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n of Responsibility - 职责链模式

定义

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耦合度。

案例

比如现在有一个图形界面,它包括一个应用Application类,一个主窗口Window,一个按钮Button,Window和Button都是继承自Widget类,现在在Button上按滑动鼠标滚轮,Button类不一定要处理,可能是Window类处理,也可能是是Application类处理,每一个类只处理自己关心的,从一个链式结构,以此查看是否要处理:

每一个对象都有处理事件的权利,当不处理的时候就会交给父对象处理:

  1. Class EventHandler {
  2. public:
  3. EventHandler(EventHandler* eh) : m_handler(eh) { }
  4. virtual void handle(Event* e) { if (m_handler) m_handler->handle(e); }
  5. private:
  6. EventHandler* m_handler;
  7. }
  8. class Application : EventHandler {
  9. public:
  10. Applicatoin();
  11. void exec() { ... }
  12. }
  13. class Widget : EventHandler {
  14. public:
  15. Widget(Widget* parent) : EventHandler(parent) { }
  16. void draw() { ... }
  17. }
  18. class Window : public Widget {
  19. public:
  20. virtual void handle(Event* e) {
  21. if(e->type() == WheelEvent)
  22. ...;
  23. else
  24. Widget::Handle(e);
  25. }
  26. }
  27. class Button : public Widget{
  28. public:
  29. virutal void handle(Event* e) {
  30. if(e->type == MousePressEvent)
  31. ...
  32. else
  33. Widget::handle(e);
  34. }
  35. }
  36. int main()
  37. {
  38. Application app;
  39. Widget widget;
  40. Button button(widget);
  41. return app.exe();
  42. }

Button只处理鼠标按钮的时间,像滚轮的事件就会继续发送出去,恰好的父控件的时候可以处理,父控件就会处理掉。

适用性

  • 有多个对象可以处理一个请求,具体哪个对象处理运行时刻确定。
  • 在不想指明接受者的情况下。

优缺点

  1. 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请求处理和处理对象之间没有明确关系。
  2. 增强了给对象指派指责的灵活性。
  3. 不保证被一个对象能处理请求。

Chain of Responsibility - 职责链模式,布布扣,bubuko.com

时间: 2024-10-10 17:20:48

Chain of Responsibility - 职责链模式的相关文章

(20):(行为型模式) Chain Of Responsibility 职责链模式

(20):(行为型模式) Chain Of Responsibility 职责链模式,布布扣,bubuko.com

设计模式19:Chain Of Responsibility 职责链模式(行为型模式)

Chain Of Responsibility 职责链模式(行为型模式) 请求的发送者与接受者 某些对象请求的接受者可能有多种多样,变化无常…… 动机(Motivation) 在软件构建过程中,一个请求可能被多个对象处理,但是每个请求在运行时只能有一个接受者,如果显示指定,将必不可少地带来请求发送者与接受者的紧耦合. 如何使请求的发送者不需要指定具体的接受者?让请求的接受者自己在运行时决定来处理请求,从而使两者解耦. 意图(Intent) 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

(14):Chain of Responsibility 职责链模式(行为型模式)

感觉更像钩子模式

Chain of Responsibility责任链模式(C++责任链模式)

Chainof Responsibility责任链模式:相当于MFC,windows程序设计窗口中的消息机制这类. MFC中,消息是通过一个向上递交的方式进行处理,例如一个WM_COMMAND消息的处理流程可能为: 1) MDI主窗口(CMDIFrameWnd)收到命令消息WM_COMMAND,其ID位ID_×××: 2) MDI主窗口将消息传给当前活动的MDI子窗口(CMDIChildWnd): 3) MDI子窗口给自己的子窗口(View)一个处理机会,将消息交给View: 4) View检查

设计模式(13)--Chain of Responsibility(责任链模式)--行为型

1.模式定义: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对象的行为模式.在责任链模式里,很多对象由每一个对象对其下家的引用而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链.请求在这个链上传递,直到链上的某一个对象决定处理此请求.发出这个请求的客户端并不知道链上的哪一个对象最终处理这个请求,这使得系统可以在不影响客户端的情况下动态地重新组织和分配责任. 2.模式特点: 责任链模式通过建立一条链来组织请求的处理者,请求将沿着链进行传递,请求发送者无须知道请求在何时.何处以及如何被处理,实现了请求发送者与处理者的解耦.在软件开发中,如果遇到有多个对象可

设计模式(一)Chain Of Responsibility责任链模式(未完成)

设计模式篇章,源于网课的学习,以及个人的整理 在我们接收用户提交的字符时,常常会使用到过滤,在学习责任链模式前,我们是这样做的 1.定义一个类 public class MsgProcesser { String msg; public MsgProcesser(String msg) { this.msg=msg; } public String getMsg() { return msg; } public void setMsg(String msg) { this.msg = msg;

设计模式之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摘录

23种GOF设计模式一般分为三大类: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行为模式. 创建型模式抽象了实例化过程,它们帮助一个系统独立于怎样创建.组合和表示它的那些对象.一个类创建型模式使用继承改变被实例化的类,而一个对象创建型模式将实例化托付给还有一个对象.创建型模式有两个不断出现的主旋律.第一,它们都将关于该系统使用哪些详细的类的信息封装起来.第二,它们隐藏了这些类的实例是怎样被创建和放在一起的.整个系统关于这些对象所知道的是由抽象类所定义的接口.因此,创建型模式在什么被创建,谁创建它,它是怎样被创建的,

atitit.设计模式(1)--—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最佳实践O7 日期转换

atitit.设计模式(1)---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最佳实践O7 日期转换 1. 需求:::日期转换 1 2. 可以选择的模式: 表格模式,责任链模式 1 3. 调用代码 2 4. 责任链链的特性: 2 5. 模式结构 4 6. 职责链模式包含如下角色:Handler,ConcreteHandler: 具体处理者,HandlerChainUtil ,Client 4 7. 设置哈一个handler,,两个法:排序法,指定法 5 1. 指定法 5 2. 排

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详解 定义 为了避免请求发送者与接收者耦合在一起,让多个对象都有可能接收请求,将这些对象连接成一条链,并且沿着这条链传递请求,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职责链模式又称为责任链模式,它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如果你接触过异常处理,那么套用异常处理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 职责链可以是一条直线,也可以是一个环,还可以是一个树形结构,不过最常见的职责链是直线型,即沿着一条单向的链来传递请求.链上的每一个对象都是请求处理者,职责链模式可以将请求的处理者组织成一条链,并使请求沿着链传递,由链上的处理者对请求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