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基本粒子群算法实现(二)

虽然这个不是我写的

但是这个粒子群是二维的

之前的是一维的。

main.m

clear all;
close all;
clc;

[x y]=meshgrid(-100:100,-100:100);
sigma=50;
img = (1/(2*pi*sigma^2))*exp(-(x.^2+y.^2)/(2*sigma^2)); %目标函数,高斯函数
mesh(img);
hold on;
n=10;   %粒子群粒子个数

%初始化粒子群,定义结构体
%结构体中八个元素,分别是粒子坐标,粒子速度,粒子适应度,粒子最佳适应度,粒子最佳坐标
par=struct([]);          
for i=1:n
    par(i).x=-100+200*rand();   %[-100 100]对x位置随机初始化
    par(i).y=-100+200*rand();   %[-100 100]对y位置随机初始化
    par(i).vx=-1+2*rand();      %[-1 1]对vx速度随机初始化
    par(i).vy=-1+2*rand();      %[-1 1]对vy速度随机初始化
    par(i).fit=0;               %粒子适应度为0初始化
    par(i).bestfit=0;           %粒子最佳适应度为0初始化
    par(i).bestx=par(i).x;      %粒子x最佳位置初始化
    par(i).besty=par(i).y;      %粒子y最佳位置初始化
end
par_best=par(1);    %初始化粒子群中最佳粒子

for k=1:10
    plot3(par_best.x+100,par_best.y+100,par_best.fit,‘g*‘); %画出最佳粒子的位置,+100为相对偏移
    for p=1:n
        [par(p) par_best]=update_par(par(p),par_best);  %更新每个粒子信息
    end
end

 update_par.m

function [par par_best]=update_par(par,par_best)

    %Px=Px+Pv*t,这里t=1,Px为当前粒子的位置,Pv为当前粒子的速度
    par.x=par.x+par.vx;
    par.y=par.x+par.vy;   

    par.fit=compute_fit(par);    %计算当前粒子适应度

    %Pv=Pv+(c1*rand*(Gx-Px))+(c2*rand*(PBx-Px))
    %这里c1,c2为加速因子
    %Gx为具有最佳适应度粒子的位置
    %PBx为当前粒子的最佳位置
    c1=1;
    c2=1;
    par.vx=par.vx+c1*rand()*(par_best.x-par.x)+c2*rand()*(par.bestx-par.x);
    par.vy=par.vy+c1*rand()*(par_best.y-par.y)+c2*rand()*(par.besty-par.y);

    if par.fit>par.bestfit      %如果当前粒子适应度要好于当前粒子最佳适应度
        par.bestfit=par.fit;    %则更新当前粒子最佳适应度
        par.bestx=par.x;        %更新当前粒子最佳位置
        par.besty=par.y;
        if par.bestfit>par_best.fit     %如果当前粒子最佳适应度好于最佳粒子适应度
            par_best.fit=par.bestfit;   %则更新最佳粒子适应度
            par_best.x=par.x;           %更新最佳粒子位置
            par_best.y=par.y;
        end
    end

end

  

compute_fit.m

function re=compute_fit(par)
    x=par.x;
    y=par.y;
    sigma=50;
    if x<-100 || x>100 || y<-100 || y>100
        re=0;        %超出范围适应度为0
    else            %否则适应度按目标函数求解
        re= (1/(2*pi*sigma^2))*exp(-(x.^2+y.^2)/(2*sigma^2));
    end
end

  

时间: 2024-08-10 00:05:22

matlab基本粒子群算法实现(二)的相关文章

matlab基本粒子群算法实现(三)

这里我想说明的是 粒子群的收敛里面可能会有的错误 我选用了一个三峰曲面 而粒子群很容易陷入局部最大值 所以得出的值不一定是全局最大值. 哈哈哈,粒子群算法结束了, 接下来我应该是去学BP神经网络. 就是这么任性 main.m clear all;close all;clc; x=linspace(-3,3,500); y=linspace(-3,3,500); [x,y]=meshgrid(x,y) ; z = 3*(1-x).^2.*exp(-(x.^2) - (y+1).^2) - 10*(

matlab基本粒子群算法实现(四)

最后在炼数成金那边找到了很好的一篇教程 在这里把它整理一下 做个粒子群算法的收尾 main.m %% I. 清空环境 clc clear %% II. 绘制目标函数曲线 figure [x,y] = meshgrid(-5:0.1:5,-5:0.1:5); z = x.^2 + y.^2 - 10*cos(2*pi*x) - 10*cos(2*pi*y) + 20; mesh(x,y,z) hold on %% III. 参数初始化 c1 = 1.49445; c2 = 1.49445; max

matlab基本粒子群算法简单实现(一)

算法没有和图像处理直接相关, 不过对于图像分类中的模式识别相关算法, 也许会用到这个优化算法. 不过不管有没有用, 还是得一步一步学起来 算法步骤: 1.首先确定粒子个数与迭代次数. 2.对每个粒子随机初始化位置与速度. 3.采用如下公式更新每个粒子的位置与速度. Px=Px+Pv*t; %位置更新公式 Pv=Pv+(c1*rand*(Gx-Px))+(c2*rand*(PBx-Px)); %速度更新公式 main.m [xm,fv]=PSO(@fitness,40,2,2,0.5,100,30

粒子群算法(PSO)算法解析(简略版)

粒子群算法(PSO) 1.粒子群算法(PSO)是一种基于群体的随机优化技术: 初始化为一组随机解,通过迭代搜寻最优解. PSO算法流程如图所示(此图是从PPT做好,复制过来的,有些模糊) 2.PSO模拟社会的三条规则: ①飞离最近的个体,以避免碰撞 ②飞向目标(认知行为)--Pbest ③飞向群体的中心(社会行为)--Gbest 3.迭代公式: 举一个粒子...在一维中,利用MATLAB中自带的函数求极值        搜索起始点位置 注:fmincon(有约束的非线性最小化) fminbnd(

C语言实现粒子群算法(PSO)二

上一回说了基本粒子群算法的实现,并且给出了C语言代码.这一篇主要讲解影响粒子群算法的一个重要参数---w.我们已经说过粒子群算法的核心的两个公式为: Vid(k+1)=w*Vid(k)+c1*r1*(Pid(k)-Xid(k))+c2*r2*(Pgd(k)-Xid(k))Xid(k+1) = Xid(k) + Vid(k+1) 标红的w即是本次我们要讨论的参数.之前w是不变的(默认取1),而现在w是变化的,w称之为惯性权重,体现的是粒子继承先前速度的能力. 经验表明:一个较大的惯性权重有利于全局

蚁群算法和简要matlab来源

1 蚁群算法原理 从1991由意大利学者 M. Dorigo,V. Maniezzo 和 A. Colorni 通过模拟蚁群觅食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群体的模拟进化算法--蚁群优化.极大关注,蚁群算法的特点: ① 其原理是一种正反馈机制或称增强型学习系统; 它通过[最优路径上蚂蚁数量的添加→信息素强度添加→后来蚂蚁选择概率增大→最优路径上蚂蚁数量更大添加]达到终于收敛于最优路径上L ② 它是一种通用型随机优化方法, 它吸收了蚂蚁的行为特(内在搜索机制) , 它是使用人工蚂蚁仿真(也称蚂蚁系统) 来求

蚁群算法求解旅行商问题(附c和matlab源代码)

前几天写了个模拟退火算法的程序,然后又陆陆续续看了很多群智能算法,发现很多旅行商问题都采用蚁群算法来求解,于是开始写蚁群算法的模板.网上关于蚁群算法的理论很多就不再这里赘述了,下面直接上代码和进行简单的比较. c代码: 1 #ifndef _CITY_H 2 #define _CITY_H 3 struct CITY 4 { 5 int id; 6 double x, y; 7 }; 8 #endif // !_CITY_H CITY.h 1 #ifndef _OPTION_H 2 #defin

粒子群算法求解优化问题(MATLAB)

粒子群算法求解函数极值 初始化一个粒子群体随机分布在解空间中.然后每一次迭代,根据每个粒子的历史最优位置和粒子群的最优位置更新每个粒子的位置,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clc;clear all; tic; %程序运行计时 E0=0.001; %允许误差 MaxNum=100; %粒子最大迭代次数 narvs=1; %目标函数的自变量个数 particlesize=30; %粒子群规模 c1=2; %每个粒子的个体学习因子,也称为加速常数 c2=2; %每个粒子的社会学习因子,也称为加速常数 w=0.

粒子群算法

粒子群算法是基于鸟群觅食的行为提出来的,每一个单一个体鸟视为搜索空间的一个粒子,都被视为问题的可能解,每个粒子都有一个由待优化函数决定的适应度函数,通过适应度值迭代更新粒子的位置和速度 粒子速度和位置的维度由问题的未知量决定,例如,求sin(∑i=1 to kxi-4)的最小值,如果k=2,那么速度V和位置X就是二维的,如果k=20,那么V和X都是20维的 设粒子i的历史最优位置为p,种群粒子的历史最优位置为pg,粒子按照下式来更新位置和速度: v=w*v+c1r1(p-x)+c2r2(p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