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码
为了使每一个汉字有一个全国统一的代码,区位码是国家规定的94*94的一个方阵,其中每行叫做一个区,每列叫做一个位,组合起来就组成了区位码,我们可以在相关网站查询某个汉字的区位码,例如汉字“我”的区位码是46 50 ,标识“我”在46区,50位。
国标码
区位码+2020H。
国标码并不等于区位码,它是由区位码稍作转换得到。其转换方法为:先将十进制区码和位码转换为十六进制的区码和位码,;这样就得了一个与国标码有一个相对位置差的代码,;再将这个代码的第一个字节和第二个字节分别加上20H,就得到国标码。如:“保”字的区位码1703D,国标码为3123H,它是经过下面的转换得到的:1703D->1103H->+2020H->3123H。
机内码
国标码+8080H。
输入码(外码)
输入码就是使用英文键盘输入汉字时的编码。目前,我国已推出的输入码有数百种,但用户使用较多的约为十几种,按输入码编码的主要依据,大体可分为顺序码、音码、形码、音形码四类,如“保”?字,用全拼,输入码为码为“BAO”,用区位码,输入码为“1703”,用五笔字型则为“WKS”。
字形码
字形码,点阵代码的一种。为了将汉字在显示器或打印机上输出,把汉字按图形符号设计成点阵图,就得到了相应的点阵代码(字形码)。
用于显示的字库叫显示字库。显示一个汉字一般采用16×16点阵或24×24点阵或48×48点阵。已知汉字点阵的大小,可以计算出存储一个汉字所需占用的字节空间。
例:用16×16点阵表示一个汉字,就是将每个汉字用16行,每行16个点表示,一个点需要1位二进制代码,16个点需用16位二进制代码(即2个字节),共16行,所以需要16行×2字节/行=32字节,即16×16点阵表示一个汉字,字形码需用32字节。
即:字节数=点阵行数×(点阵列数/8)
用于打印的字库叫打印字库,其中的汉字比显示字库多,而且工作时也不像显示字库需调入内存。
为什么不用区位码直接表示国标码,为要加上2020H?
20H就是32D。
区位码是中国定义的94乘以94的一个表。一个字节只用低七位的话有127中状态。英文中0到32的字符都是些控制字符,第127位是del字符,即删除字符,所以总共有34个控制字符。(从0到127)128减去(从0到32是33加上第127位的那一个字符共34)34等于94。所以可供中文使用的是94个状态。
国标码其实就是交换码,是中国用来交换的,当然交换码是不能引起歧义的,94行94列的一个编码再加上32就是行号从33到126列号也是从33到126。这样就与0~32的英文控制字符没有冲突了。
机内码为什么要在国标码的基础上加上8080H,而不是直接只用国标码作为机内码?
因为在英文中只有26个字母,所以用一个字节就可以表示了,用一个字节的话可以表示2^8个符号,就是256个符号,绰绰有余啊,于是外国人制订了规范,规定0-127(00000000-01111111)个字符他们用了,用来表示英文字符和一些符号,就是ASCII码,但是汉字有很多,256个根本就不够,于是国家就用两个ASCII来表示一个汉字,就是2个字节标识一个汉字,例如“保”的区位码为:1703,所以国标码为:1703的10进制+2020H=3123H,然而:31H 和23H在ASCII中式有值的,31H在ASCII中表示数字1,23H表示的是“#”(这个可以在网上查询),那么如果我以国标码作为机内码的话,如果内存中有两个字节为31H和23H,那么到底是表示汉字“保”呢?还是字符1#呢?这样就有了歧义,但是解决办法就有了,0-127不是被英文字符占了吗?那么我就用127之后的来表示不就可以了吗?于是我把汉字的两个字节每个字节机上128(16进制就是80H),于是问题解决了,汉字“保”的机内码变为:3123H+8080H=B2A3H(10进制就是45475),打开记事本按住alt+45475看看是不是“保”,这样就不会和英文的ASCII冲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