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n Of Responsibility(职责连)-对象行为型模式

1.意图

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它为止。

2.动机

给多个对象处理一个请求的机会,从而解耦发送者和接收者。

3.适用性

  • 有多个的对象可以处理一个请求,哪个对象处理该请求运行时刻自动确定。
  • 你想在不明确指定接收者的情况下,向多个对象中的一个提交一个请求。
  • 可处理一个请求的对象集合应被动态指定。

4.结构

5.代码实例

//Handler.h
#include <memory>

class AbstractHandler
{
public:
    virtual void HandleRequest() = 0;
    virtual void SetHandler(std::shared_ptr<AbstractHandler> pHandler);
protected:
    std::shared_ptr<AbstractHandler> m_pHandler;
};

class BaseHandler : public AbstractHandler
{
public:
    virtual void HandleRequest();
};

class ConcreteHandler1 : public BaseHandler
{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
};

class ConcreteHandler2 : public BaseHandler
{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
};
//Handler.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Handler.h"

void AbstractHandler ::SetHandler(std::shared_ptr<AbstractHandler> pHandler)
{
    m_pHandler = pHandler;
};

void BaseHandler ::HandleRequest()
{
    std::cout << "Base Handler Handled" << std::endl;
};

void ConcreteHandler1 ::HandleRequest()
{
    std::cout << "ConcreteHandler1 Handled" << std::endl;
    m_pHandler->HandleRequest();
};

void ConcreteHandler2 ::HandleRequest()
{
    std::cout << "ConcreteHandler2 Handled" << std::endl;
    m_pHandler->HandleRequest();
};
//client

#include "Handler.h"

int main()
{

    std::shared_ptr <AbstractHandler> pConcreteHandler1(new ConcreteHandler1);

    std::shared_ptr <AbstractHandler> pConcreteHandler2(new ConcreteHandler2);

    std::shared_ptr <AbstractHandler> pBaseHandler(new BaseHandler);

    pConcreteHandler1->SetHandler(pConcreteHandler2);

    pConcreteHandler2->SetHandler(pBaseHandler);

    pConcreteHandler1->HandleRequest();

    while(1);

}

6.测试结果

以上结果为每个handler执行后均调用上一级的handler执行。

7.效果

  • 降低耦合度    该模式使得一个对象无需知道是其他哪一个对象处理其请求。
  • 增强了给对象指派职责的灵活性
  • 不保证被接受
时间: 2024-08-07 00:15:25

Chain Of Responsibility(职责连)-对象行为型模式的相关文章

设计模式19:Chain Of Responsibility 职责链模式(行为型模式)

Chain Of Responsibility 职责链模式(行为型模式) 请求的发送者与接受者 某些对象请求的接受者可能有多种多样,变化无常…… 动机(Motivation) 在软件构建过程中,一个请求可能被多个对象处理,但是每个请求在运行时只能有一个接受者,如果显示指定,将必不可少地带来请求发送者与接受者的紧耦合. 如何使请求的发送者不需要指定具体的接受者?让请求的接受者自己在运行时决定来处理请求,从而使两者解耦. 意图(Intent) 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

(20):(行为型模式) Chain Of Responsibility 职责链模式

(20):(行为型模式) Chain Of Responsibility 职责链模式,布布扣,bubuko.com

Chain of Responsibility - 职责链模式

定义 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耦合度. 案例 比如现在有一个图形界面,它包括一个应用Application类,一个主窗口Window,一个按钮Button,Window和Button都是继承自Widget类,现在在Button上按滑动鼠标滚轮,Button类不一定要处理,可能是Window类处理,也可能是是Application类处理,每一个类只处理自己关心的,从一个链式结构,以此查看是否要处理: 每一个对象都有处理事件的权利,当不处理的时候就会交给父对象处

生成器模式(Builder)-- 对象创建型模式

1. 动机 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一个RTF(Rich Text Format)文档交换格式的阅读器应能将RTF转换为多种正文格式.该阅读器可以将RTF文档转换成普通ASCII文本或转换成一个能以交互方式编辑的正文窗口组件.但问题在于可能转换的数目是无限的.因此要能够很容易实现新的转换的增加,同时却不改变RTF阅读器.其实也就是,前面的数据接卸(源头处理)归解析,后续的显示处理,由显示处理的部分来完成.在数据解析和显示处理之间架设一个标准的桥梁

设计模式(4)-对象创建型模式-Prototype模式

1.对象创建型模式 1.4          Protoype模式 1.4.1需求 通过拷贝原形对象创建新的对象. 1.4.2结构 ?P r o t o t y p e(Gr a p h i c) - 声明一个克隆自身的接口. ?C o n c r e t e P r o t o t y p e(S t a ff.W h o l e N o t e.H a l fN o t e) - 实现一个克隆自身的操作. ?  C l i e n t(G r a p h i c To o l) - 让一个原

设计模式(3)-对象创建型模式-Abstract Factory模式

1.对象创建型模式 1.3           Abstract Factory模式 1.3.1 需求 在下面情况能够使用Abstract Factory模式: ?  一个系统要独立于它的产品的创建.组合和表示时(这个需求和FactoryMethod类似). ?  一个系统要由多个产品系列中的一个来配置时(这个需求也和Factory Method类似). ?  当你要强调一系列相关的产品对象的设计以便进行联合使用时(这个需求表明一个工厂要创建多个相关的产品对象,是比FactoryMethod多的

(14):Chain of Responsibility 职责链模式(行为型模式)

感觉更像钩子模式

singleton(单件)-对象创建型模式

1.意图 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2.动机 对一些类来说,只有一个实例是很重要的.让类自身负责保存它唯一的实例,这个类可以保证没有其他实例可以被创建(通过截取创建新对象的请求),并且它可以提供一个访问该实例的方法. 3.适用性 当类只能有一个实例而且客户可以从一个周所周知的访问点访问它时. 当这个唯一实例应该是通过子类化可扩展的,并且客户应该无需更改代码就能使用一个扩展的实例时. 4.结构 5.代码实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Factory Method(工厂方法)-对象创建型模式

1.意图 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Factory Method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 2.动机 框架使用抽象类定义和维护对象之间的关系.这些对象的创建通常也由框架负责. 3.适用性 当一个类不知道它所必须创建的对象的类的时候. 当一个类希望由它的子类来指定它所创建的对象的时候. 当类将创建对象的职责委托给多个帮助子类中的某一个,并且你希望将哪一个帮助子类是代理者这一局部化的时候. 4.结构 5.代码实例 class Product { public: v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