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很多情况下继承会带来麻烦,对象的继承关系是在编译时就定义好了,所以无法在运行时改变从父类继承的实现。子类的实现与它的父类有非常紧密的依赖关系,以至于父类实现中的任何变化必然会导致子类发生变化。当你需要复用子类时,如果继承下来的实现不适合解决新的问题,则父类必须重写或被其他更适合的类替换,这种依赖关系限制了灵活性并最终限制了复用性。
1、使用意图
尽量使用合成聚合,尽量不要使用类的继承。
将两个角色之间的继承关系改为聚合关系,就是将它们之间的强关联改换成为弱关联。因此,桥梁模式中的所谓脱耦,就是指在一个软件系统的抽象化和实现化之间使用组合/聚合关系而不是继承关系,从而使两者可以相对独立地变化。
2、生活实例
手机品牌与应用类别,无论何种手机品牌他里面都应该只聚合抽象应用,这样无论什么手机都能使用各种应用。
3、Java 例子(框架、JDK 、JEE)
Java中的聚合到处可见
4、模式类图
抽象化(Abstraction)角色:抽象化给出的定义,并保存一个对实现化对象的引用。
修正抽象化(Refined Abstraction)角色:扩展抽象化角色,改变和修正父类对抽象化的定义。
实现化(Implementor)角色:这个角色给出实现化角色的接口,但不给出具体的实现。必须指出的是,这个接口不一定和抽象化角色的接口定义相同,实际上,这两个接口可以不一样。实现化角色应当只给出底层操作,而抽象化角色应当只给出基于底层操作的更高一层的操作。
具体实现化(Concrete Implementor)角色:这个角色给出实现化角色接口的具体实现。
5、模式优点
合成/聚合原则:尽量使用合成/聚合,尽量不要使用类的继承。
聚合表示一种弱的拥有关系,虽然是包含关系,但是二者不是严格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大雁与雁群的关系;
合成则是一种强的拥有关系,严格的部分与整体关系,部分和整体的生命周期一样。
桥接模式: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是他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
关于实现部分与抽象部分需要看类图以及模式的结构才能彻底清楚,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抽象就是父类,实现就是子类。
实现系统可能有多角度分类,每一种分类都有可能变化,那么就把这种角度分离出来让他们独立变化,减少他们自己的耦合。
6、与类似模式比较
桥接模式一种非常优秀的设计模式之一,他把合成/聚合原则使用的淋漓尽致、恰到好处。虽然说继承是面向对象设计的特性之一,可是继承的缺点显而易见,耦合过于紧密,如果使用合成/聚合代替继承,将是是一种不错的解耦。
之所以叫做桥接模式是因为类图中中间那根线就像一座桥,把二者紧紧的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