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直在纠结数据源与连接池,这两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因为看spring中配置的明明是连接池,但是术语却叫其 数据源,而且也没有看到其配置数据源,想想肯定是有原因的,遂来总结下。
先抛开spring的配置,先来谈谈市场上常用的数据源和连接池:
数据源:JDBC数据源,JNDI数据源,ODBC数据源等(黑体比较常用);
连接池:C3P0连接池,DBCP连接池,Porxool连接池(黑体比较常用)等
那么到底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数据源是指数据的来源,比如数据库。
连接池是指这样一个“池子”,池子中的每个东西都是连接数据源的一个“连接”,这样别人想连接数据源的时候可以从这 个“池子”里取,用完以后再放回来供以后其他想使用的人使用。
在与数据库打交道的过程中,每次操作数据库都需要创建connection连接,势必是很浪费资源的。所以解决办法是建立连接池,初始化时往连接池中放入一定数量的连接,需要时从池中取出连接,使用完毕后将连接放回池子。
所以,连接池不是必须的,只是提高效率用的。
1.使用JDBC数据源(没有连接池)
Class.forName("com.mysql.jdbc.Driver"); String 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 Connection connectio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root" ,"123");
所以上面可以看到,不使用连接池,只需要上述几行代码,就可以得到connection ,但是记住,这样子是很浪费资源的。
2.使用JNDI数据源
JNDI数据源的使用,一定是要放在web项目里面的(不考虑spring的配置),也就是要经过服务器的配置,这点让我摸索了很久。
既然要经过服务器的话,那么我是tomcat,在conf中context.xml中加入如下:
<Resource name="mydataSource" auth="Container" type="javax.sql.DataSource" 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 driverClassName="com.mysql.jdbc.Driver" password="123" username="root" initialSize="2" maxActive="3" maxIdle="1" minIdle="1" maxWait="10000" removeAbandoned="true" logAbandoned="true" removeAbandonedTimeout="60" timeBetweenEvictionRunsMillis="900000" minEvictableIdleTimeMillis="1800000" numTestsPerEvictionRun="100" validationQuery="select count(0) from dual" poolPreparedStatements="true" maxOpenPreparedStatements="100"/>
对上面配置相关解释
数据库相关:username,password,driverClassName,url
jndi相关:name,type,factory
tomcat也允许采用其他连接实现,不过默认使用dbcp连接池,即factory默认为org.apache.tomcat.dbcp.dbcp.BasicDataSourceFactory
连接数控制与连接归还策略:maxActive,maxIdle,minIdle,maxWait
应对网络不稳定的策略:testOnBorrow,validationQuery
应对连接泄漏的策略:removeAbandoned,removeAbandonedTimeout,logAbandoned
网上很多资料说:使用JNDI数据源时,还需要在tomcat的server.xml和项目的web.xml中加入其它的东东,具体加入什么网上都可以百度到,但是实践证明是不需要的。
下面的代码调用JNDI数据源:
Context it = new InitialContext(); DataSource ds = (DataSource) it.lookup("java:comp/env/mydataSource"); Connection conn = ds.getConnection();
注意:lookup方法中的内容 java:comp/env/为固定写法,后面跟具体的dataSource名称
下一篇文章中,将会仔细讲讲spring怎样配置数据源(连接池)
数据源与连接池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