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占有率分析
1. 平均事务响应时间
Average Transaction Response Time 优秀:<2s
良好:2-5s
及格:6-10s
不及格:>10s
2. 每秒点击率
Hits per Second
当增大系统的压力(或增加并发用户数)时,吞吐率和TPS的变化曲线呈大体一致,则系统基本稳定。若压力增大时,吞吐率的曲线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出现变化缓慢,甚至平坦,很可能是网络出现带宽瓶颈,同理若点击率/TPS曲线出现变化缓慢或者平坦,很可能是服务器响应时间增加,观察服务器资源使用情况,确定是否是服务器问题。
3. 请求响应时间
Time to Last Byte
4. 每秒系统处理事务数
Transaction per second
5. 吞吐量
6. CPU利用率
Processor / %Processor Time 好:70%
坏:85%
很差:90%+
7. 数据库操作消耗的CPU时间
Processor / %User Time 如果该值较大,可以考虑是否能通过友好算法等方法降低这个值。如果该服务器是数据库服务器, Processor\%User Time 值大的原因很可能是数据库的排序或是函数操作消耗了过多的CPU时间,此时可以考虑对数据库系统进行优化。
8. 核心态CPU平均利用率
Processor /%Privileged Time 如果该参数值和"Physical Disk"参数值一直很高,表明I/O有问题。可考虑更换更快的硬盘系统
9. 处理队列中的线程数
Processor / Processor Queue Length 如果该值保持不变(>=2)个并且%Processor Time 超过90%,那么可能存在处理器瓶颈。如果发现超过2,而处理器的利用率却一直很低,那么或许更应该去解决处理器阻塞问题,这里处理器一般不是瓶颈。
10. 文件系统缓存
Memory / Cache Bytes 50%的可用物理内存
11. 剩余的可用内存
Memory / Avaiable Mbytes 至少要有10% 的物理内存值
12. 每秒下载页数
Memory / pages/sec 好:无页交换
坏:CPU每秒10个页交换
很差:更多的页交换
13. 页面读取操作速率
Memory / page read/sec 如果页面读取操作速率很低,同时 % Disk Time 和 Avg.Disk Queue Length的值很高,则可能有磁盘瓶径。但是,如果队列长度增加的同时页面读取速率并未降低,则内存不足。
14. 物理磁盘利用率
Physical Disk / %Disk Time 好:<30%
坏:<40%
很差:<50%+
15. 物理磁盘平均磁盘I/O队列长度
Physical Disk / Avg.Disk Queue Length 该值应不超过磁盘数的1.5~2 倍。要提高性能,可增加磁盘
16. 网络吞吐量
Network Interface / Bytes Total/sec 判断网络连接速度是否是瓶颈,可以用该计数器的值和当前网络的带宽,结果应该小于50%
17. 数据高速缓存区命中率 命中率应大于0.90最好
18. 共享区库缓存区命中率 命中率应大于0.99
19. 监控 SGA 中字典缓冲区的命中率 命中率应大于0.85
20. 检测回滚段的争用 小于1%
21. 监控 SGA 中重做日志缓存区的命中率
应该小于1%
22. 监控内存和硬盘的排序比率 最好使它小于 10% 安装
版本要求
LoadRunner 分为Windows 版本和Unix 版本。如果所有测试环境基于Windows平台,那么只要安装Windows 版本即可。
LoadRunner的Unix版本仅提供Load Generator组件的安装(即LoadRunner中的负载生成器)。也就是说,这个负载生成器可以在Unix环境下安装和运行,并提供给Controller进行远程管理。但是,脚本的录制和场景的设计必须在Windows平台完成。
系统要求
运行LoadRunner,内存最好在128M 以上,LoadRunner7.8 的最低要求。内存最好在512M 以上,安装LoadRunner 的磁盘空间至少剩余500M。操作系统最好为Windows 2000。
二、系列重要参数
(1)LR系列函数:
lr_start_transaction 为性能分析标记事务的开始
lr_end_transaction 为性能分析标记事务的结束
lr_rendezvous 在 Vuser 脚本中设置集合点
lr_think_time 暂停 Vuser 脚本中命令之间的执行
lr_end_sub_transaction 标记子事务的结束以便进行性能分析
lr_end_transaction 标记 LoadRunner 事务的结束
Lr_end_transaction("trans1",Lr_auto);
lr_end_transaction_instance 标记事务实例的结束以便进行性能分析
lr_fail_trans_with_error 将打开事务的状态设置为 LR_FAIL 并发送错误消息
lr_get_trans_instance_duration 获取事务实例的持续时间(由它的句柄指定)
lr_get_trans_instance_wasted_time 获取事务实例浪费的时间(由它的句柄指定)
lr_get_transaction_duration 获取事务的持续时间(按事务的名称)
lr_get_transaction_think_time 获取事务的思考时间(按事务的名称)
lr_get_transaction_wasted_time 获取事务浪费的时间(按事务的名称)
lr_resume_transaction 继续收集事务数据以便进行性能分析
lr_resume_transaction_instance 继续收集事务实例数据以便进行性能分析
lr_set_transaction_instance_status 设置事务实例的状态
lr_set_transaction_status 设置打开事务的状态
lr_set_transaction_status_by_name 设置事务的状态
lr_start_sub_transaction 标记子事务的开始
lr_start_transaction 标记事务的开始
Lr_start_transaction("trans1");
lr_start_transaction_instance 启动嵌套事务(由它的父事务的句柄指定)
lr_stop_transaction 停止事务数据的收集
lr_stop_transaction_instance 停止事务(由它的句柄指定)数据的收集
lr_wasted_time 消除所有打开事务浪费的时间
lr_get_attrib_double 检索脚本命令行中使用的 double 类型变量
lr_get_attrib_long 检索脚本命令行中使用的 long 类型变量
lr_get_attrib_string 检索脚本命令行中使用的字符串
lr_user_data_point 记录用户定义的数据示例
(2)相关脚本:
lr_whoami 将有关 Vuser 脚本的信息返回给 Vuser 脚本
lr_get_host_name 返回执行 Vuser 脚本的主机名
lr_get_master_host_name 返回运行 LoadRunner Controller 的计算机名
lr_eval_string 用参数的当前值替换参数
lr_save_string 将以 NULL 结尾的字符串保存到参数中
lr_save_var 将变长字符串保存到参数中
lr_save_datetime 将当前日期和时间保存到参数中
lr _advance_param 前进到下一个可用参数
lr _decrypt 解密已编码的字符串
lr_eval_string_ext 检索指向包含参数数据的缓冲区的指针
lr_eval_string_ext_free 释放由 lr_eval_string_ext 分配的指针
lr_save_searched_string 在缓冲区中搜索字符串实例,并相对于该字符串实例,将该缓冲区的一部分保存到参数中
lr_debug_message 将调试信息发送到输出窗口
lr_error_message 将错误消息发送到输出窗口
lr_get_debug_message 检索当前消息类
lr_log_message 将消息发送到日志文件
lr_output_message 将消息发送到输出窗口
lr_set_debug_message 设置调试消息类
lr_vuser_status_message 生成带格式的输出,并将其写到 ControllerVuser 状态区域
lr_message 将消息发送到 Vuser 日志和输出窗口
lr_load_dll 加载外部 DLL
lr_peek_events 指明可以暂停 Vuser 脚本执行的位置
lr_think_time 暂停脚本的执行,以模拟思考时间(实际用户在操作之间暂停以进行思考的时间)
lr_continue_on_error 指定处理错误的方法
lr_continue_on_error (0);lr_continue_on_error ⑴;
lr_rendezvous 在 Vuser 脚本中设置集合点
TE_wait_cursor 等待光标出现在终端窗口的指定位置
TE_wait_silent 等待客户端应用程序在指定秒数内处于静默状态
TE_wait_sync 等待系统从 X-SYSTEM 或输入禁止模式返回
TE_wait_text 等待字符串出现在指定位置
TE_wait_sync_transaction 记录系统在最近的 X SYSTEM 模式下保持的时间
(3)Web函数:
web_custom_request 允许您使用 HTTP 支持的任何方法来创建自定义 HTTP 请求
web_image 在定义的图像上模拟鼠标单击
web_link 在定义的文本链接上模拟鼠标单击
web_submit_data 执行"无条件"或"无上下文"的表单
web_submit_form 模拟表单的提交
web_url 加载由"URL"属性指定的 URL
web_set_certificate 使 Vuser 使用在 Internet Explorer 注册表中列出的特定证书
web_set_certificate_ex 指定证书和密钥文件的位置和格式信息
web_set_user 指定 Web 服务器的登录字符串和密码,用于 Web 服务器上已验证用户身份的区域
web_cache_cleanup 清除缓存模拟程序的内容
web_find 在 HTML 页内搜索指定的文本字符串
web_global_verification 在所有后面的 HTTP 请求中搜索文本字符串
web_image_check 验证指定的图像是否存在于 HTML页内
web_reg_find 在后面的 HTTP 请求中注册对 HTML源或原始缓冲区中文本字符串的搜索
web_disable_keep_alive 禁用 Keep-Alive HTTP 连接
web_enable_keep_alive 启用 Keep-Alive HTTP 连接
web_set_connections_limit 设置 Vuser 在运行脚本时可以同时打开连接的最大数目
web_concurrent_end 标记并发组的结束
web_concurrent_start 标记并发组的开始
web_add_cookie 添加新的 Cookie 或修改现有的 Cookie
web_cleanup_cookies 删除当前由 Vuser 存储的所有 Cookie
web_remove_cookie 删除指定的 Cookie
web_create_html_param 将 HTML 页上的动态信息保存到参数中。(LR 6.5 及更低版本)
web_create_html_param_ex 基于包含在 HTML 页内的动态信息创建参数(使用嵌入边界)(LR 6.5 及更低版本)。
web_reg_save_param 基于包含在 HTML 页内的动态信息创建参数(不使用嵌入边界)
web_set_max_html_param_len 设置已检索的动态 HTML 信息的最大长度
web_add_filter 设置在下载时包括或排除 URL 的条件
web_add_auto_filter 设置在下载时包括或排除 URL 的条件
web_remove_auto_filter 禁用对下载内容的筛选
web_add_auto_header 向所有后面的 HTTP 请求中添加自定义标头
web_add_header 向下一个 HTTP 请求中添加自定义标头
web_cleanup_auto_headers 停止向后面的 HTTP 请求中添加自定义标头
web_remove_auto_header 停止向后面的 HTTP 请求中添加特定的标头
web_revert_auto_header 停止向后面的 HTTP 请求中添加特定的标头,但是生成隐性标头
web_save_header 将请求和响应标头保存到变量中
web_set_proxy 指定将所有后面的 HTTP 请求定向到指定的代理服务器
web_set_proxy_bypass 指定 Vuser 直接访问(即不通过指定的代理服务器访问)的服务器列表
web_set_proxy_bypass_local 指定 Vuser 对于本地 (Intranet) 地址是否应该避开代理服务器
web_set_secure_proxy 指定将所有后面的 HTTP 请求定向到服务器
web_set_max_retries 设置操作步骤的最大重试次数
web_set_timeout 指定 Vuser 等待执行指定任务的最长时间
web_convert_param 将 HTML 参数转换成 URL 或纯文本
web_get_int_property 返回有关上一个 HTTP 请求的特定信息
web_report_data_point 指定数据点并将其添加到测试结果中
web_set_option 在非 HTML 资源的编码、重定向和下载区域中设置 Web 选项
web_set_sockets_option 设置套接字的选项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432110/p/11287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