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抵抗记忆的衰退

1

大脑中跟记忆紧密关联的两个区域是扁桃体和海马体。我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获取的信息,先由扁桃体判断喜恶,接着海马体会把情感上喜欢的东西当做重要信息来处理从而在大脑中打下印记。

小明撸了一把后,终于耐下性子看微积分、傅里叶变换,但扁桃体告诉他:尼玛坑爹啊,这都是啥啊?所以小明决定出去走走,未料转角遇到爱,哦不,是一个朱唇半启、酥胸微露、黑丝大长腿的姑娘,姑娘竟还对小明一笑,于是小明心里的小兔开始乱撞、气血上涌,燥热到无法呼吸,扁桃体都惊呆了。没错,小明早就不记得劳什子微积分了,而那姑娘的明眸一笑,这辈子也忘不了了。

只有那些我们喜欢、感兴趣,有内动力去了解的东西,才能立刻留下深刻记忆

不幸的是,真正有记忆价值的东西,往往都是我们不喜欢的。

人脑神经细胞和鼠脑神经细胞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人脑和鼠脑功能差距悬殊,其根本原因在于脑神经细胞的数量和连接方式。记东西时,相应脑神经细胞的突触会相互连接而形成神经回路,那么再回忆起这样东西时,就需要重现这条神经回路。人脑容量那么大,记忆不会凭空消失,记忆力差是因为,我们无论如何回忆不起来罢了。大脑如何记忆一样东西,也就只能那样回忆起那件东西

想象有一个城镇,已经有许多房子A、B、C…(旧记忆),从房子A到房子B可以通过连接它们的道路(记忆间的联系)。现在新建了房子Z(新记忆),日后我们若是突然从这成千上万的房子中找到Z,是很不容易的。但如果我们在新建房子的同时,修一条到房子A的道路,这样我们通过找到房子A就能方便地找到房子Z。如果修许多路,让房子Z与房子B、C…相连,就会有更多的路来找到房子Z,选择越多就越容易找到房子Z。反过来,通过房子Z,我们又可以找到房子A、B、C…

这样子记忆在我们脑中就成了一张网,而不是一个个单独的点。这种刻意寻找记忆间联系的方法,就是常说的举一反三、发散思维、联想记忆、理解记忆。所以我们应将新的东西,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和经验整合到一起,才能避免新记忆成为信息孤岛,怎么也回忆不起来。

不同领域知识的跨界组合、联接、迁移,便是基本的手段之一。

我曾提及的有效系统的想法,最初来自于<信号与系统>这门课,其实它能描述物质世界的任何系统。如果再组合生态系统的一些知识,便可以迁移到人构成的组织系统。倘若再知道些群众心理学的知识,就能知道该用什么(输入)来引导一个群体的走向(输出),比如所谓的饥饿营销,粉丝经济。

2

有朋友现在还能轻松背出《滕王阁序》全文,我高中毕业就只记得文章名和作者名了。如果用忆商来量化记忆力,那么我的忆商肯定没到平均线的一半。之所以能活到今天,是因为我发现,最有效的记忆方法是,什么也不记,至少能不记的就不记!

大脑的最重要的功能应该是思考,而不是保存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里有这么一段:

他(福尔摩斯)的无知与他的渊博知识一样令人惊叹。他对于当代文学、哲学和政治几乎是一无所知。…让我吃惊到极点的是,有一次我偶然发现他对哥白尼的理论及太阳系的构成全无了解。…

“你好像很吃惊吧,”他微笑着说,“即使我真的懂得这些,我也得尽量把它忘记。”

“忘记?!”

他解释说:“你要明白,我认为人的大脑原本像一间空空的屋子,必须有选择地用一些家具填满它。只有笨蛋才把他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破烂都塞进去。这样的话, 那些可能用得上的知识就被挤了出来;或者,充其量也只是把那些破烂同其它东西混杂在一块儿。结果,在需要时却难得找到了。因此,一个善于工作的人,对于将什么东西纳入自己的头脑里是非常仔细的。他只会容纳那些工作时用得着的工具,而且又将这些工具分门别类,安排得井然有序。如果认为这间屋子的墙壁富有弹性,可以随意扩展,那就大错特错了。……因此,不要让无用的信息挤掉那些有用的信息,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我争辩道:“可这是太阳系学说呀!”

他不耐烦地打断我的话说:“这对我又有何意义?你说我们是围绕太阳转,可即便是我们围着月亮转,这对我和我的工作不会有任何影响。”

福尔摩斯君比我无赖多了,不仅不记,哪怕记住了还要去忘掉。什么都想要,最终什么也得不到。我们要接手海马体过滤信息的任务,主动选择需要记忆的东西。

3

日本脑科学家池谷裕二把记忆粗略地分为两种:知识记忆和方法记忆。

知识是最难记得住,也是最不应该记的。只要我知道哪里可以找到它就可以,它可以在硬盘、云端或者抽屉里,唯独不可以在脑子里。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快速找到我们需要的知识?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做朋友》里,提到李敖是这么做的:

我会把书中他需要的某一页某一段剪下来,然后分类放夹子里。

怎么分类的呢?我有很多自己做的夹子,夹子我写上字,把资料全部分类。一本书看完以后,全部进入我的夹子里面了。我可以分出几千个类来,分的很细。好比说按照图书馆的分类,哲学类,宗教类;宗教类再分佛教类、道教类、天主教类。我李敖分的更细了,天主教还可以分,神父算一类。神父还可以细分,神父同性恋就是一类,神父还俗又是一类;修女同性恋是一类,修女还俗这又是一类。

……我这本书看完之后,被我大卸八块,五马分尸。可是被我勾住了,这些资料我不凭记忆来记它,我凭用细部的很耐心的功夫把它勾紧,放在资料夹子里。我的记忆力只要记这些标题就好了。标题是按照我的习惯来分的……

看到这个我是惊呆了的,原来大牛也是要做愚蠢的体力活的。

这是个要求我们什么都懂点,并精进一两个点的时代,快速学习是无法避免的。我们所有学过的东西,将来一定都会用上,所有没有学过的东西,将来一定要补课。于是参照这种分类方式,建一个知识体系就很有必要,按照自己的习惯来给知识贴标签,标签就成为找知识的索引,大脑需要记住的只是这些索引罢了

4

其实需要花大力气去记忆的应该是做事的方法。

方法是什么?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就好比出租车司机脑中的路线,有了这条路线,司机需要做的只是左转还是右转。没有路线,就像是迷宫中的老鼠,只能随机漫游,虚耗精力而疲累不堪。做事之前,先想想有没有合适的方法,才能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大脑的清醒。记忆的方法越多,就能越快解决问题,生活也就越轻松。

但问题无处不在,方法也就成千上万啦。思考有思考的方法,写程序有写程序的方法,看书有看书的方法,写文章有写文章的方法,演讲有演讲的方法,开挖掘机有开挖掘机的方法,搬砖有搬砖的方法,追客户有追客户的方法,甚至把妹都有方法……太多了,脑袋当然记不住,怎么办?

记忆方法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探求问题的本质,减少方法的记忆量。这个就有点求道不求术的味道了。其实看书、写文章、演讲的本质是要脑中有存量和逻辑(《金字塔原理》),追客户或女朋友的本质是要能察觉对方需求并有能力满足。二是反复使用某种方法,使之成为内隐记忆。这种反复使用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碰到类似问题,路线就会跳出来。或者说它会变成一种习惯,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就像早上起床、穿衣,挤牙膏,装水、刷牙,看着镜子里帅过凤姐的自己,再想想某个漂亮的姑娘。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惯性向前的。

我觉得方法最好的获取渠道,是多读书多总结和多观察人。这种东西问别人,别人也不见得会讲,这毕竟也算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吧。反复实践是关键的环节,有了方法不去操作,那就是天桥的把式了。为什么听过无数的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因为都觉得他妈的写得真好,而没有多少人真的会去做。

时间: 2024-10-19 04:01:24

如何抵抗记忆的衰退的相关文章

“假学习“&amp;”真学习“?(摘)

什么叫做“假学习”? 一.看书 买一堆书,有空看看.看书,这是典型的假学习.看书看不懂还在看,就是假学习,欺骗自己,安慰自己正在学习而已.专业书都写得很好,但大都是写给已经懂的人看的.看书的最大作用就是证明自己看书是学不到东西的,然后只有寻找其他途径. 建议:把书合上,想一想,你想学的东西东西到底是要干什么用的,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才够用.实在不行,快速看完,也好过慢慢磨着看完,当你觉得什么时候去看,可以看懂了再去看,还是那句话,不是不看,看的时机对不对而已. 二.听课 听课,记笔记.很常见的假学习

转:什么叫做“假学习”?什么叫做“真学习”?

什么叫做"假学习"? 一.QQ群      一天上班开始看QQ群,聊到下班.里面争论的火热.美其名曰在学习,实际上你什么都没学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争论百变,不如看则帖子.  因为你在QQ群里争论的都是你会的东西(不会的东西,你也不会争论).所以你永远学不到新的东西.不如看看看一则你能学到的贴子.  二.看书     买一堆书,有空看看.看书,这是典型的假学习.看书看不懂还在看,就是假学习,欺骗自己,安慰自己正在学习而已.专业书都写得很好,但大都是写给已经懂的人看的.看书的最大作用就是

细谈中医-------很老很老的偏方

中医皮肤科老偏方 解决皮肤的烦心事儿 皮肤是人体对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线一定要严防死守. 在广义上皮肤科包含对头发.指趾甲疾病的治疗.本 章所列举的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皮肤病用小偏方治疗既轻 松又有效. 读客家庭健康必备书 001 1劝君放弃洗发液用洋葱.生姜治头皮屑 症状头皮屑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 ①将一个捣烂的洋葱头用纱布包好用它揉擦头皮24 小时后用温水洗头即可止头痒除头皮屑. ②先将生姜切片放入锅里煮沸待水温不烫的时候倒 上适量醋加水洗头. 头皮屑谁都不会陌生.有些头皮屑比较多的人即使头皮痒

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学习计算机科学

我相信,看到这个标题并且愿意阅读往下阅读的你,一定是正在学习计算机,而自己感到迷茫,或者你还真在考虑要不要学习计算机科学,再或者你是想学计算机而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去学的,好,既然你是榜上有名的,那么久跟着小编我一起往下读吧. 小编我只是一个曾经高考失败的学生,目前还在上大学,但是以我九年来对计算机的研究经验,我知道计算机这东西到底怎么学,这或许是我自己个人的看法,你们也许会有更好的学习方法,这我只是自学的而已,在大学学习计算机其实也差不多,对我所讲的,如果你信呢,请看下文,如果你不信我,随你吧!

程序员你所害怕的中年危机,恰恰是人生的转机!

01.35岁程序员中年危机 35岁,已经真的成了所有职场人都不容易迈过去的一道坎.找工作,大多数公司把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35岁左右的人,连面试资格都没有. 各大公司一到大规模裁员,35岁以上的普通员工,就成了被裁员对象. 35岁,更是互联网从业者,尤其是程序员的一道坎.在“996”盛行的互联网行业,受欢迎的永远是28岁左右精力无限的年轻人. 你不会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 当你年纪大了,熬不了夜了,加不了班了,还能吃得了这碗“青春饭”吗?于是很多30岁左右的程序员都在焦虑一个问题:35岁后

思维探索者:让记忆与学习更有效率 别在别人的思考中得意着

http://www.nowamagic.net/librarys/veda/detail/1719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 让我稍微说得更详细一点:学习新知识并将其存放于大脑中,最终的目的是要在恰当的时候能够想得起来去使用.因此,学习的有效性显然应该这样来衡量:当遇到需要用到学过的知识的时候,相关的知识是否会自动从你脑海中“蹦”出来,最起码——能否通过有意识的搜索将它们提取出来. 这可不像它听上去那么简单,否则就不会有“掉书袋”.“读死书”这种

思维探索者:让记忆与学习更有效率

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 让我稍微说得更详细一点:学习新知识并将其存放于大脑中,最终的目的是要在恰当的时候能够想得起来去使用.因此,学习的有效性显然应该这样来衡量:当遇到需要用到学过的知识的时候,相关的知识是否会自动从你脑海中“蹦”出来,最起码——能否通过有意识的搜索将它们提取出来. 这可不像它听上去那么简单,否则就不会有“掉书袋”.“读死书”这种修辞手法了.为了更深入地说明这一点,以下是几个著名的关于学习与记忆机制的实验: <找寻逝去的自我>

[注]还原记忆力的真面目

人们常说一个人是他所有记忆的总和.你的经历决定了你是怎样的人. 尽管如此,人们对于记忆的了解往往并不是很多,这就是为什么有许多人会说他们的“记性很差”.这部分是因为我们所做的类比——说人类的记忆像是计算机的记忆——不对头,人类的记忆比起装在手提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里的记忆元件要复杂和诡诈得多. 以下是我在记忆心理学方面给大家的10点意见:(参考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记忆专家罗伯特.艾.布约克的有关著作) 1. 记忆是不会衰退的 每个人都体验过想不起某件事情的尴尬,或许是一个人的名字,或许是法语单词

英语词根词缀记忆大全

第一部分 通过词缀认识单词 (常用前缀一) 1.a- ① 加在单词或词根前面,表示"不,无,非" acentric 无中心的(a+centric中心的) asocial 不好社交的(a+social好社交的) amoral 非道德性的(a+moral道德的:注意:immoral不道德的) apolitical. 不关政治的(a+political政治的) anemia 反常的(a+nomal正常的+ous) ② 加在单词前,表示"在…,…的" asleep 睡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