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七八章读后感

大公司间相互制衡,形成了如今的软件业界的格局,他们精打细算,为的不只是软件实现,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在整个软件工程体系中的全面胜出。
      微软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因为这个位置,它成了众矢之的。随着而来的,是风险和压力,当然,还有机会。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项目经理不能掉进蚂蚁窝里,他在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成本。项目经理要考虑的是如何实现,而不是怎么去实现。如果购买一个产品比开发一个产品的成本更低的话,那就去买一个,就这么简单。
) 不计成本的项目计划不会得到经营者的支持;
) 毫无目的地消耗成本是项目中的慢性毒药;
) 最致命的风险是成本的枯竭。

接下来的两小节没看懂,摘一段话来总结:抛开实现的技术细节不论,在工程中,“以什么驱动开发”其实是一个过程问题。而你应该明白,过程的选择(或制定 )取决于你的工程需要,以及它在相关应用领域的适用性、过程工具的充备性和这个过程理论的完善程度,而不是大公司们的鼓吹。

思考问题的方法可以是由点及面的,也可以是统揽全局的。换成业界最常用的词汇,就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区别。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把每次的“管见”拼合起来,“斑”才会变成“豹”。这句话要表达的其实就是回归到软件工程的本体上来思考问题,而不是仅关注于每一个局部的要素。

不是没有用,而是没用好,或是没用对地方。RUP 能不能被用起来,将取决于在于你挑挑捡捡的行为,以及你在拿到钓杆后的辨识能力与组织能力。

语言是沟通的工具,它们的使用目标是沟通,而不是别的什么用途。在工程中,使用一门语言的前提是:能够被大多是人理解。

经营者与开发者,一个最左端,一个最右端,两者之间没有共同的关注点。角色的关注层面完全不同,所以,不要对牛弹琴。

目标可能在平衡中确立,但质量却要在过程中控制。即使在时间、资源和功能三者中取得了平衡,即使客户、项目组和公司同样满意于这个平衡“目标”,它仍然有可能是“不能实施”的。实现目标与保障质量之间的矛盾,并不是想当然就能解决的。

枝节是事实发展的次要的分枝,它不涉及行为本身,也不是对行为本身的考量。细节只有做到何种程度的问题,而不并是关不关注 (或做不做 )的问题。跳出枝节,而不是跳出细节。

管理人员在对成员工作成果进行审核评估的时候,可以讨论“细节决定成败”这样的问题,但做事件的决策的时候,就必须要学会忽略枝节问题。如果分不清的话,那就不要分。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不是一个优秀学生的态度。“未蕴而变,自欺也。知律而变,智者之道也”,我们要追求的是明律而变。

软件工程是活的,所以死读一本《软件工程》的人不会做真正的软件工程。

时间: 2024-12-25 10:04:57

《大道至简》七八章读后感的相关文章

大道至简七八章读后感

第七章 现实中的软件工程     第八章 是思考还是思想 作为大的软件公司,不能只是关注与软件的开发工具,更应该完善公司的理论体系和实作工具,为了与行业的巨头相抗争,就该把握住自身拥有的一切力量,这甚至比创造力量来的更快.想要打压对手发展自己,也需要记住,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借助其他对手和同盟的力量来削弱自己的劣势或者补充实力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为什么大公司会在标准.理论.语言上踱来踱去呢?其实未必出于“软件实现”的考虑,对同一理论.统一工具.统一过程的企图最终的目的还是在整个软件工程体系中的

实际的软件工程如何进行处理——大道至简七八章读后感

开头给我们举出了一个例子,大公司是如何在软件工程中进行运作.Rational 被 IBM 购并的真实原因在于 IBM 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软件工程体系,对于 IBM 来说,Rational 有着 UML 语言的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 还有着 RUP 作为理论框架的创立者和领导者的地位,这些对 IBM 在确立大型软件工程应用方案提供商的行业形象,都是极大的支持.而另一个开发商:Borland 没有在 ALM 作为工程理论方面的任何优势.于是 Borland 开始购并与实现 ALM 体系相关的公司,其中

大道至简七八章阅读

还是走到了最后,总是到得终结时,方能感到时光过得是那么的令人难以觉察.大道至简这本书真的不厚,称得上简之一字,但是却蕴含了很多的思想和知识,只能自己去领会,精义指向的就是总纲,展现出来的是作者作为一个编程者的思想历程,也是作为一个向导在一点一点地引领着我们这些小菜鸟们,让我们能在以后的生涯中少走一些弯路.我想这也应该是作者的初衷吧,作者不只是在陈述自己的观点而已,他在交给我们怎么去做一个所谓的软件工程,这总是看起来似乎有那么一点遥远,实则不然. 第七章讲述的是现实中的软件工程,既然提到了现实,那

《大道至简七八章》

在经过这一段<大道至简>的了解后,学习也接近了尾声.在最后两章,作者给我们介绍了<现实中的软件工程>和<是思考还是思想>.又从另一层面为我们剖析了软件工程的精义和精髓. 比如软件开发工具,IBM得到了Rational,而得到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在软件工程方面.IBM快速的拥有了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作工具.因为Rational对UML语言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有着RUP作为理论框架的创立者和领导者的地位,使得IBM在确立大型软件工程应用方案提供商的行业获得极大的支持

大道至简第八章读后感

第八章  是思考还是思想 “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1.软件工程三个要素的价值 工程整体问题为实现.而每个点就如同管中窥豹一样,如果把每个“斑”整合到一起,就可以完整的实现工程了,即开篇所讲思考问题可以为由点及面,也可以是由面及点的. 2.其实RUP是一个杂物箱 对前人在软件过程思想方面高度包容. 作者说RUP是一个杂物箱,我的理解就是RUP里面有很多有价值的思想,但是看你如何选择,选择一种正确的思想来处理你所需要处理的问题,RUP的作用就会很明显. 3.UML于甲骨文之间的异同 从文章中

大道至简七八章感悟

现实中的软件工程,从最早仅仅关注于软件开发工具到现在,软件行业中的巨头们已经在层出不穷的思想中涅槃了一回又一回.大公司们在标准,理论,语言上的争来争去,未必全然出于“软件实现”的考虑.对统一理论,统一工具,统一过程的企图,其最终目的是在整个软件工程体系中的全胜而出.因而,除了软件本质力量的推动之外,商业因素也推动着软件工程体系的发展.大公司们的争夺战的最终结果,已经开始把软件工程,从原始的“自生演进”状态,逐渐推进到“它激发展”的状态上了.这种它激发展可能会影响到软件工程发展的速度,然而在各个工

《大道至简》第七八章读后感11.16

<大道至简第七八章> 终于,还是到了这种时刻,<大道至简>只剩下最后两章,Java课程也到了最终阶段,余下的就只剩下考试考试以及考试了,有过一次做课堂测验的经历,我真的不太清楚自己的水平能达到什么程度,平时编程也有很多函数会忘记,所以得现查,但是考试没有,我得好好的脑补一下了. 言归正传,余下的两章我看了几遍,是真的看了几遍,但是还是不太懂,所以就只能就着自己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写写了. 从第一章开始(最易懂的一章),说是在的,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真的是解决了很普遍的问题,愚公移山,虽

大道至简第七八章读后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啊,不知不觉,java 的课程学习已经到了尾声,也要和我们敬爱的王老师说再见了,虽然只有半个学期的时间,但,学会的东西,真的是很多,当然这里不仅仅指的是java的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软件工程,对我们这个行业的认识,对我们自己的定位. 首先,先说说最重要的,就是七八章的读后感,每周一次,从来不曾间断,首先,要想对我们这个行业有一个清楚的定位,首先就要知道,我们这个行业的巨头,那些巨头们,多数都是为了获利而存在的,他们在言语理论的争夺,未必处于“软件实现”的烤炉,对统一理论.统一

大道至简第二章读后感

 读了大道至简第一章的老愚公的故事,我们知道了勤劳的人总会能够完成所有的困难,最终完成自己的任务,完成自己的目标,愚公移山,看似不能完成,但是与共凭借着子又生孙,孙又生子,活生生的完成了这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在旁人眼里看来,又有一些古板,耗时,毕竟动用了不知道多少代子孙的时间,反而观之第二章的李冰,修建都江堰,也需要“移山”,而且山上又全是石头,要是按照愚公的办法,那得修到什么时候才能完工?但是他发现了最终的方法,用火烧石头,然后浇水,石头就会变得酥脆容易挖走,这就是一种智慧. 从某种情况

大道至简伪代码形式读后感

大道至简第一章用愚公移山的故事阐述了编程的精义,在愚公身上浓缩了项目组织者.团队经理.编程人员.技术分析师等众多角色的优秀素质,其中有原始需求的产生,项目沟通的基本方式,项目的目标,和技术方案,其中还有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并且愚公还有编程人员的基本素质,他了解了整个工程的实现程序,有if的分支结构,有循环结构,并且不是死循环,在他的论述中,我们还看到了编程的根本,顺序.分支和循环. 下面是用java伪代码编写的读后感: import.java.大道至简.*; import.java.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