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未鹏《逃出你的肖申克》系列读后总结

在漫长的进化史中,人的身体演化出一种自动保护机制,这种机制的终极目标,就是保证个体的生命安全和后代繁衍,一切与这个目标相悖的需求,都是低优先级的,这种机制被弗洛伊德称为潜意识,在佛教界被称为内功,忍界则被叫做念力,不论叫什么名字吧,总之看起来是个很好的事儿,但是问题也出在这里。

为什么这么说呢,关键点就在于生物的进化历程超级缓慢。想象人类为了适应环境进化了亿万年,才得以进入石器时代,这个速率慢得跟蜗牛爬一样,与之相对应的,是周遭环境的急剧变化,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后的几百年间,环境变化的速率比得上喷气式飞机,那个慢慢爬行的蜗牛显然是跟不上了。这就导致一个结果:人类的身体机能和变化的世界相比,有个明显的滞后,上文提到的那种自动保护机制,根本没来得及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而演化,它依然估值低认为外界的世界还是那个弱肉强食、无法无天的原始生存环境。

利用这种理论能把很多事情说通:原始社会食物匮乏,所以对于食物的最优策略就是在第一时间内吃掉,让对于的热量在体内聚集起脂肪,以备不时之需,所以我们现在见到好吃的就忍不住动筷子;那时候漂亮的母猴子也不多,一旦有机会上手自然是责无旁贷先撂倒再说,所以我们现在见到漂亮姑娘就面红心跳手心冒汗;还有,原始社会危机重重,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很难保证,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让自己处于危机之中,所以即使现代人在面对可能的危机时,也抱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从而采取更保守的应对策略。总之,我们现在根深蒂固的一些所谓的原罪或者说本性,贪婪、嫉妒、短视、投机、怕黑、怕猛兽,都是进化过程中保存下来的“优秀”品质。

很明显,上述种种品质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规律了。当然,人的大脑也没闲着,为了应对这种快速的变化,大脑进化出一种人类特有的理性思维能力,只不过由于这种能力出现的比较晚,和之前提到的那些自我保护机制相比,显得很弱小,没有什么发言权。举个例子,当我们有机会享用一刻冰淇淋的时候,理性思维告诉我们为了保持身材不能吃高热量的食物,但是内心里面却有一个跟顽强的小人在不停地嚷嚷:吃了它吃了它。于是个体陷入天人交战的状态,结果多半是理性思维惨败而归,冰淇淋被顺利地吃到肚子里,一同咽下去的,还有你的满腔懊悔。不能怪我们自制能力差,是传统基因的力量太强大!

那么是不是就只能任由内心的原始人胡作非为放任不管了呢?很遗憾,如果这样下去,你很快被竞争对手超越,在残酷的斗争中惨遭淘汰,从而浪费到繁衍基因的机会,从长远来看,这简直是必然的。所以为了子孙后代能够活下来,我们总得争上一争想想办法。其实思路很简单,想办法锻炼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让它变得强大起来,研究表明这玩意符合达尔文用进废退的准则,用的越多它越强大,强大到你可以任意控制自己的情绪(理论可行,真正实现比较困难)。相反你要是一直不用,它就会破罐破摔以至于完全消弭于无形。

下面我们说说怎么去锻炼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当我们的大脑做出情绪化反映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这一应激策略是为了适应万年之前的的原始社会,这是大脑的一个小bug,是一个比较低级的智力活动,并不是理性思维的结果。这时候如果情绪化的东西很强烈,可以暂时转移一下注意力,把关注点放到别的事情上,避免在未经思考的情况下做决定,历史实践早已证明,事前多想可以避免很多无谓的试错。第二个技巧,向社会学习,相信你所遇到困境,一定有人遇到过,如果能够掌握前人的失败教训或者成功经验,一定能够绕过不少坑。现在信息来源前所未有的广泛,仅仅是花点时间谷歌一下,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现在我就想到这些,观点来自于刘未鹏博客

时间: 2024-08-26 22:13:04

刘未鹏《逃出你的肖申克》系列读后总结的相关文章

逃出你的肖申克(五)(六):看不见的牢笼

逃出你的肖申克(五):看不见的牢笼(上)笔记 0. 所谓心理学就是关于人脑如何工作的科学,既然社会是由一个个的人构成,而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又由我们的大脑所支配,那么从这个根本上去理解很多问题便非常深入本质. 1.“克拉克第一定律”:“如果一位有名望的老科学家告诉你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么他很可能是对的.然而如果他说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么他极有可能是错的.” 2.为什么说大多数时候换位思考只是个陷阱.因为真正的换位思考,意味着你必须知道对方大脑中所有真正影响他决策和行为的因素,这包含太多的东西:对

逃出你的肖申克(四)(五)(六)笔记

逃出你的肖申克(四):理智与情感笔记 1.我们知道答案,却往往不知道真正的求解思维过程. 2.真正的理由有时候往往隐藏在意识触及不到的地方,由我们的情绪大脑所掌控,当它引导我们的情绪大脑作出决定之后,才发个红头文件通知我们的理性大脑,我们的理性大脑于是便像文章开头提到的实验中描述的那样,迅速而果断地给出各种听上去很合理的解释,让我们的决定和行为看上去无懈可击. 3.只要我们的情绪大脑首先认定了一件事情,我们那点可怜的理性思维便很容易屈从于情绪大脑发下的命令--把事情往利于自己的方向解释. 4.只

逃出你的肖申克(二)(三):笔记

逃出你的肖申克(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视觉错觉到偏见笔记 1.然而我们的大脑几乎每次都能够从富含歧义的信息中找出最靠谱的解释,作出无比牛B的点估计. 2.先验假设是双刃剑,其锋刃的另一面就是我们常说的"偏见". 3.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总有一个平凡的解释,和一个疯狂的解释. 4.打破这种偏见的唯一途径就是开阔视野,多积累知识,以及和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人讨论,否则就算抱着"我可能是错的"这种信念,你也不知道怎么去证伪自己的一个猜测. 5."这只是一种解

逃出你的肖申克(二)(三)(四)

逃出你的肖申克(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视觉错觉到偏见笔记 0.然而我们的大脑几乎每次都能够从富含歧义的信息中找出最靠谱的解释,作出无比牛B的点估计. 1.先验假设是双刃剑,其锋刃的另一面就是我们常说的“偏见”. 2.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总有一个平凡的解释,和一个疯狂的解释. 3.打破这种偏见的唯一途径就是开阔视野,多积累知识,以及和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人讨论,否则就算抱着“我可能是错的”这种信念,你也不知道怎么去证伪自己的一个猜测. 4.“这只是一种解释(可能),未必是唯一的解释(可能).(

逃出你的肖申克(一):为什么一定要亲身经历了之后才能明白?笔记

(一)为什么我们常说很多时候一定要亲身经历了之后才能明白? 1. 切身体验. 2. 世界是复杂的. 3. 未来是不确定的. 4. 别人的道理,自己的事情. 5. 认知失调与自我辩护. 6. 天性. 7. 习惯. (二)亲身经历了就一定明白吗? 1. 很傻很天真的条件反射.客观的做法是:看重过程,而不是看重单次的结果--因为再好的过程也可能会偶尔失利,但从长远来统计,好的过程总体上必然导致更好的结果. 2. 认知偏差.将失败归因于外界因素,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耐. 3. 情绪系统.我们平常的决策与

2013年读书笔记1--暗时间(刘未鹏)

暗时间(刘未鹏)读书笔记 1.过早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 2.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 3.反思是改变自己的第一步,我们常常容易发现别人的问题,别人的错误,却难以发现自己思维中的问题,因为我们很少的自己的思维当做目标去思考. 4.一个有趣的例子,饿死在干草堆中间的驴子.有人因为无法做出决定就推迟决定,然而实际上推迟决定是最差的决定.把时间都花在了选择A还是B上,这段时间就不是你的了. 5.娱乐是娱乐,知识是知识,如果真想得到知识,最好过滤一下你得到的信息,不要在别人的思考结果中活

转载:知其所以然(以算法学习为例) 作者: 刘未鹏

作者: 刘未鹏  发布时间: 2016-07-23 18:41  阅读: 3917 次  推荐: 11   原文链接   [收藏] 原文发表于2008年 其实下文的绝大部分内容对所有学习都是同理的.只不过最近在正儿巴经地学算法,而后者又不是好啃的骨头,所以平时思考总结得就自然要比学其它东西要多一些. 问题:目前几乎所有的算法书的讲解方式都是欧几里德式的.瀑布式的.自上而下的.每一个推导步骤都是精准制导直接面向目标的.由因到果,定义. 引理.定理.证明一样不少,井井有条一丝不乱毫无赘肉.而实际上,

关于刘未鹏的<<暗时间>>

最近在看刘未鹏的<<暗时间>>这本书,收获颇多.作者本身是搞计算机技术的,和我的专业一样,因此很吸引我,他是如何变成现在这般厉害,这般成功,这般思考深邃,目光独到,意义深远的:这本书我差不多读了两遍,作者指出要书写总结自己的想法,这样才会有实质性的思想的进步,才会深刻的影响改变自己,因此我写下了这篇文章. <暗时间>告诉我很多东西,我且把我记忆印象最深刻的写下,你若有同感欢迎和我共同探讨,我渴望这样的你出现. 第一:为什么有些人做什么都能成功,做什么都能把它做的很好,出

《肖申克的救赎》:黑暗孤独中只有思想

真正不灭的希望在哪里.也许,仅仅只是在我们自己心里的那一念之善罢了. 当我们心存着仁慈,以平常之心去对待所有对我们公平或者不公平的事情. 不管我们遇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我们总能泰然处之并且找到通往救赎的天堂之路. ——火神纪.题记. 史蒂芬·金编剧.蒂姆·罗宾斯和摩根·弗里曼主演.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的第一部银幕作品.在现在看来似乎都是鼎鼎大名的这些人们,在这部电影公映的1994年的时候,最著名的也许只有史蒂芬·金和摩根·弗里曼.在当年来说,这部电影不敌同年问鼎奥斯卡的<阿甘正传>也许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