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S负载均衡(LVS简介、三种工作模式、、调度原理以及十种调度算法)

LVS简介


LVS(Linux Virtual Server)即Linux虚拟服务器,是由章文嵩博士主导的开源负载均衡项目,目前LVS已经被集成到Linux内核模块中。该项目在Linux内核中实现了基于IP的数据请求负载均衡调度方案,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终端互联网用户从外部访问公司的外部负载均衡服务器,终端用户的Web请求会发送给LVS调度器,调度器根据自己预设的算法决定将该请求发送给后端的某台Web服务器,比如,轮询算法可以将外部的请求平均分发给后端的所有服务器,终端用户访问LVS调度器虽然会被转发到后端真实的服务器,但如果真实服务器连接的是相同的存储,提供的服务也是相同的服务,最终用户不管是访问哪台真实服务器,得到的服务内容都是一样的,整个集群对用户而言都是透明的。最后根据LVS工作模式的不同,真实服务器会选择不同的方式将用户需要的数据发送到终端用户,LVS工作模式分为NAT模式、TUN模式、以及DR模式。

正向代理

只用于代理内部网络对Internet的连接请求,客户机必须指定代理服务器,并将本来要直接发送到Web服务器上的http请求发送到代理服务器中,正向代理指的是客户端代理,是由用户控制并知晓的代理方式,如我不能访问fb,然后使用了某国外服务器作为跳板机,最后成功访问了就是正向代理。

反向代理

指以代理服务器来接受Internet上的连接请求,然后将请求转发给内部网络上的服务器;并将从服务器上得到的结果返回给Internet上请求连接的客户端,此时代理服务器对外就表现为一个服务器,反向代理指的是服务端代理,在大型网站背后并不是只有一台机器提供服务,比如我访问微博,微博的某一个反向代理服务器将我解析到内部服务器的一台机器,然后这台机器给我提供微博的消息(当然实际情况比这个复杂的多),这些对于用户都是不可见的,我们只会感觉只有一台机器与我交互。

负载均衡

Load Balance)让负载均衡,当然这是一个简单的概括,我在微信里看的架构师之路写的一篇如何实现负载均衡的文章就不错,我有10台机器都提供web服务,那么我如何均衡的利用这10台机器呢,让这10台机器保证高性能、高可用、高并发就是负载均衡要考虑和要做的事情。

实现负载均衡一般可以使用顺序、比重、流量、服务类别等进行分配,负载均衡的部署方式也分为路由和服务直接返回模式,实现负载均衡的主要几个方式:
  • http重定向

    下载网站用的较多,其实也算一种负载均衡,工作在应用层的业务代码中

  • DNS负载均衡

    DNS负载提供域名到IP解析的过程,我们实例查看百度的域名解析其实是一对多的,这时候DNS服务器也就充当了负载均衡,很多域名运营商提供的智能dns以及多线解析都是利用了DNS负载均衡的技术,开源的BIND就可提供电信联通多线解析等强大的技术。

*     反向代理负载均衡
*     IP负载均衡
*     直接路由
*     IP隧道
*     F5硬件负载均衡

四层负载和七层负载

所谓四层就是基于IP+端口的负载均衡,主要代表有lvs。

七层负载也称内容交换,就是基于URL等应用层信息的负载均衡,主要代表有nginx。

LVS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1、开源,免费
2、在网上能找到一些相关技术资源
3、具有软件负载均衡的一些优点

缺点

1、最核心的就是没有可靠的支持服务,没有人对其结果负责;
2、功能比较简单,支持复杂应用的负载均衡能力较差,如算法较少等;
3、开启隧道方式需重编译内核;
4、配置复杂;
5、主要应用于LINUX,目前没有专门用于WINDOWS的版本,不过可以通过配置,使windows成为LVS集群中的real server(win2003、win2008中)。

LVS工作原理


LVS 的 IP 负载均衡技术是通过 IPVS 模块来实现的,IPVS 是 LVS集群系统的核心软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安装在 Director Server 上,同时在 Director Server上虚拟出一个IP 地址,用户必须通过这个虚拟的 IP 地址访问服务器。这个虚拟 IP 一般称为 LVS 的VIP,即 Virtual IP。访问的请求首先经过 VIP 到达负载调度器,然后由负载调度器从Real Server 列表中选取一个服务节点响应用户的请求。 在用户的请求到达负载调度器后,调度器如何将请求发送到提供服务的 Real Server 节点,而 Real Server节点如何返回数据给用户,是 IPVS 实现的重点技术。

*     ipvs : 工作于内核空间,主要用于使用户定义的策略生效
*     ipvsadm : 工作于用户空间,主要用于用户定义和管理集群服务的工具

上图所示,ipvs工作于内核空间的INPUT链上,当收到用户请求某集群服务时,经过PREROUTING链,经检查本机路由表,送往INPUT链;在进入netfilter的INPUT链时,ipvs强行将请求报文通过ipvsadm定义的集群服务策略的路径改为FORWORD链,将报文转发至后端真实提供服务的主机。

LVS集群负载均衡器接受服务的所有入展客户端的请求,然后根据调度算法决定哪个集群节点来处理回复客户端的请求。
LVS虚拟服务器的体系如下图所示,一组服务器通过高速的局域网或者地理分布的广域网相互连接,在这组服务器之前有一个负载调度器(load balance)。负载调度器负责将客户的请求调度到真实服务器上。这样这组服务器集群的结构对用户来说就是透明的。客户访问集群系统就如只是访问一台高性能,高可用的服务器一样。客户程序不受服务器集群的影响,不做任何修改。
就比如说:我们去饭店吃饭点菜,客户只要跟服务员点菜就行。并不需要知道具体他们是怎么分配工作的,所以他们内部对于我们来说是透明的。此时这个服务员就会按照一定的规则把他手上的活,分配到其他人员上去。这个服务员就是负载均衡器(LB)而后面这些真正做事的就是服务器集群。

底下是官网提供的结构图:

LVS工作过程

客户请发送向负载均衡服务器发送请求。负载均衡器接受客户的请求,然后先是根据LVS的调度算法(8种)来决定要将这个请求发送给哪个节点服务器。然后依据自己的工作模式(3种)来看应该如何把这些客户的请求如何发送给节点服务器,节点服务器又应该如何来把响应数据包发回给客户端。

LVS工作模式


1)VS/NAT模式(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2)VS/TUN模式(tunneling)
3)DR模式(Direct routing)

NAT模式-网络地址转换

Virtualserver via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VS/NAT)

这个是通过网络地址转换的方法来实现调度的。首先调度器(LB)接收到客户的请求数据包时(请求的目的IP为VIP),根据调度算法决定将请求发送给哪个后端的真实服务器(RS)。然后调度就把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数据包的目标IP地址及端口改成后端真实服务器的IP地址(RIP),这样真实服务器(RS)就能够接收到客户的请求数据包了。真实服务器响应完请求后,查看默认路由(NAT模式下我们需要把RS的默认路由设置为LB服务器。)把响应后的数据包发送给LB,LB再接收到响应包后,把包的源地址改成虚拟地址(VIP)然后发送回给客户端。

调度包过程IP包详细图

原理图简述:

1)客户端请求数据,目标IP为VIP
2)请求数据到达LB服务器,LB根据调度算法将目的地址修改为RIP地址及对应端口(此RIP地址是根据调度算法得出的。)并在连接HASH表中记录下这个连接。
3)数据包从LB服务器到达RS服务器webserver,然后webserver进行响应。Webserver的网关必须是LB,然后将数据返回给LB服务器。
4)收到RS的返回后的数据,根据连接HASH表修改源地址VIP&目标地址CIP,及对应端口80.然后数据就从LB出发到达客户端。
5)客户端收到的就只能看到VIP\DIP信息。

NAT模式优缺点:

1、NAT技术将请求的报文和响应的报文都需要通过LB进行地址改写,因此网站访问量比较大的时候LB负载均衡调度器有比较大的瓶颈,一般要求最多之能10-20台节点
2、只需要在LB上配置一个公网IP地址就可以了。
3、每台内部的节点服务器的网关地址必须是调度器LB的内网地址。
4、NAT模式支持对IP地址和端口进行转换。即用户请求的端口和真实服务器的端口可以不一致。

TUN模式

virtual server via ip tunneling模式:采用NAT模式时,由于请求和响应的报文必须通过调度器地址重写,当客户请求越来越多时,调度器处理能力将成为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调度器把请求的报文通过IP隧道转发到真实的服务器。真实的服务器将响应处理后的数据直接返回给客户端。这样调度器就只处理请求入站报文,由于一般网络服务应答数据比请求报文大很多,采用VS/TUN模式后,集群系统的最大吞吐量可以提高10倍。
VS/TUN的工作流程图如下所示,它和NAT模式不同的是,它在LB和RS之间的传输不用改写IP地址。而是把客户请求包封装在一个IP tunnel里面,然后发送给RS节点服务器,节点服务器接收到之后解开IP tunnel后,进行响应处理。并且直接把包通过自己的外网地址发送给客户不用经过LB服务器。

Tunnel原理流程图

原理图过程简述:
1)客户请求数据包,目标地址VIP发送到LB上。
2)LB接收到客户请求包,进行IP Tunnel封装。即在原有的包头加上IP Tunnel的包头。然后发送出去。
3)RS节点服务器根据IP Tunnel包头信息(此时就又一种逻辑上的隐形隧道,只有LB和RS之间懂)收到请求包,然后解开IP Tunnel包头信息,得到客户的请求包并进行响应处理。
4)响应处理完毕之后,RS服务器使用自己的出公网的线路,将这个响应数据包发送给客户端。源IP地址还是VIP地址。(RS节点服务器需要在本地回环接口配置VIP,后续会讲)

DR模式(直接路由模式)

Virtual server via direct routing (vs/dr)
DR模式是通过改写请求报文的目标MAC地址,将请求发给真实服务器的,而真实服务器响应后的处理结果直接返回给客户端用户。同TUN模式一样,DR模式可以极大的提高集群系统的伸缩性。而且DR模式没有IP隧道的开销,对集群中的真实服务器也没有必要必须支持IP隧道协议的要求。但是要求调度器LB与真实服务器RS都有一块网卡连接到同一物理网段上,必须在同一个局域网环境。
DR模式是互联网使用比较多的一种模式。

DR模式原理图

DR模式原理过程简述:
VS/DR模式的工作流程图如上图所示,它的连接调度和管理与NAT和TUN中的一样,它的报文转发方法和前两种不同。DR模式将报文直接路由给目标真实服务器。在DR模式中,调度器根据各个真实服务器的负载情况,连接数多少等,动态地选择一台服务器,不修改目标IP地址和目标端口,也不封装IP报文,而是将请求报文的数据帧的目标MAC地址改为真实服务器的MAC地址。然后再将修改的数据帧在服务器组的局域网上发送。因为数据帧的MAC地址是真实服务器的MAC地址,并且又在同一个局域网。那么根据局域网的通讯原理,真实复位是一定能够收到由LB发出的数据包。真实服务器接收到请求数据包的时候,解开IP包头查看到的目标IP是VIP。(此时只有自己的IP符合目标IP才会接收进来,所以我们需要在本地的回环借口上面配置VIP。另:由于网络接口都会进行ARP广播响应,但集群的其他机器都有这个VIP的lo接口,都响应就会冲突。所以我们需要把真实服务器的lo接口的ARP响应关闭掉。)然后真实服务器做成请求响应,之后根据自己的路由信息将这个响应数据包发送回给客户,并且源IP地址还是VIP。
DR模式小结:
1、通过在调度器LB上修改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实现转发。注意源地址仍然是CIP,目的地址仍然是VIP地址。
2、请求的报文经过调度器,而RS响应处理后的报文无需经过调度器LB,因此并发访问量大时使用效率很高(和NAT模式比)
3、因为DR模式是通过MAC地址改写机制实现转发,因此所有RS节点和调度器LB只能在一个局域网里面
4、RS主机需要绑定VIP地址在LO接口上,并且需要配置ARP抑制。
5、RS节点的默认网关不需要配置成LB,而是直接配置为上级路由的网关,能让RS直接出网就可以。
6、由于DR模式的调度器仅做MAC地址的改写,所以调度器LB就不能改写目标端口,那么RS服务器就得使用和VIP相同的端口提供服务。

官方三种负载均衡技术比较总结表

IPTABLES 工作原理

IPTABLES其实不是真正的防火墙,它实际上由两个组件netfilter 和 iptables 组成,netfilter 才是真正的防火墙,位于内核空间,而iptables是位于用户空间的一个命令行工具,我们使用这个工具制定规则,然后netfilter执行iptables工具制定的规则。
    Netfilter是Linux引入的一个子系统,它作为一个通用的、抽象的框架,提供一整套的hook函数的管理机制,使得诸如数据包过滤、网络地址转换(NAT)和基于协议类型的连接跟踪成为了可能。netfilter的架构就是在整个网络流程的若干位置放置了一些检测点(HOOK),而在每个检测点上登记了一些处理函数进行处理。IP层的五个HOOK点(链、钩子)的如下
1. NF_IP_PRE_ROUTING
刚刚进入网络层的数据包通过此点(刚刚进行完版本号,校验和等检测), 目的地址转换在此点进行。
2. NF_IP_LOCAL_IN
经路由查找后,送往本机的通过此检查点,INPUT包过滤在此点进行。
3. NF_IP_FORWARD
要转发的包通过此检测点,FORWARD包过滤在此点进行。
4. NF_IP_POST_ROUTING
所有马上便要通过网络设备出去的包通过此检测点,内置的原地址转换功能(包括地址伪装)在此点进行。
 5. NF_IP_LOCAL_OUT
本机进程发出的包通过此检测点,OUTPUT包过滤在此点进行。

如上图所示,客户端在访问服务器的web服务时,首先经过prerouting链,然后接着对数据包进行路由,判断访问的目标是否为本机

1.目标为本机
则通过input链到达用户空间的web服务中,若web服务确实有个进程监听请求数据包的请求的端口,就开始响应服务,负责则拒绝,接着,当web服务要响应客户端请求时,web服务会将响应数据报文发送至output链,postrouting链,最后响应至客户端。整个过程如上图蓝线所示。
2.目标不是本机
则通过forward链,postrouting链然后发送至其他主机。路由之后的过程如上图红线所示。

LVS转发原理

  
首先在Linux2.4.23之后的版本内核中才内置了LVS,查看Linux内核版本的命令如下
  
命令:cat /proc/version
命令:uname -a

    LVS和IPTABLES一样,是也是两段式的,也由两个部分组成,ipvsadm和ipvs,ipvsadm工作在用户空间上书写规则,然后发送给工作在内核上的ipvs IP负载均衡软件,ipvs监控在INPUT链上。

 
当用户发送请求通过prerouting到达input链时,ipvs根据ipvsadm发送的规则,一旦发现用户请求的时一个集群服务,会强行修改请求报文,将请求发送到postrouting链上,然后由post_routing发送至其他主机,如上图红线所示。
  由上面描述可以看出,LVS的机制和IPTABLES的机制可以说是冲突的,所以,他们不能一起使用。

LVS调度算法


Lvs的调度算法决定了如何在集群节点之间分布工作负荷。当director调度器收到来自客户端访问VIP的上的集群服务的入站请求时,director调度器必须决定哪个集群节点应该处理请求。Director调度器用的调度方法基本分为两类:
固定调度算法:rr,wrr,dh,sh
动态调度算法:wlc,lc,lblc,lblcr

LVS调度算法的生产环境选型:

1、一般的网络服务,如http,mail,mysql等常用的LVS调度算法为:
a.基本轮询调度rr
b.加权最小连接调度wlc
c.加权轮询调度wrc
2、基于局部性的最小连接lblc和带复制的给予局部性最小连接lblcr主要适用于web cache和DB cache
3、源地址散列调度SH和目标地址散列调度DH可以结合使用在防火墙集群中,可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出入口唯一。
实际适用中这些算法的适用范围很多,工作中最好参考内核中的连接调度算法的实现原理,然后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合理的选型。

原文地址:https://blog.51cto.com/14359196/2424034

时间: 2024-10-14 00:41:48

LVS负载均衡(LVS简介、三种工作模式、、调度原理以及十种调度算法)的相关文章

LVS负载均衡群集(三种工作模式原理详解)

LVS负载均衡群集(三种工作模式原理详解) 一.前言 ? 在互联网应用中,随着站点对硬件性能.响应速度.服务稳定性.数据可靠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单台服务器力不从心.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来解决这样的瓶颈. ?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价格昂贵的大.小型的主机:但这样在大多数企业中显然是不可取或者说不现实的.那么我们就需要通过多个普通服务器构建服务器群集. 二.相关概念概述 2.1何为LVS? ? LVS--Linux Virtual Server,即Linux虚拟服务器(虚拟主机.共享主机),虚拟主

负载均衡array的三种转发模式

array负载均衡设备支持三种转发模式: 1.Reverse Proxy Mode(反向代理模式) Array APV 的反向代理模式是指负载均衡接收到用户的请求后,以代理的方式转发给内部的服务器.因此,与后台服务器建连的源地址为APV的接口地址.反向代理模式下,无需对原有网络进行额外调整,同时结合TCP连接服用技术,对应用性能进行优化,但是不好的地方就是在服务器那里看不到客户端的IP地址,无法分析数据. 2.Transparent Mode (透明模式) Array APV的透明模式是指 Ar

LVS负载均衡(LVS简介、三种工作模式、十种调度算法)《转》

一.LVS简介 LVS(Linux Virtual Server)即Linux虚拟服务器,是由章文嵩博士主导的开源负载均衡项目,目前LVS已经被集成到Linux内核模块中.该项目在Linux内核中实现了基于IP的数据请求负载均衡调度方案,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终端互联网用户从外部访问公司的外部负载均衡服务器,终端用户的Web请求会发送给LVS调度器,调度器根据自己预设的算法决定将该请求发送给后端的某台Web服务器,比如,轮询算法可以将外部的请求平均分发给后端的所有服务器,终端用户访问LVS调度器

LVS 三种工作模式基本配置(不含HA)

类别:原创 服务器 本文参考 LVS三种工作模式简介及案例参考http://www.sxt.cn/u/324/blog/3188 LVS DR模式基本配置参考http://www.21ops.com/ops/26717.html LVS TUN模式配置参考(其它的文档全都少了内容) http://outofmemory.cn/wr/?u=http%3A%2F%2Fwww.jizhuomi.com%2Fsoftware%2F365.html ipvsadm 命令详细参数参考 http://blog

LVS概念类型及三种工作模式和十种调度算法介绍

一.LVS概念 LVS(Linux Virtual Server):Linux 虚拟服务器 LVS是个负载均衡设备,它不提供任何服务,用户请求到这里的时候,它是将客户需求转发至后端真正提供服务的服务,所以说后端的服务称作real server.LVS分为两段,前一段称为ipvsadm(管理集群服务的命令行工具),后面一段叫做ipvs(内核模块)[提示:LVS和iptables不能同时使用]. 二.LVS类型 LB(Load Balancing):负载均衡集群 特性:为了增加能力能力 HA(Hig

2.LVS的三种工作模式_NAT模式

1.LVS的三种工作模式 1)VS/NAT模式(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2)VS/TUN模式(tunneling) 3)DR模式(Direct routing) 1.1.NAT模式-网络地址转换(Virtual Server via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这个是通过网络地址转换的方法来实现调度的.首先调度器(LB)接收到客户的请求数据包时(请求的目的IP为VIP),根据调度算法决定将请求发送 给哪个后端的真实服务器(RS).然

Apache三种工作模式介绍与配置

Apache三种工作模式介绍与配置 一.Apache的三种工作模式介绍及相关查看方法 1.Apache三种工作模式简介 Apache目前一共有三种稳定的MPM(Multi-Processing Module,多进程处理模块)模式.它们分别是prefork,worker和event,它们同时也代表这Apache的演变和发展. Apache在configure配置编译参数的时候,可以使用 --with-mpm=prefork|worker|event 来指定编译为那一种MPM,当然也可以用编译为三种

Centos7之Apache的三种工作模式

Apache工作模式简介 Apache 2.X 支持插入式并行处理模块,称为多进程处理模块(MPM).在编译apache时必须选择也只能选择一个MPM,对类UNIX系统,有几个不同的MPM可供选择,它们会影响到apache的速度和可伸缩性. Apache的三种工作模式 1.prefork模式 prefork是一个非线程型的.预派生的MPM,使用多个进程,每个进程在某个确定的时间只单独处理一个连接,效率高,但内存使用比较大. 优点: 适合于没有线程安全库,需要避免线程兼容性问题的系统.它是要求将每

Apache三种工作模式

Apache的三种工作模式分别是:prefork.worker.event. 1. prefork模式(默认模式) profork模式实现了一种非线程.预派生的Web服务器,用的是进程去处理请求,所以比较容易消耗内存,但是稳定性好,某个进程出现问题不会影响到其他请求. 2. worker模式 worker模式使用多个子进程,每个子进程有多个线程.由于使用的是线程去处理请求,消耗内存小,适合高流量的请求,但是如果某个进程出现问题,那么这个进程下的线程都会出现问题,即稳定性不是很好. 3. even

VMware虚拟机三种工作模式

工作模式 VMWare提供了三种工作模式,它们是bridged(桥接模式).NAT(网络地址转换模式)和host-only(主机模式).要想在网络管理和维护中合理应用它们,就应该先了解一下这三种工作模式. bridged(桥接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VMWare虚拟出来的操作系统就像是局域网中的一台独立的主机,它可以访问网内任何一台机器.在桥接模式下,你需要手工为虚拟系统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而且还要和宿主机器处于同一网段,这样虚拟系统才能和宿主机器进行通信.同时,由于这个虚拟系统是局域网中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