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笔记] CUDA Cuts: Fast Graph Cuts on the GPU

Paper:V. Vineet, P. J. Narayanan. CUDA cuts: Fast graph cuts on the GPU. In Proc. CVPR Workshop, 2008.



原文出处:

http://lincccc.blogspot.tw/2011/03/cuda-cuts-fast-graph-cuts-on-gpu_03.html



问题概述:Graph cut是一种十分有用和流行的能量优化算法,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普遍应用于前背景分割(Image segmentation)、立体视觉(stereo vision)、抠图(Image matting)等。但在获得不错效果的同时,Max-flow / Min-cost问题求解的时间代价却很大。本文作者称其所知最佳的Graph cut实现求解一张640×480的图至少需100毫秒(平均数据会差得多),无法满足实时应用的需求。但事实上,Max-flow求解中经典的Push-relabel算法在流的计算和维护上只与局部相关,具有潜在的可并行性,适于GPU加速。因此,作者实现了push-relabel算法的GPU版。作者称其算法于一张640×480的图平均每秒可以求解150次Graph cut(Nvidia 8800 GTX),也就是约6.7毫秒速,是传统CPU算法约30-40倍速。作者还提供源码的下载,点我

Definition & Notation
对于一个图 G = (V, E) ,其中 V 为节点集合,包括源点 s 和终点 t (也可以定义多个端点,其可以优化为双顶点图)、以及其他诸多中间节点集合 VE 为连接这些节点的边,每条边附有容量 c(u, v) 代表节点 u 通过这条边流向节点 v 所能承受的最大流量,在具体应用中边的容量通常等价于其能量值。Graph cut的目的在于找到图的Min-cut,Cut将 V 分割为两个部分,去掉这些边将使舍得图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只与 st 相连通(如下图),而Min-cut是所有cut中边的能量值总和最小的一个。

算法上要直接找Min-cut是十分困难的,通常要将问题转化为与之等价的Max-flow问题(理论推导点我)。Graph cut具体应用的性能关键在于能量函数的定义,用于计算机视觉中的一种常见能量函数定义如下:    
   
Dp 定义数据能量,Vp, q 定义平滑度能量,N 定义相邻关系,fp 为像素 p 的标签(属于 s 或 t )。

经典Push-relabel算法:
求解Max-flow有两种经典的算法:Ford-Fulkerson和Push-relabel算法。Ford-Fulkerson算法的大意是在图中不断寻找 st 之间可用路径,记入总流量,并维护一张残余网络(Residual graph),直到再也找不到可用路径为止,此时的总流量就是Max-flow(具体算法点我)。Ford-Fulkerson算法的串行性很大,因为可用路径的查找是全局性的,这是GPU所不擅长的。
Push-relabel算法,相对的,具有很强的局部性和可并行性,在每一个子操作中指关心节点及其相邻节点。Push-relabel的基本思路是将尽可能多的流量从 s 推向 t ,但是当 t 已经无法再接受更多的流量时,这些流量将会被反推回 s,最终达到平衡(和Ford-Fulkerson算法一样,再也找不到 st 的可用路径)。算法过程中的“流”称为Preflow(先流),它并不像Ford-Fulkerson算法过程中的流一样总是持续升高直至Max-flow,而是初始预测一个值,在不断趋近于Max-flow,过程中可能出现回流的现象。Preflow对每一个节点满足 e(u) = in(u) – out(u),且 e(u) ≥ 0。当 e(u) > 0 时,节点 u 溢出(overflowing)。溢出的节点需要将多余的流量Push向其相邻的节点,即Push操作。当一条从 st 的路径上所有的节点都不溢出时,此路径上的Preflow就变成真正的Flow了。
Push-relabel算法和Ford-Fulkerson算法一样都会维护一张残余网络。对于图中的每一个节点 u,若在残余网络中存在 e(u, v),则 h(u) ≤ h(v) + 1。Push操作只能在 h(u) > h(v)u 节点溢出且 e(u, v) 残留容量时进行;而当 u 节点溢出,且与之相邻所有残留边节点的 h(v) ≥ h(u) 时,只能进行Label操作,增加节点 u 的高度,即 h(u) += 1。在初始化时,h(s) = nt 及其他所有节点的高度均为 0;从 s 出发的所有边初始化 f(e) = c(e),其余边 f(e) =0。Push-relabel算法将不断重复Push和Label操作,直至任意操作都无法进行。
(更详细的算法步骤推荐查阅Tutorial,点我

比较形象点,Push-relabel是泛滥的洪水,奔腾向前,堵了就倒流;Ford-Fulkerson则是很温吞的做法,先找个人探路,回来报告能流多少水就开闸放多少。

Push-relabel算法的GPU版:
存储和线程结构:
Grid拥有和输入图片一样的维度,并被分为若干个Block,每个Block的维度为 B×B。每个线程对应一个节点(像素),即每个Block对应 B×B 个节点、需要访问 (B+2)×(B+2) 个节点的数据。每个节点包含以下数据:溢出量 e(u),高度 h(u),活跃状态 flag(u) 以及与其相邻节点间的边的容量。活跃状态共3种:Active,e(u) > 0h(u) = h(v) + 1;Passive,e(u) > 0h(u) ≠ h(v) + 1,这种状态在Relabel后可能变成Active;Inactive,没有溢出且没有相邻残留边,
这些数据存储在全局或设备内存中,被所有线程共享。
(GPU架构及Cuda指南参考NVidia相关手册,点我
本文作者通过4个Kernel实现GPU版Push-relabel算法:
1) Push Kernel (node u):



h(u)e(u) 从全局内存读入到Block共享内存中(使用共享内存是因为一些数据会被相邻线程共享,这种读入方式相对单独的读入更节省时间);



同步线程(使用共享内存都需要做这一步,为了保证所有内存都被完全读入了);



e(u) 按照Push规则推向相邻节点(不大于边的剩余容量,且 h(u) ≥ h(v) );



将以上Preflow记入一个特殊的全局数组 F

之所以记入 F,而不直接写入相邻节点,是因为在并行Push操作时,一个节点的溢出值同时受到多个相邻节点的影响,如果直接写入,可能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Read-after-write data consistency)。因此,作者将原来的Push操作分成了Push和Pull两个Kernel执行(另一种选择是在同一个Kernel中分两部分执行,之间进行一次同步,但是对于Block边缘的节点,这种同步需要等待其他Block的线程,这种Block间的同步并不被所有GPU支持)。
2) Pull Kernel (node u):



读入 F 中推向 u 的Preflow;



累加所有新的Preflow,得到最终的溢出值,记入 e(u) 到全局内存。

3) Local Relabel Kernal (node u):
按照经典Push-relabel算法中的Relabel操作,局部地调整节点的高度



h(u)flag(u) 从全局内存读入到Block共享内存中;



同步线程;



计算 u 相邻 active / passive 节点的最小高度;



该最小高度+1,作为新高度写入 h(u) 到全局内存。

4) Global Relabel Kernal:
从终点 t 开始,按照广度优先策略,遍历所有节点,更新其高度至正确的距离(节点的高度总是其与终点距离的下限)。迭代次数 k 被记录与全局内存中。



如果 k == 1,所有与 t 相邻且有残留边的节点高度被设为 1;



所有未被设置的节点检查其相邻节点,若其相邻节点的高度为 k,则设置该节点高度为 k+1;



更新高度值到全局内存。

算法总体流程:
a. 计算能量矩阵 → b. Push+Pull Kernel循环 → c. Local Relabel Kernel循环 → d. Global Relabel Kernel循环 → e. 重复b到d至收敛(没有可进行的Push和Relabel操作)



作者还基于GPU实现了Dynamic graph cut,应用于连续细微变化的Graph cut,通过对前一帧的简单修改形成新图,重用其他数据,加速Max-flow的求解。作者的实验数据称GPU实现可以提速70-100倍。不过具体应用具体分析,提速肯定是有的,多少未知,要待我实现过试验过。据说这个印度人提供的代码Bug颇多,虽然不太信,但还是先做了要重新实现的准备。末了,吐个槽,这论文贡献不大,确实只是发Workshop的水平。

时间: 2024-08-05 11:44:26

[论文笔记] CUDA Cuts: Fast Graph Cuts on the GPU的相关文章

【论文笔记】Spatial 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 for Skeleton-Based Action Recognition

Spatial 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 for Skeleton-Based Action Recognition 2018-01-28  15:45:13  研究背景和动机: 行人动作识别(Human Action Recognition)主要从多个模态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即:appearance,depth,optical-flow,以及 body skeletons.这其中,动态的人类骨骼点 通常是最具有信息量的,且能够和其他模态进行互补.

Graph Cuts学习笔记2014.5.16----1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论文学习后,现在下载了一些代码,准备从OpenCV跟matlab两个方面着手搭建自己的图像分割平台,计划耗时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昨天去西工大,听了一场Graph Asia的报告,里面有个Microsoft的人讲述自己怎么写paper.纠正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误区:就是做完实验再写paper,这个是不对的,应该像软件工程的开发流程一样,文档先行才对,一遍写文档一边写代码. 还有一点感悟就是,关于图像分割这块的内容,大家都做的比较多了,怎么样让自己的工作出彩,还有原创性的idea很重要

Graph cuts

图割方法 求解图割的算法也就是解最小割的算法 : 1) Goldberg-Tarjan 2) Ford-Fulkerson 3) 上诉两种方法的改进算法 参考文献 1) Fast Approximate Energy Minimization via Graph Cuts.(如何用图建模,定义,证明,性质) 2) An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Min-Cut/Max-Flow Algorithms for Energy Minimization in Vision.

图像分割系列: 1. graph cuts

写在最前: 对最近的工作进行简要总结,毕竟老了,容易忘. 力求言简意赅,了解思想,不过分深入算法. 这里有两个链接大家参考: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MGX8HXskKk 2. http://blog.csdn.net/zouxy09/article/details/8532111 简介: Graph cuts 也叫图割(复数), 所以从字面上就一个图(图论里的图)可以有多个割,这里的割,指分割,也就是segmetation. 算法的含义就是用图论

图像分割——graph cuts

Graph cuts是一种基于图论的方法,它是一种能量优化算法,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应用于前景背景分割,立体视觉,抠图等. 这类方法首先使用无向图G=<V,E>表示要分割的图像,V和E分别是顶点和边的集合.此处的Graph和普通的Graph稍有不同,普通的图由顶点和边构成,如果边的有方向的,这样的图被则称为有向图,否则为无向图,且边是有权值的,不同的边可以有不同的权值,分别代表不同的物理意义.而Graph Cuts图是在普通图的基础上多了2个顶点,这2个顶点分别用符号”S”和”T”表示,统称为终端

论文笔记(2):A fast learning algorithm for deep belief nets.

论文笔记(2):A fast learning algorithm for deep belief nets. 这几天继续学习一篇论文,Hinton的A Fast Learning Algorithm for Deep Belief Nets.这篇论文一开始读起来是相当费劲的,学习了好几天才了解了相关的背景,慢慢的思路也开始清晰起来.DBN算法就是Wake-Sleep算法+RBM,但是论文对Wake-Sleep算法解释特别少.可能还要学习Wake-Sleep和RBM相关的的知识才能慢慢理解,今天

论文笔记(1)——《Where&#39;s Wally?Precise User Discovery Attacks in Location Proximity Services》

Abstract: 位置相近服务在社交和移动网络的广泛使用是基于可用性和用户隐私的平衡,但引发了三角定位攻击的风险.文章系统化地讨论了此类攻击的防范,包括问题在不同临近模型下的形式化,针对不同模型的有效攻击,以及攻击需要的询问次数的确界,并针对实际应用进行实验. 一)对攻击的建模:UDP,已知包含点p的欧氏平面区域A以及一个提供邻域信息的黑箱,找到点p的位置 邻域(proximity oracle)定义:,以某点为圆心的区域 原问题化为两部分: 1)Disk Coverage:将A用最少的r-邻

【转】Deep Learning论文笔记之(四)CNN卷积神经网络推导和实现

原作者:zouxy09 原文链接:http://blog.csdn.net/zouxy09/article/details/9993371 Deep Learning论文笔记之(四)CNN卷积神经网络推导和实现 [email protected] http://blog.csdn.net/zouxy09          自己平时看了一些论文,但老感觉看完过后就会慢慢的淡忘,某一天重新拾起来的时候又好像没有看过一样.所以想习惯地把一些感觉有用的论文中的知识点总结整理一下,一方面在整理过程中,自己

Deep Learning论文笔记之(四)CNN卷积神经网络推导和实现(转)

Deep Learning论文笔记之(四)CNN卷积神经网络推导和实现 [email protected] http://blog.csdn.net/zouxy09          自己平时看了一些论文,但老感觉看完过后就会慢慢的淡忘,某一天重新拾起来的时候又好像没有看过一样.所以想习惯地把一些感觉有用的论文中的知识点总结整理一下,一方面在整理过程中,自己的理解也会更深,另一方面也方便未来自己的勘察.更好的还可以放到博客上面与大家交流.因为基础有限,所以对论文的一些理解可能不太正确,还望大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