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2017-05-15] 内存回收 (流程、时间、对象、相关算法)

内存回收的流程

java的垃圾回收分为三个区域新生代、老年代、 永久代

一个对象实例化时 先去看伊甸园有没有足够的空间:
如果有 不进行垃圾回收 ,对象直接在伊甸园存储;
如果伊甸园内存已满,会进行一次minor gc;
然后再进行判断伊甸园中的内存是否足够;
如果不足 则去看存活区的内存是否足够;
如果内存足够,把伊甸园部分活跃对象保存在存活区,然后把对象保存在伊甸园;
如果内存不足,向老年代发送请求,查询老年代的内存是否足够;
如果老年代内存足够,将部分存活区的活跃对象存入老年代.然后把伊甸园的活跃对象放入存活区,对象依旧保存在伊甸园;
如果老年代内存不足,会进行一次full gc,之后老年代会再进行判断 内存是否足够,如果足够 同上;
如果不足 会抛出OutOfMemoryError。

内存回收的时间

java中的GC(内存回收)分为2种,minor GC 和 Full Gc(也称为Major GC)。

Minor GC 的触发条件:大多数情况下,直接在 Eden 区中进行分配。如果 Eden区域没有足够的空间,那就会发起一次 Minor GC;

Full GC(Major GC)的触发条件:也是如果老年代没有足够空间的话,那么就会进行一次 Full GC。

Ps:上面所说的只是一般情况下,实际上,需要考虑一个空间分配担保的问题:

在发生Minor GC之前,虚拟机会先检查老年代最大可用的连续空间是否大于新生代所有对象的总空间。如果大于则进行Minor GC,如果小于则看HandlePromotionFailure设置是否允许担保失败(不允许则直接Full GC)。如果允许,那么会继续检查老年代最大可用的连续空间是否大于历次晋升到老年代对象的平均大小,如果大于则尝试Minor GC(如果尝试失败也会触发Full GC),如果小于则进行Full GC。

但是,具体到什么时刻执行,这个是由系统来进行决定,是无法预测的。

内存回收的对象

主要根据可达性分析算法,如果一个对象不可达,那么就是可以回收的;如果一个对象可达,那么这个对象就不可以回收。

就像现在的汽车需要车牌号,定义一个变量的时候需要先声明,声明即可得到一个车牌号,在 new 的时候获得了一辆车,删除变量即拿走车牌号,并立即不会回收这辆车。对于没有车牌的车辆,就是一个不可达的对象,会在垃圾回收的时候回收掉(并不是删除变量名即回收此变量名所占用的空间)。

内存回收的相关算法

1、标记清除算法Mark-Sweep

这种算法是最简单最直接的算法,也是其它算法的一些最初思路。标记清除算法其实就是对内存中的对象依次的进行判断,如果对象需要回收那么就打一个标记,如果对象仍然需要使用,那么就保留下来。这样经过一次迭代之后,所有的对象都会被筛选判(防盗连接:本文首发自http://www.cnblogs.com/jilodream/ )断一次。紧接着会对内存中已经标记的对
象依次进行清除。 这个算法比较简单粗暴,实现起来比较简单。
但是会留下两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1)标记和清除需要两遍循环内存中的对象,标记本身也是一个比较麻烦的工作,因此这种算法的效率不是特别的高。
 (2)对于分配的内存来说,往往是连续的比较好,因为这样有利于分配大数据的对象。倘若当前内存中都是小段的内存碎片,会知道需要分配大段内存时,没有可以放置的位置,而触发内存回收。也就是空间不足而导致频繁GC和性能下降。

2、复制算法Copying

我在使用数据库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表中的数据量相对来说比较大,大概30万行,需要使用多个苛刻的条件删除其中的大部分数据(因此无法使用索引),而只保留其中的较少数据。常规的delete语法使用起来是超时的。于是我查看维护人员的sql,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逻辑。首先查出数据库表中需要保留的数据,放到一张临时表中。然后彻底删除掉原有的数据表。然后把这张临时创建表的表名,改为当初的表名。这是一种典型的空间换取时间的方法。而复制算法就是这样一个思路。 复制算法中,会将内存划分为两块相等大小的内存区域A/B,然后生成的数据会存放在A区,当A区剩余空间不足以存放下一个新创建的对象时,系统就会将A区中的有效对象全部复制到B区中,而且是连续存放的。然后直接清空A区中的所有对象。 由于编程语言中的对象,大部分在创建后很快就(防盗连接:本文首发自http://www.cnblogs.com/jilodream/ )会被回收掉,所以我们需要复制的对象其实并不多。 Java中的实现是这样的: Java中将Eden和Survivor区同时作为复制算法的使用区域。Survivor又分为From区和To区。这块内容可以参考我的另外一篇博客,博客中有详细的介绍:http://www.cnblogs.com/jilodream/p/6147791.html。每次GC的时候都会将Eden和Survivor的From区中的有效对象进行标记,一同复制到Survivor的To区。然后彻底清除原来的Eden区和From区的内存对象。与此同时To区就是下一次回收的From区。

复制算法的缺点: 算法使用了空间换取时间的思路,因此需要一块空白的区域作为内存对象要粘贴的区域。这无疑会造成一种浪费。尤其是内存较小时。 算法每次清除无效对象时,都要进行一次复制粘贴的对象转移,因此对使用场景是有限制的。只有在有效对象占据总回收内存是非常小的时候,这种算法的性价比才会达到最高。否则大量的复制动作所浪费的时间可能要远远大于空间换取时间得到的收益。因此这种算法在Jvm中,也只被用来作为初级的对象回收。因为这时的有效对象比例最低,算法的性价比是最高的。

3、 标记整理算法 Mark-Compact

复制算法需要一块额外的内存空间,用于存放幸存的内存对象。这无疑造成了内存的浪费。我们还可以在原有的标记清除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方案。也就是标记到的可用对象整体向一侧移动,然后直接清除掉可用对象边界意外的内存。(防盗连接:本文首发自http://www.cnblogs.com/jilodream/ )这样既解决了内存碎片的问题。又不需要原有的空间换时间的硬件浪费。由于老年代中的幸存对象较多,而且对象内存占用较大。这就使得一旦出现内存回收,需要被回收的对象并不多,碎片也就相对的比较少。所以不需要太多的复制和移动步骤。因此这种方法常常被应用到老年代中。

标记整理算法的缺点: 标记整理算法由于需要不断的移动对象到另外一侧,而这种不断的移动其实是非常不适合杂而多的小内存对象的。每次的移动和计算都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因此在使用场景上,就注定限制了标记整理算法的使用不太适合频繁创建和回收对象的内存中。

4、分代收集算法  Generational Collection

这种算法就是将内存以代的形式划分,然后针对情况分别使用性价比最高的算法进行处理。在Java中,一般将堆分为老年代和新生代。新创建的对象往往被放置在新生代中。而经过不断的回收,逐渐存活下来的对象被安置到了老年代中。越新的对象越可能被回收,越老的对象反而会存活的越久。因此针对这两种场景,新生代和老年代也会分别采用前文所述的两种算法进行清理。

相关链接:

1.https://blog.csdn.net/ni357103403/article/details/51943379

2.https://blog.csdn.net/jidong2622/article/details/78147364

3.https://www.cnblogs.com/jilodream/p/9038853.html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hijt/p/9040713.html

时间: 2024-12-09 05:34:49

[java,2017-05-15] 内存回收 (流程、时间、对象、相关算法)的相关文章

(转)linux内存源码分析 - 内存回收(整体流程)

http://www.cnblogs.com/tolimit/p/5435068.html------------linux内存源码分析 - 内存回收(整体流程) 概述 当linux系统内存压力就大时,就会对系统的每个压力大的zone进程内存回收,内存回收主要是针对匿名页和文件页进行的.对于匿名页,内存回收过程中会筛选出一些不经常使用的匿名页,将它们写入到swap分区中,然后作为空闲页框释放到伙伴系统.而对于文件页,内存回收过程中也会筛选出一些不经常使用的文件页,如果此文件页中保存的内容与磁盘中

linux内存源码分析 - 内存回收(整体流程)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http://www.cnblogs.com/tolimit/ 概述 当linux系统内存压力就大时,就会对系统的每个压力大的zone进程内存回收,内存回收主要是针对匿名页和文件页进行的.对于匿名页,内存回收过程中会筛选出一些不经常使用的匿名页,将它们写入到swap分区中,然后作为空闲页框释放到伙伴系统.而对于文件页,内存回收过程中也会筛选出一些不经常使用的文件页,如果此文件页中保存的内容与磁盘中文件对应内容一致,说明此文件页是一个干净的文件页,就不需要进行回写,直接将此

Java基础之详细理解回收机制

在以前从事C/C++开发的时候,内存的管理一直是需要被谨慎考虑的内容.在C语言中,我们使用库函数malloc()和free()两个库函数来实现从堆中分配内存与释放,而C++则使用操作符new和delete来实现内存的管理,对于这两个方式,后者是操作符而前者是库函数,后者能够被编译器处理而前者着重于对内部数据实现构造,在面向对象设计中,后者能更好的结合构造函数对自定义对象实现内存分配.但是,在接触了Java之后,我们在内存的管理上可以轻松许多,关键是Java实现了内存的自动管理模式,具体是怎么样的

Redis深入之内存回收和对象共享

内存回收 C语言并不具备自动内存回收功能,Redis在自己的对象系统中构建了一个引用计数技术实现的内存回收机制,通过这一机制,程序可以通过跟踪对象的引用计数信息,在适当的时候自动释放对象并进行内存回收.每个对象的引用计数信息由redis对象结构的refcount属性记录,创建一个新对象时,引用计数值会初始化为1:对象被一个新程序使用时,它的引用计数值会被增1:不再被一个程序使用时,减1:引用计数值变为0,对象所占用的内存会被释放. 对象共享 对象的引用计数属性还带有对象共享的作用.Redis会共

Redis 系列(04-2)Redis原理 - 内存回收

目录 Redis 系列(04-2)Redis原理 - 内存回收 Redis 系列目录 1. 过期策略 1.1 定时过期(主动淘汰) 1.2 惰性过期(被动淘汰) 1.3 定期过期 2. 淘汰策略 2.1 最大内存设置 2.2 淘汰策略 2.4 LFU Redis 系列(04-2)Redis原理 - 内存回收 Redis 系列目录 相关文档推荐: Redis - LRU Reids 所有的数据都是存储在内存中的,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对占用的内存空间进行回收.内存回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 key 过期,

Java的内存回收机制

在Java中,它的内存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存分配(创建Java对象的时候)和内存回收,这两方面工作都是由JVM自动完成的,降低了Java程序员的学习难度,避免了像C/C++直接操作内存的危险.但是,也正因为内存管理完全由JVM负责,所以也使Java很多程序员不再关心内存分配,导致很多程序低效,耗内存.因此就有了Java程序员到最后应该去了解JVM,才能写出更高效,充分利用有限的内存的程序. 1.Java在内存中的状态 首先我们先写一个代码为例子: Person.java 1 2 3 4 5 6 7

Java内存回收机制基础[转]

原文链接:http://blog.jobbole.com/37273/ 在Java中,它的内存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存分配(创建Java对象的时候)和内存回收,这两方面工作都是由JVM自动完成的,降低了Java程序员的学习难度,避免了像C/C++直接操作内存的危险.但是,也正因为内存管理完全由JVM负责,所以也使Java很多程序员不再关心内存分配,导致很多程序低效,耗内存.因此就有了Java程序员到最后应该去了解JVM,才能写出更高效,充分利用有限的内存的程序. 1.Java在内存中的状态 首先我们

Java内存回收机制

深入理解 Java 垃圾回收机制 一:垃圾回收机制的意义 java  语言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引入了java回收机制,是c++程序员最头疼的内存管理的问题迎刃而解,它使得java程序员在编写程序的时候不在考虑内存管理.由于有个垃圾回收机制,java中的额对象不在有"作用域"的概念,只有对象的引用才有"作用域".垃圾回收可以有效的防止内存泄露,有效的使用空闲的内存: 内存泄露:指该内存空间使用完毕后未回收,在不涉及复杂数据结构的一般情况下,java的内存泄露表现为一个

java中使用堆外内存,关于内存回收需要注意的事和没有解决的遗留问题(等大神解答)

JVM可以使用的内存分外2种:堆内存和堆外内存,堆内存完全由JVM负责分配和释放,如果程序没有缺陷代码导致内存泄露,那么就不会遇到java.lang.OutOfMemoryError这个错误.使用堆外内存,就是为了能直接分配和释放内存,提高效率.JDK5.0之后,代码中能直接操作本地内存的方式有2种:使用未公开的Unsafe和NIO包下ByteBuffer. 关于Unsafe对象的简介和获取方式,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博客  java获取Unsafe类的实例和取消eclipse编译的错误  使用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