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测试

声明: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文章来自SAP师太技术博客( 博/客/园www.cnblogs.com):www.cnblogs.com/jiangzhengjun,并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jiangzhengjun/p/4297346.html

覆盖DSO+三次抽(增、修、删)+后修改成支持RecordMode再测试R项
合计DSO+三次抽(增、修、删)+后修改成支持RecordMode再测试R项
覆盖DSO+一次抽(增、修、删)+后修改成支持Record Mode
覆盖DSO(支持Record Mode)+一次抽(增、修、删)
合计DSO+一次抽(增、修、删)+后修改成支持Record Mode
合计DSO(支持Record Mode)+一次抽(增、修、删)

分三次抽最终结果:Active:1,Change Log:4
一次抽最终结果:Active:1,Change Log:1

覆盖DSO+三次抽(增、修、删)+后修改成支持RecordMode再测试R项

下面将数据字段修改为覆盖方式:

先做初始化,不传数据,只打标识

创建订单,数量为11,单号13381:

PSA:

通过Delta 信息包抽数到DSO,New表:

激活后Active表:

Change Loge表:

修改13381订单,11修改为10:

PSA:

通过Delta 信息包抽数到DSO,New表:

激活后Active表:

Change Loge表:

再将订单13381删除:

PSA:

通过Delta 信息包抽数到DSO,New表:

激活后Active表:

Change Loge表:

发现从PSA过来到DSO new时,R标识被丢掉了,所以数据最终并没有被删除,所以如果要支持R项,需要将数据源与DSO中的Record Mode字段关联起来:

现为了再次测试R项,则将PSA最后一次抽数置红,再次运行Delta InfoPackage时,提示:

点击再次抽取,则R项数据会现次被抽到PSA中:

删除标记R就会从源系统传到PSA中

再次抽到DSO中:

发现R项存入了New表,并且Active表里的数据被删除了

最后Active表里的数据被真正删除了

注:日志表里为了模拟删除,只会将这张单冲掉,所以反冲的结果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最终该单的数量合计为0即可

合计DSO+三次抽(增、修、删)+后修改成支持RecordMode再测试R项

但数据源与DSO中的Record Mode字段并未关联起来:

创建订单,单号为:13385,订单数量为11:

修改订单13385,订单数量从11修改为10:

删除订单13385:

由于DSO与数据源没有进行Record Mode字段关联,到New时发现R项丢失了

在不支持Record Mode的情况下,与覆盖型的DSO一样,最终结果Active表没有删除。现在将DSO与数据源中的Record Mode关联起来,实现R项真正删除:

将PSA最后一次请求置红,再抽,删除标记R就会从源系统传到PSA中:

与覆盖模式的DSO一样,合并模式的DSO的Active表里的数据也真正被删除了

覆盖DSO+一次抽(增、修、删)+后修改成支持Record Mode

DSO为覆盖模式,并且DSO与数据源的Record Mode字段先未进行关联

现创建订单,接着修改、然后删除:

由于删除项R很特殊,如果DSO不支持Record Mode的话,覆盖型的DSO会将R项看做是后项直接覆盖以前的结果;如果是合计型的DSO会将R项看做是A项与以前的结果进行合计。如果要实现将R项数据删除掉,则要让DSO支持Record Mode字段

由于是覆盖,并且未将数据源与DSO的Record Mode字段关联起来,所以不能进行删除数据,下面对DSO进行修改,使之支持Record Mode:

再将最后一次PSA请求置红,再次抽取那4条数据:

覆盖DSO(支持Record Mode)+一次抽(增、修、删)

由于未将数据源与DSO的Record Mode字段关联起来,所以不能进行删除数据,下面进行关联:

 

合计DSO+一次抽(增、修、删)+后修改成支持Record Mode

由于删除项R很特殊,如果DSO不支持Record Mode的话,覆盖型的DSO会将R项看做是后项直接覆盖以前的结果;如果是合计型的DSO会将R项看做是A项与以前的结果进行合计。如果要实现将R项数据删除掉,则要让DSO支持Record Mode字段

对DSO进行修改,将数据源与DSO的Record Mode进行关联:

将那4条抽数PSA请求置红,再次抽取那4条数据:

合计DSO(支持Record Mode)+一次抽(增、修、删)

来自为知笔记(Wiz)

时间: 2024-08-08 15:13:11

增量测试的相关文章

Mysql备份工具xtraback全量和增量测试

Mysql备份工具xtraback全量和增量测试   xtrabackup 是 percona 的一个开源项目,可以热备份innodb ,XtraDB,和MyISAM(会锁表) 官方网址http://www.percona.com/docs/wiki/percona-xtrabackup:start Xtrabackup是由percona开发的一个开源软件,此软件可以说是innodb热备工具ibbackup的一个开源替代品.这个软件是由2个部分组成的:xtrabackup和innobackupe

压力测试~一套完整的压力测试项目文档

Web压力架构 张占岭 Web压力架构... 1 一 系统性能测试概述... 1 1.1 性能测试概述... 1 1.2 性能测试的指标... 2 1.3 关键点的描述... 2 1.4 性能测试的目的... 2 1.5 测试项目开发规范... 2 二 使用VS压力测试工具进行测试... 3 2.1 性能测试(WebTest). 3 2.1.1 概念... 3 2.1.2 如何建立性能测试... 3 2.1.3 使用CS代码快速建立性能测试... 5 2.1.4 运行当前性能测试... 6 2.

mysql cp复制和mysqldump备份测试

本文来自我的github pages博客http://galengao.github.io/ 即www.gaohuirong.cn 备份策略 针对不同的场景下, 我们应该制定不同的备份策略对数据库进行备份, 一般情况下, 备份策略一般为以下三种: 直接cp,tar复制数据库文件 mysqldump 复制BIN LOGS lvm2快照 复制BIN LOGS xtrabackup以上的几种解决方案分别针对于不同的场景 如果数据量较小, 可以使用第一种方式, 直接复制数据库文件 如果数据量还行, 可以

《敏捷测试的最佳实践》学习笔记

第一部分:敏捷的实质 敏捷开发有益于个人发展 就测试而言,测试人员就是好比一辆跑车里的唯一的驾驶员,项目就好比这辆跑车,测试人员需要及时修正行驶方向的偏差,确保这辆车在正确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如果,测试人员没有具备足够的责任心和领导力,只是人云亦云,恐怕这种测试要与不要没什么分别,敏捷项目的质量也更让人担忧,而敏捷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因此,作为唯一的测试人员,他(她)将拥有对测试的所有权,计划.设计并且执行所有的测试工作.而也因为拥有了更多的主人翁精神,积极的工作热情,测试人员勇敢的面对工作中的

读 移动APP测试

读 <互联网移动APP测试>,了解一些测试流程及相关测试技术.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及优点,特作此记录. 1.常见研发流程 2.测试用例设计及评审 1)测试用例的投入 2)测试用例编写详细程度 标题.步骤.前置条件.测试数据.期望结果 Android APP 增量测试: 3)测试进度管理 a.测试进度报告 表现点:测试工作进度.存在风险.bug统计.各子项进度 专项测试报告: b.测试完成报告 项目整体测试进度表 测试完成报告: 4)系统化测试报告 自动化测试 1.轻量级接口自动化测试 jmet

循环物理依赖

? 这几天在翻大规模C++程序设计,看到第5章. ? 这本书,强调基于组件进行程序设计. ? 所谓组件,树上的定义是,一个.h 和一个.c文件组成一个组件. 用一个圆角的矩形表示. ? ? ? ? 一个组件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相关的类 ? ? ? ? ? ? 组件之间依赖 ? ? 这本书强调组件级别测试 说简单一点,就是 1 基础组件1 写单元测试. 2 基础组件2单元测试 3 高层组件1 带着基础组件1,基础组件2 做单元测试(这种行为书中叫增量测试) 4 高层组件2带着基础组件1,基础组件2座

系统分析师上午试题笔记

快速原型法特点: 1,迭代. 2,自始至终强调用户参与. 3,在用户需求分析.系统功能描述及系统实现方法等方面有较大的灵活性.用户需求可以十分不明确,系统功能描述也可以不完整,对于界面的要求也可以逐步完善. 4,可以用来评价几种不同的设计方案. 5,可以用来建立系统的某个部分. 6,不排除传统生命周期发中大量采用的大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工具,是与传统方法互为补充的. 原型不适用: 1,缺乏适用的原型开发工具. 2,用户不参与.不积极配合开发过程. 3,用户的数据资源缺乏组织和管理. 4,用户的软件

编程的97件事——6、在重构之前

在重构之前 每个程序员都会在某些时候需要重构已存在的代码.但在这样做之前请想想下面的问题,这会省去你和其他人很多时间(和痛苦): 开始重构的最佳时机是审查代码库和代码库的测试代码的时候.这时你明白当前代码的优点和不足,这可以确保你重构时保持代码的优秀特性并避免上个版本犯下的错误.我们都以为自己会比现存系统做得更好,结果并没有更好,还可能更糟-这是因为我们没有从前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避开推到重来的诱惑.复用的代码越多越好.无论这些代码多么丑陋,这些代码毕竟是被测试和复查过的.丢弃旧代码,尤其是产

Blade和其他构建工具有什么不同

大部分人都至少接触过不止一种构建工具,比如make,autotools.而我们开发了Blade,为什么那么多现成的工具不用,而又再造了一个轮子,相对于传统的make等工具,Blade的好处在又哪里呢?你的项目是否适合用Blade来构建, 以前的文档都是冷冰的介绍,今天本文将从作者和开发人员以及项目代码维护者的角度回答这些问题. Blade总的来说要解决这些问题: 真正环境下的C++软件的开发,往往有数十人甚至数百个开发人员,源代码有成千上万个文件,百万甚至千万行.如何高效而安全地构建这些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