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性能测试学习之路1-认识磁盘的各项参数

1、认识磁盘

个人理解:就是用来装二进制码流的容器

2、磁盘的基本参数

1)单碟容量---(考虑使用量和成本控制,来衡量磁盘的容量配置,用户永远只会嫌少,不会嫌多)

磁盘一般是由多张单碟构成,单碟容量越大,传输速率越快

2)转速---(磁盘内点击株洲的旋转速度,也就是磁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完成的最大转数,单位:RPM(转/每分钟))

决定硬盘内部传输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伤直接影响到硬盘的速度

转速提高的负面影响:

1.温度身高(对设备本身的散热要求增大)

2.电机主轴磨损加大(硬盘寿命减短)

3.工作噪音变大(对设备本身的降噪装置要求增大)

4.耗电增加

3)平均访问时间(IOPS)---(指磁头从起止位置到达目的磁道位置,并且从目标磁道伤找到要读写的数据扇区所需的时间)

体现了磁盘的读写速度,它包括了硬盘的寻道时间和等待时间,即:平均访问时间=平均寻道时间+平均等待时间

1.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是指硬盘的磁头移动到盘面指定磁道所需的时间。这个时间当然越小越好,目前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通常在8ms到12ms之间,而SCSI硬盘则应小于或等于8ms。

2.硬盘的等待时间,又叫潜伏期(Latency),是指磁头已处于要访问的磁道,等待所要访问的扇区旋转至磁头下方的时间。平均等待时间为盘片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的一半,一般应在4ms以下。

eg:

IOPS和数据吞吐量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读取10000个1KB文件,用时10秒  Throught(吞吐量)=1MB/s ,IOPS=1000  追求IOPS
读取1个10MB文件,用时0.2秒  Throught(吞吐量)=50MB/s, IOPS=5  追求吞吐量

IOPS数值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I/O负载特征(读写比例,顺序和随机,工作线程数,队列深度,数据记录大小)、系统配置、操作系统、磁盘驱动等等。因此对比测量磁盘IOPS时,必须在同样的测试基准下进行,即便如此也会产生一定的随机不确定性。

4)传输速率---(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是指硬盘读写数据的速度,单位:兆字节每秒(MB/S)

硬盘数据传输速率又包括了内部数据传输率和外部数据传输率:
     1.内部传输率,又称为持续传输率,反映磁盘缓冲区未使用时的性能,内部传输率主要依赖于硬盘的旋转速度

2.外部传输率,又称为突发数据传输率or接口传输率,它标称的是系统总线与硬盘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外部数据传输率与硬盘接口类型和硬盘缓存的大小有关

5)缓存---(硬盘控制器上的一块内存芯片,具有极快的存取速度,它是硬盘内部存储和外界接口之间的缓冲器)

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磁盘的传输速度

时间: 2024-11-10 06:54:50

磁盘性能测试学习之路1-认识磁盘的各项参数的相关文章

性能测试学习之路

最近在研究性能测试,已经看书查资料的研究了一个月,可是整个人依然云里雾绕的,迷茫的不知所措,下面不知道该去何方? 或许此时就像在爬山,目标是山顶(学会并应用性能测试),爬到山顶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可是因为路不熟悉(不知道该学哪些东西),人慢慢就迷路了,再加上体力的耗费(学习时间的花费),整个人就累了(学习时间的浪费让人莫名其妙的烦躁起来).这个时必须让自己安静下来,慢慢看看眼前的路,只要走在正确的路上,开始慢点无所谓,熟悉了就慢慢快起来了.整理一下自己下面打算走的路(学习的东西): <性能测试

linux学习之路之磁盘管理和文件系统三

ext3文件系统和ext2文件系统的区别? 在某些时候,某个用户在linux系统上写入数据,这时系统正好断电或者系统核心出现错误,写入的数据仅有inode table和datablock而已,可能会导致之前写过的数据没有保存在磁盘上.而当系统重启后,系统可能会对没有保存的数据进行数据恢复.但是,由于系统并不知道是哪个文件不完整,因此会遍历整个文件系统中inode,来查看block是否完整.不过,当某个文件的数据太大时,数据的恢复时间可能会比较长,而这对于服务器来说是不利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就

linux学习之路之磁盘管理和文件系统二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磁盘可以划分多个分区,每一个分区可以经过高级格式化以后,就形成了一个文件系统.那么在Linux系统中该如何创建分区呢? 使用fdisk命令可以来创建分区 语法格式为:fdisk [-l] 设备文件名(不能加数字) -l:显示指定硬盘上所有的分区内容.后面不加设备,则显示系统上所有的设备的所有分区内容. 不加任何选项时,可以用来创建分区. 使用fdisk 设备文件名(不能加数字) 其中这些子命令表示如下意思: p:显示当前硬盘上面的所有分区,包括没有保存的. n:表示创建新

磁盘管理—进步之路

引导目录: *磁盘分区 *分区工具 *磁盘格式化 *文件系统类型 *磁盘修复 *磁盘修复工具 *分区的挂载 *挂载实例 *RAID *主要对RAID0.1.5进行介绍 *LVM(逻辑卷) *逻辑卷的创建 *快照 通过近乎两周的磁盘管理学习,从对磁盘懵懂的认识,到对磁盘真正的了解,可谓收获颇深,快来看看小编学习的心路历程吧. 一.磁盘分区 磁盘的分区有两种类型: *DOS分区方式 *GPT分区方式 在平常的windows系统之中,我们很熟悉C盘.D盘等各个字母开头的盘区,但是我们可能没有在意过,其

Linux运维学习历程-第十六天-磁盘管理(三)逻辑卷快照

概述:逻辑卷管理(LVM)提供了为任何逻辑卷作一个快照的功能,目的是在一致的状态下来得到一个文件系统的备份.因为在备份过程中,应用程序可能访问一个分区的文件或者数据库.一些文件可能在一个状态被备份,而后面的文件可能在一个更新后被备份,导致备份的不完整 .传统的解决方法是以只读的方式挂载一个分区,对数据库应用表级锁或者关闭数据库的引擎等;所有的措施反而影响可用性(但是与没有备份相比不会丢失更多的数据).使用LVM的快照功能可以在没有损失可用性的情况下完成一致的备份. 请注意这个信息只对已经使用LV

马哥教育视频学习笔记-shell脚本完成磁盘分区格式化

马哥教育视频学习笔记-shell脚本完成磁盘分区格式化-http://edu.51cto.com/lesson/id-28201.html 以下是脚本内容,内容比较简单,不做详解 在Linux上准备一块空闲的磁盘即可,如何分区可以在脚本内改下 #!/bin/bash # echo "Initial a disk..." echo -e "\033[31mWarning: \033[0m " #开始的说明信息,其中Warning以红色字体显示 fdisk -l 2&g

&lt;Linux 私房菜&gt;基础学习篇学习记录(2)磁盘与文件系统管理

磁盘 dumpe2fs dump ext2/ext3/ext4 filesystem information # dumpe2fs /dev/sda1 df report file system disk space usage 整体磁盘使用量 -k:KB -h :human -i:inode -T:文件系统名称 du estimate file space usage 磁盘使用量 -m:MB -s:列出总量 -h :human -S:不包括子目录 -a:列出所有的文件与目录容量  ln ln

linux学习之路之LVM

试想一种情况,当初我们在规划磁盘的时候,只给某一个磁盘或分区之划分了30G的容量,但是后来,随着业务的需求,该磁盘或者分区的使用量会越来越大,等到以后再有数据存放时,发现该磁盘或者分区的容量不够用,此时该怎么办了?可以新增一个磁盘,经过格式化,挂载等过程就可以使用这个磁盘了,再将原来磁盘的数据完全的复制过来.等到后来又发现,规划的磁盘又太大了,然后又使用上述方法来减少磁盘的大小.虽然这种方法可行,但是效率低,比较复杂.不应该是我们首选的方法. 当然,我们可以这样做,将多个磁盘或者分区(PV)组合

kafka学习之路(二)——提高

kafka学习之路(二)--提高 消息发送流程 因为Kafka内在就是分布式的,一个Kafka集群通常包括多个代理.为了均衡负载,将话题分成多个分区,每个代理存储一或多个分区.多个生产者和消费者能够同时生产和获取消息.     过程: 1.Producer根据指定的partition方法(round-robin.hash等),将消息发布到指定topic的partition里面 2.kafka集群接收到Producer发过来的消息后,将其持久化到硬盘,并保留消息指定时长(可配置),而不关注消息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