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大脑

  想要高效,合理的使用大脑,我们就要先了解大脑。在我看来大脑的工作有三个步骤:接收 --> 处理 --> 响应 (省略了信息)。

  接收和响应并不是重点,我们重点研究一下大脑最重要的工作----处理信息。

  我们现在把要处理的信息进行大致的分类:记忆,思考(选择性记忆,重点在于思考)。

  

  记忆的研究:  

1

大脑中跟记忆紧密关联的两个区域是扁桃体和海马体。我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获取的信息,先由扁桃体判断喜恶,接着海马体会把情感上喜欢的东西当做重要信息来处理从而在大脑中打下印记。

小明撸了一把后,终于耐下性子看微积分、傅里叶变换,但扁桃体告诉他:尼玛坑爹啊,这都是啥啊?所以小明决定出去走走,未料转角遇到爱,哦不,是一 个朱唇半启、酥胸微露、黑丝大长腿的姑娘,姑娘竟还对小明一笑,于是小明心里的小兔开始乱撞、气血上涌,燥热到无法呼吸,扁桃体都惊呆了。没错,小明早就 不记得劳什子微积分了,而那姑娘的明眸一笑,这辈子也忘不了了。

只有那些我们喜欢、感兴趣,有内动力去了解的东西,才能立刻留下深刻记忆

不幸的是,真正有记忆价值的东西,往往都是我们不喜欢的。

人脑神经细胞和鼠脑神经细胞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人脑和鼠脑功能差距悬殊,其根本原因在于脑神经细胞的数量和连接方式。记东西时,相应脑神经细胞的 突触会相互连接而形成神经回路,那么再回忆起这样东西时,就需要重现这条神经回路。人脑容量那么大,记忆不会凭空消失,记忆力差是因为,我们无论如何回忆不起来罢了。大脑如何记忆一样东西,也就只能那样回忆起那件东西

想象有一个城镇,已经有许多房子A、B、C…(旧记忆),从房子A到房子B可以通过连接它们的道路(记忆间的联系)。现在新建了房子Z(新记忆), 日后我们若是突然从这成千上万的房子中找到Z,是很不容易的。但如果我们在新建房子的同时,修一条到房子A的道路,这样我们通过找到房子A就能方便地找到 房子Z。如果修许多路,让房子Z与房子B、C…相连,就会有更多的路来找到房子Z,选择越多就越容易找到房子Z。反过来,通过房子Z,我们又可以找到房子 A、B、C…

这样子记忆在我们脑中就成了一张网,而不是一个个单独的点。这种刻意寻找记忆间联系的方法,就是常说的举一反三、发散思维、联想记忆、理解记忆。所以我们应将新的东西,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和经验整合到一起,才能避免新记忆成为信息孤岛,怎么也回忆不起来。

不同领域知识的跨界组合、联接、迁移,便是基本的手段之一。

我曾提及的有效系统的想法,最初来自于<信号与系统>这门课,其实它能描述物质世界的任何系统。如果再组合生态系统的一些知识,便可以 迁移到人构成的组织系统。倘若再知道些群众心理学的知识,就能知道该用什么(输入)来引导一个群体的走向(输出),比如所谓的饥饿营销,粉丝经济。

2

有朋友现在还能轻松背出《滕王阁序》全文,我高中毕业就只记得文章名和作者名了。如果用忆商来量化记忆力,那么我的忆商肯定没到平均线的一半。之所以能活到今天,是因为我发现,最有效的记忆方法是,什么也不记,至少能不记的就不记!

大脑的最重要的功能应该是思考,而不是保存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里有这么一段:

他(福尔摩斯)的无知与他的渊博知识一样令人惊叹。他对于当代文学、哲学和政治几乎是一无所知。…让我吃惊到极点的是,有一次我偶然发现他对哥白尼的理论及太阳系的构成全无了解。…

“你好像很吃惊吧,”他微笑着说,“即使我真的懂得这些,我也得尽量把它忘记。”

“忘记?!”

他解释说:“你要明白,我认为人的大脑原本像一间空空的屋子,必须有选择地用一些家具填满它。只有笨蛋才把他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破烂都塞进去。这样的 话, 那些可能用得上的知识就被挤了出来;或者,充其量也只是把那些破烂同其它东西混杂在一块儿。结果,在需要时却难得找到了。因此,一个善于工作的人,对于将什么东西纳入自己的头脑里是非常仔细的。他只会容纳那些工作时用得着的工具,而且又将这些工具分门别类,安排得井然有序。如果认为这间屋子的墙壁富有弹性,可以随意扩展,那就大错特错了。……因此,不要让无用的信息挤掉那些有用的信息,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我争辩道:“可这是太阳系学说呀!”

他不耐烦地打断我的话说:“这对我又有何意义?你说我们是围绕太阳转,可即便是我们围着月亮转,这对我和我的工作不会有任何影响。”

福尔摩斯君比我无赖多了,不仅不记,哪怕记住了还要去忘掉。什么都想要,最终什么也得不到。我们要接手海马体过滤信息的任务,主动选择需要记忆的东西。

3

日本脑科学家池谷裕二把记忆粗略地分为两种:知识记忆和方法记忆。

知识是最难记得住,也是最不应该记的。只要我知道哪里可以找到它就可以,它可以在硬盘、云端或者抽屉里,唯独不可以在脑子里。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快速找到我们需要的知识?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做朋友》里,提到李敖是这么做的:

我会把书中他需要的某一页某一段剪下来,然后分类放夹子里。

怎么分类的呢?我有很多自己做的夹子,夹子我写上字,把资料全部分类。一本书看完以后,全部进入我的夹子里面了。我可以分出几千个类来,分的很细。好比说按照图书馆的分类,哲学类,宗教类;宗教类再分佛教类、道教类、天主教类。我李敖分的更细了,天主教还可以分,神父算一类。神父还可以细分,神父同性恋就是一类,神父还俗又是一类;修女同性恋是一类,修女还俗这又是一类。

……我这本书看完之后,被我大卸八块,五马分尸。可是被我勾住了,这些资料我不凭记忆来记它,我凭用细部的很耐心的功夫把它勾紧,放在资料夹子里。我的记忆力只要记这些标题就好了。标题是按照我的习惯来分的……

看到这个我是惊呆了的,原来大牛也是要做愚蠢的体力活的。

这是个要求我们什么都懂点,并精进一两个点的时代,快速学习是无法避免的。我们所有学过的东西,将来一定都会用上,所有没有学过的东西,将来一定要 补课。于是参照这种分类方式,建一个知识体系就很有必要,按照自己的习惯来给知识贴标签,标签就成为找知识的索引,大脑需要记住的只是这些索引罢了

4

其实需要花大力气去记忆的应该是做事的方法。

方法是什么?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就好比出租车司机脑中的路线,有了这条路线,司机需要做的只是左转还是右转。没有路线,就像是迷宫中的老鼠,只能随机漫游,虚耗精力而疲累不堪。做事之前,先想想有没有合适的方法,才能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大脑的清醒。记忆的方法越多,就能越快解决问题,生活也就越轻松。

但问题无处不在,方法也就成千上万啦。思考有思考的方法,写程序有写程序的方法,看书有看书的方法,写文章有写文章的方法,演讲有演讲的方法,开挖掘机有开挖掘机的方法,搬砖有搬砖的方法,追客户有追客户的方法,甚至把妹都有方法……太多了,脑袋当然记不住,怎么办?

记忆方法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探求问题的本质,减少方法的记忆量。这个就有点求道不求术的味道了。其实看书、写文章、演讲的本质是要脑中有存量和逻辑(《金字塔原理》),追客户或女朋友的本质是要能察觉对方需求并有能力满足。二是反复使用某种方法,使之成为内隐记忆。这种反复使用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碰到类似问题,路线就会跳出来。或者说它会变成一种习惯,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就像早上起床、穿衣,挤牙膏,装水、刷牙,看着镜子里帅过凤姐的自己,再想想某个漂亮的姑娘。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惯性向前的。

我觉得方法最好的获取渠道,是多读书多总结和多观察人。这种东西问别人,别人也不见得会讲,这毕竟也算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吧。反复实践是关键的环节,有了方法不去操作,那就是天桥的把式了。为什么听过无数的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因为都觉得他妈的写得真好,而没有多少人真的会去做。

对于学习,最重要的还是思考与理解,至于记忆,尽量记在别的地方,知道如何查找就可以了。

  

时间: 2024-10-12 23:58:13

如何使用大脑的相关文章

c编程:僵尸吃大脑

第一行输入一个正整数n 以下每一行输入僵尸已经吃了的大脑数量a,和需要生存必需要吃的大脑数量b.总共n行. 例子输入 3 4 5 3 3 4 3 例子输出 NO BRAINS MMM BRAINS MMM BRAINS 即假设a>=b即输出MMM BRAINS(僵尸能活) 否则输出     NO BRAINS(僵尸不能活下来) 代码: //僵尸吃大脑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n; int i; int a,b; int m[20]={0};

深度剖析:智能手机如何诱变我们大脑“思维方式”

这是一个科技改变大脑的时代.互联网的大量使用会对我们的大脑进行重塑.我们的思维方式.阅读习惯以及记忆能力都在逐渐被改变.智能手机和PC终端正在慢慢地干扰和影响着我们的注意力,日益强大的智能机正在悄然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曾经的生活必需品已经逐渐被手机应用取代. 智能手机是人类意识的产物,它已经成为很多人必不可少的移动设备.人们在使用它的时候,思维方式也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好有坏.大脑作为思维的器官,不会凭空想象.思维是构建在一定信息基础上的,它要对原材料或半成品进行加工.也就是说,有

给你一个云端的大脑01:印象笔记小技巧

我在上课时,很多学员们给我的反馈都是:老师你讲的太精彩啦,但我记不住.我最重视的就是学员的反馈,因为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凡事既然做就要做到最好.而学员就像我的一面镜子,反馈是我改进的方向. 很久以前,我听到这样的反馈第一反应就是自己还是讲得不够好,但后来我的讲课都能hold住全场300多人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反馈仍然频繁出现,这不是我的问题而是学员们不会学习的问题,这样的学员在工作中也是缺乏自我培养的能力. 所以从今天起,我的平台又加入一个主题:给你一个云端的大脑.告诉你如何记笔记,如何整理大脑记

《30种大脑训练方法》[PDF]扫描版

图书介绍: <30种大脑训练方法:提高你的注意力>中提到了以下情况.刚想做点事情,就开始心猿意马,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干什么事情总是不能持久--明明知道对方说的话很重要,也很想认真听,可就是不知不觉地走神儿了--只要找到感觉就能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可就是进入不了状态-- 以上种种情况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屡见不鲜,如何才能自然而然地把精力集中起来,而且让这种专心致志的状态保持较长的时间呢?果真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话,那么工作进度就会突飞猛进,时间支配上游刃有余,事业与生活都将成为人生真正的享

未来黑客有朝一日能用无线接管你大脑

光遗传学是我们这个年代的奇迹,神经科学家们能利用光脉冲打开或关闭脑细胞.但直到现在为止科学家们仍面临着一个显而易见的难题:如何能将光脉冲输送到藏在动物头盖骨中的脑细胞里呢? 近日,斯坦福大学一组神经科学家在 IEEE Spectrum 11 月刊上发文介绍了他们在脑机接口上的最新研究成果.Integrated Biomedical Systems 实验室的 Ada Poon与同事发明了一种微型的无线LED设备,该设备能完全被植入白鼠的皮肤下.白鼠在到处跑的时候,研究人员们能利用这一设备打开光线,

心理学--大脑

诺贝尔奖得主 生物学家 弗兰西斯·克里克 著作<惊人的假说>:你.你的喜悦.悲伤.回忆.抱负.你对人格同一性的感知.你的自由意志,事实上,这一切都不过是大量神经细胞集与其缔合分子的生理反应而已. 刘易斯·卡罗尔<爱丽斯>:"你不过是一堆神经元罢了". 关于二元论 哲学家勒奈·笛卡尔 二元论主张,至少对于人类而言,存在两种独立的成分,即有形的生理客体与无形的心理. 两点论据: 1.有些事情,人类可以做到,机器永远不可能做到.人类的行为不光只有反射,相反,人类拥有协

缸中的大脑(Brain in a Vat)

史上第一大哲学命题:缸中的大脑(Brain in a Vat)~ 没有比所谓的"缸中的大脑"假说更有影响力的思想实验了.这个思想实验涵盖了从认知学到哲学到流行文化等各个领域. ~ 这个实验的内容是:想象有一个疯狂科学家把你的大脑从你的体内取出,放在某种生命维持液体中.大脑上插着电极,电极连到一台能产生图像和感官信号的电脑上.因为你获取的所有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都是通过你的大脑来处理的,这台电脑就有能力模拟你的日常体验.如果这确实可能的话,你要如何来证明你周围的世界是真实的,而不是由一台电

解剖互联网大脑,互联网神经生理学

作者:刘锋 本文是互联网神经学系列文章的第三篇文章.对于生物大脑,神经生理学的研究以神经解剖学为基础.它的方法是通过刺激脑及手术切除脑,实验性地分析研究整体的脑功能,考古学家发现,在公元前30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的古埃及纸莎草书上,出现了人类第一次关于大脑皮层的描述,出现脑的象形字.书中描写了脑的外露部分由褶皱,如同融化的铜.这说明古埃及人开始通过观察注意到脑的外形,文艺复兴思潮当中涌现的4位学者--达·芬奇.维萨里.威利斯和笛卡尔,堪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神经科学四杰".其中维萨里亲自

可怕!社交网络上瘾者的大脑是这个样子的

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社交网站,对于许多用户来说,他们对社交网站保持着一种执着的好奇心,瞪大眼睛探索着网络上的大千世界.但事实证明,这种"社交网瘾"的行为其实会在大脑中显现出来: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这种大脑强迫性驱使人不断登陆社交网站的行为,其实和吸毒上瘾的行为十分相似. 然而,这仅仅是相似而已,并不是完全的一样:这些有社交网瘾的用户,他们大脑的脉冲系统活动更加活跃,但是这片脑区却又能很好的抑制他们冲动的行为,这点便与***瘾君子的大脑不同.加州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奥菲尔

作为癫痫患者应该怎么治养生1 1:告诉您如何移除癫痫病患者大脑中的“活火山”

改善患者大脑环境断绝癫痫发作根源 癫痫因其发作的反复及突发性,被称为"大脑里的活火山",给患者的心理.身体.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然而,广大患者对于癫痫病的认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作为癫痫患者应该怎么治疗及护理疾病,患者又该如何移走这座"活火山"?天津卫视<养生1+1>,特邀北京海华医院著名癫痫专家杨少波主任为大家详细讲述. 持续放电"点燃"病灶周围组织 癫痫病一种容易频繁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而治疗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患者一定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