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种架构风格,都会因各公司面临的情况不同而有不同的实现路线,Service Mesh也不例外,比如江南白衣描述的唯品会的服务化体系开放服务平台OSP(Open Service Platform)走的ServiceMesh之路就与流行的Istio不同。但它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相似的,比如服务的注册发现、路由、熔断等如何实现,如何高效的传输与序列化、代理,甚至包括如何更方便的对原有的系统升级改造等。
一、标准服务化体系阶段
如果用两根手指将Local Proxy 和 Remote Proxy的框框按住,就是个标准的服务化框架。
传输与序列化层
当时还没有GRPC,自己拿Netty撸了一个TCP长连接,多路复用,异步IO的传输层,基于Thrift协议的序列化。
当然,这个组合从性能上现在看也不过时,自定义TCP不比HTTP2弱, Thrift 也比ProtocolBuffer略快,我们还支持基于Java类来定义Thrift接口,而不是原生Thrift,PB的有额外学习成本的中立语言,完美。
缺点嘛,就是跨语言时会略尴尬,虽然原生的Thrift也在某种程度上跨语言,但我们除了保留Thrift序列化协议外,其他从头到脚都重新实现了,也就不再能从它那借力。
服务注册中心
当时的大环境下,ZooKeeper也是比较流行的注册中心选择,不过最近在做去ZK化,改为自研的Http Api Server,数据用Redis或 Etcd存储。
API网关
当然要有入口网关,将外网的HTTP请求,经过认证,安全防刷, 再转换为OSP调用后端服务。
服务路由
服务的注册发现,负载均衡,路由定制,机房策略等路由策略,超时,重试,熔断等可用性策略,我们统称为路由逻辑。
我司的主力语言,前端是PHP 和 Java,后端是Java,在调用端有着硬性的跨语言需求。
SM第一步
上述的路由逻辑,如果在每种语言实现一次客户端,显然是不合算的。为了PHP,将这些逻辑抽取成独立的Proxy。
SM第二步
这个独立的Proxy,是部署成传统的集中式的Proxy集群,还是当时还不很著名的本地SideCar模式呢?
在公司的体量下,有着强烈的去中心化的愿望,所以我们选了SideCar模式。
SM第三步
PHP使用了Proxy,那Java呢,继续像dubbo一样在客户端里可以吗?
这个当时有比较大的争议,因为毕竟多经过了一层节点,虽然本地连接不经过网络,也很难说性能毫无影响。 为此我们还专门做了个基于Unix Domain Socket的版本,但后来觉得性能足够,一直没上线。
最后,老板力排众议,一是为了架构统一性,二是因为我们的Proxy功能还不成熟,而使用它的应用又特别多,如果不独立出来,很难推动快速升级。所以统一使用了Proxy模式。
SM第四步
SideCar模式虽好,但是存在单点的问题,如果SideCar在升级,或者挂掉了怎么办?
SideCar升级,可以联动同一台机上的应用先摘除流量。
SideCar挂掉,可以搞个脚本把它自动重新拉起。但重新拉起的间隔里还是会丢失的请求,如果重新拉起还是失败呢?
作为一个架构师,高可用的观念是深入到骨子里的,所以我们又在每个机房搭建了一个Remote Proxy集群,并在客户端里的SDK加入了如下的逻辑:
“如果本地Proxy不可用或宣称自己准备关闭,就将请求无损转发到Remote Proxy,再启动一个监视器观察本地Proxy什么时候重新可用。”
至此,一个封闭的服务化框架完备了,我们有了标准的服务化体系。能力上,也比当时久不更新的Dubbo,还有后来的Netflix,SpringCloud要强不少。
二,按不住的多语言的客户端接入
时间匆匆过, 一个公司里,总是按不住会有更多的语言出现,比如Node.js, C++, Go,像前面说的,再撸一次TCP/Thrift 感觉有点累了,这些也不是主流语言,花太多时间在上面不值得。 所以,我们在Proxy上额外支持了HTTP/JSON的传输层,再根据注册中心里的元数据,重新序列化成Thrift来调用后端服务就好了。
我们还发现,在PHP里用Thrift,还不如它内置的C写的HTTP/JSON库快。
不过,我们也不想在这些客户端再实现一次本地SideCar与Remote Proxy的切换逻辑了,反正这些非主流语言的客户端的调用量不会很大,就通通去调用Remote Proxy集群好了。哪天撑不住时,可能会改用前面说的不那么完美的方案。
至此,多语言的客户端完全咩有接入限制了。
三, 普通Web应用也想零成本变身服务化
时间又匆匆过,又有大量原来的Web应用,不想改造成OSP应用,又想作为一个服务,或者接入API网关,或者加入服务化大家庭,享受各种服务治理的能力。
为此,我们开发了一个很轻量的注册器,也是以sidecar的形式运行,不断的对Web应用的做健康检查,与注册中心进行注册,心跳,和反注册。
当然,免费的午餐肯定没那么好吃,比如没有了基于IDL生成SDK的与客户端的契约化编程,没有了高效的传输层序列化层,没有了限流,自动隔离线程池,ClassLoader预热,闲时主动GC等等细微的Runtime加强。
至此,多语言的服务端也完全咩有问题了。
四、容器化了,容器化了
为了容器化,sidecar跑在哪里,又成了问题。 如果跑在每一个Pod里,一来呢,身为Java应用,堆内堆外内存吃得有点多;二来呢,升级Proxy时,又要重新发布每一个应用;
所以,我们选择了DaemonSet的形式,每台宿主机上只运行一个Proxy,Proxy启动时把自己的IP写在一个共享文件里,这个文件也Mount进各个容器里面,各个客户端会监听这个文件。
为了隔离性,Proxy加了个来源IP的限流,效果就是单个容器的调用高于2万QPS时,第二万零一个请求开始就把它临时重定向到Remote Proxy集群。 十秒钟后再重试本地Proxy,如果还是高,又继续打发过去。
另一个改动,我们之前基于IP来定义路由规则( 比如把一些消耗较大的接口,都发送到隔离的三台机器上)。容器里IP不固定了怎么办?
我们引入了一个部署池的概念,比如一个应用有两个部署池,一个3台机器,另一个20台机器,这个部署池的名字,会注册为服务实例的元信息。在服务路由里就用这个池的名字来定义规则。
Istio 的区别
1. Server端无入口Agent
Server端前面也摆一个Agent,全部流量都流经它,有点重啊。当初在Client前摆一个Agent都争半天了,真的要再来一个?
如果已经是OSP应用,当然没必要摆这个Agent了。如果是一个希望零成本变身的Web应用,那我们回顾一下服务端要做的事情:
一是服务注册和心跳。 我们在应用旁边摆了个轻量级的注册与心跳器来实现。
二是分布式调用链记录。分布式调用链监控原本就支持Web应用呀,不需要额外的Agent。
三是服务端授权,服务端限流之类必须在服务端进行的服务治理,相对没那么重要与常用,真的需要要时同样以Servlet WebFilter 或多语言SDK包方式提供。
所以,这个偏重的Agent暂时没有太大必要。
2. Client端不基于IPTable劫持
为了客户端零改造成本,Istio里基于IPTable,将Client发出的所有请求劫持到Proxy上。但IPTable的性能一般,尤其是一个环境里有很多应用时,性能更加跌得很厉害。所以我们就不节约客户端的一点点改造成本了。
基于SDK的访问,支持Local Proxy与Remote Proxy的完美切换,比IPTable更加的高可用。而如果某种语不想写这种复杂SDK,那要么全部打到本地Proxy(等于IPTable),要么全部直接访问 Remote Proxy集群。
3. 没有画大饼用的Mixer
为了Proxy实现的可替换性,Istio里将与基础设施相关的部分都提取到中央的Mixer里,连分布式调用链跟踪都分离出来太那啥了,每个请求发生前发生后都可能要调用一下这个Mixer,一个是性能,一个是中央化的容量瓶颈。
虽然理解Google架构师们为了画大饼的无奈,但自用体系,不需要考虑Proxy的可替换性时,还是把该下沉到Proxy的基础设施埋点给下沉下去。
4. SideCar以DaemonSet形式运行
因为是Java,堆内堆外要3G左右,所以每台宿主机只运行一个Proxy。 当然也为了升级Proxy方便,不用每次升级Proxy将全部应用的容器重新发布一遍。
5. 不依赖K8S和容器技术
这么一路走来,当然不会依赖于K8S。目前Istio们为了节约开发精力而完全依赖K8S,其实也大大局限了它们的适用范围,起码一个公司里如果混合物理机与容器双向调用的就难搞了。
6. 路由和路由是不一样的,熔断和熔断是不一样的
一个词能涵盖完全不同级别的实现。大家都说路由,但我觉得比如Dubbo,比如OSP,才算是真正的规则路由。
其他负载均衡,熔断,重试等等,都一个名字也可以做得差别极大。
http://calvin1978.blogcn.com/?p=1779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oit8791/p/10015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