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1)-天线端口Antenna Port和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

上篇博文《LTE物理传输资源(3)-时频资源》的最后提到了PCFICH等几种下行物理信道,这篇博文本来想写PCFICH信道的,但在准备写PCFICH的时候,发现需要用到天线端口的相关内容,而这些内容目前还没有写。所以本文就先写天线端口和下行参考信号的相关内容。

1.天线端口(Antenna Port)和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的关系

天线端口是一个逻辑上的概念,它与物理天线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在下行链路中,天线端口与下行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是一一对应的:如果通过多个物理天线来传输同一个参考信号,那么这些物理天线就对应同一个天线端口;而如果有两个不同的参考信号是从同一个物理天线中传输的,那么这个物理天线就对应两个独立的天线端口。

R9协议定义了四种下行参考信号,天线端口与这些参考信号的对应关系如下:

(1)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CRS),或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RS支持1个、2个、4个三种天线端口配置,对应的端口号分别是:p=0,p={0,1},p={0,1,2,3}。

(2)MBSFN参考信号(MBSFN reference signals),只在天线端口p=4中传输。这种信号用的不多,本文不涉及。

(3)UE特定参考信号(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或UE专用参考信号,或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DM-RS)。可以在天线端口p=5,p=7,p=8,或p={7,8}中传输。这块内容在后面的博文中再写。

(4)定位参考信号(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s),只在天线端口p=6中传输。这种信号用的不多,本文不涉及。

2.小区特定参考信号的结构示意图

设计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承载用户数据,而是在于提供一种技术手段,可以让终端进行下行信道的估计。终端可以通过对小区特定参考信号的测量,得到下行CQIPMIRI等信息。

在每个小区中,可以有1个、2个或4个小区特定参考信号,分别对应1个、2个或4个天线端口。对于一个支持PDSCH传输的小区,它的所有下行子帧均要传输小区特定参考信号,这些参考信号可以在端口0或端口0、1或端口0、1、2、3中传输。需要说明的是,小区特定参考信号只能在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LTE系统中传输(还有一种专门用于MBSFN传输、子载波间隔是7.5KHz的情况还记得吗?请参考博文《LTE物理传输资源(1)-帧结构和OFDM符号》)。

下图是不同天线端口下,下行为Normal CP时小区特定参考信号的一种RE映射位置图。

之所以强调“一种”,是因为这个小区参考信号的RE位置与物理小区ID(还记得怎么获取吗?需要读取PSS和SSS,请参考博文《LTE小区搜索-物理小区ID和同步信号PSS、SSS》)、下行CP类型、频率偏移(k=0,1,2,3,4,5)有关,下面具体分析为什么小区参考信号是这样的位置。

3.小区特定参考信号承载的内容

在描述RE映射位置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小区参考信号里映射的内容是什么。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实际上承载的是一个序列值(称为r序列),这个序列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规则映射到不同的RE中。每个OFDM符号内的参考信号都对应着1个长度为220个点的r序列,这些220个点的序列值均匀的分布在整个带宽中,每个序列点都映射到一个RE中。220个点对应的是110个RB的带宽,实际上有效的序列点个数还要看当前的实际带宽,比如当前带宽是10M,也就是说整个带宽只有50个RB,那么此时这220个序列点中,只有前面的100个序列点有效(一个OFDM符号中,每个RB有2个RE承载参考信号的序列点),此时终端只需要在每个OFDM符号中解析前100个序列点即可(当然,终端也没有办法解析出100以后的序列点)。

一个RE承载着一个小区特定参考信号的序列点,这些序列点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序列r,这个序列r可以由下面的公式计算得到:

为方便理解,有必要对上面的公式做些说明:

(1)N_max_DLRB固定等于110,因此m的范围是[0,219],所以小区特定参考信号序列r包括220个点,即每个OFDM符号可以生成220个参考信号点。

(2)每个r序列对应2个C序列,这两个C序列分别对应r序列的实部和虚部。比如r(0)对应C(0)和C(1)这两个序列,r(219)对应C(438)和C(439)这两个序列,所以220个点的r序列对应了440个点的C序列,每个RE都承载了一个实部和一个虚部。

(3)C序列由序列x1和序列x2组成。因为mod2的存在,每个C、x1和x2序列的点都是0或1,即每个C、x1、x2序列的点均对应一个bit值(0或1)。所以,每个OFDM符号中,220个点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序列r由440个C序列点组成,对应的bit个数是440bits。换句话说,每个OFDM符号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包括了440个bits的x1序列点和440个bits的x2序列点。

(4)对于x1序列,bit31由bit3和bit0推出;对于x2序列,bit31由bit3、bit2、bit1和bit0推出,示意如下(两个序列的其他bit值可以由公式递归推出)。

经过上面的分析,已经得到了小区特定参考信号序列r,下面再分析怎么将这些序列点映射到不同的RE中。

4.小区特定参考信号的映射

不是所有的RE都可以承载小区特定参考信号的序列r,符合条件的RE的坐标(k,l)需要满足下面这个公式。

其中:

(1)k表示子载波的偏移位置,范围是0-5。不同的载波偏移位置不同,如下图所示。

(2)l表示每个时隙中OFDM符号的偏移值。该值与天线端口号p、下行CP类型有关,见下表。所以说,前文给出的小区参考信号结构示意图只是其中的一个情况。

(3)相同的天线端口,在同个OFDM符号内,间隔6个子载波。天线端口0和1在每个时隙的第1和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L=0,L=4或L=3),天线端口2和3在每个时隙的第2个OFDM符号(L=1)。四个天线端口、下行Normal CP、频率偏移等于0(即N_cell_ID=0)时的示意图结构如下。

进一步分析上面的映射公式,可以推导出下面几个知识点:

(1)终端对小区特定参考信号的解析过程,发生在PSS和SSS的同步之后。公式中的N_cell_ID是当前小区的物理小区ID,终端只有在完成PSS和SSS的同步之后,才能获取到N_cell_ID以及子帧号和下行CP类型(原因参考博文《LTE小区搜索-物理小区ID和同步信号PSS、SSS》)。

(2)相邻小区的物理小区ID要保证模6值不同。从公式中可以看到,频域偏移k值与(N_cell_ID mod 6)有关。如果小区A和小区B是邻区,且N_cell_ID(A)=1,N_cell_ID(B)=7,那么会导致两个小区相同的天线端口p对应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的位置相同,从而相互间形成了干扰。

通过上述分析,就可以确定整个带宽中每个时隙的小区参考信号的位置了。下面是TDD制式、1.4MHz带宽、下行NormalCP、四天线端口时,整个带宽里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分布示意图(红色色块标注的RE位置)。

5.小区特定参考信号对应的天线端口数从哪获取

从前文描述可以知道,天线端口个数不同,会影响小区特定参考信号的位置,因此终端需要明确的知道当前LTE系统的天线端口个数。根据36212协议表5.3.1.1-1,eNB在传输PBCH的时候,会根据当前天线端口数来选择不同的CRC掩码,因此,终端可以通过解码PBCH,获取当前小区特定参考信号对应的天线端口数目。关于PBCH的相关内容,后续博文再写。

参考文献:

(1)3GPP TS 36.211 V9.1.0 (2010-03)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2)《4G LTE/LTE-Advanced for Mobile Broadband》

(3)http://dhagle.in/LTE

(4)http://www.sharetechnote.com/

(5)3GPP TS 36.212 V9.4.0 (2011-09)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

时间: 2024-10-11 22:55:05

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1)-天线端口Antenna Port和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的相关文章

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7)-DCI2格式和预编码矩阵的选择

TTI是动态调度资源的基本时间单位,每进行一次动态调度就是一个TTI,通常情况下,一个TTI就是1ms.如果eNB在调度下行RB资源的时候,发现可以进行空分复用,或者说1个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内可以同时传输2个下行传输块(简称TB块,Transport Block),那么这个时候,网侧可能会使用DCI2.DCI2A等格式来传输PDSCH的控制信息.下面就具体介绍DCI2格式的内容,以及什么时候使用DCI2格式. 1.组成DCI2格式的bit内容 DCI2

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9)-集中式和分布式资源映射

LTE系统里,RB资源的动态调度是在eNB侧实现的,这里的"RB资源"实际上是特指虚拟RB(Virtual RB)而不是物理RB(Physical RB).VRB是MAC层在调度的时候使用的,属于逻辑上的概念,而PRB是物理层在实际映射RE资源的时候需要使用的,属于实际物理意义上的概念.VRB和PRB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映射关系:最简单的映射关系就是VRB的位置和PRB的位置是相同的,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另外一种复杂点的关系就是VRB和PRB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但是可以依赖某种特定的映射

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6)-下行资源分配方式(Resource Allocation Type)

下行RB的资源分配(Resource Allocation)有三种方式,分别是资源分配方式0.资源分配方式1和资源分配方式2.在上一篇博文<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5)-DCI格式的选择和DCI1A>中提到DCI1A的时候,提到DCI1A只能分配连续的RB,以及这种方式下RIV(Resource Indication Value )的计算,那么这种分配方式其实就是资源分配方式2.而DCI2和DCI2A格式使用的则是另外2种不同的分配方式,即资源分配方式0和资源分配方式1.因此在讲DCI2和D

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3)-PHICH信道

在阅读本文之前,建议先看下博文<LTE-TDD HARQ(1)-上行HARQ时序>,以便更好的理解本文内容. 本文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1)什么是PHICH信道,它的作用是什么 (2)怎么来唯一的标识一个PHICH信道 (3)PHICH信道对应的REG实际映射的内容是什么 (4)PHICH信道的位置 1.什么是PHICH信道 PHICH信道即物理HARQ指示信道,英文全称是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作用是eNB通过该信道向终端反馈上行PUSCH

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5)-DCI格式的选择和DCI1A

PDCCH信道传输的是与物理上下行共享信道(PUSCH.PDSCH)相关的控制信息,即DCI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这些DCI信息包含了诸如RB资源分配信息.调制方式MCS.HARQ-ID等等若干相关内容.终端只有正确的解码到了DCI信息,才能正确的处理PDSCH数据或PUSCH数据. 不同的DCI信息,它的目的可以是不同的,比如,有针对下行RB资源进行分配的DCI,有针对上行RB资源进行分配的DCI,有针对上行功率控制进行调整的DCI,有特别针对下行双

LTE下行参考信号和上行参考信号有哪些 MBSFN 参考信号是什么

LTE下行参考信号和上行参考信号有哪些 在R9中,下行定义了四种参考信号,分别为分别为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RS),用户专用参考信号(UE-RS,又称DM-RS),MBSFN参考信号,位置参考信号(P-RS).在R10中,下行定义了五种参考信号,分别为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RS),用户专用参考信号(UE-RS,又称DM-RS),MBSFN参考信号,位置参考信号(P-RS),以及CSI参考信号(CSI-RS).TE上行采用单载波FDMA技术,参考信号和数据是采用TDM方式复用在一起的.上行参考信号

LTE 下行PDSCH 信道功率分配-Pa、Pb

LTE 下行PDSCH 信道功率分配-Pa.Pb和其他系统类似, LTE下行信道或符号的功率开销是相对于参考信号( RS)功率进行设置的.RS.PBCH.PCFICH.PSS+SSS信道采用静态值方式功率设置,而PHICH.PDCCH, PDSCH信道既可以采用静态值方式也可以采用动态功率分配方式,采用哪种方式取决于PDCCH或PDSCH信道传输的内容.对于采用静态功率分配方式的信道,很好理解,即配置一个与RS信号功率的偏置.而动态功率分配方式有些复杂.为了更好了解动态功率分配方式, 首先,要明

如何优化传输机制来实现实时音视频的超低延迟?

1.前言 要在语音视频 SDK 中实现超低延迟,实时的语音视频传输机制是必不可少的,而 FEC 和 ARQ 的智能结合是实时语音视频传输机制的基石. 在语音社交.视频社交.游戏语音和互动直播等领域,关于在语音视频实时传输中实现低延迟这个议题,已经有不少的文章提出各种方案.绝大部分方案的思路都是"优化",比如说,优化编码.推流.传输和播放等各个环节. 愚以为,要在实时语音视频传输中获得超低延迟,是不能单靠挖空心思去"优化"的,而是要依靠实时的传输机制.就像高铁和火车有

红茶一杯话Binder(传输机制篇_上)

红茶一杯话Binder (传输机制篇_上) 侯 亮 1 Binder是如何做到精确打击的? 我们先问一个问题,binder机制到底是如何从代理对象找到其对应的binder实体呢?难道它有某种制导装置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能静下心来研究binder驱动的代码.在本系列文档的初始篇中,我们曾经介绍过ProcessState,这个结构是属于应用层次的东西,仅靠它当然无法完成精确打击.其实,在binder驱动层,还有个与之相对的结构,叫做binder_proc.为了说明问题,我修改了初始篇中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