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是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多年中考的重要章节。内容抽象,知识点多,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整体把握知识体系,善于总结规律,深挖教材插图中的隐含知识,加深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一.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心脏结构和血液循环是本章的难点,在复习过程中,我主要是帮助学生寻找记忆的规律,努力把抽象难懂的知识系统化,让学生进行口诀记忆,以达到好的复习效果。
有关心脏每个腔的壁厚薄可总结为:房薄室厚,左厚右薄,送血近则壁薄,送血远则壁厚。心脏中的血液为:左动右静。心脏所连的血管为:房连静,室连动。在血液循环中血管内的血流规律和血液变化规律为:体循环中动中动,静中静,动变静;肺循环中动中静,静中动,静变动。在复习血液循环时利用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血液循环的路径及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然后让学生再将动画上的每个结构换成文字试着说说看,然后再让学生通过接龙小游戏进一步熟练掌握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通过血液循环图也让学生明白了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在心脏处连在一起的,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路线。在复习血压的实验时让学生明确测量脉搏和测量血压的位置不同,分别是腕部桡动脉和上臂肱动脉。这样我们就可以把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容易记忆,而且加深了印象。
二.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首先让学生认识泌尿系统图中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作用,明确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
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是本章的重难点,学生不好理解,我也是帮助学生寻找其中的规律,挖掘隐含知识点,通过观察肾单位模式图,可发现很多隐含的知识点。在一个肾单位中两次形成毛细血管网:肾小球毛细血管和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血液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处发生变化,由动脉血变静脉血。所以在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中都流动脉血;在肾静脉中流静脉血。而且肾静脉中的血液最明显的特点是:尿素等废物减少。两端都连动脉的毛细血管是肾小球的毛细血管,两端都连毛细血管的血管是出球小动脉。这样一寻找,一归纳,一总结,一梳理,学生自然很容易理解肾单位的血管特点及血流特点了,为下一步复习尿的形成做了好的铺垫。
血液、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常是考查我们的知识点,需要明确四种液体的成分。血液的成分有: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血浆的成分:大分子蛋白质、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原尿的成分有: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尿液的成分有:水分、无机盐、尿素。明确了这四种液体的成分,这样区别四种液体成分的题目就一目了然了。其中原尿中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是因为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球滤过。尿液中没有葡萄糖,是因为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出球小动脉中大分子蛋白质的浓度升高,是因为肾小球滤过出了很多水分,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被滤过。尿液中尿素浓度升高,是因为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尿素不能被重吸收。复习完尿的形成后,让学生结合泌尿系统图自己就能说出尿的排出路线,并总结人体排尿的意义。
通过我们的归纳总结,对肾单位的构成和尿的形成就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三. 综合运用“物质运输”与“尿的形成”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完基础知识后,可以通过练习将这两部分知识联系起来。课本上有这样一个很好的课后题:肝细胞产生的尿素分子排出体外的途径是怎样的?先让学生试着用血液循环和尿的形成与排出的知识来解决,有说的不对的地方互相补充,这样通过几个同学的回答、补充,问题就迎刃而解。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血路”与“尿路”也是联系在一起的。增强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深挖教材,发现规律,寻找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将一颗颗知识的珍珠,串成项链,才会更加光彩夺目。
发表于《新课程初中生物教学案》2011年第6期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myg-123/p/10990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