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习Python的时候看到yield的相关语法,感觉很独特,相比其他如C/C++的语法比较有意思,于是在看完资料相关章节做一个总结。
yield 是一个类似于 return的语法,但是对于return 而言,在其执行之后,意味着将数据返回给调用者,子程序结束,但是yield却不一样,它能够继续执行,直到下一个yield 转交执行权,之后又可以进入继续执行,周而复始,直到抛出异常。
for in range()是一个简单有用的循环,之前的学习知道range()返回的是一个对象,有惰性求值的特点,下面是一个利用yield简单模拟range()函数的特点
def xrange(m): n=m while(n): n-=1 yield nfor i in xrange(5): print(i)
结果:
‘‘‘4 3 2 1 0‘‘‘
这种独特语法现象的原因,从书中摘出相关资料如下:
当函数中使用yield产生一个值的时候,调用函数会返回一个generator对象,也就是一个生成器,此对象有__next__()方法,通常会调用next()调用该方法取出下一个产生的值,若无法产生下一个值,就会发生StopIteration这样的异常 --《Python程序设计教程》
除了解释以上现象,反之也可推测 for in 函数的参数可以是生成器,生成器具有惰性求值特点,推测之前遇到过惰性求值的都是生成器(推测)
yield可以通过send函数来产生值,下面用一个课本上的DEMO来熟悉其相关函数的使用,课本完成了一个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import randomdef producer(): while True: data=random.randint(0,9) print(‘生产了:‘,data) yield datadef consumer(): while True: data=yield print(‘消费了:‘,data)def clerk(jobs,producer,consumer): print(‘执行了{}次生产与消费‘.format(jobs)) p=producer() c=consumer() next(c) #这里容易出错 for i in range(jobs): data=next(p) c.send(data) clerk(5,producer,consumer)
上面注释的地方比较有意思,只是执行一次yield,而没有任何输出,似乎是没用,但是删除之后程序却无法执行,我的理解是必须执行一次使值转化成生成器对象才能接受相关数据。
为了印证我的观点,执行以下代码:
print(type(producer))print(type(producer()))
输出:
‘‘‘<class ‘function‘> <class ‘generator‘>‘‘‘
时间: 2024-10-25 01:4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