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和诸葛亮闹翻:无意说出蜀国灭亡的根源?

导读:身为管理者,一件事情,自己做是满分,别人做是八十分,宁可让人去做八十分,自己也得跳出来看全局。紧抓大权不放,要么自己干到死,要么是败于战略!!

诸葛亮去世后,晃晃悠悠,来到了地府,还想着马丁琳是不是必治魏延。

“阿亮,你来了啊。”

诸葛亮抬头一看,老董事长刘备正在奈何桥边喝酒撸串。

“主公……”诸葛亮眼圈红了,似乎又闻到了南阳草庐时的味道。

01

那一年,刘备带着两个骑马的汉子给了诸葛亮三个壁咚,拿到了三国通关秘笈。白帝城又三言两语把他给说跪了。临终留下最高指示,打回中原老家去。

刘备给诸葛亮倒酒:“阿亮,你辛苦了。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这么拼,为什么还输给了僵尸流的司马懿?”

诸葛亮一时语塞,他做到了一切,实在想不出自己为什么会输。

“三国争霸,用人分高下,曹操用人靠用脑,他对天下英雄了如指掌。而孙权呢,主要走嘴,辈份大的叫叔叔,差不多的喊大哥,嘴上抹了蜜,部下能不效死力?袁绍用人是走位,手下的沮授、田丰和许攸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可袁绍只让他们出来亮个相,走个台,表示老袁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走完位都各回后台,看他袁绍一个人表演。”

“我也用了不少人,魏延、杨仪、李严、马谡等人才啊!”诸葛亮略有不服。

“阿亮啊,用人分三步,收人、识人跟用人。收了人,还要识人,得弄清楚人才的长处跟短处。比如马谡……”

02

关于马谡的事情是这样的。

那一年,诸葛亮发了一个朋友圈《出师表》,经老板刘禅转发后,收获好评。亮哥就带着马谡杀了出去。

前任总裁备哥早就说过,马谡这个人是口活党,不能重用。

但亮哥就好这一口,天天跟马谡包通宵谈兵法。带出去打仗,马谡跑到街亭,偏爱半山豪宅,把军营搬到山腰上,结果被曹魏猛将张郃围住,喝水就基本靠咽口水了。没多久,马谡把街亭一扔跑回了家。

亮哥追究责任,自己降薪降职,然后一把眼泪把马谡给斩了。

“马谡这个人是个参谋人才,不是领军之人。你用错了地方,人才也变成了废才。”刘备说道。

“这个人是我用错了。”诸葛亮低头,“不过,我也用了魏延嘛。”

“我听说魏延提了一个袭长安的子午谷奇谋?”刘备问。

03

关于子午谷奇谋是这样的。

魏延率一万精兵从子午谷迅速插入,一举拿下长安跟潼关,守住潼关之后,由诸葛亮率大军会师。这样就能把蜀国的战略前沿推到长安一线。

“魏延的这个计谋太冒险。”诸葛亮的脖子红了。

“汉弱魏强,不冒险安能成功?用人有一个关键,要有试错机制。”

“试错?”

“要允许人才犯错。不试错,人才怎么成长?我们用街亭给马谡上了昂贵的一课,你却把他斩了,这不是浪费学费嘛!”

“我是有点冲动了。”诸葛亮服了。

04

“其实你犯的最大错误,是不敢用人。”刘备说道,“你事必躬亲,听说给司马懿的衣服,也是你亲自选的款式?”

“我……”

“木马流车、孔明灯、诸葛弩……这些东西不是你该研究的啊,我大汉需要的是一个国相,而不是一个十八级木匠。”

“我是怕他们做不好!”诸葛亮争道。

“这就是问题了,你知道柳传志吗?”

“柳传志?是柳下惠的什么人?”

“这是穿越过来的,你可能不知道,他有一个说法,一件事情,自己做是满分,别人做是八十分,但宁可让人去做八十分,自己也得跳出来看全局。这就是用人的第二个关键:放权。 你不放权,脑子里是灯啊马啊车啊,还怎么思考大战略?这用人三部曲,你没抓住,只好自己干到死了。”

诸葛亮沉默了。

05

“你知道最高明的领导人是什么样吗?是我的先祖刘邦!”

刘备陷入深思,两眼却放光,“刘邦不过秦之亭长,却亡暴秦,创不世伟业。还没费多大劲,一天就是喝酒撸串。这就是因为他会识人用人。要茬架有韩信,要算计有张良,要江浙沪包邮有萧何。鸿门宴项伯替他挡枪,爬厕所樊哙替他垫脚,吃霸王餐张良替他买单。他老人家啥都不用管,只需要把合适的事情交给合适的人就可以了。”

刘备无比羡慕,“什么都不用做,只管寻人、识人、用人才是领导的最高境界。人,才是管理的大道。”

“人……”诸葛亮似乎明白什么了。刚想说点啥,桥边的个体专营户孟婆倒了一碗酒过来。

“这位卢瑟(loser),先干了这碗大力汤再吹吧。”

诸葛亮一饮而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时间: 2025-01-15 19:21:55

刘备和诸葛亮闹翻:无意说出蜀国灭亡的根源?的相关文章

刘备找了4个人,建立了蜀国, 朱元璋找了8个人,建立了大明王朝

刘备找了4个人,建立了蜀国, 朱元璋找了8个人,建立了大明王朝: 太祖找到10个元帅,建立了新中国: 耶稣找了12个门徒,建立全球最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 马云找了18个人,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 孔子找了72个门徒,建立儒家思想影响全世界! 群主找了我们几百号人建了个群.群主你出来解释解释,你准备带领我们往那个方向走?再问一句,2017年已经第十一天了,2016年的奖金哪天发?

生活欺骗了你,又能怎样,顺其自然吧

当我泪眼婆娑的擦拭眼角时,心里万分的难过.方明白一切都是自己一厢情愿了,不知道是生活欺骗了自己还是自己历练的不够坚强,一切都是自己的以为. 当你给人打工,领导说的话错的也是对的明明知道可还是要执行,要不就滚蛋走人,这是生活的常态.一个人的善良是改变不了什么的,这是当今生活的风气使然,仔细想想也没什么好难过的. 我想让自己冷漠,用一次次的无情让自己历练的没人味.不是社会怎么了而是现在的人怎么了,一个那么大的公司的主管还不如陌生的人来的暖人心,仔细想想又何苦为难自己变成那样的人呢?自己圆滑一些,想开

三国关于诸葛亮的成语

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按兵束甲] 成语典故: 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案兵束甲] 成语典故: 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阿斗太子] 成语典故: 丈夫是个阿斗太子,哪怕你是诸葛亮,也只好叹口气. 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半筹莫展] 成语典故: 周瑜虽能用计,岂能出诸葛亮之料乎?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八攻八克] 成语典故: 北敌势方强,娄

刘备的仁义 ——品《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的歌颂,则是以刘备为中心,主要体现在对刘备仁义的描写上.在书中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人志士.刘备的仁义,使他成就了一番事业,也使他

真实的诸葛亮

此篇文章来字得到APP(逻辑思维栏目) 最近看了一本十几年前的老书,朱子彦写的<走下圣坛的诸葛亮--三国史新论>.关于诸葛亮这个人,这本书中的观点非常颠覆. 我们心目中的诸葛亮形象,大概有以下三个核心特征: 第一,有极高的智慧,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外交内政,都足智多谋.鲁迅先生曾经半开玩笑地说:孔明之智近乎妖.他像个妖怪那么聪明. 还有第二点,诸葛亮对汉室朝廷和刘备耿耿忠心.他留下那句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使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说过: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他不行,你就上.但是诸葛亮没有,他仍然尽

中国所有皇帝顺序,太全了!

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 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 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 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 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 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 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 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 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 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 13.三国魏武帝(

项目感悟之团队建设

有时候,估计很多人有同感:一件事情,从刚开始就可以预见结果.是的,抛开其他因素不谈,单纯从一个团队的人员组成上就能看出端倪一二来. 有时候,自己感觉自己都有点苛刻,是呀,与人无仇,可是为什么非要和人家较真呢?人家也是需要这份工作的呀.可是,从项目角度来说,不下决心去调整人员配备,又怎么能够达到自己理想的项目目标呢? 有时候,反思三国演义,感觉给人以很多启示,结局也合情合理: 先看蜀军,刘备只有诸葛亮这个杰出的谋士.诸葛亮刚出山时,能力的确很出彩,利用他发达的高阶推理能力,接连帮刘备化险为夷,最终

测试人机问答系统智能性的3760个问题

本文给出了3760个问题,这些问题来自于广大网友对QuestionAnsweringSystem的测试. 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人类是怎么思考回答的呢? 对我们来说,回答这些问题是一个很自然甚至很简单的思考过程,可是我们却很难把我们的思考过程严格地描述清楚.我们从小到大,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知识,这些经验和知识来自我们的社会实践和学校学习. 我们所处的世界不是完美的,我们本身也不是完美的,人与人的相互交流也不是完美的,我们经常需要反复地沟通,尽管这样,有时候我们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对方的意思,有可

三国时期 谋士综合排名

来源: http://www.e3ol.com/culture/html/2010-8/15903/15903_2010821.shtml 原标题:三国谋士排名(最准确) 首先界定一下三国谋士.从公元184年黄巾起到281年灭吴止,是为三国.谋士,是出主意的人.所以凡是有谋士带兵打仗做统帅的,一律不在这个范畴内.参考资料以<三国志>为准.所以某些李儒之流,不在此内.如果有诸葛亮型的,出得厅堂打硬仗下得厨房耍花样的,则只算作为谋士这一社会角色时的作为. 下面是加分规则: 1. 大谋:谋国谋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