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binder机制浅析

Binder机制是android系统中跨进程通信的重要手段。其中,Service与Activity的交互通信使用到了这一机制。为此,我写了service的小案例,以此来方便更好地理解binder通信机制。

Service代码:

public class MyService extends Service {
    public boolean flag=true;
    int count;
   //实例化一个binder
   ServiceBinder serviceBinder=new ServiceBinder();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TAG = "MyService";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 {
        Log.i("Winer","MyService is onCreate!");
        //创建一个线程不断输出变化的count变量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flag为true则count自加
                    if (flag)
                        count++;
                    //flag为flase则count自减
                    else
                        count--;
                    //输出count
                    Log.i("MyService", "Count is" + count);
                }
            }
        }).start();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Unbind(Intent intent) {
        Log.i("Winer","MyService is onUnbind!");
        return super.onUnbind(intent);
    }

    @Nullable
    @Override
    public IBinder onBind(Intent intent) {
        Log.i("Winer","MyService is onBind!");
        //返回binder
        return serviceBind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Destroy() {
        Log.i("Winer","MyService is onDestroy!");
        super.onDestroy();
    }
   //binder结构体,用于通信
    class ServiceBinder extends Binder {
        public MyService getService() {
            return MyService.this;
        }
    }

    @Override
    public int onStartCommand(Intent intent, int flags, int startId) {
        Log.i("Winer","MyService is onStartCommand!");
        return super.onStartCommand(intent, flags, startId);
    }
}

  MainActivity代码: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Button startBtn,changeBtn;
    MyService myService;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创建启动服务需要的intent
        final Intent i = new Intent(this,MyService.class);
        changeBtn= (Button) findViewById(R.id.change_btn);
        startBtn = (Button) findViewById(R.id.start_btn);

        startBtn.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创建并且绑定一个Service
                bindService(i, new ServiceConnection() {
                    @Override
                    //service连接上后所做的事情
                    public void onServiceConnected(ComponentName name, IBinder service) {
                        //通过binder获取到service用来访问service的flag变量
                        myService = ((MyService.ServiceBinder) service).getService();
                        //利用按钮来改变flag
                        changeBtn.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if (!myService.flag)
                                    myService.flag=true;
                                else
                                    myService.flag=false;
                            }
                        });
                    }

                    @Override
                    //意外断开连接(如果程序正常退出不会执行该代码)
                    public void onServiceDisconnected(ComponentName name) {

                    }
                }, Context.BIND_AUTO_CREATE);
            }
        });

    }

}

最后别忘了在manifest里面注册service。

在了解binder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Service。Service是安卓服务组件,类似于一个没有界面的Activity,常用于耗时服务进程,例如音乐播放器,下载器等。我们知道,activity与activity之间没有办法直接进行数据的交流。我们需要利用intent(binder机制的封装)来传数据。具体的方式为调用intent.putExtra(...)方法来放入intent中来启动activity。启动后,新的activity再重新获取这个数据。当然这样的方法也适用于启动Service。与activity不同的是,实际应用service与activity的交流更加频繁。例如音乐播放器,可能需要给音乐播放服务频繁发送播放、暂停、切换、快进等操作,服务也要及时返回播放进度等信息。因此,这种利用intent传递数据的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安卓直接使用了binder机制来传递信息。例如上方的代码,MainActivity是这样MyService的flag变量的:

1.通过bindService方法的参数ServiceConnection实例中onServiceConnected回调函数获取到了binder变量。

2.通过binder类中的返回值来获取MyService实例。

binder就好像一个service和activity之间的桥梁。activity先获取了binder实例,再利用binder实例获取到了Service实例。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其内部逻辑的实现:

TinyMCE

时间: 2024-10-07 21:54:45

安卓binder机制浅析的相关文章

Android Binder机制浅析

Binder是Android上一种IPC机制,重要且较难理解.由于Linux上标准IPC在灵活和可靠性存在一定不足,Google基于OpenBinder的设计和构想实现了Binder. 本文只简单介绍其实现,并重点讨论Binder安全相关的内容.详细的Binder设计与实现分析,参考附录4篇文章. 一.Binder 实现 Android Binder由Client.Server.Service Manager和Binder驱动4个部件组成,下图引自网络. 在类UNIX系统中,进程是相互独立的,一

安卓Binder机制简析

转自: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1-07/39271.htm 摘要 Binder是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IPC)方式之一.Linux已经拥有管道,system V IPC,socket等IPC手段,却还要倚赖Binder来实现进程间通信,说明Binder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深入了解Binder并将之与传统 IPC做对比有助于我们深入领会进程间通信的实现和性能优化.本文将对Binder的设计细节做一个全面的阐述,首先通过介绍Binder通信模型和 B

安卓IPC机制之Binder详解

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跨进程通信)是指两个进程之间数据交换的过程,因此我们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进程,什么是线程. 进程:进程是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与程序相比,它更强调动态的概念,与线程相比,进程是线程的容器,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但至少包含一个线程.进程是任务调度的基本单位,是系统资源的分配单位. 线程:线程是进程中的一条执行路径,它只能隶属于某一个进程,在支持多线程的操作系统或程序设计语言中(如java),线程是任务调度的单位,但它不是系统资源分配的

Android Binder机制完全解析

概述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Android Service全面解析,简单实现了如何通过AIDL实现Service的跨进程通信(IPC),其实是通过Binder机制来实现的,本文我们就重点来看看Binder机制的原理. Binder可以提供系统中任何程序都可以访问的全局服务.这个功能当然是任何系统都应该提供的,下面我们简单看一下Android的Binder的框架: Android Binder框架分为服务器接口.Binder驱动.以及客户端接口:简单想一下,需要提供一个全局服务,那么全局服务那端即是服

Binder机制(一)

binder的介绍: 由于不同的进程不可以直接互相访问,所以需要一些机制来确保进程间能够通信,在linxu中,有以下几种: 1.管道(Pipe)及有名管道(named pipe):管道可用于具有亲缘关系进程间的通信,有名管道克服了管道没有名字的限制,因此,除具有管道所具有的功能外,它还允许无亲缘关系进程间的通信. 2.信号(Signal):信号是比较复杂的通信方式,用于通知接受进程有某种事件发生,除了用于进程间通信外,进程还可以发送信号给进程本身:linux除了支持Unix早期信号语义函数sig

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Binder机制在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接口源代码分析

文章转载至CSDN社区罗升阳的安卓之旅,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luoshengyang/article/details/6642463 在前面几篇文章中,我们详细介绍了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机制Binder的原理,并且深入分析了系统提供的Binder运行库和驱动程序的 源代码.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几篇文章分析的Binder接口都是基于C/C++语言来实现的,但是我们在编写应用程序都是基于Java语言的,那么,我 们如何使用Java语言来使用系统的Binder机

从源码角度分析Android中的Binder机制的前因后果

前面我也讲述过一篇文章<带你从零学习linux下的socket编程>,主要是从进程通信的角度开篇然后延伸到linux中的socket的开发.本篇文章依然是从进程通信的角度去分析下Android中的进程通信机制. 为什么在Android中使用binder通信机制? 众所周知linux中的进程通信有很多种方式,比如说管道.消息队列.socket机制等.socket我们再熟悉不过了,然而其作为一款通用的接口,通信开销大,数据传输效率低,主要用在跨网络间的进程间通信以及在本地的低速通信.消息队列和管道

android binder 机制二(client和普通server)

在讲它们之间的通信之前,我们先以MediaServer为例看看普通Server进程都在干些什么. int main() { -- // 获得ProcessState实例 sp<ProcessState> proc(ProcessState::self()); // 得到ServiceManager的Binder客户端实例 sp<IServiceManager> sm = defaultServiceManager(); -- // 通过ServiceManager的Binder客户

windows和linux套接字中的select机制浅析

先来谈谈为什么会出现select函数,也就是select是解决什么问题的? 平常使用的recv函数时阻塞的,也就是如果没有数据可读,recv就会一直阻塞在那里,这是如果有另外一个连接过来,就得一直等待,这样实时性就不是太好. 这个问题的几个解决方法:1. 使用ioctlsocket函数,将recv函数设置成非阻塞的,这样不管套接字上有没有数据都会立刻返回,可以重复调用recv函数,这种方式叫做轮询(polling),但是这样效率很是问题,因为,大多数时间实际上是无数据可读的,花费时间不断反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