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A算法详解

1.RSA加密算法是最常用的非对称加密算法

2.RSARSA以它的三个发明者Ron Rivest, Adi Shamir, Leonard Adleman的名字首字母命名,

3.目前学术界无法证明RSA算法的绝对正确性,但是也无法证明否定它的安全性,因此恰恰说明该算法有相当的可信性。

4.RSA原理基于大数分解的难度,其公钥和私钥是一对大素数对的函数,从一个公钥和密文恢复出明文的难度,等价于分解两个大素数之积(这是公认的数学难题)

5.具体的加密,解密,流程

RSA的公钥、私钥的组成,以及加密、解密的公式可见于下表:

需要明确的概念:

素数:即是质数,p,q必须互为质数(比如,5,7)

同余运算:,级C(mod n)= M^e(mod n)

6.应用举例

假设用户A需要将明文“key”通过RSA加密后传递给用户B,过程如下:

a.取两个较大的素数p,q

这里我们为了简单起见,取p=3,q=11,(当然如果实际应用中,p,q都是几百位以上的大素数

b.计算n=p×q 和f(n)=(p-1)×(q-1)

令p=3,q=11,得出n=p×q=3×11=33;

f(n)=(p-1)(q-1)=2×10=20;

c.确定公钥e 和私钥 d

取公钥e=3,(3与20互质)则e×d≡1 mod f(n),即3×d≡1 mod 20, 同余运算。

私钥 d怎样取值呢?可以用试算的办法来寻找,这里简单起见可以用这种方法,实际中肯定是用大型计算机(加密机计算)。试算结果见下表:

通过试算我们找到,当d=7时,e×d≡1 mod f(n)同余等式成立。因此,可得出私钥为d=7。从而我们可以设计出一对公私密钥,加密密钥(公钥)为:KU =(e,n)=(3,33),解密密钥(私钥)为:KR =(d,n)=(7,33)。

此时我们就已经得到了一对公私钥(e,d)和大素数积n(n=p×q,但是p,q要绝对保密)

2)英文数字化。

将明文信息数字化,并将每块两个数字分组。假定明文英文字母编码表为按字母顺序排列数值,即:

则得到分组后的key的明文信息为:11,05,25。

3)明文加密

用户加密密钥(3,33) 将数字化明文分组信息加密成密文。由C≡M^e(mod n)得:

C1 mod 33=11^3 mod (33)=11     =>  C1=11

C2 mod 33=5^3 mod (33)=26        =>C2=26

C3 mod 33=25^3 mod (33)=16      =>C3=16

因此可得到加密后的密文为 11 26 16

4)密文解密。

用解密密钥(7,33)将受到的密文解密成明文,M≡C^d(mod n)

M1 mod 33 = 11^7 mod(33) =11    => M1=11

M2 mod 33 =26^7 mod(33)= 5       =>M2=5

M3 mod 33 = 16^7 mod (33) =25    =>M3=25

可见解密出的明文与原来的一致,整个RSA加解密过程结束

当然,实际运用要比这复杂得多,由于RSA算法的公钥私钥的长度(模长度)要到1024位甚至2048位才能保证安全,因此,p、q、e的选取、公钥私钥的生成,加密解密模指数运算都有一定的计算程序,需要仰仗计算机高速完成。

在RSA密码应用中,公钥KU是被公开的,即e和n的数值可以被第三方窃听者得到。破解RSA密码的问题就是从已知的e和n的数值(n等于pq),想法求出d的数值,这样就可以得到私钥来破解密文。从上文中的公式:d ≡e-1 (mod((p-1)(q-1)))或de≡1 (mod((p-1)(q-1))) 我们可以看出。密码破解的实质问题是:从Pq的数值,去求出(p-1)和(q-1)。换句话说,只要求出p和q的值,我们就能求出d的值而得到私钥。

当p和q是一个大素数的时候,从它们的积pq去分解因子p和q,这是一个公认的数学难题。比如当pq大到1024位时,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利用任何计算工具去完成分解因子的任务。因此,RSA从提出到现在已近二十年,经历了各种攻击的考验,逐渐为人们接受,普遍认为是目前最优秀的公钥方案之一。

然而,虽然RSA的安全性依赖于大数的因子分解,但并没有从理论上证明破译RSA的难度与大数分解难度等价。即RSA的重大缺陷是无法从理论上把握它的保密性能如何。

此外,RSA的缺点还有:A)产生密钥很麻烦,受到素数产生技术的限制,因而难以做到一次一密。B)分组长度太大,为保证安全性,n 至少也要 600 bits 以上,使运算代价很高,尤其是速度较慢,较对称密码算法慢几个数量级;且随着大数分解技术的发展,这个长度还在增加,不利于数据格式的标准化。因此,使用RSA只能加密少量数据,大量的数据加密还要靠对称密码算法。

时间: 2024-10-12 22:04:09

RSA算法详解的相关文章

安全体系(二)——RSA算法详解

本文主要讲述RSA算法使用的基本数学知识.秘钥的计算过程以及加密和解密的过程. 安全体系(零)—— 加解密算法.消息摘要.消息认证技术.数字签名与公钥证书 安全体系(一)—— DES算法详解 1.概述 RSA公钥加密算法是1977年由罗纳德·李维斯特(Ron Rivest).阿迪·萨莫尔(Adi Shamir)和伦纳德·阿德曼(Leonard Adleman)一起提出的.1987年首次公布,当时他们三人都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RSA算法以他们三人姓氏开头字母命名. RSA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公钥加密

安全体系(三)——SHA1算法详解

本文主要讲述使用SHA1算法计算信息摘要的过程. 安全体系(零)—— 加解密算法.消息摘要.消息认证技术.数字签名与公钥证书 安全体系(一)—— DES算法详解 安全体系(二)——RSA算法详解 为保证传输信息的安全,除了对信息加密外,还需要对信息进行认证.认证的目的有两:一是验证信息的发送者是合法的,二是验证信息的完整性.Hash函数就是进行信息认证的一种有效手段. 1.Hash函数和消息完整性 Hash函数也称为杂凑函数或散列函数,函数输入为一可变长度x,输出为一固定长度串,该串被称为输入x

安全体系(一)—— DES算法详解

本文主要介绍了DES算法的步骤,包括IP置换.密钥置换.E扩展置换.S盒代替.P盒置换和末置换. 安全体系(零)-- 加解密算法.消息摘要.消息认证技术.数字签名与公钥证书 安全体系(二)--RSA算法详解 安全体系(三)--SHA1算法详解 1.DES算法简介 DES算法为密码体制中的对称密码体制,又被称为美国数据加密标准. DES是一个分组加密算法,典型的DES以64位为分组对数据加密,加密和解密用的是同一个算法. 密钥长64位,密钥事实上是56位参与DES运算(第8.16.24.32.40

EM算法(3):EM算法详解

目录 EM算法(1):K-means 算法 EM算法(2):GMM训练算法 EM算法(3):EM算法详解

[转] KMP算法详解

转载自:http://www.matrix67.com/blog/archives/115 KMP算法详解 如果机房马上要关门了,或者你急着要和MM约会,请直接跳到第六个自然段.    我们这里说的KMP不是拿来放电影的(虽然我很喜欢这个软件),而是一种算法.KMP算法是拿来处理字符串匹配的.换句话说,给你两个字符串,你需要回答,B串是否是A串的子串(A串是否包含B串).比如,字符串A="I'm matrix67",字符串B="matrix",我们就说B是A的子串.

[搜索]波特词干(Porter Streamming)提取算法详解(3)

 接上 [搜索]波特词干(Porter Streamming)提取算法详解(2) 下面分为5大步骤来使用前面提到的替换条件来进行词干提取. 左边是规则,右边是提取成功或者失败的例子(用小写字母表示). 步骤1 SSES -> SS                   caresses  ->  caress IES  -> I                          ponies    ->  poni ties      ->  ti SS   -> S

KMP算法详解(图示+代码)

算法过程非常绕,不要企图一次就能看明白,多尝试就会明白一些.下面试图用比较直观的方法解释这个算法,对KMP算法的解释如下: 1. 首先,字符串"BBC ABCDAB ABCDABCDABDE"的第一个字符与搜索词"ABCDABD"的第一个字符,进行比较.因为B与A不匹配,所以搜索词后移一位. 2. 因为B与A不匹配,搜索词再往后移. 3. 就这样,直到字符串有一个字符,与搜索词的第一个字符相同为止. 4. 接着比较字符串和搜索词的下一个字符,还是相同. 5. 直到字

php 二分查找法算法详解

一.概念:二分查找又称折半查找,优点是比较次数少,查找速度快,平均性能好:其缺点是要求待查表为有序表,且插入删除困难.因此,折半查找方法适用于不经常变动而查找频繁的有序列表.首先,假设表中元素是按升序排列,将表中间位置记录的关键字与查找关键字比较,如果两者相等,则查找成功:否则利用中间位置记录将表分成前.后两个子表,如果中间位置记录的关键字大于查找关键字,则进一步查找前一子表,否则进一步查找后一子表.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找到满足条件的记录,使查找成功,或直到子表不存在为止,此时查找不成功. 二.代

【转】AC算法详解

原文转自:http://blog.csdn.net/joylnwang/article/details/6793192 AC算法是Alfred V.Aho(<编译原理>(龙书)的作者),和Margaret J.Corasick于1974年提出(与KMP算法同年)的一个经典的多模式匹配算法,可以保证对于给定的长度为n的文本,和模式集合P{p1,p2,...pm},在O(n)时间复杂度内,找到文本中的所有目标模式,而与模式集合的规模m无关.正如KMP算法在单模式匹配方面的突出贡献一样,AC算法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