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六大原则之五:迪米特法则

定义: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保持最少的了解。

问题由来:类与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耦合度越大,当一个类发生改变时,对另一个类的影响也越大。

解决方案:尽量降低类与类之间的耦合。

自从我们接触编程开始,就知道了软件编程的总的原则:低耦合,高内聚。无论是面向过程编程还是面向对象编程,只有使各个模块之间的耦合尽量的低,才能提高代码的复用率。低耦合的优点不言而喻,但是怎么样编程才能做到低耦合呢?那正是迪米特法则要去完成的。

迪米特法则又叫最少知道原则,最早是在1987年由美国Northeastern University的Ian Holland提出。通俗的来讲,就是一个类对自己依赖的类知道的越少越好。也就是说,对于被依赖的类来说,无论逻辑多么复杂,都尽量地的将逻辑封装在类的内部,对外除了提供的public方法,不对外泄漏任何信息。迪米特法则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定义:只与直接的朋友通信。首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直接的朋友:每个对象都会与其他对象有耦合关系,只要两个对象之间有耦合关系,我们就说这两个对象之间是朋友关系。耦合的方式很多,依赖、关联、组合、聚合等。其中,我们称出现成员变量、方法参数、方法返回值中的类为直接的朋友,而出现在局部变量中的类则不是直接的朋友。也就是说,陌生的类最好不要作为局部变量的形式出现在类的内部。

举一个例子:有一个集团公司,下属单位有分公司和直属部门,现在要求打印出所有下属单位的员工ID。先来看一下违反迪米特法则的设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总公司员工

class Employee{

    private String id;

    public void setId(String id){

        this.id = id;

    }

    public String getId(){

        return id;

    }

}

//分公司员工

class SubEmployee{

    private String id;

    public void setId(String id){

        this.id = id;

    }

    public String getId(){

        return id;

    }

}

class SubCompanyManager{

    public List<SubEmployee> getAllEmployee(){

        List<SubEmployee> list = new ArrayList<SubEmployee>();

        for(int i=0; i<100; i++){

            SubEmployee emp = new SubEmployee();

            //为分公司人员按顺序分配一个ID

            emp.setId("分公司"+i);

            list.add(emp);

        }

        return list;

    }

}

class CompanyManager{

    public List<Employee> getAllEmployee(){

        List<Employee> list = new ArrayList<Employee>();

        for(int i=0; i<30; i++){

            Employee emp = new Employee();

            //为总公司人员按顺序分配一个ID

            emp.setId("总公司"+i);

            list.add(emp);

        }

        return list;

    }

    

    public void printAllEmployee(SubCompanyManager sub){

        List<SubEmployee> list1 = sub.getAllEmployee();

        for(SubEmployee e:list1){

            System.out.println(e.getId());

        }

        List<Employee> list2 = this.getAllEmployee();

        for(Employee e:list2){

            System.out.println(e.getId());

        }

    }

}

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ompanyManager e = new CompanyManager();

        e.printAllEmployee(new SubCompanyManager());

    }

}

现在这个设计的主要问题出在CompanyManager中,根据迪米特法则,只与直接的朋友发生通信,而SubEmployee类并不是CompanyManager类的直接朋友(以局部变量出现的耦合不属于直接朋友),从逻辑上讲总公司只与他的分公司耦合就行了,与分公司的员工并没有任何联系,这样设计显然是增加了不必要的耦合。按照迪米特法则,应该避免类中出现这样非直接朋友关系的耦合。修改后的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class SubCompanyManager{

    public List<SubEmployee> getAllEmployee(){

        List<SubEmployee> list = new ArrayList<SubEmployee>();

        for(int i=0; i<100; i++){

            SubEmployee emp = new SubEmployee();

            //为分公司人员按顺序分配一个ID

            emp.setId("分公司"+i);

            list.add(emp);

        }

        return list;

    }

    public void printEmployee(){

        List<SubEmployee> list = this.getAllEmployee();

        for(SubEmployee e:list){

            System.out.println(e.getId());

        }

    }

}

class CompanyManager{

    public List<Employee> getAllEmployee(){

        List<Employee> list = new ArrayList<Employee>();

        for(int i=0; i<30; i++){

            Employee emp = new Employee();

            //为总公司人员按顺序分配一个ID

            emp.setId("总公司"+i);

            list.add(emp);

        }

        return list;

    }

    

    public void printAllEmployee(SubCompanyManager sub){

        sub.printEmployee();

        List<Employee> list2 = this.getAllEmployee();

        for(Employee e:list2){

            System.out.println(e.getId());

        }

    }

}

修改后,为分公司增加了打印人员ID的方法,总公司直接调用来打印,从而避免了与分公司的员工发生耦合。

迪米特法则的初衷是降低类之间的耦合,由于每个类都减少了不必要的依赖,因此的确可以降低耦合关系。但是凡事都有度,虽然可以避免与非直接的类通信,但是要通信,必然会通过一个“中介”来发生联系,例如本例中,总公司就是通过分公司这个“中介”来与分公司的员工发生联系的。过分的使用迪米特原则,会产生大量这样的中介和传递类,导致系统复杂度变大。所以在采用迪米特法则时要反复权衡,既做到结构清晰,又要高内聚低耦合。

时间: 2024-10-13 17:35:45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之五:迪米特法则的相关文章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迪米特法则

目录: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单一职责原则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接口隔离原则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依赖倒置原则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里氏替换原则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迪米特法则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开闭原则 迪米特法则(LOD): 也叫最少知识原则.迪米特法则的定义是只与你的直接朋友交谈,不与"陌生人"说话.如果两个软件实体无须直接通信,那么就不应当发生直接的相互调用,可以通过第三方转发该应用.其目的是降低类之间的耦合度,提高模块的相对独立性. 迪米特法则中的朋友是指:当前对象本身.当前对象的成员对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接口设计六大原则 之 迪米特法则(转)

定义: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保持最少的了解.迪米特法则(Law of Demeter)又叫作最少知识原则(Least Knowledge Principle 简写LKP),就是说一个对象应当对其他对象有尽可能少的了解,不和陌生人说话.英文简写为: LoD. 目的:迪米特法则的初衷在于降低类之间的耦合.由于每个类尽量减少对其他类的依赖,因此,很容易使得系统的功能模块功能独立,相互之间不存在(或很少有)依赖关系. 迪米特法则不希望类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如果真的有需要建立联系,也希望能通过它的友元类来

学习设计模式 - 六大基本原则之迪米特法则

设计模式总共有六大基本原则,统称为SOLID (稳定)原则,分别是S-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O-开闭原则(Open closed Principle),L-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L-迪米特法则(Law of Demeter),I-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D-依赖倒置原则(Dependence Invension Principl

设计模式七大原则之迪米特法则

迪米特法则:一个软件实体应当尽可能少的与其他实体发生相互作用 如果一个系统符合迪米特法则,那么当其中某一个模块发生修改时,就会尽力少的影响其他模块,扩展会相对容易.这是对软件实体之间通信的限制.迪米特法则要求限制软件实体之间通信的宽度和深度.迪米特法则可降低系统的耦合度,使类与类之间保持松散的耦合关系. 迪米特法则还有几种定义形式: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只与你的直接朋友通信等.在迪米特法则中,对于一个对象,其“朋友”包括以下几类: (1)当前对象本身(this) (2)以参数形式传入到当前对象方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5):迪米特法则

迪米特法则 定义: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保持最少的了解. 问题由来:类与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耦合度越大,当一个类发生改变时,对另一个类的影响也越大. 解决方案:尽量降低类与类之间的耦合. 迪米特法则(Law of  Demeter, LoD):一个软件实体应当尽可能少地与其他实体发生相互作用. 如果一个系统符合迪米特法则,那么当其中某一个模块发生修改时,就会尽量少地影响其他模块,扩展会相对容易,这是对软件实体之间通信的限制,迪米特法则要求限制软件实体之间通信的宽度和深度.迪米特法则可降低系统的耦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迪米特法则(LoD)

1.背景 在图书馆借书,刚开始的时候,直接跑到相应的楼层去,到里面去转,去找要借的书,在里面溜达半天才能找到:后来知道图书馆有一个电脑查询处,然后直接在电脑上输入想要借的书,电脑就会显示你想要借的书的信息,还有所在的相关楼层存放的相关位置. 2.定义 迪米特法则(Law of Demeter)又叫作最少知识原则(LKP,Least Knowledge Principle),就是说一个对象应当对其他对象有尽可能少的了解,类与类之间的了解的越多,关系越密切,耦合度越大,当一个类发生改变时,另一个类也

10设计模式六大原则——迪米特法则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5):迪米特法则 定义: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保持最少的了解. 问题由来:类与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耦合度越大,当一个类发生改变时,对另一个类的影响也越大. 解决方案:尽量降低类与类之间的耦合. 自从我们接触编程开始,就知道了软件编程的总的原则:低耦合,高内聚.无论是面向过程编程还是面向对象编程,只有使各个模块之间的耦合尽量的低,才能提高代码的复用率.低耦合的优点不言而喻,但是怎么样编程才能做到低耦合呢?那正是迪米特法则要去完成的. 迪米特法则又叫最少知道原则,最早是在1987年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5):迪米特法则(转载)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5):迪米特法则 定义: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保持最少的了解. 问题由来:类与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耦合度越大,当一个类发生改变时,对另一个类的影响也越大. 解决方案:尽量降低类与类之间的耦合. 自从我们接触编程开始,就知道了软件编程的总的原则:低耦合,高内聚.无论是面向过程编程还是面向对象编程,只有使各个模块之间的耦合尽量的低,才能提高代码的复用率.低耦合的优点不言而喻,但是怎么样编程才能做到低耦合呢?那正是迪米特法则要去完成的. 迪米特法则又叫最少知道原则,最早是在1987年

设计模式之6大原则(5)-迪米特法则

迪米特法则(Law of Demeter)又叫作最少知识原则(Least Knowledge Principle 简写LKP),就是说一个对象应当对其他对象有尽可能少的了解,不和陌生人说话.英文简写为: LoD. 迪米特法则可以简单说成:talk only to your immediate friends. 对于面向OOD来说,又被解释为下面几种方式:一个软件实体应当尽可能少的与其他实体发生相互作用.每一个软件单位对其他的单位都只有最少的知识,而且局限于那些与本单位密切相关的软件单位. 迪米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