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是生死之交》刷爆朋友圈,对付熊孩子霸凌要打碎权威效应

熊孩子霸凌并非批评教育或者以暴制暴能够解决的

《母子》一文得到了极大的关注,点击图片可查看全文

霸凌和开过分的玩笑当然有着本质的区别。所谓霸凌,是孩子世界里的权力不平等,“强权”的一方长期欺负弱势的一方。打闹玩笑,两方孩子都是兴奋快乐的;霸凌,则欺人者盛气凌人,被欺负者痛苦心慌,乃至精神失常。

出现霸凌,大家的第一反应一般是找老师,对欺负人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但是,学校会不会积极处理暂且不说,欺负人的熊孩子从此会畏惧消停了吗?会不会过了风头卷土重来,变本加厉地报复老实孩子呢?答案恐怕不太乐观。总结心理学的研究,霸凌者往往自身也有问题,比如长期缺爱,又或者亲身目睹乃至经历家暴的孩子,都可能转而欺负同学。甚至,有些调查发现,有的孩子因为受到了老师家长的惩戒,转而把气撒向同学。因此,单单批评教育是没用的。

“上访”受阻,那么剩下“以暴制暴”这条路了。前些日子发生过这样一起事件,广东某学校,女教师因为自己班上学生被外班同学扇耳光,怒为学生出头,扇了欺人者五耳光。网民们为“侠义”的女教师叫好时,当事人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失联。一时的赏罚论断是有的,可各方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同时,就没有下一次欺负了吗?恐怕不是,以暴制暴不过是用更大的权威去压制,一些孩子恐怕反而更加迷信强权才是力量。而一旦给予了老师和学校强势体罚学生的戒尺,恐怕在谈校园霸凌的时候,老师的角色也更多是施暴者了。关于权威效应,第三部分会有详细的叙述,暂且不表。

舆论漩涡中的中关村二小是所名校,点击图片可查看其回应

也无法指望“旁观者”来制止霸凌者,他们也怕

另一种乐观的想法是,培养一种不利于霸凌的氛围——正义的旁观学生出现了,及时制止了施暴行为。想法虽好,却很不切实际。霸凌别人的熊孩子往往都是班级里的小霸王,谁敢惹?甚至旁观者被胁迫为加害者的可能性还特别大。

如《北京青年报》的记者在学校门口采访到了两名家长,他们表示自己家孩子和《母子》一文的受害孩子同班。据他们的说法,欺负是一个长期的行为,并且不止一个孩子被欺负。

总之,在成人的世界里,因为害怕、从众、法律不健全等原因,遇到紧急事件时,尚且缺少正义的路人出头,孩子心智不全,更加弱小,当然不能要求太高。

中国的熊孩子欺凌要特别注意权威效应的作用,孩子的世界也有恃强凌弱

校园霸凌,有很多种形态,拳打脚踢、外号凌辱、排挤隔离……弱者所受的折磨和欺负是全身心的,甚至精神上的痛苦要比身体上的创伤厉害得多。例如,《母子》一文中的受害小朋友就被诊断出急性应激障碍。而不管用哪种形态,都逃脱不了“强者”欺凌“弱者”。这就和权威效应分不开了。所谓权威效应,指的是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中,大家服从于权威,甚至认为权威的作为是合理的,权威即准则。

对于强权的恐惧与畏惧扎根于人性之中,而一旦强权得势,甚至善恶的界限也模糊了,不光是没有人敢站出来反抗,甚至还觉得对于弱者的排挤和欺辱是理所应当,因为是他不对。这样的效应在东方熊孩子的欺负中非常常见。

霸凌不仅仅是欺负,还是“强权者”对“弱势者”的长期压迫与排挤,所以“霸凌”比“欺凌”更准确

先举个例子,再来谈理论。2006年,日本福冈,13岁初中生自杀身亡,因为受到了同学长期的凌辱和排挤。这又和其老师脱不开干系,因为老师根据成绩等因素,把学生做了“优等品”“次等品”这样的划分。而该学生还被称为“伪善者”。班上最权威的人都对学生做出了定性,这让孩子在班里抬不起头,没地位,受到群体性的霸凌。

台湾教育学者卢玲颖研究了大量校园霸凌的材料,发现日本的霸凌研究可资借鉴,也很有东方社会的代表性。即有一群人共同持续地欺负、排斥(忽视或隔离)、嘲弄一位被大家定义的弱者。这样的欺负表面看起来不如肢体暴力有杀伤力,但其实负面影响惊人。这和日本要求服从于集体的社会文化息息相关。

而中国大陆的校园欺凌,当然也有可以借鉴日本研究的地方。许多家长喜欢并表扬“听话”的乖孩子。因此,孩子长大一些,也是容易让权威给吓到,从而不敢反抗,默默忍受欺负。拯救不了权力不平衡,就会一直弱势下去,一直被欺负。如果家长够细致,还能够从孩子的情绪中觉察出端倪,可更多粗心大意的家长,往往是做不到的。

根本的做法是培养孩子的换位思考和共情能力,退而求其次是严防死守校园死角,打造“透明校园”

《母子》一文反复提到共情,孩子被欺负,家长也是焦虑的,能够得到理解与同情,很重要。然而,学校一则声明,不仅没说清楚事实,还姿态太高,态度太硬,饱受诟病。

成人尚且如此需要共情,孩子就更是了。没有共情,也无法理解暴力对他人的影响,继续迷恋拳头和棍棒。美国有个实验,还拍成了纪录片。一名教师受到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被刺杀的刺激,在自己的班上设计了一门实验,想要探讨种族歧视,纪录片导演进行了全程跟拍。实验中,老师根据眼睛颜色的不同,而把学生分为蓝眼睛与褐眼睛两个阶级,并指定其中一个颜色是特权阶层,享受全方位的优待。很快,被权威者指定为特权者的孩子们变得颐指气使起来,老师说,“我见到的最棒、最合群、最体贴的孩子在十五分钟内变成一个令人难受的、恶毒的、歧视他人的三年级学生。”好在,只是个情境实验,而在第二天,双方会进行角色互换。既担当过施暴者,也体验过受害者,给予了学生们换位思考的空间,切身明白压迫之不义,而跟拍的录像显示,他们在长大后,对待种族议题,也有更宽广的视角。

纪录片《分裂的班级》

因此,打击校园霸凌,不是笼统的口号,而需要构建学生之间换位思考的角度和能力,设计相应的课程,如卢玲颖所言,“站在教育的立场,我们能做的,是透过环境的塑造协助不同的孩子思考及发声。这不只是单纯地告诉孩子,‘我们绝不容许霸凌、我们要站出来反对’,而是要进一步地和孩子讨论,‘为什么有些时候我们会想欺负别人?’‘到底什么是霸凌?’‘为什么我们难以说不?’以及‘为什么我们会旁观?’。”

在《母子》一文中,最为让人胆战心惊的情节,莫过于已经知道孩子被欺凌了,然而,“班主任未征求孩子同意的情况下,让我的孩子频繁与霸凌的孩子互动非要让他们在一起玩,并且拍下看似‘和谐’的照片发在班级群里。”如此地“做样子”,在应付考核和粉饰太平上,可谓满分。然而,只会鼓励霸凌者,并二次伤害受害者。这些举动也许和现有的应付校园欺凌策略有关,今年教育部掀起了校园欺凌专项治理行动,“第二阶段为9月至12月,主要是开展专项督查。除了全国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也在此次治理的范围内。专项治理期间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予以通报、追责问责并督促整改。”初衷为好的条款,可能是老师和校方如此着急了结的原因。

培养换位思考,需要细致的课程设计

进行校园霸凌的深入换位思考,引导孩子们去分辨善与恶,甚至进行专门的课程,这个路径很清晰。但是以经验论,大张旗鼓地实施起来,很容易沦为应付考核的行动,没有实质的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建造“透明校园”,打破“权威效应”的封闭环境,让孩子们知道欺负人会被发现,被阻止和惩罚,是更现实的步骤。如:美国教育学者Trautman与Migliore提出的参考行动指南:

巡视校园死角,避免高年级生躲在隐蔽地方欺负弱小的孩童;教导学童避免受害,勿落单,有同伴。老师应经常在教学活动中安排全班讨论、情境演练、角色扮演、果断训练等;设置举报之保密信箱,提供书面举报通知或陈诉委曲的机会。(本部分参考《浅谈围墙内的暴力:校园霸凌》)

对于家长而言,则需要明白,如果自己想要一个听话的、不问为什么只知道服从的孩子,那么就是在加固权威效应对孩子的影响,在家孩子要畏惧你,在外孩子要屈从于霸凌他的“权威”,更容易被欺负,更不容易被发现。

延伸阅读:

《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

《中关村第二小学声明》

时间: 2024-08-28 05:02:45

《母子是生死之交》刷爆朋友圈,对付熊孩子霸凌要打碎权威效应的相关文章

大圣归来 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是怎么刷爆朋友圈的

想要刷爆朋友圈,要么至贱,要么接地. <小时代4>和<栀子花开>较劲,结果<大圣归来>逆袭,叫好又叫座: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视频传开,那种视频也能上互联网新闻平台刷屏,这是肿么了. 据分析,制作成本.宣传费用都不算高的<大圣归来>在竞争激烈的暑期档能够突围,是因为其点燃社交媒体,利用互联网对抗其他影片的大手笔宣发攻势. 套路一二三: 1.大面积点映 让一部分先看,等这部分人成功地被内容吸引,"路人转粉"的时候,同时推进电影在社交网络上的传播

微信小游戏入门与实战 刷爆朋友圈

第1章 课程介绍与准备工作本章首先介绍课程目标,学习收获等,然后通过与APP.小程序的对比,让大家知道什么是微信小游戏以及微信小游戏前景如何,有哪些特点,然后带大家搭建微信小游戏的开发环境和调试环境,之后会对微信小游戏开发前注意事项与准备工作进行讲解,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在开发微信小游戏的时候可以跳过不必要遇到的坑,为后面的小游戏... 第2章 微信小游戏开发原理与JS面向对象初步填坑本章会带大家快速创建第一个微信小游戏项目,并跑起来,让大家快速的体验和熟悉小游戏开发和运行的整体流程,之后会对微信小

刷爆美国朋友圈的超燃短片:年轻人为什么要奋斗?

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奋斗,等老了拿什么话说当年?! Robot抓取来源:去原网站 原文地址:刷爆美国朋友圈的超燃短片:年轻人为什么要奋斗?

来八卦一下常刷微信朋友圈的你属于什么类型

“有事微信语音聊天,没事刷刷朋友圈!” 微信就是那么火爆.常刷微信朋友圈,渐渐刷出了几大江湖门派,你是属于什么类型呢?赶紧来瞧瞧吧!温馨提醒:纯属娱乐,欢迎主动自爆. 窥视型甘当看客 雯雯注册了微信,但除了转发信息之外,她几乎从不发原创的信息,她的借口是:"晒幸福死得快!"不过,睡觉之前和早上起来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刷微信.她认为:"每天看着别人过着有滋有味的生活,觉得挺有意思的." 点评:人们都有社交的需要,当大家都玩微信微博时,从众的心理让人们也赶潮流,避免落后.

火遍朋友圈的“足记”是怎么来的?

在电影<后会无期>里,王珞丹有过这么一句面无表情的台词:“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将场景换到很多以创业为主题的会议上,放眼望去,你可以看到如同山丘一般的人头攒动,他们有人仰望台上认真学习前辈不吝分享的创业心法,有人低头仔细品读手机里阅读数轻易超过十万的<你不得不关注的十个商业趋势>,对于这些充满热情而又不失机智的年轻面孔,我们可以用同样面无表情的旁白来做出说明:“复制过很多成功经验,却从来没有粘贴成功”. 所谓“互联网思维”.“颠覆式创新”之所以在中国——而非领军科技

关于微信聊天与朋友圈如何快速切换 Mark

用微信时,你是否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正刷着朋友圈,享受着各种鸡汤,这时候,你收到一条微信,一看是女王大人,不得不回.你诚恳的回了一条,等了二十秒不见有什么回应,于是就退了出来,进入朋友圈找到那篇没看完的文章,没看两行字,那边就回复你了,于是你又乖乖地回过去,来来回回,很麻烦!那,为什么聊天和朋友圈间不能有一种更快捷的切换方式呢? 实际上不只是“朋友圈”和“聊天”页面间的切换,看订阅号的文章.逛商城.使用微信里面的O2O服务时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简洁是微信的设计原则,微信的整个架构十分清晰,四个Tab

手游推广新玩法,为什么“吴亦凡H5”刷爆了朋友圈?

1.为什么吴亦凡H5火了 2.你应该从中学到什么 下面开始: 一.在哪火了? 在广告人的朋友圈火了呀!影响力已经达到行业级别. 相信大家都经历了1分钟内在N个微信群里看见这篇H5的事情- 但目标消费者那里呢?先往后看. 二.为毛火了? 因为"吴亦凡即将入伍?!"这个H5充分展示了什么叫做: 「优秀的创意和执行」 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1.好奇心,优秀标题和引文. 吴亦凡算是较为知名的明星,即使在广告老人那里具有不少知名度.如果这么个年轻人喜欢的帅哥要入伍,确实算的上一件不小的事儿. 另

突然发现刷朋友圈是最孤独

早上睁开眼睛第一件事情,刷一下朋友圈,看看有什么新鲜的事情:晚上闭眼的最后一件事情,刷一下朋友圈,以这样的方式和世界说晚安. 有段时间,觉得自己应该退出朋友圈,这么想的,所以也就这么做了,可是不到一周时间,又悻悻地回来了.似乎我们已经到了“没有朋友可以,没有朋友圈不行”的状态,于是朋友圈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什么样的事情,都迫不及待的想在朋友圈分享一下,这样才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遗憾. 有人很不屑的告诉我,就是看不惯动不动发朋友圈的人,轻浮,幼稚,不成熟.即使被贴上这样的标签,还是忍

刷朋友圈真的会令你变蠢吗?

一直听说有过度沉浸互联网令人变笨的说法."刷朋友圈太浪费时间了","朋友圈让我们不能静心读书".我周围一些朋友平均每天泡在朋友圈的时间,多达数小时,刷帖子的.卖面膜的.刷自拍的.卖萌的.点赞的等等,朋友圈让我们的信息接受更加碎片化.朋友圈,真的会让人变愚蠢吗? 工具不仅使得我们获得便利,更多是让你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工具会让我们的意识不断进化.令你变蠢的,未必是工具,而是信息接受模式.我们面对信息环境,早已悄然变换. 且看如下场景: 场景1:你在课堂上遇到疑惑,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