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为什么要时刻保持危机感?

原文出处: 尹荣乔

十一回来,第一天上班,领导找我说,你的人都划入各个事业部,管理权也都放在各事业部,于是我就成了一个光杆司令,后续未知。

小组是个技术团队,现有10人左右,承接着公司各个事业部的技术开发任务。公司业务人员已经分成了事业部,由于技术的平台性和共享性,技术一直是以研发中心存在的单独部门,没有分开。

一直困惑的我,终于明白了事情了经过。领导一直觉得公司业务发展缓慢,于是他们开会讨论原因,经产品、市场、销售、运营集体分析原因,最终得出结论是技术开发速度太慢所致。而导致技术开发慢的原因就是,几个负责人故意推脱时间所致。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把技术部打散,分别分到各个事业部中去,服从其他部门的直接调用,不再由技术部的几个老顽固来评估什么所谓的工作量,要啥需求,要啥设计,什么非得有了规划才做,正确的应该是有了想法就能开工,不行重做,互联网就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模式。

明白了之后,当时有点情绪,因为技术本身是架构性质的团队,一个人架构,多个人实施,而且多个平台之间还具有耦合,如果不是有一个整体负责的人,很难把系统做好,最终白做。但是随后更多的还是反思自己。对于为什么最终问题归结到我们几个技术负责人身上,我们的问题肯定有很多,我们承认技术情商低不会处理问题,但是绝不承认自己会为了少干活而推迟工期。当然,情商低足以让我们死,很臣服。不过承认不承认都没有用,说啥都是狡辩,狡辩就是不想干。

像一只丢了利刃的镖师,虽然不能战斗了,但是起码还是最熟悉路况的人,和队伍一起回到镖局还是没有问题的。又像一架没有了燃料的飞机,滑翔一阵子也不至于坠落。像一头白熊,困在雪地里,虽然储存的脂肪够消耗一阵子,但是不禁会想,饿了的时候该怎么办?

我终于明白,真正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并不是那些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民工,或者从事服务行业的服务员。相反,正是那些出入写字楼朝九晚五的都市白领,自己以为工作稳定,其实危在旦夕。因为白领的评价体系真的很窄。

看一个职业是否有发展,就要看他的评价体系来源是否广泛。一个会计和个体搬运工,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评价体系如何。一个会计,每天处理账务,干的好与不好,全凭领导说了算,领导说好就是好,领导说差就是差,虽然做的事情都很符合税务部门的规范,但是领导就觉得不好,那么好吧,你可能会面临换工作。再看个体搬运工,他的评价来自客户,张先生说他搬家很不错,认真负责,要价不高,要一个号码,以后朋友搬家还会联系他。李先生,说他搬运极其差,以后不会再找他了。但是这没关系,张先生已经帮他联系了好多客户。

一个公司也是,当他服务的对象越少时,他发展空间也越小,受限制也越多。比如,只做公安局的业务,不管出于关系还是出于品质,可能看着挣挺多的钱,但是一旦这个客户对他评价低时,则可能没有业务可做。

当你服务一个组织时,你所接触的仅仅是你的组织,你是好是劣,全靠组织说了算,组织只有一个。而当你独立作为一个组织存在时,你去接触客户,这时,评价你的变成了你的客户,而不是组织,客户有多个。我想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人,从BAT里面出来,小的成立工作室,大的去创业,而不是继续当他们大公司的高管,或许他们也意识到了这个。

12年曾经热衷于摆地摊,加了好多群,看到过一句话:“宁愿睡地板,也要当老板”。还有一篇文章,讲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大公司稳定收入五六千的白领,一个是起早贪黑一月挣一千的创业者,我当时选择了前者,因为白领多舒服,稳定,高收入。现在有点后悔了,因为舒服是留给死人的,选择了舒服,也就活不长了。

说这么多,并非是批评公司要辞职或者去睡木板创业,完全是反思自己,认识到你认为稳固的职业可能并不是那么牢靠。想象一下,当你现在赖以生存的一个收入来源突然失去的时候,或者你无法或缺的一个人偶尔不在的时候,你的生活会变的怎样糟糕。你想不想变成那样,如果不想,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

应该让自己的评价来源多起来,不只让公司领导评价,也要让家人,让朋友,让更多了人都能评价你。评价好了,定会有后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是关键,说到底,有能力,有思想,会为人处事,这就是处处需要的人才。如果你做到了这些,此处不留你,那只是个例,换一个环境反而会更受欢迎。就怕是怂包懒蛋,到哪里都受气,抱怨一辈子,几十年后临死的时候最后一句话是:怀才不遇啊!

2012年9月13,一个下雨的冷秋,我挎着小包,从发不出工资的公司来到这里,创建团队。三年间,做了无数项目,两次划入产品部,三次划入技术部,四次搬家,五次挪工位,认识了几百人。做过培训,搞过招聘,设计过原型,PS过图标,支撑过接口。小组最少时剩2个人,最多时20多人。深爱着这里。

我且待着呢!不想走时,赶我都不走!

也许当我老了,也一样写代码;不为别的,只为了爱好。

时间: 2024-12-09 03:47:13

程序员为什么要时刻保持危机感?的相关文章

专访《Java程序员修炼之道》作者Ben Evans

转帖这篇文章,很大成分就是认同"保守的设计思想是Java的最大优势"这句话 ------------------------------------------------------------------ [编者按]Java是一种可以撰写跨平台应用软件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它几乎是每个程序员的入门语言,而<Java程序员修炼之道>更是深受程序员欢迎的学习书籍.该书作者之一Ben Evans最近参加了上海QCon大会,图灵社区采访了这位大牛级人物. Ben Evans

一个优秀程序员必备的6个好习惯

一个伟大的程序员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呢?也许大部分人回答的是逻辑.机智.耐心和勤奋当然,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的答案,但是除了这些特质,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个特质可能在已经进入正轨的团队组织中才得以窥见. 除了必须的技术和逻辑思维,下面看一下在团队中应该具备怎样的好习惯吧~ 好的时间管理 亲有木有经常遇到迟到的问题,对于任何一家公司迟到都是很让人头疼的.作为一名程序员,有时候不得不熬夜加班,从而导致第二天上班迟到啦~(这点小编要投诉一下我们戴维,总是踩着点打卡,哪怕你来早那么一点点,都不会有那么

一个伟大的程序员的6个好习惯~你晓得不~

一个伟大的程序员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呢?也许大部分人回答的是逻辑.机智.耐心和勤奋当然,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的答案,但是除了这些特质,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个特质可能在已经进入正轨的团队组织中才得以窥见. 除了必须的技术和逻辑思维,下面跟随小编看一下在团队中应该具备怎样的好习惯吧~ 好的时间管理 亲有木有经常遇到迟到的问题,对于任何一家公司迟到都是很让人头疼的.作为一名程序员,有时候不得不熬夜加班,从而导致第二天上班迟到啦~(这点小编要投诉一下我们戴维,总是踩着点打卡,哪怕你来早那么一点点,都不

开发者服务商店:程序员的6个好习惯

一个伟大的程序员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呢?也许大部分人回答的是逻辑.机智.耐心和勤奋.当然,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的答案,但是除了这些特质,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个特质可能在已经进入正轨的团队组织中才得以窥见.开发者服务商店就来给大家总结一下一个伟大程序员的6个好习惯. 好的时间管理 你是否经常遇到迟到的问题,对于任何一家公司迟到都是很让人头疼的.作为一名移动开发程序员,有时候不得不熬夜加班,从而导致第二天上班迟到啦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点,程序员的工作至关重要,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要和客户同步,也要和

没有危机感的程序员,你在指望高薪从天而降?

程序员的30岁现象 在官场上,曾经有一个59岁现象,就是官员们会在59岁时,会使劲捞上一把.很明显嘛,权力过期作废,再不捞就要退休了,没有机会了. 在程序员的圈子里,也有一个30岁现象.程序员干到30岁,好不容易从码奴混到了白领,却再也干不动了,还时时面临失业的危险.30岁,是一个程序员伤不起的年龄.明天,何去何从?当然,如果你有铁饭碗,比如在国企或政府机关,那你是无法理解底层劳动人民的感受的.同时也要恭喜你成为体制内的一员,可以一直干到退休无忧. 30岁现象人人都明白,但要给出一个定义并不容易

程序员路在何方

程序员路在何方 前言 程序员(英文Programmer):从事程序开发.维护的专业人员,撰写代码,生产软件,辅助提高社会生产率的脑力劳动者.据说喝的是咖啡,抽的是烟,产的是代码.业内人士有钱多话少死得早的说法:也有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程序员人的说法(Java语言说万物结尾对象,但是程序员人通常代表找不到对象).他们是计算机诞生后才逐渐兴起的一个群体,鱼龙混杂,有高飞天上的白富美,也有低到尘埃里的矮矬穷,总之虽一类而九流具足. 职场菜鸟 找工作难 作为一个职场菜鸟我们要担心的第一点就是找工

有理想的程序员必须知道的15件事

作为程序员,要取得非凡成就需要记住的15件事. 1.走一条不一样的路 在有利于自己的市场中竞争,如果你满足于"泯然众人矣",那恐怕就得跟那些低工资国家的程序员们同场竞技了. 2.了解自己的公司 以我在医院.咨询公司.物流企业以及大技术公司工作的经验来看,这一点所言不虚. 不同公司的运营模式差异极大.如果你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那你就不一样了!在这家公司中(或者对客户而言),你是参与业务运营的资产,你的工作能直接产生效益! 3.与最优秀的人为伍 很早以前,我喜欢打篮球,被分配到一个水平比较

随笔:做一个平庸程序员,are you scared?

背景: 一个平庸程序员的自白.近期看到的少有的好文,细细品味,感触良多,思来想去不知如何与作者交流.无论从工作经验,还是从境界,都与原作与译作有一段差距.但很多人都会有相似的经历,说出自己的故事,彼此交流或许是最好的途径. 题记: 编程在外人看来绝对属于脑力劳动,至少从大学教育来看软件工程.计算机专业都是需要很强的理科功底的.然而看看帝都上地.中关村深夜的壮观景象,你又会觉得编程是体力活,要不怎么会被戏称为"码农"呢(当然我觉得"农"这个字用的有点歧视,诸如农民工,

转载:15件事造就有理想的程序员

1.走一条不一样的路 在有利于自己的市场中竞争,如果你满足于“泯然众人矣”,那恐怕就得跟那些低工资国家的程序员们同场竞技了. 2.了解自己的公司 以我在医院.咨询公司.物流企业以及大技术公司工作的经验来看,这一点所言不虚. 不同公司的运营模式差异极大.如果你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那你就不一样了!在这家公司中(或者对客户而言),你是参与业务运营的资产,你的工作能直接产生效益! 3.与最优秀的人为伍 很早以前,我喜欢打篮球,被分配到一个水平比较高的队里.一开始适应的确很困难,但环境的压力越大(重大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