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浅析小学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析小学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导读] 本文是小学数学优秀论文范文2000字至3000字完整版《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关于“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的教学要求。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关于“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的教学要求。

  我对每次的测试卷进行分析,直接计算分数占总分的40%,学生考的答卷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计算不能得满分。在所有失分的题目中,由于计算而导致的失分占相当大的比例。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

  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如何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

  一、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到估算、笔算的正确和速度,影响计算技能的形成。

  口算能力的培养,不只是低年级的事情,应当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过程。基本口算的重点是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每次试卷分析,计算错误率最高的是加减法。

  1.要讲究训练形式,激发口算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教学内容,每天让学生视算或听算10-20道左右,训练的方式主要是视算和听算。形式多样:如对口令、游戏、集体抢答等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达到激发学生兴趣之目的。

  2.探索规律,养成口算习惯、提高速度。循序渐进,养成口算习惯。并长期坚持练习,凡能用口算或部分能用口算的尽量引导学生用口算解决,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训练反应速度,同时可以熟练巩固口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

  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计算习惯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在计算训练中,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仔细、耐心、冷静、果断等良好的素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在计算训练时,要求学生一定做到:认真看、仔细想、细心算、耐心查。

  1.认真看:就是认真对数。

  题目都抄错了,结果又怎么能正确呢?所以,要做到: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2.仔细想:就是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另外,计算必须先求准,再求快。

  3.细心算:一要认真书写、格式一定要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条理清楚,计算时精力集中。二要养成估算和自觉验算的习惯。三要善于有打草稿的习惯。

  4.耐心查:就是认真检查。计算完,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检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小数点会不会错写或漏写;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验算。

  一般来说,计算能力需要通过长时期的训练来提高。计算练习可安排在每堂课的开始或结尾,也可以安插在一堂课的中间,但时间不宜过长。一堂课开始进行计算练习,可以有效地复习旧知识,为讲解新课做准备。在一堂课中间或末尾进行计算练习,能促使学生注意力的变换,消除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形成的紧张和疲劳。

  三、利用教具演示和动手操作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计算法则是计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规则化。如果不懂算理,光靠机械训练,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灵活运用。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如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认识,运算定律和性质,及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都是运算法则的依据。

  但是这些都是抽象的数学知识,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 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学具,是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而且可以把抽象的算理具体化,化难为易,缩短掌握计算法则的过程,特别是课上人人动手操作,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地投入到推导计算法则的过程中去,增强计算的自觉性。

  四、运用迁移规律,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算理和法则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水平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建立在和原有的有关知识发生联系的基础上产生的。

  而所谓迁移,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对新知识产生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能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学生一但形成了迁移能力,就能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计算课也是如此,恰当地运用迁移规律,使学生能更准确地理解算理,掌握法则。

  总之,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靠一朝一夕能养成的。作为教师,首先自身要对计算法则、定律等运用自如,指导时才能得心应手,提高效果。同时训练应持之以恒。在计算教学中做到不断思考,不断探索,要把它和目前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激发兴趣,科学地制订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计划,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只有这样,学生必定会在计算能力上获得明显的提高。

本文来源:知识-力量杂志http://www.etci.com.cn/lunwen/

原文地址:https://blog.51cto.com/14195330/2353893

时间: 2024-10-16 05:31:54

【小学数学论文】浅析小学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的相关文章

培养高职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途径

数学是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在高职阶段仍然是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但是,当前,很多数学教学往往思想不够明确,不能准确的定位数学教学的目标.根据高职教育多年来的经验,笔者认为高职阶段开设数学课的目标应当定位到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而不只是单纯的学会工式,用工式算题. 毕竟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数学家,数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如果学生通过高职阶段的数学学习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数学建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才是数学真的在他的工作与生活中起到作用了,也是数学教学的成功所在

计算student_grade.txt 中 语文成绩的平均值, 找出数学成绩最高的学生是谁

题目要求: 计算student_grade.txt 中 语文成绩的平均值, 找出数学成绩最高的学生是谁 方法一: with open('student_grade.txt', 'r', encoding='utf-8') as f: data = f.read() #读取student_grade.txt的内容给data(文本) data_lines=data.splitlines() #把文本转换成列表,同时去掉换行 empty={} #定义一个空字典 for i in data_lines:

【研究课题】高校特殊学生的发现及培养机制研究

依据关于征集2014年省教育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选题的通知,要求推荐选题限制在300字介绍,内容例如以下: 选题:高校特殊学生的发现及培养机制研究 简要说明: 特殊学生主要有:A类(有目标,主动学习):B类(无目标,以逃课打游戏等方式度日):C类(认真但学习成绩中等及偏下). 宽松或严格的课堂考勤对学生有不同影响,A类需宽松,B类需严格,C类需单独引导. 研究目标:利用在线综合考勤平台,及早发现特殊学生,对三类学生做到个性化关怀.因材施教. 预期成果:学生学习成绩提高10%,学生对大学惬意度提高20

数学专业的数学与计算机专业的数学的比较(转)

 虾米大虾~~ 2011-09-20 11:01:5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一门科学深深的吸引着我们这些同学们,上应用数学系已经有近三年了,自己也做了一些思考,原先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喜欢把计算机系分为计算机软件理论.计算机系统.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后来又合到一起,变成了现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我一直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专业,在本科阶段是不可能切分成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因为计算机科学需要相当多的实践,而实践需要技术:每一个人(包括非计算机专业),掌握简单的计算机技术都很容易(包括原先Maj

【数学】【其他】数学中常用符号

写在前面 对于数学中的一些符号的解释 整理自网络 持续更新 来源标注为主要来源,个人整理的部分很多 目录 Δ和δ ζ η Θ和θ λ μ Ο Π和π ∑和σ Φ和φ ψ Ω和ω MOD ≡ | ∫  ∮ n! !n Δ和δ /'delt?/ Alt+小键盘42660 Alt+小键盘42692 Δ在数学中,在一元二次方程ax2+bx+c == 0(a≠0)或二次函数y == ax2+bx+c(a≠0)中代表b2-4ac Δ在物理学中,表示物理量的变化 δ在数学和科学,表示变数的变化 δ也表示数学中

数学浅谈-组合数与数学期望

组合数学 定义 实际上是 不可重复组合排列 .一般用C来表示.由于所用到的知识甚微,故不需要什么高深的解释. 公式 其意义是  从n中取r个,所有的情况数 n!意味着阶乘.实现起来就是  ans=1*2*2*4*...*n 数学期望 定义 何老板的PPT实在是太棒了,所以我决定引一张!!! 也就是说,累加事件*概率所得到的结果,就是要求的数学期望! 入门性应用 数学期望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这个题提出了一个思想:计算单体贡献.也就是每张卡对s1+...+st的贡献. 相关性质 x是线性关系的随机变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中数学推导中用到的数学知识

每次手推公式就会遇见各种不会的,在网上搜了个总结的还不错的常用求导公式...继续更新中…… 以下原文地址:http://blog.163.com/live_freely/blog/static/151142060201023154057339/ 在网上看到有人贴了如下求导公式: Y = A * X --> DY/DX = A' Y = X * A --> DY/DX = A Y = A' * X * B --> DY/DX = A * B' Y = A' * X' * B -->

[转]浅谈离散数学中数理逻辑与集合论的数学本质

申华?,?张胜元?-?<大学教育>?-?2013? ? ? ? ? ? ? ? 离散数学本质上是一门数学课程,是学生数学知识结构和数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这门学科体系虽然很庞大,但大致可分为连续型.离散型和随机型这三大类.在大多数的理工科专业的课程设计中,数学类课程通常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高等数学能提供处理连续型的数学问题需要的数学工具:线性代数与离散数学则提供处理离散型数学问题的数学工具:而概率与统计则提供处理随机型数学问题的数学工具. 正如徐洁磐在文

四个月一战GT总结

申请美国2016博士,现在在读研二,公元2015年3月1号开始准备GT考试,GRE和TOEFL两个考试都是一战. 5月10号考G,330分,最终成绩V162+Q168+AW3,写作跪了. 6月27号考T,108分,最终成绩30+30+20+28,口语跪了. 在交流群里有群友问一些方法,一一回复太慢了,我就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一下,一劳永逸.这也是自己闭关4个月的总结,也算是纪念,写在这个基本被我荒掉的博客里面,多年后看起也许会有些感触(注:我不是小资文艺青年). 之所以都给自己一次机会是因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