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线速、背部带宽、转发速率三者的关系

1、先来看几个名词解释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

  交换机的线速,指网络设备交换转发能力的一个标准,达到线速标准的设备,避免了非线速设备的转发瓶颈,称作“无阻塞处理”。需要说明的的是通常二层线速指的是交换能力,单位Gbps ;三层线速指的是包转发率,单位Mpps 。

  Mpps:一种解释是“million pulses per second”,百万脉冲(数)/秒,一般用在通信行业。另一种是“million packet per secend”,百万包/秒,指包转发率(也就是端口吞吐量)。是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等设备的重要性能指标。

2、再来看计算公式

  1)线速的背板带宽

  线速的背板带宽 = 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全双工模式)

  说明:主要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如果总带宽≤标称背板带宽,那么背板带宽是可以做到线速。

  2)第二层包转发线速(交换能力)
  第二层包转发率 = 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 + 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 + 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

  说明:如果第二层包转发率≤标称二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二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3)第三层包转发线速(包转发率)
  第三层包转发率 = 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 + 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 + 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

  说明: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三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三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注意:如果能满足上面三个条件,那么我们就说这款交换机真正做到了线性无阻塞。

3、1.488Mpps是怎么得到的呢?

  包转发线速的衡量标准是以单位时间内发送64byte的数据包(最小包)的个数作为计算基准的。对于千兆以太网来说,计算方法如下:

  1,000,000,000bps/8bit/(64+8+12)byte=1,488,095pps

  说明:当以太网帧为64byte时,需考虑8byte的帧头和12byte的帧间隙的固定开销。故一个线速的千兆以太网端口在转发64byte包时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4、测试无盘工作站性能

  了解了这些之后,突然发现自己懂的东西真的很少,也终于懂得一个行业标准时需要多么雄厚的知识底蕴,里面的一些数据当你去深入的问为什么的时候,就会发现有越来越深刻的答案。

  随便找一台无盘工作站测试,就得到了上面的数据,我们看看这个网络的交换机性能如何吧!
  64K区块测速为42MB/S,我们先来看下64K区块的包每秒能转发多少个:
  42MB/S*1024/64K=672个;
  那达到这个速度需要交换机有什么样的性能呢?网络转发的最小包大小是64byte,那么1个64K的数据包就要划分为:
  64KByte*1024/64byte=1024个小包;
  那么42MB/S的速度是每秒转发1024个64K的包,因此我们就可以得到此时交换机的转发性能了:
  672个*1024个=1.048576Mpps;
  那么标准的2层转发速率是1.488Mpps个包,而我们计算出来的是1.048Mpps,因此我得出一个结论说是这个交换机没能达到标准千兆交换机的性能,那这个说法是否正确呢?

  目前只知道千兆网络的理论传输速度是1G=1000Mbps=125MB/S,但是这个值肯定是要受包转发的大小限制的,而理论上来说,越小的包测速越低,越大的包测速越高,而这里面的关系就太复杂了,等想清楚了再说!

时间: 2024-11-05 02:24:51

交换机线速、背部带宽、转发速率三者的关系的相关文章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交换容量、包转发率是怎么计算的?为啥各厂家标的都比线速转发要高

比如Cisco 2960X-24ps-l(24千兆电口4千兆光口),转发带宽108Gbps,交换带宽216Gbps,包转发率71.4Mpps,按照无堵塞线速转发来算,交换容量为2*28*1Gbps=56Gbps,标称的216Gbps比这个高很多,这是为什么?是由于交换机矩阵的设计不同造成的吗?他这个216Gbps是怎么算出来的?再例如:它的包转发率为:28*1.488Mpps=41.664Mpps<71.4Mpps,cisco2960系列老型号的交换机达不到42Mpps,达不到线速转发,这说得过

转发能力、线速转发、交换带宽 转

端口在满负载的情况下,对帧进行无差错的转发称为线速~~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一般来讲,计算方法如下: 1)线速的背板带宽 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计算公式为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全双工模式)如果总带宽≤标称背板带宽,那么在背板

计算机网速与带宽

宽带大小和网速的关系是: 1兆宽带网度是≍125KB/秒,360测速器测试10MB的理论数值是10M/8 ≍1.25MB的理论值, 当然会根据用户的情况以及网络负载而上下浮动. 所谓 1M 宽带,其实是指 1Mbps (兆比特每秒),亦即 1 x 1024 / 8 = 128KB/sec,但这只是理论上的速度,实际上则要再扣约 12% 的信息头标识等各种控制讯号,故其传输速度上限应为 112KB/sec 左右.宽带供应商所说的几兆宽带,它们的计算单位指的是多少个比特,也就是 b(bit),而我们

hash code、equals和“==”三者的关系

两个对象值相同(x.equals(y) == true),则一定有相同的hash code. 这是java语言的定义:  因为:Hash,一般翻译做“散列”,也有直接音译为"哈希"的,就是把任意长度的输入(又叫做预映射, pre-image),通过散列算法,变换成固定长度的输出,该输出就是散列值.这种转换是一种压缩映射,也就是,散列值的空间通常远小于输入的空间,不同的输入可能会散列成相同的输出,而不可能从散列值来唯一的确定输入值.1) 对象相等则hashCode一定相等:2) hash

简述configure、pkg-config、pkg_config_path三者的关系

转自:简述configure.pkg-config.pkg_config_path三者的关系 一.什么是configure 源码安装过程中大多会用到configure这个程序,一般的configure都是一个script,执行时可以传入必要参数告知配置项目. configure程序它会根据传入的配置项目检查程序编译时所依赖的环境以及对程序编译安装进行配置,最终生成编译所需的Makefile文件供程序Make读入使用进而调用相关编译程式(通常调用编译程序都是gcc)来编译最终的二进制程序.而con

简析Handler、Looper和MessageQueue三者的关系

Android开发中,Handler用的非常多,因为它和AsyncTask一样是系统提供给我们的异步的通信机制.能够将一些更新和别的不适合放在UI主线程的操作放到它们中去. Handler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在线程中发送消息, 二是获取和处理消息.既可以发送消息sendEmptyMessage(int what) ,也可以发送指定的消息sendMessage(Message msg),还可以利用msg.obj的属性去传递我们需要的参数甚至对象,使原本的通信机制更为强大. Handler发送消息

URL、URL、URN三者的关系

下面这张图直接展示出了URI.URL.URN三者的关系. 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统一资源标志符,该种标识允许用户对网络中(一般指万维网)的资源通过特定的协议进行交互操作.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统一资源定位符的语法是一般的,可扩展的,它使用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的一部分来表示因特网的地址.统一资源定位符的开始,一般会标志着一个计算机网络所使用的网络协议. 统一资源定位符的标准格式如下: 协议类型:[//服

带宽与速率

乃奎斯特准则是奈奎斯特(Nyquist)在1924年推导出在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的公式. 1924年,奈奎斯特(Nyquist)就推导出在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的公式: 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2W Baud 其中W是理想低通信道的带宽,单位为赫兹:Baud是波特,即码元传输速率的单位,1波特为每秒传送1个码元. 奈氏准则的另一种表达方法是:每赫兹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2个码元.若码元的传输速率超过了奈氏准则所给出的数值,则将出现码元之间的互相

轻应用、Web app 、Native app三者区别关系是什么?

[龙友导读]最近百度公司在大会上宣布推出“轻应用”.轻应用到底是什么呢,和我们说的web app.native app到底有什么区别?是新生物的诞生还是概念的炒作?所以,今天特意为大家整理分享一篇这方面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用!(没用,龙哥自己看,哈!~) 首先,先说说我们现在正在使用,大家都了解的Native App. 一.什么是Native app Native App是一种基于智能手机本地操作系统如IOS.Android.WP并使用原生程式编写运行的第三方应用程序,也叫地app.Nat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