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学习笔记一(垃圾回收算法)

一:垃圾回收机制的原因

  java中,当没有对象引用指向原先分配给某个对象的内存时候,该内存就成为了垃圾。JVM的一个系统级线程会自动释放该内存块。垃圾回收意味着程序不再需要的对象是"无用信息",这些信息将被丢弃。当一个对象不再被引用的时候,内存回收它占领的空间,以便空间被后来的新对象使用。事实上,除了释放没用的对象,垃圾回收也可以清除内存记录碎片。由于创建对象和垃圾回收器释放丢弃对象所占的内存空间,内存会出现碎片。碎片是分配给对象的内存块之间的空闲内存洞。碎片整理将所占用的堆内存移到堆的一端,JVM将整理出的内存分配给新的对象。

  垃圾回收的优点:垃圾回收能自动释放内存空间,减轻编程的负担。首先,它能使编程效率提高。在没有垃圾回收机制的时候,可能要花许多时间来解决一个难懂的存储器问题。在用Java语言编程的时候,靠垃圾回收机制可大大缩短时间。其次是它保护程序的完整性, 垃圾回收是Java语言安全性策略的一个重要部份。

  垃圾回收的缺点:垃圾回收的开销影响程序性能。Java虚拟机必须追踪运行程序中有用的对象,而且最终释放没用的对象。这一个过程需要花费处理器的时间。其次垃圾回收算法的不完备性,早先采用的某些垃圾回收算法就不能保证100%收集到所有的废弃内存。当然随着垃圾回收算法的不断改进以及软硬件运行效率的不断提升,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二:垃圾收集的算法分析

  1.引用计数器算法:

  引用计数法是唯一没有使用根集的垃圾回收的方法,该算法使用引用计数器来区分存活对象和不再使用的对象。

  引用计数器算法是给每个对象设置一个计数器,当有地方引用这个对象的时候,计数器+1,当引用失效的时候,计数器-1,当计数器为0的时候,JVM就认为对象不再被使用,是“垃圾”了。

引用计数器实现简单,效率高;但是不能解决循环引用问问题(A对象引用B对象,B对象又引用A对象,但是A,B对象已不被任何其他对象引用),同时每次计数器的增加和减少都带来了很多额外的开销,所以在JDK1.1之后,这个算法已经不再使用了。

  2.根搜索方法:

  大多数垃圾回收算法使用了根集(root set)这个概念;所谓根集就是正在执行的Java程序可以访问的引用变量的集合(包括局部变量、参数、类变量),程序可以使用引用变量访问对象的属性和调用对象的方法。垃圾回收首先需要确定从根开始哪些是可达的和哪些是不可达的,从根集可达的对象都是活动对象,它们不能作为垃圾被回收,这也包括从根集间接可达的对象。而根集通过任意路径不可达的对象符合垃圾收集的条件,应该被回收。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算法。

  2.1 标记—清除算法(Mark-Sweep)

  原理:标记—清除算法包括两个阶段:“标记”和“清除”。在标记阶段,确定所有要回收的对象,并做标记。清除阶段紧随标记阶段,将标记阶段确定不可用的对象清除。

  缺点:标记—清除算法是基础的收集算法,标记和清除阶段的效率不高,而且清除后回产生大量的不连续空间,这样当程序需要分配大内存对象时,可能无法找到足够的连续空间。

  垃圾回收前:

      

  垃圾回收后:

      

  绿色:存活对象 红色:可回收对象 白色:未使用空间

  2.2复制算法(Copying)

  原理:复制算法是把内存分成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使用其中一块,当垃圾回收的时候,把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一块上,然后把这块内存整个清理掉。

  缺点:复制算法实现简单,运行效率高,但是由于每次只能使用其中的一半,造成内存的利用率不高。现在的JVM用复制方法收集新生代,由于新生代中大部分对象(98%)都是朝生夕死的,所以两块内存的比例不是1:1(大概是8:1)。

  垃圾回收前:

      

  垃圾回收后:

       

    绿色:存活对象 红色:可回收对象 白色:未使用空间

  2.3 标记—整理算法(Mark-Compact)

  原理:标记—整理算法和标记—清除算法一样,但是标记—整理算法不是把存活对象复制到另一块内存,而是把存活对象往内存的一端移动,然后直接回收边界以外的内存。

  标记—整理算法提高了内存的利用率,并且它适合在收集对象存活时间较长的老年代。

  垃圾回收前:

      

  垃圾回收后:

      

      绿色:存活对象 红色:可回收对象 白色:未使用空间

  上面这四种是最基本的垃圾回收算法,在这四种算法思想之上发展出来其余算法,个人认为更多的是一种内存管理策略,甚至可以看成就是基本算法的组合应用,就像加减乘除与方程式的关系一样,因此将其分开描述。

  3.渐进式算法

这类算法一般由基本算法组成,其核心思想是将内存分区域进行管理,在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时间采用不同的内存管理策略,从而避免因全系统的垃圾回收导致程序长时间暂停。这类算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3.1.火车算法

这种算法把成熟的内存空间划为固定长度的内存块,算法每次在一个块中单独执行,每一个块属于一个集合。此算法的具体执行步骤较复杂,且没有具体的应用场景,在此不浪费笔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研究之。

  3.2.分代收集算法

这种算法在sun/oracle公司的Hotspot虚拟机中得到应用,是java程序员需要重点关注的一种算法。

这种算法是通过对对象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后得出的,它将堆内存分成了三个部分:年青代,年老代,持久代(相当于方法区)。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对象被存储于不同的区域,并使用不同的算法进行回收。这种算法的具体执行细节将会在后续的学习笔记中详细介绍。

  关于分代收集 详见 http://www.importnew.com/19255.html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利用多线程实现的堆垃圾回收技术,这方面资料来源于网络,摘抄如下:

 4.多线程实现的堆垃圾回收技术

  4.1.串行收集

串行收集使用单线程处理所有垃圾回收工作,因为无需多线程交互,实现容易,而且效率比较高。但是,其局限性也比较明显,即无法使用多处理器的优势,所以此收集适合单处理器机器。当然,此收集器也可以用在小数据量(100M左右)情况下的多处理器机器上。

适用情况:数据量比较小(100M左右);单处理器下并且对响应时间无要求的应用。

缺点:只能用于小型应用。

4.2.并行收集

并行收集使用多线程处理垃圾回收工作,因而速度快,效率高。而且理论上CPU数目越多,越能体现出并行收集器的优势。

适用情况:“对吞吐量有高要求”,多CPU、对应用响应时间无要求的中、大型应用。举例:后台处理、科学计算。

缺点:应用响应时间可能较长 。

4.3.并发收集

相对于串行收集和并行收集而言,前面两个在进行垃圾回收工作时,需要暂停整个运行环境,而只有垃圾回收程序在运行,因此,系统在垃圾回收时会有明显的暂停,而且暂停时间会因为堆越大而越长。

适用情况:“对响应时间有高要求”,多CPU、对应用响应时间有较高要求的中、大型应用。举例: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电信交换、集成开发环境。

参考:

http://blog.csdn.net/zsuguangh/article/details/6429592

http://blog.csdn.net/ol_beta/article/details/6791229

https://my.oschina.net/GameKing/blog/198347

时间: 2024-10-12 06:34:05

jvm学习笔记一(垃圾回收算法)的相关文章

(转)《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学习笔记3——垃圾回收算法

Java虚拟机的内存区域中,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和本地方法栈三个区域是线程私有的,随线程生而生,随线程灭而灭:栈中的栈帧随着方法的进入和退出而进行入栈和出栈操作,每个栈帧中分配多少内存基本上是在类结构确定下来时就已知的,因此这三个区域的内存分配和回收都具有确定性.垃圾回收重点关注的是堆和方法区部分的内存. 常用的垃圾回收算法有: (1).引用计数算法: 给对象中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地方引用它时,计数器值就加1:当引用失效时,计数器值就减1:任何时刻计数器都为0的对象就是不再被使用的,垃

JVM内存模型,垃圾回收算法

JVM内存模型总体架构图 程序计数器多线程时,当线程数超过CPU数量或CPU内核数量,线程之间就要根据时间片轮询抢夺CPU时间资源.因此每个线程有要有一个独立的程序计数器,记录下一条要运行的指令.线程私有的内存区域.如果执行的是JAVA方法,计数器记录正在执行的java字节码地址,如果执行的是native方法,则计数器为空.虚拟机栈线程私有的,与线程在同一时间创建.管理JAVA方法执行的内存模型.每个方法执行时都会创建一个桢栈来存储方法的的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接方法.返回值.返回地址等信息.

JVM内存模型及垃圾回收算法

原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kingofworld/article/details/17718587 JVM内存模型总体架构图 程序计数器多线程时,当线程数超过CPU数量或CPU内核数量,线程之间就要根据时间片轮询抢夺CPU时间资源.因此每个线程有要有一个独立的程序计数器,记录下一条要运行的指令.线程私有的内存区域.如果执行的是JAVA方法,计数器记录正在执行的java字节码地址,如果执行的是native方法,则计数器为空.虚拟机栈线程私有的,与线程在同一时间创建.管理

JVM学习记录2--垃圾回收算法

首先要明确,垃圾回收管理jvm的堆内存,方法区是堆内存的一部分,所以也是. 而本地方法栈,虚拟机栈,程序计数器随着线程开始而产生,线程的结束而消亡,是不需要垃圾回收的. 1. 判断对象是否可以被回收 1.1 引用计数法 原理:给对象添加一个计数标志,被引用一次就加1,引用取消就减1,而垃圾回收时只需要回收计数值为0的即可. 优点:快,简单 缺点:无法解决循环引用,如A引用B,B引用A,然后A,B的计数值都是1,但实际上A,B都应该被回收. 1.2 根搜索算法 原理:通过一系列名为"GC Root

直通BAT必考题系列:JVM的4种垃圾回收算法、垃圾回收机制与总结

垃圾回收算法 1.标记清除 标记-清除算法将垃圾回收分为两个阶段:标记阶段和清除阶段. 在标记阶段首先通过根节点(GC Roots),标记所有从根节点开始的对象,未被标记的对象就是未被引用的垃圾对象.然后,在清除阶段,清除所有未被标记的对象. 适用场合: 存活对象较多的情况下比较高效 适用于年老代(即旧生代) 缺点: 容易产生内存碎片,再来一个比较大的对象时(典型情况:该对象的大小大于空闲表中的每一块儿大小但是小于其中两块儿的和),会提前触发垃圾回收 扫描了整个空间两次(第一次:标记存活对象:第

JVM调优(二)垃圾回收算法

原文出处: pengjiaheng 可以从不同的的角度去划分垃圾回收算法: 按照基本回收策略分 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ing): 比较古老的回收算法.原理是此对象有一个引用,即增加一个计数,删除一个引用则减少一个计数.垃圾回收时,只用收集计数为0的对象.此算法最致命的是无法处理循环引用的问题. 标记-清除(Mark-Sweep): 此算法执行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从引用根节点开始标记所有被引用的对象,第二阶段遍历整个堆,把未标记的对象清除.此算法需要暂停整个应用,同时,会产生内存碎

JVM学习(二):垃圾回收

我刚工作的时候问一个前辈,我们能针对JVM做出什么样的优化.前辈说,我们系统现在的性能并不需要调优,用默认的配置就能满足现在的需求了.我又问,那你为什么要看JVM相关的书呢?前辈微微一笑,悠悠地来了句,为了面试. 玩笑归玩笑,不过事实上确实萌新程序员确实不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JVM调优.一方面Java虚拟机的默认配置足够我们使用,另一方面功能强大的IDE让我们在编写代码的时候基本不需要考虑虚拟机的问题.那么抛开应付面试,我们为什么要学习JVM呢? 在我看来,学习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都应当超前于

JVM学习系列(二) 垃圾回收

如何判断对象是否可回收 引用计数法 1.概念:给对象中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地方引用他时,计数器的值+1,当引用失效的时候,计数器-1,任何时刻计数器为0的对象就是不可以在被使用的对象. 2.缺点:无法解决对象循环引用的问题(如下图) 可达性分析法 1.概念:垃圾回收根节点(GCRoot)向下搜索,搜索所走过的路径称为引用链,当一个对象对GCRoot没有任何的引用链时,代表当前对象不可用. 2.GCRoot包含的对象: 虚拟机栈(帧栈中的本地变量表)中的引用的对象 方法区类静态属性 所引

谈谈JVM垃圾回收机制及垃圾回收算法

一.垃圾回收机制的意义 Java语言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引入了垃圾回收机制,使c++程序员最头疼的内存管理的问题迎刃而解,它使得Java程序员在编写程序的时候不再需要考虑内存管理.由于有个垃圾回收机制,Java中的对象不再有“作用域”的概念,只有对象的引用才有“作用域”.垃圾回收可以有效的防止内存泄露,有效的使用空闲的内存. ps:内存泄露是指该内存空间使用完毕之后未回收,在不涉及复杂数据结构的一般情况下,Java 的内存泄露表现为一个内存对象的生命周期超出了程序需要它的时间长度,我们有时也将其

典型的垃圾回收算法

Java语言规范没有明确地说明JVM使用哪种垃圾回收算法,但是任何一种垃圾收集算法一般要做2件基本的事情: (1)发现无用信息对象: (2)回收被无用对象占用的内存空间,使该空间可被程序再次使用. 大多数垃圾回收算法使用了根集(root set)这个概念:所谓根集就量正在执行的Java程序可以访问的引用变量的集合(包括局部变量.参数.类变量),程序可以使用引用变量访问对象的属性和调用对象的方法. 垃圾收集首选需要确定从根开始哪些是可达的和哪些是不可达的,从根集可达的对象都是活动对象,它们不能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