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24:软件体系设计新方向:数学抽象、设计模式、系统架构与方案设计(简化版)(袁晓河著)

对偶

 

对偶原理:

有两个定理(或命题),如果一个定理中的所有元素和运算替换为对应的对偶元素的就成为另一个定理时,这两个定理是相互对偶的。两个相互对偶的定理,如果其中一个定理真实,则另一个必然真实。数学上可以证明它的正确性。

所以“对偶“在数学中,指某些成对的概念,从它们本身的含义看是很不相同的。但从某种抽象规律或性质去看,不仅是一一对应的而且可以说是完全一致。如果能够根据某种规律或性质,证得成对概念中一个具有性质A,那么另一概念也必须具有性质A的原则。

从上可知对偶式相互的;对偶是一种广义对称。对称是数学美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对偶原理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便是数学的美学方法的一个具体体现,而且这一美学方法又与真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它的作用也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关于对偶原理的注意点

1.对偶命题是相互的。

2.对偶与等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另外也不是相似和对称。

对偶性是事物的基本属性,因为任何事物往往都处于方向相反,作用不同的对立状态之中,且双方相互联结、相互依赖,各方都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条件。

在数学中,某些对偶的事物,虽然本身意义不同,但其抽象的规律或性质,不仅可以一一对应,而且也可能完全一致。这样就有可能使具有这种性质的两对偶对象,建立起如下的结构关系体系,使在该体系中,对某一对象成立的命题,对其对偶的对象同样成立,这时就说该体系实现了结果关系的对偶化,并说它们间建立了对偶原理。

对偶原理是个普遍的原理,适用于除涉及度量性质外的一切陈述和定理,不需要什么中间支撑物。

平面对偶图:

在图论中,平面图是可以画在平面上并且使得不同的边可以互不交叠的图。

平面对偶图一类特殊的图。指由一个平面图派生出的另一平面图。

在平面图G的每个面内选取一点作为顶点,对于G的任一条边。,将与其相邻的两个面内的顶点用一条仅与‘有一交点且不与图G的其他任何边相交的简单曲线连结,这样得到的平面图称为G的平面对偶图,记为G’.亦称G’为G的几何对偶.平面对偶具有对称性,即,若G’为G的平面对偶图,则G亦为G’的平面对偶图.如图2-12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代表互为对偶的两个平面图.若图G和G’的边集间可建立一个一一对应,使得任何一对对应边集E,和E;有以下关系:

其中,r’(G)和r分别为图的上秩和秩,(E扮为边集E1.在G’上所导出的支撑子图,则G’称为G的代数对偶.代数对偶也具有对称性,即,若G’为G的代数对偶,则G也为G’的代数对偶.若G有平面对偶,则G是可平面的.反之,任何可平面的图也必有代数对偶.这就是惠特尼定理,它是由美国数学家惠特尼(Whit-ney , H.)于1933年首先发现的.这个定理使人们可以不必区别可平面图的几何对偶与代数对偶.若G的平面对偶G’与G本身同构,则称G为自对偶图。

图2-12

在软件设计中,有很多是对偶的不同结构对象,例如:值和指针,我们先从值和地址来看,其在值上的任何操作其实在地址上进行相关的操作是对偶的,例如对值进行“+”或者“-”的操作,其对指针的操作也就是位置的偏移,其满足的原理是对偶的。

又例如引用和对象也是对偶的,我们对某个类型所对应的对象引用的操作处理和对此对象的操作处理都是一致的,如果此引用是接口的引用,而对象是接口,那么接口的引用和接口对象也是对偶的,这需要大家引起注意,因为接口的引用和接口对象联合起来就形成了我们的“组合”设计(相对于继承设计)的组成部分,这其实给了我们非常大的空间可以进行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偶的方式,我们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定义和分析,这就好比如射影几何中通过对偶的点坐标和线坐标来看待射影几何其实是一样的,而对于置换几何来说,也有相似的性质,例如变量和对象在通过封装等操作情况下形成对偶,我们可以将变量看成最原始的操作,然后所有的对象都是这些成员变量的属性构成,而站在另一个角度来说,所有的成员变量我们都可以通过封装成一个对象来进行操作,例如我们站在前一个视角从变量来看对于一个对象A中其内部存在一个×××的变量a,如果我们从对象的角度来看,其×××的变量a,也可以看成Integer类型对应的对象a,所以这样的不同视角可以大大扩展我们的软件设计的领域的眼界和想象空间。

对于置换几何来说,其内部包含很多对偶的情况,这对于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验证都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对偶我们可以在缺少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合理的推广。当然,目前对对偶的理解还不是很充分,在数学上我们还没有找到是什么更加深刻的原理支配对偶原理的根源。

另外从平面对偶图也可以反过来看出,置换几何也是存在对偶关系,而且此对偶关系能够为我们针对复杂问题进行转换给出一种更好的方式和方法,虽然目前的结论还较少,但是我相信这里还存在大量的规律可供继续深挖。

原文地址:http://blog.51cto.com/13832308/2133180

时间: 2024-08-29 23:29:44

连载24:软件体系设计新方向:数学抽象、设计模式、系统架构与方案设计(简化版)(袁晓河著)的相关文章

连载39:软件体系设计新方向:数学抽象、设计模式、系统架构与方案设计(简化版)(袁晓河著)

1. 简单性 由于对简单的理解会很多,具有最少构成要素的结构,符合简单性观念.在众多可能中选择一个最方便的方式,也符合简单性观念.根据奥康的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的原则.然而简单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视角下存在的一种可被成本最低的理解. 但是在系统构架中,具有简单的设计方案,往往具有最少的约束,从而带来最为直接的处理方式,由于简单,所以设计开发都显得容易掌控,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会大大的增强,同时由于简单,所以一旦存在需要扩展,其扩展的约束也是非常少,

连载40:软件体系设计新方向:数学抽象、设计模式、系统架构与方案设计(简化版)(袁晓河著)

1. 完备和相容 完备性可以这样来简单理解:当一个对象具有完备性,即它不需要添加任何其他元素,这个对象也可称为完备的或完全的.完备性最为强烈的表现在数学之中,因为在整个体系中可以将之转化为一个一组公理系统,这组公理系统只有具有完备性,才能以此推广到这个领域,但是针对一个系统来说,在指定的范围内,虽然物理的系统是一个完备的系统,但是由于我们的有限的资源,有限的运行时间以及一些特殊的要求,我们描述系统常常又是非完备的.当然,我们需要通过有限的手段更为通用的设计方法来将完成一个绝大部分达到完备的系统.

连载15:软件体系设计新方向:数学抽象、设计模式、系统架构与方案设计(简化版)(袁晓河著)

从置换到面向对象 对象化的划分,需要通过逻辑的分解进行,然而分解不过是我们有限的思维能力下的一种使用方法而已,我们在进行逻辑分解的过程中过多夸张了其独立性,是从某一个角度和一个方面来分解,然而对于无限的客观对象,我们只能够近似的逼近,客观对象永远是彼岸无法企及. 客观对象具有无穷多的参照方面,因为其本身的无限,是无法通过有限的分解将其分离.所以分解完成以后,组合这些分解完成的对象是无法表示未分解客观对象的整体特征,这些整体特征将按照其他的原理在运作,所以虽然肉体都是由大大的细胞组成,但是这些细胞

连载04:软件体系设计新方向:数学抽象、设计模式、系统架构与方案设计(简化版)(袁晓河著)

置换的公理化过程 前面所涉及到的地址和值的"置换"关系以外,赋值.抽象.实现.继承等也都是一种"置换"的关系,而这种"置换"关系是否只是逻辑上我们的一个创造呢?还是客观现实中存在呢?这里我暂时先给出结论:"置换"变换其本质上是物理上存在的一种变换操作,只是我们将之应用到逻辑层面的设计之中,客观上的置换不是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更好的创造,我们只是利用这种客观的变换过程,来对逻辑设计进行评判和使用的一种解决方式而已. 那么"

连载16:软件体系设计新方向:数学抽象、设计模式、系统架构与方案设计(简化版)(袁晓河著)

结构化对象 软件系统中存在的对象都为结构化的对象,例如函数.类.模板类等都可以认为是一种具有某种特征的结构化对象.这里大家需要关注的是,这些结构化对象不关心所处的"质"的处理,而只关注于其"量"的关系,这点可能会导致大家的质疑,比如面向对象中类不是不同实质的物体用不同的类来进行表达,而为什么又不关心其"质"的区别呢?这是因为我们无法通过有线的步骤来描述一个对象的"实质",我们只能通过"量"的描述来抽象(置换

连载31:软件体系设计新方向:数学抽象、设计模式、系统架构与方案设计(简化版)(袁晓河著)

贝叶斯网络模型 贝叶斯定理: 贝叶斯定理是概率论中的一个结论,它跟随机变量的条件概率以及边缘概率分布有关.在有些关于概率的解说中,贝叶斯定理能够告知我们如何利用新证据修改已有的看法.通常,事件A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的概率,与事件B在事件A的条件下的概率是不一样的:然而,这两者是有确定的关系,贝叶斯定理就是这种关系的陈述. 贝叶斯公式:   贝叶斯公式为利用搜集到的信息对原有判断进行修正提供了有效手段.在采样之前,经济主体对各种假设有一个判断(先验概率),关于先验概率的分布,通常可根据经济主体

连载29:软件体系设计新方向:数学抽象、设计模式、系统架构与方案设计(简化版)(袁晓河著)

概率抽象 随机变量: 一个随机试验可能结果(称为基本事件)的全体组成一个基本空间Ω.随机变量X是定义在基本空间Ω上的取值为实数的函数,即基本空间Ω中每一个点,也就是每个基本事件都有实轴上的点与之对应. 离散随机变量: 有些随机变量,它全部可能取到的不相同的值是有限个或可列无限多个,也可以说概率1以一定的规律分布在各个可能值上.这种随机变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数学分布: 在数学意义上,我们将分布函数的定义表述为:设X是一个随机变量,x是任意实数,函数F(x)=P(X≤x)称为X的分

连载38:软件体系设计新方向:数学抽象、设计模式、系统架构与方案设计(简化版)(袁晓河著)

从另一个角度看设计 真理可能在少数人一边. ---柏拉图 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 ---亚里士多德 前面的章节中我们从一些正规的角度来阐述软件设计的基本思想原理,然而,如果我们被桎梏于这些所谓的规范化之中,那么我们的设计就黯然失色了,如果不采用另一只眼睛来观察,则永远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突破.这一章我们就畅所欲言,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设计. 1. 统一性 在物理学上,万物归一,就是统一成少数的一个或者几个原理,而这样的原理能够更好的驱动整个世界的运转,就如同有质量就有万有引力(或者是更深

连载06:软件体系设计新方向:数学抽象、设计模式、系统架构与方案设计(简化版)(袁晓河著)

可置换性 可置换继续向上融入了分层.虚拟化.微内核等架构设计中,所以正确性.稳定性和可测试性等等特性以外还需要新增一个新的非功能属性,这就是可置换性,可置换性是一个比较隐式的特性,其外在表现不太为人所知,虽然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已经使用了可置换性的非功能属性来描述和审查设计,例如:我们的设计模型是否能够有效替换现实中的系统呢?在设计中我们经常这样地询问,但是可置换性却一直没有作为一项独立的非功能属性,那么可置换性的定义是什么呢?其应用领域是什么呢?其使用限制又是什么呢?其为什么是一个隐藏的属性而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