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读书笔记之内存管理

1.页

内核把物理页作为内存管理的基本单位,MMU(内存管理单元)以页为单位来管理系统中的页表,从虚拟内存的角度来看,页就是最小单位。

内核用struct page结构来标识系统中的每一个物理页,它的定义如下:

flag域用来存放页的状态(是不是脏的,是不是被锁定在内存中等等)。_count表示这一页被引用了多少次,当次数为0时,表示此页没有被引用,于是在新的分配中就可以使用它。virtual域是页的虚拟地址。

2.获得页

内核提供了一种请求内核的底层机制,并提供了对它进行访问的几个接口。所有这些接口都以页为单位分配内存,其中最核心的函数是:

该函数分配2的order次方个连续的物理页,并返回一个指针,该指针指向第一个页的page结构体。gfp_mask是一个标识,它可以分为三类:行为修饰符、区修饰符以及类型。它可取的值如下:

获得填充为0的页:

分配一个页,让其填充为0,并返回其逻辑地址。

底层页的分配方法总结如下:

3.kmalloc()与vmalloc()

kmalloc()函数与用户空间malloc()一族函数非常类似。它是一个简单的接口,分配以字节为单位的内存块。vmalloc()函数的工作方式类似于kmalloc()函数,只不过vmalloc()函数分配的内存是虚拟地址连续的,而物理地址无需连续。这也是用户空间的分配方式:由malloc()函数返回的页在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内是连续的,但是,这并不保证它们在物理RAM中也连续。而kmalloc()函数则确保分配的内存在物理地址上是连续的(在虚拟地址上自然也是连续的)。

4.slab层

分配和释放数据结构是所有内核中最普遍的操作之一。为了便于数据的频繁分配和释放,通常实现一个空闲链表。当需要一个新的数据结构的实例时,就从空闲链表分配一个出来。当不在需要某个数据结构的实例时,则将它放入到空闲链表中,而不需释放它。

这也带来的问题是内核无法全局控制空闲链表。当内核紧缺时,内核无法通知每一个空闲链表,让其收缩缓存的大小以释放一些内存出来。为了弥补这一缺陷,Linux提供了slab层,扮演数据结构缓存层的角色。

slab层把不同的对象划分为高速缓存组中,其中每个高速缓存都存放不同类型的对象。每种对象类型对应一个高速缓存。例如,一个高速缓存用于存放进程描述符(task_struct结构),而另一个高速缓存存放索引节点对象(struct inode)。

然后,这些高速缓存又被划分为slab。slab由一个或多个物理上连续的页组成。每一个slab都包含一些对象成员,这里的对象是指被缓存的数据结构。每个缓存都处于三种状态之一:满、部分、空。

作为一个例子,让我们考察一下inode结构,该结构是次配索引节点在内存中的体现。这些数据结构会频繁地创建和释放。因此,struct inode就由inode_cachep高速缓存进行分配。这种高速缓存由一个或多个slab组成。每个slab包含尽可能多的对象。当内核请求分配一个新的inode结构时,内核就从部分满的slab或空slab中分配一个inode。下图小时了高速缓存、slab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

每个高速缓存都是用kmem_cache_s结构来标识的。这个结构包含三个链表slabs_full、slabs_partial、slabs_empty,均放在kmem_list3结构内。链表包含了高速缓存中的所有slab。slab描述符struct slab用来描述每个slab:

时间: 2024-09-29 23:31:27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读书笔记之内存管理的相关文章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 读书笔记 转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  读书笔记: http://www.cnblogs.com/wang_yb/tag/linux-kernel/ <深入理解LINUX内存管理> http://blog.csdn.net/yrj/article/category/718110 Linux内存管理和性能学习笔记(一) :内存测量与堆内存 第一篇 内存的测量 2.1. 系统当前可用内存 # cat /proc/meminfoMemTotal:        8063544 kBMemFree: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读书笔记——第三章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读书笔记——第三章 进程管理 20135111李光豫 3.1进程 1.进程即处于执行期的程序,并不局限于一个可执行的代码,是处于执行期程序以及其相关资源的总称. 2.Linux系统中,对于进程和线程并没有明显的区分,线程是一种特殊的进程. 3.Linux系统中,常用fork()进程创建子进程.调用fork()进程的成之为其子进程的父进程. 4.fork()继承实际上由clone()系统调用实现.最后通过exit()退出执行. 3.2任务描述符及任务结构 1.任务队列实质上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 读书笔记

第三章 进程管理 1. fork系统调用从内核返回两次: 一次返回到子进程,一次返回到父进程 2. task_struct结构是用slab分配器分配的,2.6以前的是放在内核栈的栈底的:所有进程的task_struct连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双向链表 3. 2.6内核的内核栈底放的是thread_info结构,其中有指向task_struct的指针: 4. current宏可以找到当前进程的task_struct:X86是通过先找到thread_info结构,而PPC是有专门的寄存器存当前task_s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读书笔记——第十八章

第18章 调试 调试工作艰难是内核级开发区别于用户级开发的一个显著特点,相比于用户级开发,内核调试的难度确实要艰苦得多.更可怕的是,它带来的风险比用户级别更高,内核的一个错误往往立刻就能让系统崩溃. 18.1 准备开始 一个bug.听起来很可笑,但确实需要一个确定的bug.如果错误总是能够重现的话,那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有一部分错误确实如此).然而不幸的是,大部分bug通常都不是行为可靠而且定义明确的. 一个藏匿bug的内核版本.如果你知道这个bug最早出现在哪个内核版本中那就再理想不过了.

把握linux内核设计思想(十三):内存管理之进程地址空间

[版权声明:尊重原创,转载请保留出处:blog.csdn.net/shallnet.文章仅供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进程地址空间由进程可寻址的虚拟内存组成,Linux 的虚拟地址空间为0~4G字节(注:本节讲述均以32为为例).Linux内核将这 4G 字节的空间分为两部分.将最高的 1G 字节(从虚拟地址0xC0000000到0xFFFFFFFF).供内核使用,称为"内核空间". 而将较低的 3G 字节(从虚拟地址 0x00000000 到 0xBFFFFFFF),供各个进程使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读书笔记之系统调用》

1.系统调用的概念 为了和用户空间上运行的进程进行交互,内核提供了一组借口.透过该接口,应用程序可以访问硬件设备和其他操作系统资源.这组借口在应用程序和内核之间扮演着使者的角色.同时,这组接口也保证了系统稳定可靠,避免应用程序肆意妄行,惹出麻烦.Linux系统的系统调用作为C库的一部分提供,其调用过程中的实例如下图所示: 从程序员的角度看,系统调用无关紧要,他们只需要跟API打交道就可以了.相反,内核只跟系统调用打交道,库函数以及应用程序是怎么使用系统调用不是内核所关心的. 2.系统调用的处理程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读书笔记2:进程管理

1.进程: (1)处于执行期的程序,但不止是代码,还包括各种程序运行时所需的资源,实际上进程是正在执行的 程序的实时结果. (2)程序的本身并不是进程,进程是处于执行期的程序及其相关资源的总称. (3)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存的进程可以共享诸如打开的文件,地址空间等共享资源. (4)在Linux中通常是调用fork()系统函数的结果,通过复制一个现有的进程来创建一个新的子进程. fork()系统函数 (5)fork在这个系统调用结束时,在同一位置上返回两次(从内核返回两次),父进程恢复运行,子进程开始

把握linux内核设计(十二):内存管理之slab分配器

[版权声明:尊重原创,转载请保留出处:blog.csdn.net/shallnet,文章仅供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上一节最后说到对于小内存区的请求,如果采用伙伴系统来进行分配,则会在页内产生很多空闲空间无法使用,因此产生slab分配器来处理对小内存区(几十或几百字节)的请求.Linux中引入Slab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对伙伴算法的调用次数. 内核经常反复使用某一内存区.例如,只要内核创建一个新的进程,就要为该进程相关的数据结构(task_struct.打开文件对象等)分配内存区.当进程结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笔记-1-linux内核简介

一.Linux内核相对于传统的UNIX内核的比较: (1):Linux支持动态内核模块.尽管Linux内核也是整体式结构,可是允许在需要的时候动态哦卸除(rmmod xxx)和加载内核模块(insmod  xxx.ko). (2):Linux支持对称多处理(SMP)机制,尽管许多UNIX的变体也支持SMP,但是传统的UNIX并不支持这种机制. (3):Linux内核可以抢占(preemptive).在Linux 2.4以及以前的版本都是不支持内核抢占的,在Linux 2.6以及以后就支持了. (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笔记——内核同步简介

相关概念 竞争条件 多个执行线程(进程/线程/中断处理程序)并发(并行)访问共享资源,因为执行顺序不一样造成结果不一样的情况,称为竞争条件(race condition) 举例说明 #include<thread>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i = 0; void thread1(){ //for(int x=0;x<100000;x++) i++; } void thread2(){ //for(int x=0;x<100000;x++) i++; }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