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寿命实测让你直观SSD寿命!--转

近年来,高端笔记本及系列上网本越来越多的采用固态硬盘来提升整机性能,尽管众所周知固态硬盘除 了在正常的使用中带来更快速度的体验外,还具有零噪音、不怕震动、低功耗等优点,但大家对固态硬盘的寿命问题的担忧和疑虑却从来没有打消过,毕竟我们宝贵 数据安全性比任何东西都重要,我们用百度和google来搜索固态硬盘寿命想了解更多的实情时,却发现能看到的都是一些理论方面的介绍,难得一见真正的对 固态硬盘寿命进行测试并得出令人信服的数据的文章。

小编收到一款来自瑞耐斯(RENICE)厂家送测的32GB ZIF 接口的SSD,突然萌生一种对产品进行寿命实测的想法,关系到对产品寿命的测试可能会直接导致整块硬盘彻底报废,经过与厂家协商,最终征得厂家同意,希望小编的评测让大家对SSD寿命有个直观的认识。

对于采用Nand Flash作为存储介质的SSD来说,怀疑其使用寿命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理论上MLC的写入寿命为1万次,SLC的写入寿命为10万次,那么,我们是否这样认为:当我们连续保存一万张图片或者1万个word文档到基于MLC芯片的固态硬盘时,这款硬盘就意味着寿命的终结呢?

显然,一定不是这样的,即使我们使用照相机的SD卡(同样采用MLC芯片) 不停的拍照,让图片写入卡内,循环使用几年,我们的SD卡依然“健在”。这样因为,所谓的1万次理论寿命是指在同一区块上写入1万次才会导致该区块损坏, 举例来说,1GB的Nand Flash你每次都将这块Nand Flash中写满文件(不一定是写入1GB文件,因为Nand Flash有写入放大系数,为便于理解,可以宏观的理解为每次写入1GB文件),循环写入1万次才会导致该块Nand Flash的寿命终结,事实上,固态硬盘的主控芯片的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防止系统不停的向同一区块写入内容,这就是所谓的“磨损平衡”算法。所以,一款 SSD好坏的核心不是仅仅看其读写速度有多快,而是其控制芯片的算法,事实上,大部分的主控厂商都可以通过软件方面的更改让SSD产生更快的读写速度,为 了保证SSD的稳定性,一些厂家宁愿选择刻意降低其读写性能来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

测试之前,小编先介绍一下今天要测试的SSD及测试所用软件:

测试SSD:

瑞耐斯(RENICE)送测的这款硬盘是1.8” ZIF接口硬盘,采用韩国Indilinx ECO主控,使用桥接芯片将SATA接口转接为PATA接口,据小编所知,这款主控SATA读写性能可达260MB/秒和230MB/秒,由于受桥接芯片速度的控制,转接后的速度只有不到100MB/秒,甚是可惜。目前ZIF接口的硬盘在惠普2510P,苹果的MAC BOOK AIR等产品中使用。
  基本参数:
  规格:1.8”
  接口:40 pin PATA ZIF
  缓存64MB
  外尺寸:71mm x 54mm x 5.2mm
  重量:<40g
  外壳:铝合金外壳
  读取速度:95MB/秒
  写入速度:75MB/秒
  4KB随机读 IOPS 6000
  寻道时间:0.1毫秒
  输入电压:3.3v±5%
  待机:0.5w
  平局无故障工作时间:>1500000小时

产品包装盒:

瑞耐斯1.8” ZIF接口固态硬盘包装盒

内部分两层,上层为产品和一个螺丝刀,下层配备一个移动硬盘盒和一条USB2.0数据线,方便用户升级自己的电脑后可以将自己机械硬盘装入移动硬盘盒做成一个1.8“的移动硬盘,由于ZIF接口的移动硬盘盒在市场上非常少见,这样的配备无疑是对终端使用者提供了莫大的便利:


包装盒内部

测试软件:BurnIn test
BurnIn test软件是款可以对脑各种硬件进行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行测试的软件,可以同时测试包括CPU显卡声卡、硬盘、打印机、usb接口等15项内容。

我们此次测试的目的是假设这款SSD用于普通用户日常办公,我们想知道它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能保证我们数据的安全性,SSD的可靠性是否是我们所怀疑的那么脆弱。

那么首先我们得知道对于日常办公而言,用户每天需要写入硬盘的数据量大概是多少。

小编收集到韩国主控厂商Eastwho所提供的他们花费4个月时间用于监测关于不同用户日常使用硬盘的写入状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普通办公者(Typical user)每天的平均写入数据约为1.4GB,而程序员之类(Heavy user)的用户每天平均写入数据量高达5.2GB。

基于上述的假设,我们这次测试设置如下写入1000个循环,每次写入磁盘总容量的15%,这款32GB的SSD格式化后的实际容量只有29.81GB,即,每次写入4.4715GB(29.81GBX15%=4.4715GB):

设定写入 / 验证1000个循环,一个循环的意思是指软件自动在磁盘根目录下写入一个大小为4.4715GB的文件包,然后再对这个文件包进行读取验证,验证结束即为一个循环:

设定每次写入磁盘总容量的15%;

设定完毕,点击OK按钮,开始进行测试

软件先按照设定文件包的大小在SSD的根目录写入一个指定大小的文件包;

写入完成后,开始对写入的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数据包是否完整,是否存在数据的丢失,如果数据验证数据包不完整,就会出现错误提示,在错误
信息栏记录一次错误,这样的验证是为了保证SSD的可靠性,无论进行多少个循环的测试,一定不允许有任何一次错误的发生,否则就有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数
据丢失或者系统崩溃,有任何一次错误提示的SSD一定是不合格的SSD。

数据验证是每写一个文件包,就进行一次验证,验证完毕后,继续写入,然后验证,以此类推;当文件写入量达到SSD总容量的94%时,软件会全部删除已写入的数据,重新写入。

通过61小时7分43秒的连续4.4715GB文件的写入/验证操作,总写入量为4471.5GB,没有出现任何错误信息:

这样的测试意味着什么?

普通用户平均每天的写入操作是1.4GB,那么4471.5GB的写入操作就相当于用户使用3193.9天的写入量,折合8.75年。
对于程序员用户而言,每天的写入操作是5.2GB,那么,4471.5GB的写入操作就相当于用户使用859.9天写入量,折合2.35年。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这款硬盘的健康状况吧。

小编吃惊的发现,经过近4471.5GB文件的写入操作竟然没有产生一个坏块!主控的强大功能令人震惊。

换句话说,即使我们使用5年,这款SSD的寿命依然是值得信赖的,相比较机械硬盘而言,考虑到其抗震动等特点,在开机情况下移动电脑过程中SSD不会导致物理损伤,其可靠性不是降低了,而是增强了。

相信不少读者会产生一个疑问:上述的测试仅仅是进行了4471.5GB的写入操作,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我们并不清楚SSD到底经受了多少次的擦除动作,而擦除的操作才是真正决定SSD寿命的因素。

我们从BurnIn Test的测试原理可以来推算这一疑问的答案。
 
当我们对所选择的SSD进行测试时,软件会自动在磁盘的根目录下用具有一定规则的顺序代码创建文件,并对所写入的文件进行读取验证,文件的大小是我们所设
定的磁盘容量大小的百分比(如我们设置的29.81GB的15%,数据文件大小是4.4715GB),文件会自动填充磁盘的空白区域,直到SSD空间使用
94%时,软件会自动删除所有文件,然后重新开始填充。

那么,我们很容易的计算出,29.81GB的SSD,填充数据达到SSD容量94%,填充的数据总量为28.0214GB时才会进行一次删除操作,
每次填充4.4715GB的文件,软件需要进行6.266次的写入才会有一次的删除操作,那么,我们进行4471.5GB的写入,实际上只进行了
159.59次擦除操作,小编认为,这才是这款SSD虽然经过这么多数据的写入后依然毫发无损的真正原因。

既然MLC的寿命是擦除1万次,究竟这款SSD需要经过多少次的写入以及总的写入量是多少时才会产生1万次的擦除呢?

我们很容易可以倒推出,当进行1万次擦除操作时,我们需要进行62660次写入操作,那么我们写入的数据总量是280184.19GB,即使对于每天写入数据量很大的程序员而言,这个数据量也需要他们使用147.62年才能完成,而普通办公用户需要548.3年。

至此,一些读者可能会有疑问,事实上,我们每天在办公过程中是不停的进行创建文件、下载文件然后删除文件等操作,而不是当数据达到磁盘容量的94%时才会进行删除,这样的测试有意义吗?

事实上,SSD的写入方式与传统硬盘不同,当我们写入数据时,SSD首先会安排在空白区域进行写入,日常操作所删除内容的区块并没有马上被重新使用,只有当SSD的空间被使用完毕时,才会在已经删除内容的区块上重新写入。

同样,我们也很容易得出结论,SSD容量越大,被擦除操作的几率也就会相应越少,其使用寿命也就会越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如此之
快,5年以后,你现在所花费数百甚至数千元购买的SSD尽管状态良好你也未必会选择使用它,新的产品恐怕在SSD寿命终结之前已经取代了它。

时间: 2024-09-30 14:28:04

固态硬盘寿命实测让你直观SSD寿命!--转的相关文章

【转】如何使用分区助手完美迁移系统到SSD固态硬盘?

自从SSD固态硬盘出世以来,一直都被持续关注着,SSD的性能优势让无数用户起了将操作系统迁移到SSD的心思,直接后果就是让无数机械硬盘为止黯然退场,很多软件都可以做到系统迁移,然而,被完美迁移的系统却不是多数.如何完美迁移系统到SSD中呢?参见下文. 为什么要迁移系统盘?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默认系统盘是C盘,由于长期的使用,各种下载.安装.以及一些缓存累积,可能你的系统盘里的剩余空间会越来越小,这样也就导致了电脑运行速度越来越多慢.而你又不得不长期想尽各种办法去修护.杀毒.清理垃圾等等.要从根本突

SSD固态硬盘使用注意事项

SSD固态硬盘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不同于传统硬盘,在购买以后强烈建议进行一些设置以达到最优的运行效能,延长SSD的使用寿命.以下第一部分是一些可以在网上找到的关于SSD硬盘相关的注意事项,已经介绍很多,这里不再赘述.大家需要了解详细内容请在网上查找相关内容.后面第二部分是我在结合了各方面的意见后,自己总结的一些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第一部分: 需要在BIOS中打开AHCI需要进行4K对齐(分区起始偏移对齐,可被4096整除,分区按4K作为最小分配单元)最好不要分多个分区(SSD机制决定,延长使用寿

不会选SSD?简单技巧选好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已成为DIY装机的基本配置.随着固态硬盘的普及,使得固态硬盘市场鱼珠混杂,换而言之,性能也是高低不一.虽然选择多了,然而却难倒了许多选配固态硬盘的普通用户,那么在固态硬盘的选择上,我们该如何更好的发挥固态硬盘的全部性能呢? 与传统机械硬盘不同,SSD由主控.闪存.缓存.固件等四大部分组成,而这些主要的零部件包括主控芯片.闪存颗粒等,在业内都有许多不同的厂商进行生产,采用的工艺和制程也不都相同,其中主控的作用最大. 首先从SSD的主控说起,SSD主控本质是一颗处理器,主控对于SSD的重要性

如何安全地删除固态硬盘(SSD)、U盘等闪存设备上的文件使其无法恢复?

对SSD, USB闪存设备以及SD卡进行安全删除 Secure Deletion on Solid-state Disks (SSDs), USB Flash Drives, and SD Cards 文章节选并译自SSD.EFF.org 开门见山地说,不幸的是--由于SSD, USB闪存设备以及SD卡的工作方式,局部的安全擦除很难做到.除非你将整块设备(的每个文件以及空闲空间)全部擦除. 因此,在这些设备上,你能够保护数据的最好方法便是启用加密.基于加密,即使文件依然存在于硬盘上,在发现文件的

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ThinkPad E430加装SSD固态硬盘和内存

大概13年5月左右入手的小黑ThinkPad E430 当时辞职换工作换城市所以预算有限,4k左右大洋买下了这款笔记本电脑.3年左右的时间,一直使用单位电脑,偶尔使用小黑真心崩溃.你会发现你会有放弃使用电脑的冲动.一直犹豫是要换一个MAC还是给小黑升级:前天使用过程中马上决定给小黑升级.立即在京东下单,晚上进行改装,安装全部程序:两天的体验那是相当的爽啊!闲话少叙,进入正题: 小黑升级方案(适用于大部分笔记本): 1.只买一个Msata SSD插在笔记本预留的位置即可: 2.将原来的机械硬盘拆下

精品软件 推荐 SSD固态硬盘潜能释放器 SSDRunner

SSD固态硬盘潜能释放器是一键全自动唤发固态硬盘的潜在效能.大幅加强固态硬盘效率,降低硬盘硬盘的读写次数,有效增加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 SSD固态硬盘潜能释放器功能: 1.仅需进行一次固态硬盘的全面体检,之后任意文件定位不再读取固态硬盘.有效降低POS读写损耗. 2.一次性全自动高速梳理固态硬盘所有路径,自动将文件检索结果列出,供您一键进行搬移到机械硬盘. 3.独有的智能提醒,什么时侯需要进行优化,自动在产品内提醒. 4.多达十余种海量文件批量梳理,转存,搬移,自定义功能完全达到您的日常需要.

T420s成功加装固态硬盘(SSD)

目的 为了提升系统和常用工具的启动速度,ThinkPad T420s光驱位加一块固态硬盘. 操作步骤 购买:没做太多对比了解,初步计划是安装在光驱位,直接JD上买了SanDisk的128G和推荐的硬盘架. 拆卸光驱:光驱位背面有个锁标志的卡扣,推到开锁位置同时往光驱开口方向推旁边的开关,光驱很容易就推出了. 安装SSD到硬盘架:将随硬盘架送的四个塑料螺丝拧入SSD侧面四周,用来在硬盘架中固定SSD:先把硬盘尾部的卡扣推回,按照接口将硬盘接入硬盘架,然后卡扣推出卡住硬盘. 安装硬盘架:需要将光驱架

笔记本光驱位换SSD固态硬盘之硬盘格式化

系列文章: ThinkPad E430c加装内存和SSD固态硬盘 笔记本光驱位换SSD固态硬盘之Ghost克隆原来的系统到SSD固态硬盘分区 概述 加装SSD固态硬盘后,假设须要使用GHOST将原来的系统克隆到新的SSD固态硬盘上,须要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 有人会问:GHost 目标盘须要格式化吗? 假设是同样大小的硬盘.能够不经分区与格式化直接ghost: 假设两个分区大小不一样,最好先进行格式化,然后再Ghost.否则多出的分区可能会出现不可用的情况. 详细我也没试过,有兴趣的朋友能够亲

Linux下测试SSD固态硬盘写入速度

最近买了一个256GB的SSD固态硬盘,想测试一下写入速度,于是如下操作. 部分代码: 1 gettimeofday(&start, NULL); 2 int fd = open("test1.dat", O_RDWR|O_CREAT); 3 if (fd < 0){ 4 printf("open error!\n"); 5 return 0; 6 } 7 // lseek(fd, 0, SEEK_SET); 8 write(fd, pData, 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