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解读任正非的新年公开信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dotey/p/10220520.html

昨天被任正非的那封《全面提升软件工程能力与实践,打造可信的高质量产品》的公开信刷屏了,作为一个软件工程专业科班出身的软件开发从业者,自然是引起了我(@宝玉xp)的好奇,仔细阅读之下确实让我大吃一惊,看似八股官方文,但细看之下是作者对于软件工程的理解确实非常深刻,各种专业术语信手拈来,比喻恰到好处。

我对华为的研发其实一直挺好奇的,从传统的硬件公司,到现在软硬件齐头并进,华为手机销量都已经超过了苹果,可见华为的软硬件研发实力早已是全球领先了。信中的这一句

二十年前的IPD变革,重构了我们的研发模式,实现了从依赖个人、偶然性推出成功产品,到制度化、持续地推出高质量产品的转变。

也揭示了华为的软件研发能做到领先水平的原因。

华为是在1999年开始从IBM引进IPD的,到今年2019年正好20年,在过去的20年里,IPD帮助华为从游击队变成了正规军,研发队伍从几千人到几万人,软件产品也覆盖到手机操作系统、应用、云服务。

我对IPD是不甚了解的,只知道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是一种产品开发方法,但如果说软件产品的开发方法,我是比较熟悉的,那就是软件工程么!

任正非发出的这封信的大背景也很特殊,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始,中兴、华为首当其冲成为美国开刀的对象,跟风站队的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也跳出来抵制华为,说华为不安全,可能含有间谍软件,窃听国家机密,这帽子一扣是很难扯清的!这就是为什么整封信从标题开始,一共17次提到两个关键字:“可信”。

只有让客户觉得华为的产品“可信”,华为才能尽快走出这场危机,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可信?

如果你是餐厅老板,有人造谣你的厨房脏乱差,员工上完厕所不洗手,你怎么办?最好的办法自然是用先进的管理流程,并且让整个做菜的过程尽可能公开透明。

所以信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要转变观念,追求打造可信的高质量产品,不仅仅是功能、特性的高质量,也包括产品开发到交付过程的高质量。

要转变观念,不再只认结果的质量,还要追求过程质量了!而如何追求过程质量呢?那就是要:“全面提升软件工程能力和实践

如果信到此为止,也就是个普通官方八股文了。领导们么,可不就是喜欢指个大方向,说你们要用软件工程,要实施软件工程,至于怎么用,那是你们的事情,毕竟做领导的哪有几个真的懂软件工程的,难得的是这封信居然有很多具体怎么做的内容。

软件项目管理金三角

先看这一句:

我们各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都不得以进度、功能、特性等为理由来降低可信的要求,确保可信的要求在执行过程中不变形。

振聋发聩呀同志们,热泪盈眶呀!生活中多少次:三个月的项目老板说你一个月就要给我做完;做到一半的项目,PM说这个功能很重要,我们要加上去。最终怎么办?牺牲质量呗!又想要马儿跑得快又想要马儿不吃草,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软件工程里面早就告诉我们了:时间、范围、成本这三个要素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

希望各位老板别光学乔布斯,也学学任正非!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

程序开发

2018年底程序员被裁的不少,很多程序员开始担忧起前景来,其实如果你能做到这下面要求的应该是不担心被裁的!

我们要从最基础的编码质量做起,视高质量代码为尊严和个人声誉。代码就像是高楼大厦的一砖一瓦,没有高质量的代码,可信的产品就是空中楼阁。我们要优化并遵循公司各种编程规范,遵从架构与设计原则,熟练使用各种编程库和API,编写出简洁、规范、可读性强、健壮安全的代码。

这一段是说给我们程序员看的,这其实也是对程序员的基本要求,大家看看自己,看看身边,真能做到的有多少?像我一样觉得自己还做的不够好的,咱还是努力学习吧,多练练,多用点心肯定更没问题的。

架构

说完程序员开始说架构师了:

我们要深刻理解架构的核心要素,基于可信导向来进行架构与设计。

看到没有,又提到可信了,架构设计的时候,别再天马行空,啥新酷用啥,啥流行用啥,一定要“可信导向”,架构设计目标先搞清楚!

再是细节:

在确保可信的前提下,要在性能、功能、扩展性等方面做好权衡;慎重地定义我们的模块与接口,真正做到高内聚与低耦合;我们要遵循权限和攻击面最小化等安全设计原则,科学设计模块之间的隔离与接口,提升安全性;低阶架构与设计要遵循高阶的架构与设计原则,在充分理解原有架构与设计的情况下,持续优化;我们要熟悉各种设计模式,重用公共成熟组件和服务,避免重复劳动。

“高内聚与低耦合”,“权限和攻击面最小化”,“模块之间的隔离与接口”,“重用公共成熟组件和服务”……道理我都明白,做到可不容易!

技术债务

华为这些年高速发展,早些年为了追求速度肯定也没少走捷径,这些年下来也肯定没少欠技术债务,现在也是一个从追求速度到追求质量转型的契机。所以信中说完架构开始讲技术债务了:

我们要重构腐化的架构及不符合软件工程规范和质量要求的历史代码。我们知道,再好的架构,其生命力也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以及新技术、新功能特性的引入,架构也会腐化。面对腐化了的架构,要毫不犹豫地去重构它。同时主动以可信设计原则为导向,去重构不符合软件工程规范和质量要求的历史代码,提升软件架构的生命力。

我们都知道,没有万能的架构,只有适合当时需求,当时技术条件和人员的架构,时间推移了很多架构就满足不了要求了,就需要重构了!作为80后,小时候其实生活挺艰苦的,那时候我们穿衣服都讲究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架构也一样嘛,不满足需求我们先修修补补,真要重构挑战还是不小的,但是不去做它会一直成为发展的一个障碍,这封信也算是推了一把:“面对腐化了的架构,要毫不犹豫地去重构它。”,当然你重构,也不要忘记“可信”这个根本目标:“同时主动以可信设计原则为导向”。

其实Google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前面了,一直鼓励重写代码,任何软件每隔几年就重写一遍,这样可以优化代码,采用最新技术,去掉一些没有价值的功能,最重要的是让新员工得到锻炼,保持高昂的斗志。不知道这点是不是华为在像Google学习!

安全

这些年,互联网发展很快,但是安全事故却层出不穷:开房记录被泄漏、密码被泄漏、比特币被盗……这暴露出业界其实对安全是不够重视的,所以信中也不止一次提到安全问题:

公司已经明确,把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作为公司的最高纲领。”

“我们要深入钻研软件技术,尤其是安全技术。”

“我们要遵循权限和攻击面最小化等安全设计原则,科学设计模块之间的隔离与接口,提升安全性”

“编写出简洁、规范、可读性强、健壮安全的代码。

要打造一个“安全”的软件,就是首先要有安全意识,然后要懂安全技术,在整个开发过程中要从架构设计、代码方方面面去注意。

技术是工具

这些年开发界一直有些不好的风气,就是都认为自己的技术是最牛的,写后端的看不上前端的,用angular的看不上vue,写PHP的认为自己的语言是全世界最好的,开发的还看不上测试的。但是信中这一句话不要忽视呀:“软件技术是我们打造产品的基本工具”,技术只是工具,只是我们用来打造产品的工具!

“技术是否先进,技术选择是否合理,将决定我们软件的高度;”,技术的选型,不仅看的是不是先进,还要看是不是适合当前产品项目,并不是什么什么新酷就用什么!

“我们要深入学习架构与设计、编码、测试、安全、可用性、性能、维护性、体验等技术,并科学运用这些技术。”,既然技术只是工具,那么我们就没必要给自己设置各种技术壁垒障碍。如果开发就只学编码,测试就只学测试,认为安全那应该是搞安全的事,这样的话是非常不利于团体协作的,每个人都在一个领域能有深入的钻研,同时对其他领域有一定了解,对个人,对团队是非常有利的一件事。这样也不需要DevOps这种为了兼顾开发、测试、运维三种角色而存在的工种!

一致性

我们做软件开发的都知道,也看过很多段子:从客户的需求,到最终的实现,总是差别很大;我们在项目初始的时候制定了很多规范,却总是不了了之,难以执行;我们良好的设计,在编码实现的时候,因为赶进度、开发人员偷懒等各种原因绕开设计,抄近路,最后设计和编码无法一致……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

?

一致性在软件开发领域一直都是理想美好而现实却很残酷,信中也提到:

我们要遵守过程的一致性。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遵循业界共识的标准、规范,确保规范到实现的一致性、代码到二进制的一致性。架构要符合架构原则,设计要遵循设计模式,代码要符合编程规范,最终做到需求与实现一致,达成各项对客户的承诺。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做好每一步,才能真正打造出可信的高质量产品。

无论这个目标有多难,但是从“遵守过程的一致性”开始,在每个阶段都去做到一致性,“脚踏实地做好每一步”,还是有希望做到,“真正打造出可信的高质量产品”。

改变习惯

在实施软件工程的过程中,有两个难题,一个就是转变思想,另一个就是改变习惯了,这种改变的过程也一定是很痛苦的。

为此,我们要改变行为习惯,追求精品。我们要开放透明、积极和勇于揭示问题并主动推动改进。软件开发是一种创造性和艺术性的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和潜力。我们要改变只重视功能结果、不重视代码质量的行为习惯,要严格遵守软件工程规范;改变被动的修修补补;改变碎片化知识获取,主动去学习提升并贡献经验、代码,形成共享知识库。我们需要改变的行为和习惯还有很多,对绝大多数人来讲都将是一个痛苦的转变过程,会脱一层皮,但我相信大家能够迎接这种挑战。

从事软件开发工作越久,恐怕养成的坏习惯就越多,信中列的几条都很有代表性:

  • “只重视功能结果、不重视代码质量”
    “功能实现完了就完事了,质量那是QA的事”,这种坏习惯不改质量是很难有保障的
  • “不遵守软件工程规范”
    软件工程的各种规范不是约束,也不是摆设,而是实实在在为了团队整体更好的协作。对于定好的规范,要严格执行,不合理的规范,也要提出来一起改进。
  • “被动的修修补补”
    为了能继续凑合,继续修修补补,而没有考虑重构改进,也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 “碎片化知识获取,不主动去学习提升”
    在现在的信息时代,碎片化的知识获取是容易的,但是像软件工程这种知识,仅仅通过碎片化的学习还是不够的,必须的主动的,系统的去学习,虽然这个过程会很辛苦,但是是非常有必要的。
  • “不愿意贡献经验、代码,不去形成共享知识库”
    很多人不愿意去分享知识和经验,有的是因为太懒,有的是觉得没什么好处。但是分享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和提升的最好手段!知识库这种事不仅是对别人,对自己也是一个特别好的过程。
    想象下你新加入一个团队,如果这个团队有很好的知识库,你可以通过知识库很快的上手工作,同样的,如果你把你的经验写到知识库,后面的新人也可以受益你的贡献!

“软件工程”和“质量工程”需要依靠架构技术

“软件工程”和“质量工程”需要依靠架构技术,而不是依靠CMM和QA管理流程。一切工程问题,首先要思考能否通过技术解决,当前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暂时由管理手段代劳,同时不停止寻找技术手段。

所有的涉及到人的管理最终都要归结到人管理还是制度管理的问题上,软件项目管理也不例外,如果过多的依赖于人的管理,那么项目经理的职责就太重了,优秀的项目经理本身就是稀缺资源,最终会变成一个瓶颈。

所以通过架构技术和工具,把管理流程落实下来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有两个例子可以很好的说明这点。

早些年软件项目团队是非常庞大的,各个服务庞大模块紧密,所以管理成本很高,后来微服务这种架构提出后,将大的服务拆成小的服务,整个组织也从大项目部门拆分成各个小组,各小组可以独立更新维护。

另一个例子是以前单元测试和代码审查还有自动部署很难执行,后来借助源代码管理工具和CI(Continuous integration,持续集成)工具,就可以很容易的进行代码审查、并且可以确保单元测试测试跑通过后才进行部署。这一点其实信中也有体现:

我们将全面强化以Committer角色为核心的代码审核和提交机制,代码经过更加严格和系统的审核才能合入版本。为此我们将建立一支更高水平的Committer角色群体,负责软件架构的看护、代码的审核和提交,整体保障合入代码的高质量。我们要变革考核机制,要让架构设计好、代码写得好的人脱颖而出,对编程能力不满足要求的人给予帮助和培训。但任何人如果编写的代码长时间不能合入版本,将会被团队抛弃。

软件工程就像一个国家的农业

软件工程就像一个国家的农业,是最基础的设施!

很感动,这些年软件工程被提起的其实不多,大家关注的更多是各种新酷的技术,而对于这种软件开发最基础的理论视而不见。还有人一提到软件工程,就马上说软件工程不是银弹。软件工程从来不说自己是银弹,就像现代医学,也不会号称自己包治百病,只会不断改进,对症下药!

希望这封信能带动软件工程在国内的更多发展,也希望我这篇浅显的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一些软件工程的概念。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uangbenzhilin/p/10249107.html

时间: 2024-09-29 09:04:14

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解读任正非的新年公开信的相关文章

2019华为程序员又要加薪了! 任正非 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 ------全面提升软件工程能力与实践,打造可信的高质量产品

2019华为程序员又要加薪了! 任正非  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 ------全面提升软件工程能力与实践,打造可信的高质量产品. 过去一百年来,世界上许多成功的公司都因不能适应变化而倒下.要适应外部变化,唯有自我进化,我们必须保持开放和持续变革.董事会已决定,全面提升软件工程能力与实践将以变革的方式来开展,由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总负责,公司初始投入20亿美元,计划用5年时间,在ICT基础设施领域实现为客户打造可信的高质量产品的目标. 原文链接:http://xinsheng.huawei.com/cn/

华为内部解读:任正非最厉害的秘密(发钱是艺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中为本)

大家如果了解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它主要是几大模块,一个是绩效管理模块,一个是薪酬管理体系模块,一个是任职资格管理体系模块.这三大模块是人力资源最主要的内容. 2013年12月4—6日,走进华为第四期活动在华为深圳总部举行.在6日上午的培训上,围绕华为的价值观与管理之道,华为前副总裁.曾全程主导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的张建国先生与众位岛邻进行了分享. 张建国指出,企业家分三类,第一类是技术型,公司的寿命取决于产品的寿命;第二类是销售型,公司能做多大,取决于老板能掌握多少客户资源;第三类是既不

从任正非公开信说起,谈代码规范的重要性!

最近的1月2号,任正非发布了题为<全面提升软件工程能力与实践,打造可信的高质量产品>致全体员工信,这也是今年华为总裁办签发的2019年001号文件.在信中,任正非强调了高质量软件产品的关键特性,呼吁各软件工程师理解架构的核心要素.重视代码质量.遵循业界共识的标准和规范,并计划用5年时间投入20亿美元全面提升华为软件质量. 任正非的公开信 在我的印象中,关于某某公司宣布重金投入一个领域.一个产品的新闻有很多,比如某度和某米的all in:但华为这次却很不一样,20亿美元的投入点居然单纯是冲着软件

任正非:所有公司都是管理第一,技术第二(没有一流管理,领先的技术就会退化;有一流管理,即使技术二流也会进步)

这是早年华为总裁任正非与参加培训的新员工的交流纪要,任正非幽默.风趣.坦诚,也略带一丝无奈,其中的很多观点仍然具有思考和借鉴意义. 1.你们下去碰到的领导并不是你想像的那么好,他们有时将鼻涕抹在袖口上,有时不穿袜子,不像一位你想像的领导.……你碰到一个不好的领导,却受到了别人受不到的锤炼,你会学会如何协调周边关系,学到了很多经验. 2.华为公司没有老板,老板也是天天干活.打工,他上班的时间比别人长,从来没有吵过加班工资.(这里有弦外之音……) 3.华为闹意见的多数是应届生,社招生多数人没有问题,

任正非反思:华为会不会是下一个美联航?(企业必需以客户为中心)

集微网 4月20日报道? 虽然任正非早已经不再具体管理华为内部事务,但是依然是华为公司的灵魂.4月18日,任正非又在内部战略预备队座谈会上谈了很多目前华为内部面临的问题. 谈话内容最令人关注的就是任正非关于“华为到底还是不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发问.任正非说道,从美联航事件看,企业必需以客户为中心. 美联航不以客户为中心,而以员工为中心,导致他们对客户这样恶劣的经营作风.华为会不会是下一个美联航?我们认为最宝贵的财富是客户,一定要尊重客户.我们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要坚持下去,越富越要不忘初心. 巴塞

【亦观察】 为何现在任正非选择高调对外?(互联网时代是趋势,连华为都挡不住)

为何任正非现在高调对外:笔者认为,这是因为任正非希望他这次传递的信号更强烈,为什么需要更强烈呢?因为队伍不好带了.在采访中他也很坦率地承认,“其实我们很多员工都不听我们的,包括高级干部,他们常常不看公司的文件夹,而是从互联网上吸取能量”. <亦观察>No.44  任正非高调对外的内部原因 文/ 冀勇庆 6月16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破天荒地第一次接受了中国媒体的采访,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而在笔者看来,任正非其实深谙传播之道,而且特别擅长反其道而行之.之前我们曾经看到过很多他的内部讲话,这些“不小

任正非:华为不开放就要死亡 不能建立封闭系统

腾讯科技讯 9月10日消息,华为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今年7月2日与华为“2012诺亚方舟实验室”专家展开座谈,回答了与会人员的提问,任正非在座谈会上表示,华为不开放就要死亡 不能建立封闭系统. 据悉,“2012诺亚方舟实验室”是华为的基础创新研究部门,据称是任正非在观看好莱坞大片<2012>之后表示,以后信息爆炸会像数字洪水一样,华为想生存下来必须造方舟. 任正非与2012诺亚方舟实验室座谈会纪要 2012年7月2日下午,任正非与2012实验室干部与专家座谈,部分董事会成员.公司各部门领导也应邀

我看小程序系列文章:1 不一样的角度 解读微信小程序

大家好,我是Beta007. 最近一直在研究小程序,会在这里整理出一系列的文章,和大家交流. 第一篇文章首发在了知乎专栏:小楼昨夜又秋风:https://zhuanlan.zhihu.com/p/22891188 知乎ID:七月在夏天  (头像是只喵~) 不一样的角度 解读微信小程序 七月在夏天· 2 天前 前段时间看完了雨果奖中短篇获奖小说<北京折叠>.很有意思的是,张小龙最近也要把应用折叠到微信里,这些应用被他称为:小程序. 含着金钥匙的小程序,还未展现全貌,就已经成了开发界的头条大事儿.

任正非的忠告:不赚钱的产品就关闭压缩(一定要在主航道、主战场上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也就是要专注)

以下内容摘自由华为公司内部培训教材集结成的书籍<以客户为中心—华为公司业务管理纲要>. 在本部分中,集中讨论的是,像华为这样的大公司,财大气粗,但任正非还时刻提醒其管理团队,要把公司的能力削得尖尖的,才能形成突破,切忌把公司能力拉得平平的,什么城墙都攻不破.他说,要成为领导者,一定要在主航道.主战场上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这对于金钱.资源和团队都稀缺的创业团队来说,有很强的启发:创业公司一定不能稍微拿到多一点钱就瞎创新,什么都想做,结果很有可能什么都打不透,白白把宝贵资源浪费掉,最后猝死.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