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描述
如题,一开始有N个小根堆,每个堆包含且仅包含一个数。接下来需要支持两种操作:
操作1: 1 x y 将第x个数和第y个数所在的小根堆合并(若第x或第y个数已经被删除或第x和第y个数在用一个堆内,则无视此操作)
操作2: 2 x 输出第x个数所在的堆最小数,并将其删除(若第x个数已经被删除,则输出-1并无视删除操作)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两个正整数N、M,分别表示一开始小根堆的个数和接下来操作的个数。
第二行包含N个正整数,其中第i个正整数表示第i个小根堆初始时包含且仅包含的数。
接下来M行每行2个或3个正整数,表示一条操作,格式如下:
操作1 : 1 x y
操作2 : 2 x
输出格式
输出包含若干行整数,分别依次对应每一个操作2所得的结果。
本题为左偏树模板题; 我左偏树的第一题。
左偏树有合并,删除的操作。具体左偏树能做什么题,目前只知道有关合并的题,是可以用左偏树来做的,其他的以后再来补充。
在用左偏树的时候。
具体有三个框架
1.getf 即寻找祖先;
2.Merge 合并操作,如果是最小堆,则要满足x<y,最大堆反过来(这是我刚做这些题的时候的见解,目前认为就是这样)
然后进行合并的递归操作,最后则要满足左偏,即dis【x】>dis【y】;
为什么要左偏????? 这可能是左偏树最重要的思想了;
左偏之后,能保证右边的深度较小,别人创造的这一算法里,是往右子树进行合并操作,操作的时间复杂度自然是按右子树的深度来算;
所以为了保证时间复杂度较小(logn)便要在右子树深度大于左子树时,交换两者的值;
3.pop操作,这个操作,是剔除堆中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然后再将他的左右子树合并,其中一个成为新的根。然后再将被剔除点的父亲定为新根
为什么要定为新根呢,因为可能在下面的点中有直接指向这个点的节点。所以要将这些点指向新的。
#include<cstdio>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string.h> #include<math.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1e5+10; int val[maxn]; int f[maxn]; int ch[maxn][2]; int dis[maxn]; int getf(int x) //标准并查集 { if(f[x]==x) return x; else{ f[x]=getf(f[x]); return f[x]; } } int Merge(int x,int y) { if(!x||!y) return x+y; //到底了; //保证最小堆性质 后面这个不懂 if(val[x]>val[y]||(val[x]==val[y]&&x>y)) swap(x,y); //这个大概就是创这个算法的人的习惯了,将其定在右子树。 //然后再在下面进行操作来满足偏左树的性质; ch[x][1]=Merge(ch[x][1],y); f[ch[x][1]]=x; //并查集操作; //满足偏左; if(dis[ch[x][0]]<dis[ch[x][1]]) swap(ch[x][0],ch[x][1]); //这个是偏左树的性质,想想就知道是对的。 dis[x]=dis[ch[x][1]]+1; return x; } int main() { int n,m; scanf("%d%d",&n,&m); for(int i=1;i<=n;i++){ scanf("%d",&val[i]); f[i]=i; } while(m--){ int ope; scanf("%d",&ope); if(ope==1){ int t1,t2; scanf("%d%d",&t1,&t2); if(val[t1]==-1||val[t2]==-1) continue; t1=getf(t1); t2=getf(t2); if(t1==t2) continue; Merge(t1,t2); } else{ int t; scanf("%d",&t); if(val[t]==-1){ printf("-1\n"); continue; } t=getf(t); printf("%d\n",val[t]); //这里是pop的操作,将被T出的点定为-1; val[t]=-1; //再将原本的根指向新根,让其他原本指向旧根的点能继续指向新根 f[ch[t][0]]=f[ch[t][1]]=f[t]=Merge(ch[t][0],ch[t][1]); //将旧根的左右儿子以及dis清零 ch[t][0]=ch[t][1]=dis[t]=0; } } return 0;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angbi/p/11723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