众多围棋高手,到最近特斯拉CEO埃隆o马斯克投资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OpenAI研发的机器人击败了国外顶尖Dota 2玩家之一的Danil Ishutin.而重磅消息却是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已准备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商业服务中,计划将其用于云存储方面,用于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 亚马逊的这一计划,主要是通过机器学习技术,自动识别.分类和保护用户保存在亚马逊云计算平台上的敏感数据.但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之后,亚马逊的云存储

经济动能转换现万亿商机,腾讯云造人工智能数字商业

2017年6月,发改委印发<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以下简称<大纲>),大纲指出我国正处于工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推进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趋势中.预计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60%.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1.6%.按2016年中国74万亿GDP估算,未来8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将有6.2万亿的增长空间.而数字经济和数字服务则是服务业增加值新增长的来源,对于企业来说则要把握历史机遇.加快推动数字商业创新发展

你必须知道的改变中国人工智能命运的20个人

近日,福布斯发表一篇名为<20个推动人工智能改革的科技领导者>的署名文章,介绍了中国顶尖科技公司中的20位致力于人工智能的重要人物,并认为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正在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在福布斯列出的20位重要人物中,有10位出自百度,其中7位如今都在百度担任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职务. 这7位人工智能重要人物中,最受关注的是今年年初加入百度,担任百度集团总裁兼COO的陆奇,此前陆奇曾服务微软,担任微软应用与服务部门执行副总裁,曾经是美国科技行业中担任最高管理职位的华人,加入百度后负责领导公司的人工智能

转:催熟智能音箱,争夺一个人工智能之梦

原文:http://36kr.com/p/5079975.html 深圳的硬件方案商吴桥今年很"牛气":接到的合作电话络绎不绝,他拒绝掉的人也数不胜数. 感谢智能音箱.吴桥估摸说,自己平均每个月会接到20至30家公司的电话,来自互联网公司或硬件厂商,想跟他在智能音箱设计方案上合作.但他任总经理的海克莱特,在芯片方案商扎堆的深圳属于中等规模,同一时期内能承接的订单在3至4家左右.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打电话过来的人,会失望而归. 仅在深圳市南山区方圆一公里的范围内,就聚集了上百家智能音箱方案商

人工智能第一次作业

1. 你认为什么是人工智能? 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描述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2. 简述推理.学习.存储,三者之间的联系!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推理.学习.存储在人工智能

【原创】连“霍金”都想学习的“人工智能”---【自己动手写神经网络】小白入门连载开始了(1)

欢迎关注[自己动手写神经网络]的博客连载!!! 第1章 神经网络简介 神经网络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就在你打开本书,并试图了解神经网络时,你已经在使用一个世界上最复杂的神经网络——你的大脑,一个由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每个单元拥有约1万个连接)构成的复杂系统.但人的大脑太过复杂,以至于科学家们到目前为止仍然无法准确解释大脑的工作原理和方式.但有幸的是,生物神经网络的最最基本的元素已经能够被识别,而这就构成了本书想为你介绍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我们离人工智能有多远?

自从人工智能被提出之日起,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至今也没有达到人们期待的水准.也许,真正的人工智能永远也不会实现. 最近在研究图像检索时突然想到这个问题,在这里写下一些自己的思考. 人们最终所期望实现的人工智能应该是与人类具有一样的智慧或者超越人类的智慧,我们可以称之为智慧生命.但是智慧生命真的能够实现吗? 人工智能学科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是推理派,另一派是学习派. 推理派认为智慧生命应该像人一样能够进行推理,所以我们应该对计算机设计一套推理的程序,以此来实现智慧生命.但是人类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难道

GitChat&#183;人工智能 | 除了深度学习,机器翻译还需要啥?

本文开始要写作的时候,翻译圈里出了一个"爆炸性"的事件.6月27日下午,一个同传译员在朋友圈里爆料:某AI公司请这位译员去"扮演"机器同传,制造人工智能取代人工同传的"震撼"效果. 这个事件瞬间在译员群体的朋友圈.微博.微信群引爆了隐忍已久的火药桶.因为过去几个月来,隔三差五就冒出一个号称要取代同声传译的翻译机,尤其是一篇题为<刚刚宣告:同声传译即将消亡!>的微信文章,在六月下旬铺天盖地的充满了一堆有关的或者无关的公众号,不知道带来了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认知计算入门指南

几千年来,人们就已经有了思考如何构建智能机器的想法.从那时开始,人工智能 (AI) 经历了起起落落,这证明了它的成功以及还未实现的潜能.如今,随时都能听到应用机器学习算法来解决新问题的新闻.从癌症检测和预测到图像理解和总结以及自然语言处理,AI 正在增强人们的能力和改变我们的世界. 现代 AI 的历史包含一部伟大的戏剧应具有的所有要素.上世纪 50 年代,随着对思维机器及阿兰·图灵和约翰·冯·诺依曼等著名人物的关注,AI 开始崭露头角.尽管随后经历了数十年的繁荣与萧条,并被寄予了难以实现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