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2000年左右,丁香园横空出世,最早只是一个帮助医生检索医院论文的工具和论坛罢了。但是它成功的形成了社区,并依托这个群体衍生出了大量的产品和服务,如今已经成为一家估值十亿美金的公司。那么同样是专业人士人群构成的法律人社区是否有成为下一个丁香园的可能呢?
已经观察法律服务产业整整四年的笔者,最近与金装律师的CEO刘云柱先生做了有关他们推出的最新律师端产品律脉(微信号:welawyer001)的交流。律脉是金装律师推出律师端产品,、律脉不仅仅是社群产品,连接律师与律师,同时,律脉也是律师的虚拟律所,律师的专用平台,而且是完全免费。律师在这个操作设计酷似脉脉的产品上,一旦注册,经过认证,就能生成自己的个性化主页(外观和脉脉近似),律师可以彼此点评和进行邀约沟通,该产品上线20多天,已经积累了上万名律师,且已完成天使轮600万融资。未来刘云柱除了会加强这个项目的律师互动功能,增加招聘等版块外,然后还会上线对接外部咨询用户的移动门脸,让普通消费者能够分享这个社群律师的聚合价值。
这个项目行吗?笔者和你一样充满怀疑?
律师的社交为何屡败屡战?
其实,律师社交或者法律人社区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笔者三年前曾经轻手报道过当时国内第一家律师社区律氏网,亲自给后来倒闭的它写了验尸报告(《律氏之死,说明了什么?》http://www.sootoo.com/content/297646.shtml)。那时候律氏网已经有了上万名律师用户,后来由于管理团队分歧和融资问题,轰然倒塌。但是,其核心还是不够接地气,用户活跃度一直上不去。
而对接需求这一块,试图建立一个社区去对接法律服务需求的玩法,也早有人做过。三年前杭州的爱法务,创始人发现不少律师去知乎义务回答问题,他觉得是个机会,则干脆做了一个类似知乎的法律人社区,用户可以去上面提问和等待律师的回答。但是很遗憾,运营多年活跃度依旧上不去,因为鲜有用户上去提问和沟通,律师就算注册了,发现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目前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依靠给律师做建站服务勉强活着。
仔细分析这两个项目,其实失败的本质是一样的。
一是缺少流量,二是缺少帮助律师运营流量的工具和手段。三是,律师这个群体比较高端,
缺少真正能切到痛点的产品和服务,进而再好的运营也会无效。
缺少流量是所有新创公司的核心问题。这几家公司的出现都是处在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型期,传统的优质流量都在四大法律门户手里,他们在沙漠里找水,难度可想而知。由于盘子太大(过快地拉律师),又提供不了足够的交易和交流机会,导致活跃度低下。
第二,缺少帮助律师运营流量的手段。为什么律师愿意去知乎回答问题?律师不是傻子,是因为律师从中可以获得利益。知乎一方面拥有更大的流量,另一方面它本身产品的优点,使得每一个人,包括律师都能通过生产内容,依照知乎的规则进行互动的方式,进而获得某种所需的价值(被关注、被认同、被委托等等)。当然,因为这个工具并不是为律师而生,因而律师去上面大面积答题并获利的情况,其实并不普遍。
第三,律师群体的特性。律师触网之后,和淘宝卖家是一样的,谁给我机会,我就和谁玩。但是,他们还比淘宝卖家精贵,绝大多数律师单靠线下替人打工都能养家糊口,所以,他更愿意接收果实,而不是像卖家那样去给淘宝搬砖,因此这更加导致他们不会等你平台去成长。
可以说我当我第一次听到刘云柱要做社区,还要对接需求的时候,我是不太相信刘云柱他能把这个项目做的有多大。但是,接下来的三个小时,他用几个理由,让我相信他所做的律脉有可能成为法律界的丁香园,而且会先以律师作为切入点。为此,我把和他的交流做了一些提炼。
基于互联网催生出法律人社区是历史必然
法律服务产业进而走向社区时代,其实是产业发展的必然。本质上讲是由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未来没有人群,只有社群,法律人在中国有形成一个社群的需求。
如同丁香园的崛起一样,法律专业人士拥有天然的共性。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共同的服务。
以其中的律师为例,这部分需求的服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中产阶级所需求的服务,因为中国律师的收入水平在中国属于典型的中产阶级,他们这个人群的购买力和消费志趣和国外的律师没有本质的区别,消费升级从他们开始。在很多人看来,他们会成为新的时尚风向标。美国历史上thinkpad的品牌逼格要感谢三类人,一是程序员(CSDN做了)、二是基金证券人士(计兮做了),三就是律师,因为他们是高收入且周工作时间超过70个小时的工作狂人群,商务范十足。依托他们定义中产,很有想象力。
另一类服务是律师所需要的专业服务。律师普遍需要常年的法条更订的提醒服务,需要专业且安全的求职招聘渠道,差旅投宿的服务,业务培训的服务,协同办案的服务,网络推广服务,年底送礼采购的服务,研讨会的服务,彼此救援捞人的服务等等。而一些特殊类别的律师,需要的服务更加精细,比如非诉律师特别需要对接投资人或者创始人,说白了需要行业会务,而诉讼律师则需要稳定的案源介绍。这一块服务如果换算成收入,目前是数百亿的规模。
另外,因为共性的存在,易于产生相同的话题,这是社群进行互动的材料。随着80后、90后律师成为主流人群,社交成为了这个年轻群体最迫切的需求之一,能不能用和70后不一样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或者说实现别的目的。比如某地就有年轻律师把案件信息披露给自己的律师群,由他们点评自己为什么败给对手(他觉得法官不公,对方是老律师……),进而产生了很大的后续影响。
最后,就是地理位置的特征,中国有100多个县,一个律师也没有,靠基层法律工作者维持运转。律师大都集中在北上广深和省会城市。他们天然比较聚集,且必须推广成本普遍较低。而偏远地区的律师,更需要通过一个社群进行学习和交流。
法律人的人口红利期已至,线下线上开展的各类互动已经产生。
中国自2000年开始至今,经历了法律产业的黄金十年。整个产业目前已经拥有了近千亿的规模,而法学毕业生更是接近800万人,其中近一般再从事和法律相关的行业。由于严格的门槛限制,目前中国的律师接近30万,如果加上知识产权、法务,还要加上法律工作者和公民代理绝对超过150万人,再加上近70万两院工作者,法学家和上述的法学生,法律人作为一个群体应该在500~800万人的规模,而且还在增长。
百度上搜索“律师研讨会”还是“法学研讨会”几个字,都有400多万的收录量。而“法律研讨会”是200多万个。想想中国不到30万的律师,所产生的频繁接触和影响力,任何人都难以忽视这其中的价值。
法律人已经习惯了基于网络产生互动和协同。
且不说今天所有的法律人都分布在各类网站和手机应用上,我就亲眼见过一美女律师在用陌陌玩的很high。因为他们也是人,有七情六欲。
而另一方面,这些网站,尤其是社交网络对于律师来说还有一个重要价值。就是营销。在很多律师那里,一部互联网史,就是一部营销史。从最早的登报纸,逐步发展到上网写文章,留QQ号提供咨询。到法律门户贴照片留电话。再到各大社区、论坛激辩、研讨和写稿,再到前两年开始的利用微信公共帐户提供内容进而普法。律师群体演绎了自己作为一个群体的学习能力。事实上,很多律所专门雇佣互联网人帮自己运营网站和微信公共帐户……律师熟悉互联网,也愿意使用互联网这种工具,特别希望你能看到他留在网络上的那些能够提升自己的信息,建立个人影响力。不过,这些信息太过于零散,能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数据库,帮助未来的用户进行选择,而生产这些信息能够不占用律师太多的经历,便于运营和操作。
这一切都说明在法律人群中,已经到了生成一个新社区的历史阶段,如果真的能形成一个社群,价值之大超乎想象。
律脉的几个亮点
那么律脉有可能做起来吗?或者说在这个历史机遇面前,律脉所打造的社区有可能成为大玩家吗?笔者确实不敢下结论,但是它的几个亮点却有可能为律脉打开一个全新的道路。
依托微信,微店的启示
传统的律师社交网站做不起来,开头已经说过是因为产品没有流量,没有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大势,也缺乏鲜明优点的产品,快速在这一波浪潮中建立品牌。
微点的逻辑是我在微信上提供一个工具,让你自己开店,自己引流。后期,融了大钱,再通过主站导流。而在早期,卖家其实用的是自己的流量,通过运作微店,提高微店本身的流水和流量。
律脉的逻辑很像微店。我提供一个工具给律师,律师注册认证后,生成一个律师微官网,用户可以浏览别的律师对这个律师的个人评价,该律师在律师圈的人脉价值,过往言论等等。
律师有了一个这个工具,就有了一个1.0版本的工作平台,可以在朋友圈发表自己对热门事件的看法,而微信好友可以点击和浏览,乃至分享。将律师的个人魅力、影响力聚合到平台上来。
营销功能和社交功能是现成的。
对于为什么要加营销和社交功能,是因为律师有需要。但是这些功能绝对不能太难操作。
律脉上的营销主要通过微官网完成。但是如何丰富这个微官网的数据和提高律师的活跃度呢?律脉的核心落在了社交沟通上。首先,让律师有一个类似说说这样的功能,让他们能彼此沟通,并互动点评。这些数据最后都会变成微官网上的信息呈现给消费者信息,对营销有帮助,这样的操作非常简单。说白了,你会用微信,用脉脉,就能用这个产品。
律脉的未来潜力?
对于律师来说,他们有强烈地自行接案的冲动。对于律脉来说,有可能产生催动律师行业变革的能量。随着后期大批法律人的涌进(保守一点数百万),这可能会建立针对律师,乃至法律人的一整套评价体系。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生、法学家的评价方式都会依托互联网发生质的改变。
而刘云柱说的未来可以用Uber方式进行案源拍卖和招标,只是众多的可能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