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IoC是什么
Ioc—Inversion of Control,即“控制反转”,不是什么技术,而是一种设计思想。在Java开发中,Ioc意味着将你设计好的对象交给容器控制,而不是传统的在你的对象内部直接控制。如何理解好Ioc呢?理解好Ioc的关键是要明确“谁控制谁,控制什么,为何是反转(有反转就应该有正转了),哪些方面反转了”,那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
●谁控制谁,控制什么:传统Java SE程序设计,我们直接在对象内部通过new进行创建对象,是程序主动去创建依赖对象;而IoC是有专门一个容器来创建这些对象,即由Ioc容器来控制对 象的创建;谁控制谁?当然是IoC 容器控制了对象;控制什么?那就是主要控制了外部资源获取(不只是对象包括比如文件等)。
●为何是反转,哪些方面反转了:有反转就有正转,传统应用程序是由我们自己在对象中主动控制去直接获取依赖对象,也就是正转;而反转则是由容器来帮忙创建及注入依赖对象;为何是反转?因为由容器帮我们查找及注入依赖对象,对象只是被动的接受依赖对象,所以是反转;哪些方面反转了?依赖对象的获取被反转了。
传统应用程序示意图
当有了IoC/DI的容器后,在客户端类中不再主动去创建这些对象了
有IoC/DI容器后程序结构示意图
1.2、IoC能做什么
IoC 不是一种技术,只是一种思想,一个重要的面向对象编程的法则,它能指导我们如何设计出松耦合、更优良的程序。传统应用程序都是由我们在类内部主动创建依赖对象,从而导致类与类之间高耦合,难于测试;有了IoC容器后,把创建和查找依赖对象的控制权交给了容器,由容器进行注入组合对象,所以对象与对象之间是 松散耦合,这样也方便测试,利于功能复用,更重要的是使得程序的整个体系结构变得非常灵活。
其实IoC对编程带来的最大改变不是从代码上,而是从思想上,发生了“主从换位”的变化。应用程序原本是老大,要获取什么资源都是主动出击,但是在IoC/DI思想中,应用程序就变成被动的了,被动的等待IoC容器来创建并注入它所需要的资源了。
IoC很好的体现了面向对象设计法则之一—— 好莱坞法则:“别找我们,我们找你”;即由IoC容器帮对象找相应的依赖对象并注入,而不是由对象主动去找。
1.3、IoC和DI
DI—Dependency Injection,即“依赖注入”:组件之间依赖关系由容器在运行期决定,形象的说,即由容器动态的将某个依赖关系注入到组件之中。依赖注入的目的并非为软件系统带来更多功能,而是为了提升组件重用的频率,并为系统搭建一个灵活、可扩展的平台。通过依赖注入机制,我们只需要通过简单的配置,而无需任何代码就可指定目标需要的资源,完成自身的业务逻辑,而不需要关心具体的资源来自何处,由谁实现。
理解DI的关键是:“谁依赖谁,为什么需要依赖,谁注入谁,注入了什么”,那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
●谁依赖于谁:当然是应用程序依赖于IoC容器;
●为什么需要依赖:应用程序需要IoC容器来提供对象需要的外部资源;
●谁注入谁:很明显是IoC容器注入应用程序某个对象,应用程序依赖的对象;
●注入了什么:就是注入某个对象所需要的外部资源(包括对象、资源、常量数据)。
看过很多对Spring的Ioc理解的文章,好多人对Ioc和DI的解释都晦涩难懂,反正就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读完之后依然是一头雾水,感觉就是开涛这位技术牛人写得特别通俗易懂,他清楚地解释了IoC(控制反转) 和DI(依赖注入)中的每一个字,读完之后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相信对于初学Spring框架的人对Ioc的理解应该是有很大帮助的。
1.4, 依赖注入的两种方式:设置注入和构造注入
依赖注入是指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需要另外一个对象协助完成时,无需再代码中创建被调用者,而是依赖外部的注入。
Language.java
package com.hust.ioc; public interface Language { String kind(); }
ChineseLan.java
package com.hust.ioc; public class ChineseLan implements Language { public String kind() { return "我讲汉语!"; } }
English.java
package com.hust.ioc; public class English implements Language { public String kind() { return "我讲英语!"; } }
Person.java
package com.hust.ioc; public interface Person { void speak(); }
Chinese.java
package com.hust.ioc; public class Chinese implements Person { private Language mLanguage;//需要注入的对象,有IOC容器创建对象根据配置文件注入 public void speak() { System.out.println(mLanguage.kind()); } //设置注入 public void setLanguage(Language mLanguage){ this.mLanguage=mLanguage; } }
American.java
package com.hust.ioc; public class American implements Person { private Language mLanguage;//需要注入的对象,有IOC容器创建对象根据配置文件注入 public void speak() { System.out.println(mLanguage.kind()); } //构造注入 public American(Language mLanguage){ this.mLanguage=mLanguage; } }
Test.java
package com.hust.ioc;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FileSystemXmlApplicationContext; public class Test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pplicationContext aContext=new FileSystemXmlApplication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xml"); Person mPerson=(Person) aContext.getBean("中国人"); mPerson.speak(); Person mPerson2=(Person) aContext.getBean("美国人"); mPerson2.speak(); } }
重点是配置文件applicationContext.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p="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p"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3.0.xsd"> <!-- 配置bean对象,注入Chinese对象 --> <bean id="中国人" class="com.hust.ioc.Chinese"> <property name="language" ref="汉语"></property><!-- 设置注入: property是需要容器注入的属性,name是属性值,ref是需要向属性注入的id,即注入的对象是“汉语”,该对象实例由ChineseLan类生成--> </bean> <bean id="汉语" class="com.hust.ioc.ChineseLan"></bean> <!-- 配置bean对象,注入American对象 --> <bean id="美国人" class="com.hust.ioc.American"> <constructor-arg ref="英语"></constructor-arg><!-- 构造注入: --> </bean> <bean id="英语" class="com.hust.ioc.English"></bean> </beans>
通过配置文件管理Bean的好处是,各Bean之间的依赖关系被放置在配置文件中实现,而不是在代码中实现,通过配置文件,Spring3能很好的为每个Bean注入属性
用一句话说:就是当调用者对象需要其他对象协助时,IOC容器就会根据配置文件把需要的对象实例化并通过设置注入和依赖注入的方式注入到当前调用者对象中去,作为成员变量。
优点:
1,开发人员不需要关注对象如何被创建的,由IOC容器根据配置文件创建
2,增加新类也非常方便,只需要修改配置文件即可
3,IOC容器通过配置文件来确定需要注入的实例化对象,非常便于单元测试
文字理解参考:http://www.cnblogs.com/xdp-gacl/p/4249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