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想写一篇关于社交产品的文章,想将互联网时代以来的社交产品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总结。无奈一直没有多少时间(主要是因为楼主很懒。。。啊哈哈),所以一直没能完成。现在必须得逼着自己写了~
某个互联网大牛说过,一个好的互联网产品,要么改变人与人的沟通方式,要么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仔细一分析,确实如此,因此我得写两篇文章分析改变沟通方式的产品脉络,还有一篇是改变获取信息方式的产品脉络,现在先写下第一篇,一定要完成啊,不然就砍手!!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需求,随着IT行业的发展慢慢进行了转变。但是,总的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致能够分为三种情况:
(1) 陌生人社交
(2) 半熟人社交
(3) 熟人社交
而沟通的方式大致分为三种情况:
(1) 一对一
(2) 一对多
(3) 多对多
(图)
我顺着IT行业的发展来简要谈谈:
A
【即时IM】90年代末期,两种产品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一种是个人移动电话(虽然那时用得起的人比较少,但是确实是那时候开始出现的),另一种是IM聊天软件的出现。它们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社交工具的第一次替代:即时IM和移动电话替代固定电话,电子邮件代替邮局,BBS代替公告板。移动电话不在这篇文章的讨论范围内,因此略过。即时IM的代表就是腾讯公司推出的QQ聊天软件。在那个时代,因为运营商的发展情况,无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聊天成本都比较高,而传统的书信又不能起到即时聊天的功能。IM软件的出现让人们找到一种比较廉价的,门槛较低的沟通方式。它的要点如下:
沟通关系 |
【基于陌生人的一对一】的社交方式。天南海北的人都能通过IM进行社交行为,并且后续QQ开发出的视频聊天等新颖功能,让用户充满新鲜感。 |
所满足的用户需求 |
当时的用户需求是跟不同地域的陌生人聊天,了解天南海北的人的生活方式。人们以拥有更多的好友为荣,就像之前人们以拥有更多的笔友为荣。 |
优点 |
(1) 它的使用成本很低,基本只要连上了互联网就能远程聊天 (2) 当时的互联网还比较干净,没有那么多诈骗的人,人们对于陌生人的防范意识还没有那么强。 |
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在慢慢转变。QQ慢慢变为一个更倾向于熟人社交的工具。在度过最初的新鲜感后,人们发现,他们对于陌生人交友的需求其实没那么高。真正跟自己联系比较紧密的是身边的熟人,于是越来越多人开启了加好友验证功能,QQ也成为了人们日常交流的一个重要工具,几乎人手一个。在加入好友分组和QQ群功能后,QQ奠定了它社交工具王者的地位,一步一步培养用户习惯,后来者攻都攻不破的用户习惯。
B
【博客】进入21世纪,互联网时代降临。人们的社交需求也在悄然变化。一对一的陌生人社交和一对一的熟人社交基本被QQ垄断。这时两种产品的诞生迅速使市场火热起来,一个是博客的出现,一个是论坛(社区的出现)。
博客,一个Blog其实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它符合web2.0的时代特征,由网名自己维护的个人网站,然后网民可以再个人网站上发布文章和上传东西。一个典型的博客结合了文字、图像、其他博客或网站的链接及其它与主题相关的媒体,能够让读者以互动的方式留下意见,是许多博客的重要要素。2000年博客开始进入中国,并得到迅速发展。博客更偏向于陌生人社交,它相当于一个人在互联网上的空间和代表,用户在博客上经营自己的个人主页,发布的内容大部分是用户个人拥有的版权内容,它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至今也十分重要的网络沟通方式,它的要点如下:
沟通关系 |
【基于陌生人的一对多】的社交方式。每个人可以在专属于自己的博客上发布内容,是web2.0时代开启的标志之一。 |
所满足的用户需求 |
(1) 用户拥有个人主页的需求 (2) 一对多的沟通方式需求 (3) 各种各样专业性质的博客(技术,摄影,视频等)提供用户一种查询资料的方式 |
优点 |
(1) 【使用成本低】操作简单,“傻瓜式”的使用流程 (2) 【个性化】用户个性化的展示空间,博客的主体是草根用户,每一位博客用户都能展示专属自己的内容 (3) 【开放互动】互联网赋予博客开放性,它是用户个人信息分享的一种新颖方式,更是web2.0时代精神的体现 |
C
【论坛】就是大家熟悉的BBS,它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论坛大约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中国,由于当时的网络环境不佳,而且用户习惯尚未形成(当时的中国人还习惯于从报纸、电视上获取信息,第一批网名还在形成中),论坛并没有得到发展。随着1998年(中国互联网元年)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大爆发,网民人数也到达一定的数量,人们需要一种新的能够满足多对多沟通需求的产品,于是,论坛迎来了它的黄金发展期。从那时直到现在,互联网上大大小小的论坛数不胜数,用户可以在BBS上获得各种各样信息服务、发布信息、进行话题讨论、群体聊天等活动。
论坛几乎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每一个人都能找到符合自己兴趣的专题性论坛。而且各类网站,无论综合性门户网站或者功能性专题网站也都青睐于开设论坛,促进用户之间的交流,增加互动性,丰富网站的内容,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
论坛(社区)扮演的角色非常的重要,是互联网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里程碑。论坛(社区)一方面满足了用户群体性沟通的需求(多对多的沟通需求);另一方面它也中一个重要的信息和资源获取方式。如此工具式的产品,将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它的要点如下:
沟通关系 |
【基于陌生人的多对多】的社交方式,满足用户群体性聊天的需求,同时是一种信息广泛传播的方式 |
所满足的用户需求 |
(1) 陌生人之间多对多的群体性聊天 (2) 互联网资讯获取的一种方式 (3) 互联网资源获取的一种方式 |
优点 |
(1) 【使用成本低】操作简单,“傻瓜式”的使用流程 (2) 【信息高效传播】论坛帖子提供高效的传播方式(置顶、循环、首页展示等方式),让用户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低 (3) 【聚众沟通、开放互动】论坛拥有强大的聚众能力,可以以论坛为平台举办各种活动,满足网友沟通需求,调动网友积极性 |
D
【人人】在国外的Facebook出现之前,人们沟通的方式已经有停滞发展一段时间了。而那段时间正是互联网时代的王者——谷歌,风头正劲的时候。谷歌打败雅虎,成为互联网时代新的王者。谷歌改变的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从门户网站的分类信息搜索方式转向了垂直搜索引擎。这时Facebook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甚至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交网络。用户的沟通需求在历经【陌生人之间一对一沟通】->【陌生人之间一对多沟通】->【陌生人之间多对多沟通】变化(熟人之间一对一沟通由陌生人之间一对一沟通转变,这里省略以方便分析)。慢慢的,用户产生了熟人之间一对多的沟通需求,Facebook应运而生。
2004年,Facebook上线,迅速火爆全美。在web2.0时代所塑造的全新信息生态环境下,用户可以自主分享个人信息而不受封闭式门户的约束,用户之间的陌生人一对多的沟通需求已被满足,需求转变为熟人之间信息分享,用户迫切需要一个平台或组织来整合社交信息,希望社交关系能往深层次发展。Facebook搭建了一个基于英特网的用户分享社交网络,用户先起步于学校校友关系,逐步往广度上发展。Facebook上的好友基本都是熟人关系,用户使用Facebook的基本操作与使用博客类似,但Facebook与博客最大的不同是,它们对应的沟通关系不一致。用户分享的信息在熟人之间传播,在信息传播上有一定限制,但是在信息的精确度上确有提高。同时,基于熟人关系的社交网络比一般的沟通关系更让人有安全感。
同样的,在中国大陆一款产品的发展路径非常类似Facebook,它就是人人网的前身——校内网。2005年,校内网上线,迅速在中国发展起来。它类似Facebook的发展模式,基于用户深关系,打造一个有别于互联网的用户社交网络。很可惜,人人网发展得快,但是也衰退得快,后面我还会专门写文章分析人人网衰退的原因,既有高层战略的失误,又有产品本身的限制,还有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
社交网络要点如下:
沟通关系 |
【基于熟人的一对多】的社交方式,满足用户在熟人之间沟通需求,也是一种高效的信息分享方式 |
所满足的用户需求 |
(1) 熟人之间沟通需求 (2) 高效信息分享方式 |
优点 |
(1) 【使用成本低】操作方式与博客类似,用户已有一定使用基础 (2) 【信息精准获取方式】基于熟人之间的深关系,人们对于信息的认可程度更深 (3) 【聚众沟通、开放互动】符合web2.0精神;基于社交网络的活动策划、发起,门槛较低,可信度较高,用户参与度高 |
E
【微博】2007年,苹果乔帮主发布iPhone,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移动化,碎片化的特征强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无论你愿不愿意。而两大核心主线也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在改变,掌控着PC/互联网时代信息入口的谷歌在积极求变。人们沟通方式在改变,用户坐在电脑店面聊天沟通的情景越来越少,手持移动设备进行沟通的需求越来越旺盛。Twitter的出现,部分解决了用户在移动互联时代的沟通问题(关于微博的性质,还有一些争论,不过大部分人认为微博更接近于媒体)。在中国有几个主要的twitter模仿者,我以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新浪微博为例,来重点分析。微博也属于一个社交网络,它允许用户将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以移动电话中的短信形式发布。它取得成功的原因众说纷纭,我简单讲几点:
首先,微博功能简单,起初只提供发送文字功能,简单易上手,且符合移动互联时代用户使用习惯。在移动互联时代,大多数用户在移动设备上不需要功能非常强大的软件,他们往往只需要一个简单功能的软件,能够实现一些主要功能即可。
其次,微博基于社交网络,用户发送简单的文字和图片,可在移动端随时随地完成。且用户关系基于半熟社交,即可和熟人分享内容,也便于陌生人交友(微博交友的门槛相比于微信是非常低的)。
第三,新浪微博推出大V策略,积极吸引名人进入微博世界,让普通大众接触明星的门槛降低(人人都可给偶像留言),加深了微博的媒体属性。
微博的几个要点:
沟通关系 |
【基于半熟人的一对多】的社交方式,一方面满足用户在熟人之间沟通需求,另一方面提供与陌生人的交友方式,同时具有很强的媒体属性 |
所满足的用户需求 |
(1) 熟人之间沟通需求 (2) 陌生人交友需求 (3) 高效信息分享方式 (4) 媒体属性,便于用户了解时事 |
优点 |
(1) 【使用成本低】操作方式与博客类似,用户已有一定使用基础 (2) 【信息精准获取方式】基于半熟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对于信息的认可程度挺深 (3) 【媒体属性】一个信息聚合便于分享传播的社交平台 |
F
【微信】微信的出现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中国的电信运营商真是各种暴利+垄断,我一个老师说他去美国打长途电话回国比他在广州打市话还便宜,而且人家在美国的手机流量是包月不限量的,在天朝电话资费贵已经妇孺皆知。微信最开始出现是就首先解决了人们语音通话的需求。用户可以使用流量来发送语音信息,在用户可接受的延时范围内,达到之前打电话沟通的效果。一方面,语音聊天使得用户录入信息的方式更加简洁,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另一方面,用户使用流量的资费相较语音通话便宜很多,微信支持跨通信平台、跨操作系统平台,让使用不同平台的用户沟通成本降低。一开始,微信解决的是用户之间一对一的熟人沟通需求,在后续的版本迭代中,加入了朋友圈功能。朋友圈是一个基于熟人社交信息分享的社交网络,它解决的是用户之间一对多的熟人沟通需求。中国人往往更亲睐熟人社交,这符合中国文化和和中国人的性格特点。于是带有朋友圈功能的微信一炮而红。
沟通关系 |
【基于熟人的一对以】的深度沟通方式,满足用户在熟人之间沟通需求,另一方面朋友圈功能满足用户在熟人之间的信息分享需求 |
所满足的用户需求 |
(1) 熟人之间沟通需求 (2) 高效信息分享方式 |
优点 |
(1) 【使用成本低】操作方式与微博类似,用户已有一定使用基础 (2) 【信息精准获取方式】基于熟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对于信息的认可程度非常高 (3) 后续发展前途大 |
社交产品更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