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芯片,谷歌终止和华为合作,任正非任总的信息一直在点燃大家的爱国情结,华为是值得尊敬的一家企业,我们也非常欣赏华为,欣赏为中国科技发展而努力的企业,哪怕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这些信息对我们的这样的企业有哪些启示,我们应该踏踏实实的做产品,踏踏实实的做市场,我们就已下午来思考一下RPA。
技术作为新的生产力带来降本增效的潜在规律是什么?怎样通过新技术、 新模式、新流程、新制度来实现更低的边际成本、更高的边际效用?本文作者胡立军先生,从经济学角度撰文为我们一一揭晓答案。
科技拒绝“空谈”,“自立”才有“底气”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
主要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今天我们不谈政治经济学,我们主要着眼于科学经济学,科学经济学主要从整体上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我们将借助案例、具体技术、应用场景、新制度等方式来分析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后面的经济规律与经济本质,这也是我总结为技术作为新的生产力所带来降本增效的潜在规律。
即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新流程、新制度来实现更低的边际成本,更高的边际效用。
按照国际惯例,我们还是先来啰嗦下RPA作为新技术的热度背景。最近在众多行业会议、论坛、学术交流中,都被大家问及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应用本质问题是什么,我们也多次进行了解释——降本增效才是科技技术作为新的生产力的突显价值.
其实今天大家不谈论RPA,也会谈论另外一种新的产品,也会更多的讨论AI的赋能价值.就像我们经常举的例子,我们造车神人贾总凭借一张超乎神力的PPT就把那么多大咖给忽悠了.所以我们来看看一贯的套路是啥:
经济学“边际效应”VS根正苗红的RPA
很多行业都存在图示中的怪现象,有了idea就迫不及待的面向市场宣称产品已ok,借助PPT大吹特吹,把行业背景、技术思路、技术行业知识等全部搬过来变成自家的东西,这种现象在IT行业尤为普遍,幻想着能有行业客户认可,给他们机会试点再慢慢做产品。
这样大量的行业内客户其实并看不到他们真实的产品,更无法去体验可能带来的收益。我想这可能就是技术满天飞、疑惑却无人解的缘由吧。
其实回归动机本身,我们就不会被随便忽悠了,冷静想想我们选择一项技术、我们选择一个产品干嘛来了?最快速的答案来自于我们验证一下就好了,这样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我想一众大忽悠可能就跑的无踪无影了。其实最终我们也是需要对产品或技术进行验证的,这样才能真正知道是否能为我们带来理想的效果。
有一个关于互联网造车的冷笑话,非常应景:
创业者:去年公司产品都没做出来,单靠PPT就融了几千万。
投资人:那挺好,今年融资怎样?
创业者:今年情况不太好,融资遇到困难了。
投资人:为什么?
创业者:因为产品做出来了。
打破传统思维做营销,你就是下个千万富翁
那么言归正传,来看看一个经典的MBA案例,我们看看别人是怎么干的,如何利用经济学知识,对原始的货物进行简单的交叉搭配,就产生了积极的裂变效用.
《18元一条的裤子,如何利用经济学净赚52元?》
故事如下:
男裤店18块钱进购回来的裤子卖50块/条,结果一条裤子赚52块,而且排队疯抢。
哇!你是不是非常疑惑,这怎么可能!
按照传统做生意的思路确实不可能,但是运用超常规的思维来设计,就能实现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这个案例发生在九十年代末期,虽然比较久远,却依然具有代表意义。
你应该非常清楚,那个时期正是传呼机流行的时代,堪比现在的苹果手机,他们那个地方有两家传呼台,正在竞争着传呼通讯的入网业务。
这家男裤店的老板找到其中一家传呼台的负责人洽谈合作:“我可以帮你找到至少5000个人入网你的传呼业务,你只需要将他们第一年缴纳的360元传呼费分200元的回扣给我就行了,后面不管他们用多少年,收的费用全归你,如果可以的话,我就不找你的竞争对手了。”
传呼台的负责人立马答应了他。
当时,市面上每台传呼机销售800多块,其实避开所有环节,直接找厂家拿货的话,非常便宜。他找了几个厂家,最后以180元/台的价钱跟一个厂家达成了合作,订购了5000台,并且跟厂家这样洽谈:“你派人把传呼机送到我的店面,我保证在15天内就把这批传呼机销售完,你派去的人我发工资,传呼机卖完之后,我给你结账,如果没有卖完,15天一到,我依然照单全收。
这样,这位老板没有花一分钱搞到了5000台传呼机后就开始卖裤子了。他在店前拉起了大横幅:买50元的高档男裤,送价值860元的传呼机一台。
这个广告第一天引来了第一批将信将疑的顾客,当顾客真的得到传呼机后,传播的轰动效应出现了,从早到晚排队抢购,不到半个月,5000台传呼机都被一抢而空,后来陆续订购。
拥有了传呼机的人,第一件最迫切的事情就是到指定的通讯台入网,钱自然而然的就赚到了。
我们来算一下最终的收益,通讯台给他200元的回扣,除去每台传呼机180元的成本,还能赚20元,然后裤子18元的进货价,卖50元,可以净赚32元,两个利润加在一起就是52元。
这个简单的案例却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知识,而这正是真正的赚钱思路。再细细的研究这个案例,相信你会从中感悟到更多东西。
从经济学规律,看RPA的边际效应
需求规律意识
业务需求、业务模式在经济学规律中,都存在其背后的规律、资源更是可以优化和组合,卖裤子的老板,并没有觉得只是卖裤子,而是充分揣摩了人的心理,组合着优势的资源,从而找到可执行的规律;所以存在即合理,在我们做好降本增效目标的时候,我们应下定决心一定能做好,一定有规律可循;而RPA带来的降本增效,正是寻求规律化、流程化、固定化场景来实现技术辅助,从而通过虚拟机器人来实现边际成本的减少、边际效用的提高。
算法规律意识
我们在企业管理中,太容易看小钱、算小账,只考虑成本,而忽略了运用方法来合理计算收益,也就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算法,找出合理的算法是我们准确估算ROI的前提,我们有个从事物联网业务的上市公司,他们财务部门需要实现依据财务计算规则来完成针对百万、十万、万三个单元的发票开具业务,由于需要完成开具合理票额的发票,所以存在大量的财务计算,比如一个客户如何凑齐一张固定票额的发票,不能多也不能少,货品类、金融、数量、客户等信息一应要考虑为计算依据,最后其实是一套财务管理算法,而我们正是拥有这套算法的最佳实践才能非常敏锐的给用户提出建议,并最终量化为业务执行单元。
资源整合意识
新技术的引入可能会对公司现有管理模式产生巨大的改变,所以作为管理者应具有战略眼光和变革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像卖裤子老板一样,看哪里都是资源,做任何决策都是直奔目标而去,当然肯定可以协调内部的任何资源了。我们很多新的能力需要落地,最后效果不好,不是产品方案不行,而是需要协调的资源无法整合,RPA更是这样,业务需求分析、工作量评估、IT资源调配、流程评估、收益分析等,真正要想做好,还是在适当的环节,需要协调合适的资源来配合完成。
边际效应意识
经济学中针对边际效应给出了标准的解释,是指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投入,所新增的产出或收益反而会逐渐减少。也就是说,当增加的投入超过某一水平之后,新增的每一个单位投入换来的产出量会下降。这也可理解为在生产活动中达到一定量的累积,自然成本下降,效能增加。
其实降本增效的本质即为生产制造服务,而且服务的本质必然是利用最小化投入,产生最高效的收益.这是我们采用RPA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和场景化落地的最佳实践.因为RPA就像一个燃点,只要用了RPA产品,这个工具可以为全员服务,就像我们的企业愿景一样:"让自动化机器人成为每个企业的虚拟员工".
以后虚拟员工将无处不在.并且其裂变的速度将越来越快.这些能力和效应已经在各行各业开始发酵,率先引入虚拟机器人作为企业生产工具主要来自欧美、亚洲等区域,主要因为这些区域的人力成本的不断增加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障碍,所以急迫需要寻找新的生产工具来解决不断上升的企业业绩要求。
经济学“边际效应”VS根正苗红的RPA
我们通过大量的区域、行业、业务单元的分析发现,除了从需求的角度对RPA有强烈兴趣之外,一些头部企业、重视管理、注重新技术引入和创新、注重战略创新等行业和客户更加容易引入RPA,当然也是当前最大受益者。我们选取了部分行业和业务单元与大家一起分享各自的引入现状和未来趋势,并共同看看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如何看待RPA的边际效应的。
RPA在财务共享中心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90%的财务共享中心已经全部规划了RPA作为财务信息化.财务数字化进程的必选组件之一,全国有近50%的财务共享中心已经在使用RPA产品或正在采用类似的工具.全国有近5所高校的财务专业在引入RPA产品作为课件为学生实践服务,关于财务RPA的书籍已有多位财务编撰,另外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形成专业书籍供财务领域人员参考.国内知名的RPA厂商也在迅速布局财务领域的应用,积极打造和高校体系的合作,从技术层面,基础层面加强人才培训和培养;财务领域的人力成本与实际工作内容的复杂、琐碎、及时性等要求严重不符,这也导致财务工作的边际成本是非常高,而且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财务工作的投入产出比是直线下降。通过部署RPA虚拟机器人在财务领域的ROI可达到800%,而且边际成本很低。
RPA在制造业/供应链
在最新一次智能制造峰会中,全国大部分的制造业都在提出降本增效的口号,有40%的制造业成立了新技术效率提升中心,并为此匹配专门的负责人,旨在通过新技术作为新的生产力,从而提高企业效率和收益.制造业的供应链是RPA受用较大的业务链,其原有的复杂性.平台耦合性差,数据交互频繁,模块独立等痛点,为虚拟机器人的应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相信RPA的列表效用必将为制造业的供应链体系带来巨大收益;在大量的学术界、专业分析报告中,也将制造业作为技术创新、降本增效的试点行业。最早在欧美企业、日企、中国的香港和台湾等地区,制造业的创新力度也是最大,以AI为能力起点,引入机器人作为新的生产线操作替代,其试点是非常成功,在各条线都起到了很好的降本增效效应。而RPA的引入,是继生产线机器人引入之外的另一先进武器——“虚拟机器人员工”,可以进一步解放高端人力的低端工作。
RPA在金融交易和数据分析
2000年,高盛在纽约总部的美国现金股票交易柜台雇佣了600名交易员。但今天,这里只剩下两名交易员“留守空房”。无独有偶,德国商业银行也宣布,到 2020年他们将会将银行中 80%的工作都数码化、自动化,最终将会裁掉 9600名员工。德意志银行CFO对员工代表表示将引入自动化,进一步裁员一万人,若加上去年宣布的9000人裁员计划,该行全球约1/5的员工将受影响。自动化手段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在欧美国家已经超过了90%以上,可以说普及率相当高,所以才会出现上面这些现象。而金融领域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以及其他小金融机构,都在不断的引入自动化工具,特别是人工智能工具来作为业务执行的手段,如智能投顾、自动化理赔、自动化票据处理等场景。金融领域已经成为AI能力落地最多的地方,Face ID、NLP、ML、OCR等全面开花结果。这也为RPA的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RPA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包括全自动化机器人、辅助机器人,ROI能力可达700%。并且为特定的工作环境和时间因素提供了保障,如某些数据分析只能在下班之后完成、海量票据处理、任务的排列组合等。
RPA在电商服务平台
国内已经有电商平台开始使用RPA用做平台与商户之间的服务工具,主要解决电商平台的后台数据自动化查询问题,如自动化退换货,自动化快递进度查询,这些需求和痛点都来自于电商后台原有提供的标准化,自动化不足造成.特别是当商户在节假日业务特别繁忙的时候,后台原有提供的数据查询服务便捷性无法满足快速响应的要求,所以迫切需要一种便捷、高效的工具来辅助商户实现自动化服务的能力。目前此种趋势各大电商已经开始在核心平台、业务单元开展RPA的相关实践工作。而电商自身的职能部门也是在各自环节的需求部门,如财务、HR、物流、供应链等。
RPA在政府政务
在美国有35%的政府及军队职能部门已采用自动化手段来帮助政府实现智能化,从而让政府成为智能化的政府,效率高的政府。在政府的实际场景化落地中,政府自身的保密、财务、业务部门、IT运维、数据中心、人力资源等部门率先使用自动化手段来实现业务无人化管理。特别是在窗口业务、线上办理、无人受理、海量值守等环节,更是普及率达到了80%以上。这也是各国在政府流程化化繁为简的策略之一。我们也欣喜的发现,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自身在科技、智能化手段的缺失,并及时、积极的调研和选择行业领域优秀的供应商。在国内大部分的省份已经实现了社保卡的一键换领,从居民手机端点击换领到最后快递发送,在一分钟之内即可完成。自动化、流程化在政府部门的应用,其边际效应首先体现在效能的提升,但更多的体现我们政府在效能提升方面的积极、前瞻性与时俱进的业态方式。一切以便民、快速等要求来方便人们的生活。而这背后是大量的以智能化、自动化为基础的强大的流程化优化和替代的基础支撑系统。
结语
从智能制造看技术强国“降本增效“这个词现在比“经济学”的热度还要高,而率先提出并实现落地的即为制造业,虽然国家从供给侧改革,到制造强国,很多解读都片面的围绕制造业进行改革。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代表,经过了以ERP、MRP为代表的数字化时代,当前又开始以AI为代表的新的智能时代,智能制造已经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战略规划之一,相信制造业一定会成为实体兴国的舞台明星。
另外人工智能企业已经大量的把制造业场景作为技术落地的首选场景之一。其实制造业只是从降本增效模式中获益的一个掠影。没有哪一个时期像现在一样技术变得这么热门,从普通老百姓、到行业领域从业人员、到学术界,都在热议技术作为真正的科技生产力如何赋能工作和生活。而这一轮技术的创新,降本增效是比较贴合ROI的本质,也符合企业从战略的角度投入所想达到的真正边际效用的提高。
原文地址:https://blog.51cto.com/14253212/2399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