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移植环境
- 主 机:VMWare--Fedora 9
- 开发板:Mini2440--64MB Nand,Kernel:2.6.30.4
- 编译器:arm-linux-gcc-4.3.2.tgz
- u-boot:u-boot-2009.08.tar.bz2
二、移植步骤
在这一篇中,我们首先让开发板对CS8900或者DM9000X网卡的支持,然后再分析实现u-boot怎样来引导Linux内核启动。因为测试u-boot引导内核我们要用到网络下载功能。
7)u-boot对CS8900或者DM9000X网卡的支持。
u-boot-2009.08版本已经对CS8900和DM9000X网卡有比较完善的代码支持(代码在drivers/net/目录下),而且在S3C24XX系列中默认对CS8900网卡进行配置使用。只是在个别地方要根据开发板的具体网卡片选进行设置,就可以对S3C24XX系列中CS8900网卡的支持使用。代码如下:
现在修改对我们开发板上DM9000X网卡的支持。
首先,我们看看drivers/net/目录下有关DM9000的代码,发现dm9000x.h中对CONFIG_DRIVER_DM9000宏的依赖,dm9000x.c中对CONFIG_DM9000_BASE宏、DM9000_IO宏、DM9000_DATA等宏的依赖,所以我们修改代码如下:
#gedit include/configs/my2440.h
|
/* * Hardware drivers */ 屏蔽掉u-boot默认对CS8900网卡的支持 //#define CONFIG_DRIVER_CS8900 1 /* we have a CS8900 on-board */ //#define CS8900_BASE 0x19000300 //#define CS8900_BUS16 1 /* the Linux driver does accesses as shorts */ //添加u-boot对DM9000X网卡的支持 #define CONFIG_DRIVER_DM9000 1 //#define CONFIG_DM9000_USE_16BIT 1 注意: //给u-boot加上ping命令,用来测试网络通不通 #define CONFIG_CMD_PING //恢复被注释掉的网卡MAC地址和修改你合适的开发板IP地址 #define CONFIG_ETHADDR 08:00:3e:26:0a:5b //开发板MAC地址 #define CONFIG_SERVERIP 192.168.1.103 //Linux主机IP地址 |
添加板载DM9000网卡初始化代码,如下:
#gedit board/samsung/my2440/my2440.c
|
#include <net.h> #include <netdev.h> #ifdef CONFIG_DRIVER_DM9000 |
修改MD9000网卡驱动代码,如下:
#gedit drivers/net/dm9000x.c
|
#if 0 //屏蔽掉dm9000_init函数中的这一部分,不然使用网卡的时候会报“could not establish link”的错误
|
然后重新编译u-boot,下载到Nand中从Nand启动,查看启动信息和环境变量并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卡,操作如下:
可以看到,启动信息里面显示了Net:dm9000,printenv查看的环境变量也和include/configs/my2440.h中设置的一致。但是现在有个问题就是ping不能通过。
经过一段时间在网上搜索,原来有很多人都碰到了这种情况。出现问题的地方可能是DM9000网卡驱动中关闭网卡的地方,如是就试着修改代码如下:
结果,只是第一次ping不通,以后都是可以ping通的(据网友们说这是正常的),如下图:
好了,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了,就是使用tftp进行下载。关于tftp服务器在Linux中的安装和配置,这里我就不讲了,在网上搜一下很多的。然而,在tftp下载时又遇到了问题,总是出现传送不完整又重新传送的现象,不断的循环,如下图:
困惑好久的tftp问题现在终于搞定啦,心情真是爽啊!!首先分析上面图中的现象,在下载过程中断断续续就说明是可以下载的,只是由于某种原因使网络出现超时从而重新下载,那我想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有两种:1、u-boot中对网络的延时设置;2、就是我的物理网络结构。首先针对第一种,我修改了net/net.c中对网络延时的设置,结果还是不行。接着就试试第二种情况,因为之前我的网络是通过路由器来管理的,主机和开发板也是通过路由器来连接的,所以现在我就改用一条交叉网线直接把主机和开发板连接起来,一试,果然可以啦,哈哈哈哈....。至此,网络部分的移植总算完成了。
8)实现u-boot引导Linux内核启动。
在前面几节中,我们讲了u-boot对Nor Flash和Nand Flash的启动支持,那现在我们就再来探讨一下u-boot怎样来引导Linux内核的启动。
①、机器码的确定
通常,在u-boot和kernel中都会有一个机器码(即:MACH_TYPE),只有这两个机器码一致时才能引导内核,否则就会出现如下mach的错误信息:
首先,确定u-boot中的MACH_TYPE。在u-boot的include/asm-arm/mach-types.h文件中针对不同的CPU定义了非常多的MACH_TYPE,可以找到下面这个定义:
②、准备能被u-boot直接引导的内核uImage
通常,kernel的启动需要u-boot提供一些参数信息,比如ramdisk在RAM中的地址。经过编译后的u-boot在根目录下的tools目录中,会有个叫做mkimage的工具,他可以给zImage添加一个header,也就是说使得通常我们编译的内核zImage添加一个数据头信息部分,我们把添加头后的image通常叫uImage,uImage是可以被u-boot直接引导的内核镜像。
mkimage工具的使用介绍如下:
使用: 中括号括起来的是可选的
|
先将u-boot下的tools中的mkimage复制到主机的/usr/local/bin目录下,这样就可以在主机的任何目录下使用该工具了。现在我们进入kernel生成目录(一般是arch/arm/boot目录),然后执行如下命令,就会在该目录下生成一个uImage.img的镜像文件,把他复制到tftp目录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uImage。
mkimage -n ‘linux-2.6.30.4‘ -A arm -O linux -T kernel -C none -a 0x30008000 -e 0x30008000 -d zImage uImage.img
|
③、Nand Flash的分区。我们查看内核在arch/arm/plat-s3c24xx/common-smdk.c中的分区情况如下:
起始地址 结束地址
|
④、设置修改u-boot的启动参数,在u-boot命令行下输入:
//设置启动参数,意思是将nand中0x50000-0x00200000(和kernel分区一致)的内容读到内存0x31000000中,然后用bootm命令来执行
|
⑤、把uImage.img用tftp下载到内存中,然后再固化到Nand Flash中,操作和执行图如下:
tftp 0x30000000 uImage.img //将uImage.img下载到内存0x30000000处
|
最后,我们重新启动开发板,可以看到,内核被u-boot成功引导起来了,如图:
#define MACH_TYPE_SMDK2440 1008 //针对2440的MACH_TYPE码的值定义为1008
|
那么我们就修改u-boot的MACH_TYPE代码引用部分,确定u-boot的MACH_TYPE。如下:
#gedit board/samsung/my2440/my2440.c //修改board_init函数
|
/* arch number of SMDK2410-Board */
|
其次,确定kernel中的MACH_TYPE。在kernel的arch/arm/tools/mach-types文件中也针对不同的CPU定义了非常多的MACH_TYPE,也可以找到下面这个定义:
smdk2440 MACH_SMDK2440 SMDK2440 1008
|
那么我们就修改kernel的MACH_TYPE代码引用部分,确定kernel的MACH_TYPE。如下:
#gedit arch/arm/mach-s3c2440/mach-smdk2440.c //修改文件最后面
|
//MACHINE_START(S3C2440, "SMDK2440")
|
#gedit arch/arm/kernel/head.S //在ENTRY(stext)下添加如下代码(红色部分)
|
ENTRY(stext)
|
分别重新编译u-boot和kernel。u-boot下载后,记得要saveenv;kernel用tftp下载到内存后使用go命令来测试引导内核,结果可以引导了,如下:
#gedit drivers/net/dm9000x.c //屏蔽掉dm9000_halt函数中的内容
|
/*
|
#gedit include/configs/my2440.h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