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写入请求量大造成的性能和可用性方面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你所采取的措施就是对数据进行分片。这样可以很好地分摊数据库的读写压力,也可以突破单机的存储瓶颈,而常见的一种方式是对数据库做“分库分表”。
数据库分库分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垂直拆分,另一种是水平拆分。这两种方式,在我看来,掌握拆分方式是关键,理解拆分原理是内核。所以你在学习时,最好可以结合自身业务来思考。
垂直拆分的原则一般是按照业务类型来拆分,核心思想是专库专用,将业务耦合度比较高的表拆分到单独的库中。举个形象的例子,就是在整理衣服的时候,将羽绒服、毛衣、T 恤分别放在不同的格子里。这样可以解决我在开篇提到的第三个问题:把不同的业务的数据分拆到不同的数据库节点上,这样一旦数据库发生故障时只会影响到某一个模块的功能,不会影响到整体功能,从而实现了数据层面的故障隔离。
数据库垂直拆分后依然不能解决某一个业务模块的数据大量膨胀的问题,
也就是对数据库和数据表做水平拆分了。
和垂直拆分的关注点不同,垂直拆分的关注点在于业务相关性,而水平拆分指的是将单一数据表按照某一种规则拆分到多个数据库和多个数据表中,关注点在数据的特点。
分库分表引入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引入了分库分表键,也叫做分区键,也就是我们对数据库做分库分表所依据的字段。比如,在用户库中我们使用 ID 作为分区键,这时如果需要按照昵称来查询用户时,你可以按照昵称作为分区键再做一次拆分,但是这样会极大地增加存储成本,如果以后我们还需要按照注册时间来查询时要怎么办呢,再做一次拆分吗?所以最合适的思路是你要建立一个昵称和 ID 的映射表,在查询的时候要先通过昵称查询到 ID,再通过 ID 查询完整的数据,这个表也可以是分库分表的,
分库分表引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一些数据库的特性在实现时可能变得很困难。比如说多表的 JOIN 在单库时是可以通过一个 SQL 语句完成的,但是拆分到多个数据库之后就无法跨库执行 SQL 了,不过好在我们对于 JOIN 的需求不高,即使有也一般是把两个表的数据取出后在业务代码里面做筛选,复杂是有一些,不过是可以实现的。再比如说在未分库分表之前查询数据总数时只需要在 SQL 中执行 count() 即可,现在数据被分散到多个库表中,我们可能要考虑其他的方案,比方说将计数的数据单独存储在一张表中或者记录在 Redis 里面。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akeslove/p/12287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