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btech-解决方案-企业管理-CI-BI:百科 |
行为识别的要旨是企业在内部协调和对外交往中应该有一种规范性准则。这种准则具体体现在全体员工上下一致的日常行为中。也就是说,员工们的一招一式的行为举动都应该是一种企业行为,能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取向,而不是独立的随心所欲的个人行为。
1.返回顶部 |
1、
- 中文名:行为识别
- 外文名:activity recognition
目录
2、
2.返回顶部 |
1、
识别介绍
遵守规章制度
同时这种行为准则又不应该象“上班不迟到,下班不早退”这类遵守规章制度的行为。如果说,遵守规章制度,只需要按照既定的条款照章办事,那么,行为识别,则需要员工们在理解企业经营理念的基础上,把他变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同一理念在不同场合、不同的层面中具体落实到管理行为、销售行为、服务行为和公共关系行为中去。企业的行为识别是企业处理、协调人、事、物的动态运作系统。行为识别的贯彻,对内包括新产品开发、干部培训、员工教育、生产管理、环境保护、利益分配以及文明礼貌规范等。对外包括市场调研及商品促销、各种服务及公关准则,与金融、上下游合作伙伴以及代理经销商的交往行为准则。
比较
行为识别虽然也需要条款和制度的规范,然而这种制度规范与规章纪律的约束全然不同。它侧重于用条款形式来塑造一种能激发企业活动的机制,这种机制应该是自己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因而也是具有识别性的。如日本本田公司为了鼓励员工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就建立了一种按提出建议的数量与质量给予评分的奖励制度。分数可以累积,分值每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获得各种奖项。分值达到某个数值还可以由公司出钱出国旅游。现代企业可以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重视人的因素。充分尊重企业内的每一个员工,鼓励他们积极创造而不是单靠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大特征。日本大荣百货有一种“人才盘点”规则,每半年盘点一次。适当调整各种岗位,破除等级观念,及时选拔一些更合适的人来担任合适的职务,同时,让各个岗位的人能多一点视角来观察企业的各种岗位。把企业看成一个整体,使上下都懂得了每一个岗位都重要,每一个岗位也都明白其它岗位的难处,提高了协作精神。
其它相关
交往方面
企业的整体行为是它的立身之本。在信息社会中,一个企业拥有再好的产品,再好的外观形象,如果同它打过一次交道之后就感到厌烦和难受,那么人们宁可对它敬而远之。在国内,常常可以听到一些商家,为了小利而同顾客发生争议。如一家颇有影响的百货商店,由于自己的失误,少收了顾客的钱,于是到顾客的家中索要,到顾客单位交涉,最终到法院状告顾客对薄公堂。这一行为使广大顾客寒心。与此对照的是在日本,当顾客买了一台吸尘器回家发现是坏的,打电话给这家电器商场时,不一会儿,商场经理就驱车来了,一进门就恭喜顾客中了奖,并解释说,本店准备了一台不良吸尘器,是专为顾客中奖预备的。
同时奖一台优质的吸尘器到顾客的手中,使坏事变成了皆大欢喜的好事。此事广为流传,商场的这一行为反映出这家商场的经营理念。基于为顾客着想,而不是首先想到自己要有麻烦和损失。同时,这一行为所产生的美誉效果,或许任何的广告宣传都不一定能达到。
上述这些
无论对内、对外的行为准则,都不是常规的规章制度所能规范的。商场可以规定“产品实行三包”,可不能保证真正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有关人员能够作出类似日本电器商场的创意,能够带来皆大欢喜的良好结局。企业可以将奖惩条文高悬在每一个员工的头上,但它仍然不能保证每一个员工具有创造力。当然常规的规章制度是必须的。行为识别的操作也必须有一系列的条款来保证,而展现理念精神,激活内部机制,富有创造性才能保证行为识别的特有价值。
2、
3.返回顶部 |
4.返回顶部 |
5.返回顶部 |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1%8C%E4%B8%BA%E8%AF%86%E5%88%AB
2、
6.返回顶部 |
作者:ylbtech 出处:http://ylbtech.cnblogs.com/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torebook/p/12275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