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景回顾
1.1 UMA和NUMA两种模型
共享存储型多处理机有两种模型
- 均匀存储器存取(Uniform-Memory-Access,简称UMA)模型
将可用内存以连续方式组织起来,
- 非均匀存储器存取(Nonuniform-Memory-Access,简称NUMA)模型
1.2 UMA模型
传统的多核运算是使用SMP(Symmetric Multi-Processor )模式:将多个处理器与一个集中的存储器和I/O总线相连。所有处理器只能访问同一个物理存储器,因此SMP系统有时也被称为一致存储器访问(UMA)结构体系,一致性意指无论在什么时候,处理器只能为内存的每个数据保持或共享唯一一个数值。
物理存储器被所有处理机均匀共享。所有处理机对所有存储字具有相同的存取时间,这就是为什么称它为均匀存储器存取的原因。每台处理机可以有私用高速缓存,外围设备也以一定形式共享。
很显然,SMP的缺点是可伸缩性有限,因为在存储器和I/O接口达到饱和的时候,增加处理器并不能获得更高的性能,与之相对应的有AMP架构,不同核之间有主从关系,如一个核控制另外一个核的业务,可以理解为多核系统中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
1.3 NUMA模型
NUMA模式是一种分布式存储器访问方式,处理器可以同时访问不同的存储器地址,大幅度提高并行性。 NUMA总是多处理器计算机,系统的哪个CPU都有本地内存, 可支持快速的访问, 各个处理器之前通过总线链接起来, 以支持堆其他CPU的本地内存的访问, 当然访问要比本地内存慢.
NUMA模式下,处理器被划分成多个”节点”(node), 每个节点被分配有的本地存储器空间。 所有节点中的处理器都可以访问全部的系统物理存储器,但是访问本节点内的存储器所需要的时间,比访问某些远程节点内的存储器所花的时间要少得多。
其访问时间随存储字的位置不同而变化。其共享存储器物理上是分布在所有处理机的本地存储器上。所有本地存储器的集合组成了全局地址空间,可被所有的处理机访问。处理机访问本地存储器是比较快的,但访问属于另一台处理机的远程存储器则比较慢,因为通过互连网络会产生附加时延
NUMA 的主要优点是伸缩性。NUMA 体系结构在设计上已超越了 SMP 体系结构在伸缩性上的限制。通过 SMP,所有的内存访问都传递到相同的共享内存总线。这种方式非常适用于 CPU 数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但不适用于具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 CPU 的情况,因为这些 CPU 会相互竞争对共享内存总线的访问。NUMA 通过限制任何一条内存总线上的 CPU 数量并依靠高速互连来连接各个节点,从而缓解了这些瓶颈状况。
2 (N)UMA模型中linux内存的机构
Linux适用于各种不同的体系结构, 而不同体系结构在内存管理方面的差别很大. 因此linux内核需要用一种体系结构无关的方式来表示内存.
Linux内核通过插入一些兼容层, 使得不同体系结构的差异很好的被隐藏起来, 内核对一致和非一致内存访问使用相同的数据结构
2.1 (N)UMA模型中linux内存的机构
非一致存储器访问(NUMA)模式下
- 处理器被划分成多个”节点”(node), 每个节点被分配有的本地存储器空间. 所有节点中的处理器都可以访问全部的系统物理存储器,但是访问本节点内的存储器所需要的时间,比访问某些远程节点内的存储器所花的时间要少得多
- 内存被分割成多个区域(BANK,也叫”簇”),依据簇与处理器的”距离”不同, 访问不同簇的代码也会不同. 比如,可能把内存的一个簇指派给每个处理器,或则某个簇和设备卡很近,很适合DMA,那么就指派给该设备。因此当前的多数系统会把内存系统分割成2块区域,一块是专门给CPU去访问,一块是给外围设备板卡的DMA去访问
在UMA系统中, 内存就相当于一个只使用一个NUMA节点来管理整个系统的内存. 而内存管理的其他地方则认为他们就是在处理一个(伪)NUMA系统.
2.2 Linux物理内存的组织形式
Linux把物理内存划分为三个层次来管理
层次 | 描述 |
---|---|
存储节点(Node) | CPU被划分为多个节点(node), 内存则被分簇, 每个CPU对应一个本地物理内存, 即一个CPU-node对应一个内存簇bank,即每个内存簇被认为是一个节点 |
管理区(Zone) | 每个物理内存节点node被划分为多个内存管理区域, 用于表示不同范围的内存, 内核可以使用不同的映射方式映射物理内存 |
页面(Page) | 内存被细分为多个页面帧, 页面是最基本的页面分配的单位 |
为了支持NUMA模型,也即CPU对不同内存单元的访问时间可能不同,此时系统的物理内存被划分为几个节点(node), 一个node对应一个内存簇bank,即每个内存簇被认为是一个节点
- 首先, 内存被划分为结点. 每个节点关联到系统中的一个处理器, 内核中表示为
pg_data_t
的实例. 系统中每个节点被链接到一个以NULL结尾的pgdat_list
链表中<而其中的每个节点利用pg_data_tnode_next
字段链接到下一节.而对于PC这种UMA结构的机器来说, 只使用了一个成为contig_page_data的静态pg_data_t结构. - 接着各个节点又被划分为内存管理区域, 一个管理区域通过struct
zone_struct
描述, 其被定义为zone_t, 用以表示内存的某个范围, 低端范围的16MB被描述为ZONE_DMA, 某些工业标准体系结构中的(ISA)设备需要用到它, 然后是可直接映射到内核的普通内存域ZONE_NORMAL,最后是超出了内核段的物理地址域ZONE_HIGHMEM, 被称为高端内存. 是系统中预留的可用内存空间, 不能被内核直接映射. - 最后页帧(page frame)代表了系统内存的最小单位, 堆内存中的每个页都会创建一个struct page的一个实例. 传统上,把内存视为连续的字节,即内存为字节数组,内存单元的编号(地址)可作为字节数组的索引. 分页管理时,将若干字节视为一页,比如4K byte. 此时,内存变成了连续的页,即内存为页数组,每一页物理内存叫页帧,以页为单位对内存进行编号,该编号可作为页数组的索引,又称为页帧号.
在一个单独的节点内,任一给定CPU访问页面所需的时间都是相同的。然而,对不同的CPU,这个时间可能就不同。对每个CPU而言,内核都试图把耗时节点的访问次数减到最少这就要小心地选择CPU最常引用的内核数据结构的存放位置.
2.3 内存节点node
CPU被划分为多个节点(node), 内存则被分簇, 每个CPU对应一个本地物理内存, 即一个CPU-node对应一个内存簇bank,即每个内存簇被认为是一个节点
系统的物理内存被划分为几个节点(node), 一个node对应一个内存簇bank,即每个内存簇被认为是一个节点
在LINUX中引入一个数据结构struct pglist_data
,来描述一个node,定义在include/linux/mmzone.h
文件中。(这个结构被typedef pg_data_t)。
- 对于NUMA系统来讲, 整个系统的内存由一个node_data的pg_data_t指针数组来管理,
- 对于PC这样的UMA系统,使用struct pglist_data contig_page_data ,作为系统唯一的node管理所有的内存区域。(UMA系统中中只有一个node)
可以使用NODE_DATA(node_id)来查找系统中编号为node_id的结点, 参见NODE_DATA的定义
UMA结构下由于只有一个结点, 因此该宏总是返回全局的contig_page_data, 而与参数node_id无关.
extern struct pglist_data *node_data[];
#define NODE_DATA(nid) (node_data[(nid)])
在UMA结构的机器中, 只有一个node结点即contig_page_data, 此时NODE_DATA直接指向了全局的contig_page_data, 而与node的编号nid无关, 参照include/linux/mmzone.h?v=4.7, line 858, 其中全局唯一的内存node结点contig_page_data定义在mm/nobootmem.c?v=4.7, line 27, linux-2.4.37
#ifndef CONFIG_NEED_MULTIPLE_NODES
extern struct pglist_data contig_page_data;
#define NODE_DATA(nid) (&contig_page_data)
#define NODE_MEM_MAP(nid) mem_map
else
/* ...... */
#endif
在分配一个页面时, Linux采用节点局部分配的策略, 从最靠近运行中的CPU的节点分配内存, 由于进程往往是在同一个CPU上运行, 因此从当前节点得到的内存很可能被用到
2.4 物理内存区域zone
因为实际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有硬件的诸多限制, 这限制了页框可以使用的方式. 尤其是, Linux内核必须处理80x86体系结构的两种硬件约束.
- ISA总线的直接内存存储DMA处理器有一个严格的限制 : 他们只能对RAM的前16MB进行寻址
- 在具有大容量RAM的现代32位计算机中, CPU不能直接访问所有的物理地址, 因为线性地址空间太小, 内核不可能直接映射所有物理内存到线性地址空间, 我们会在后面典型架构(x86)上内存区域划分详细讲解x86_32上的内存区域划分
因此Linux内核对不同区域的内存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映射方式,
为了解决这些制约条件,Linux使用了三种区:
- ZONE_DMA : 这个区包含的页用来执行DMA操作。
- ZONE_NOMAL : 这个区包含的都是能正常映射的页。
- ZONE_HIGHEM : 这个区包”高端内存”,其中的页能不永久地映射到内核地址空间
而为了兼容一些设备的热插拔支持以及内存碎片化的处理, 内核也引入一些逻辑上的内存区.
内核将每个簇所对应的node又被分成的称为管理区(zone)的块,它们各自描述在内存中的范围。一个管理区(zone)由struct zone结构体来描述,在linux-2.4.37之前的内核中是用typedef struct zone_struct zone_t数据结构来描述)
对于x86_32的机器,管理区(内存区域)类型如下分布
类型 | 区域 |
---|---|
ZONE_DMA | 0~15MB |
ZONE_NORMAL | 16MB~895MB |
ZONE_HIGHMEM | 896MB~物理内存结束 |
内核在初始化内存管理区时, 首先建立管理区表zone_table. 参见mm/page_alloc.c?v=2.4.37, line 38
/*
*
* The zone_table array is used to look up the address of the
* struct zone corresponding to a given zone number (ZONE_DMA,
* ZONE_NORMAL, or ZONE_HIGHMEM).
*/
zone_t *zone_table[MAX_NR_ZONES*MAX_NR_NODES];
EXPORT_SYMBOL(zone_table);
该表处理起来就像一个多维数组,
- MAX_NR_ZONES是一个节点中所能包容纳的管理区的最大数, 如3个, 定义在include/linux/mmzone.h?v=2.4.37, line 25, 与zone区域的类型(ZONE_DMA, ZONE_NORMAL, ZONE_HIGHMEM)定义在一起. 当然这时候我们这些标识都是通过宏的方式来实现的, 而不是如今的枚举类型
- MAX_NR_NODES是可以存在的节点的最大数.
- 函数EXPORT_SYMBOL使得内核的变量或者函数可以被载入的模块(比如我们的驱动模块)所访问.
2.5 内存页page
大多数内核(kernel)的操作只使用ZONE_NORMAL区域,系统内存由很多固定大小的内存块组成的,这样的内存块称作为“页”(PAGE),
x86体系结构中,page的大小为4096个字节。
每个物理的页由一个struct page的数据结构对象来描述。页的数据结构对象都保存在mem_map全局数组中,该数组通常被存放在ZONE_NORMAL的首部,或者就在小内存系统中为装入内核映像而预留的区域之后。从载入内核的低地址内存区域的后面内存区域,也就是ZONE_NORMAL开始的地方的内存的页的数据结构对象,都保存在这个全局数组中。
2.6 高端内存
由于能够被Linux内核直接访问的ZONE_NORMAL区域的内存空间也是有限的,所以LINUX提出了高端内存(High memory)的概念,并且允许对高端内存的访问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nhaostudy/p/9986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