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要求
1. 使用 -n 参数控制生成题目的个数,例如
Myapp.exe -n 10 -o Exercise.txt
将生成10个题目。
2. 使用 -r 参数控制题目中数值(自然数、真分数和真分数分母)的范围,例如
Myapp.exe -r 10
将生成10以内(不包括10)的四则运算题目。该参数可以设置为1或其他自然数。该参数必须给定,否则程序报错并给出帮助信息。
3. 生成的题目中如果存在形如e1 ÷ e2的子表达式,那么其结果应是真分数。
4. 每道题目中出现的运算符个数不超过3个。
5. 程序一次运行生成的题目不能重复,即任何两道题目不能通过有限次交换+和×左右的算术表达式变换为同一道题目。例如,23 + 45 = 和45 + 23 = 是重复的题目,6 × 8 = 和8 × 6 = 也是重复的题目。3+(2+1)和1+2+3这两个题目是重复的,由于+是左结合的,1+2+3等价于(1+2)+3,也就是3+(1+2),也就是3+(2+1)。但是1+2+3和3+2+1是不重复的两道题,因为1+2+3等价于(1+2)+3,而3+2+1等价于(3+2)+1,它们之间不能通过有限次交换变成同一个题目。
生成的题目存入执行程序的当前目录下的Exercises.txt文件,格式如下:
1. 四则运算题目1
2. 四则运算题目2
……
其中真分数在输入输出时采用如下格式,真分数五分之三表示为3/5,真分数二又八分之三表示为2’3/8。
6. 在生成题目的同时,计算出所有题目的答案,并存入执行程序的当前目录下的Answers.txt文件,格式如下:
1. 答案1
2. 答案2
特别的,真分数的运算如下例所示:1/6 + 1/8 = 7/24。
7. 程序应能支持一万道题目的生成。
8. 程序支持对给定的题目文件和答案文件,判定答案中的对错并进行数量统计,并会输出所有题目中重复的题目,输入参数如下:
Myapp.exe -e <exercisefile>.txt -a <answerfile>.txt -o Grade.txt
统计结果输出到文件Grade.txt,格式如下:
Correct: 5 (1, 3, 5, 7, 9)
Wrong: 5 (2, 4, 6, 8, 10)
Repeat:2
RepeatDetail:
(1) 2,45+32 Repeat 3,32+45
(2) 5,3+(2+1) Repeat 7,1+2+3
解释:
Correct: 5 ----5道题目正确,正确的题号 1,3,5,7,9
Wrong:5 -----5道题目错误,错误的题号 2,4,6,8,10
Repeat:2 2---组题目重复
(1) 第一组 题号2,题目 45+32 与题号3的题目重复,题号3为 32+45
(2)第二组 题号5,题目 3+(2+1) 与题号7的题目重复,题号7为 1+2+3
二、需求分析
1.符合当下市场需要,方便小学数学题目演算与自动生成习题,便于随堂测验或考试需求,简便提供所需要的题目与答案,可重复使用
2.适合在校学生对自己综合能力的检测,对java编程能力进行巩固强化,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与编码逻辑思维
3.属于面向对象编程的课程范围,利于教师收集学生个人素质能力与编程能力,在不抄袭与复制他人代码的前提下,极大程度地加强教师对学生综合水平的认识
4.温故知新,适用于在校学习有一定时间段的学生独立完成
三、功能设计
能够自主随机生成测试题目,按照要求格式出题并且得出相应答案,查重功能未设置,真分数与化简功能可能是因为嵌套出现了问题没有实现,但是该功能的逻辑已在代码中写出,其中运用辗转相除法求出最大公约数,继而令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应公约数得到最简分数,最后进行相应的四则运算。
四、设计实现
1.设置子函数gcd,子函数内部独立完成辗转相除法,用于最后化简分数从而得到最简分数
2.设置子函数enter,子函数提示输入一个数字X,从而令程序完成X次生成循环,得到X道四则运算题目
3.运用switch代码实现随机运算字符功能
五、关键代码说明
运用(int)(1+Math.random()*(100-1+1))实现随机生成1--100以内数字,同时生成整数Z为1,2,3,4,Z的不同结果分别代表实现运算+,-,*,/。
通过辗转相除法得到最大公约数b
运用最大公约数b得到化简后的最简分数(该步骤因某些原因未完成,尚未debug发现错误在何处)
六、运行测试
七、作业小结
基于生疏的操作,本次作业并不令人满意,没有给出更多运算符,没有发现最简分数的代码在哪里出错导致未完成该功能。生成题目比较简单,java代码编辑不熟练,在以后的作业中应当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尽量把以前学过的东西都给补回来。
GitHub:https://gitee.com/cin233/TEST/tree/master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in233/p/8684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