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一:用dd命令
Linux服务器想要知道硬盘的读写是否能满足服务的需要,我们可以使用Linux自带的dd命令测试硬盘的读写速度,方法如下:
Linux硬盘写入速度:
# time dd if=/dev/zero of=/var/test bs=2k count=1000000
Linux硬盘读取速度:
# time dd if=/var/test of=/dev/null bs=2k
命令详解:
* time用于计时
* dd用于复制,从if读出,写到of。
* if=/dev/zero不产生IO,因此可以用来测试纯写速度;同理of=/dev/null不产生IO,可以用来测试纯读速度。
* bs是每次读或写的大小,即一个块的大小,count是读写块的数量,相乘就是读写数据量大小。
使用方法:
数据量越大越准确,多次测试取平均值。
以阿里云服务器为例测试硬盘写入速度,2G的数据量,88秒,23.2MB/s,速度虽比不上自己电脑的硬盘,但作为WEB服务器,够用了。
方法二:用hdparm命令
评估硬盘的读取效率(停止所有服务,多测几次)
[email protected]:~# hdparm -T /dev/sda /dev/sda: Timing cached reads: 7540 MB in 2.00 seconds = 3771.50 MB/sec [email protected]:~# hdparm -t /dev/sda /dev/sda: Timing buffered disk reads: 226 MB in 3.04 seconds = 74.36 MB/sec [email protected]:~# hdparm -Tt /dev/sda /dev/sda: Timing cached reads: 7750 MB in 2.00 seconds = 3876.91 MB/sec Timing buffered disk reads: 270 MB in 3.00 seconds = 89.99 MB/sec
-T
用于以基准测试和比较为目的的缓存读取计时.要得到有意义的结果, 应该在内存不少于2M,系统没有其它活动(没有其它活动的程序) 的条件下,重复操作2-3次.它显示了不存取磁盘直接从Linux缓存 读取数据的速度.这项测量实际上标示了被测系统的处理器,缓存和内存的吞吐量. 如果标志 -t 也被指定,那么一个基于 -T 输出结果的修正量将被综合到 -t 操作报告的结果中.
-t
用于以基准测试和比较为目的的缓存读取计时.要得到有意义的结果, 应该在内存不少于2M,系统没有其它活动(没有其它活动的程序) 的条件下,重复操作2-3次.它显示了不使用预先的数据缓冲从磁盘这项测量标示了Linux下没有任何文件系统开销时磁盘可以支持多快的连续数据读取.为确保测量的精确,缓存在 -t 的过程中通过BLKFLSBUF控制被刷新. 如果标志 -T 也被指定,那么一个基于 -T 数促结果的修正量将被综合到 -t 操作报告的结果中.
两种方法相比:
前者是linux上专业的测试IDE/ATA磁盘的工具,但是使用范围有局限性;(此试验仅仅使用了测试磁盘IO的参数,对于其他参数及解释参考man手册)
后者可以通用,但不够专业,也没有考虑到缓存和物理读的区分,测试的数据也是仅作参考,不能算是权威.
问: 以下几种方式测试磁盘读写速度有什么区别?
dd bs=1M count=128 if=/dev/zero of=test dd bs=1M count=128 if=/dev/zero of=test; sync dd bs=1M count=128 if=/dev/zero of=test conv=fdatasync dd bs=1M count=128 if=/dev/zero of=test oflag=dsync
答:区别在于内存中写缓存的处理方式。
dd bs=1M count=128 if=/dev/zero of=test
没有加任何参数,dd默认的方式不包括“同步(sync)”命令。也就是说,dd命令完成前并没有让系统真正把文件写到磁盘上。所以以上命令只是单纯地把这128MB的数据读到内存缓冲当中(写缓存[write cache])。所以你得到的将是一个超级快的速度。因为其实dd给你的只是读取速度,直到dd完成后系统才开始真正往磁盘上写数据,但这个速度你是看不到了。所以如果这个速度很快,先不要偷着乐。呵呵
dd bs=1M count=128 if=/dev/zero of=test; sync
和前面1中的完全一样。分号隔开的只是先后两个独立的命令。当sync命令准备开始往磁盘上真正写入数据的时候,前面dd命令已经把错误的“写入速度”值显示在屏幕上了。所以你还是得不到真正的写入速度。
dd bs=1M count=128 if=/dev/zero of=test conv=fdatasync
加入这个参数后,dd命令执行到最后会真正执行一次“同步(sync)”操作,所以这时候你得到的是读取这128M数据到内存并写入到磁盘上所需的时间,这样算出来的时间才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dd bs=1M count=128 if=/dev/zero of=test oflag=dsync
加入这个参数后,dd在执行时每次都会进行同步写入操作。也就是说,这条命令每次读取1M后就要先把这1M写入磁盘,然后再读取下面这1M,一共重复128次。这可能是最慢的一种方式了,因为基本上没有用到写缓存(write cache)。
那应该用哪一种呢?
答:建议使用
dd bs=1M count=128 if=/dev/zero of=test conv=fdatasync
因为这种方式最接近计算机实际操作,所以测出来的数据最有参考价值。
-dsync 可以当成是模拟数据库插入操作,在/dev/zone中读出一条数据就立即写入硬盘
-fsync 同样也是将数据已经写入磁盘,但是是在经过缓存后最后再写入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