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与陈景润讨论歌德巴哈猜想的情景

1962年秋天,我从南京大学分配至北京工作,经常去中科院数学所找老同学“谈数学”。在我一生中,那是一段快乐的时光。

当时,陈景润一个人住在数学所宿舍(中关村88楼)一层的楼梯台阶下面的小屋子里,床铺就是研究工作台,四周乱七八糟,有点气味,容不下外人进去“谈数学”。

记得,有一次在数学所职工食堂巧遇城景润。我们在一张桌子吃午饭,谈论起歌德巴哈猜想话题。我问他,你的“大偶数”搞得怎么样了?“大偶数”指的就是歌德巴哈猜想。他对我说:对于充分大的偶数,证明了“1+2”结果。我问他,“充分大”的下限是多少?他沉默不语。

现在,时光过去了50多年。2013年,“奇数”歌德巴哈问题算是接近最终解决了。但是,陈景润的“大偶数”歌德巴哈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至今,“充分大”的下限不知在哪里。使用计算机直接“验证”,也只是算到了4乘10的18次方。歌德巴哈问题到底是否能够解决,人们产生疑问。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幽灵在数学家周围徘徊,歌德巴哈猜想就是再过300年也许仍然还是猜想,永远不能证明其真伪性。

袁萌6月26日

时间: 2024-10-23 18:25:12

回忆与陈景润讨论歌德巴哈猜想的情景的相关文章

三种常用算法概述——遍试、迭代、递归

算法: 为解决某类问题而设计的操作序列(非可执行的指令序列) 特点: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输入输出 1.遍试算法: 逻辑上:针对所有的可能的情况进行判断 形式上FOR中用IF 示例: 韩信点兵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using System; class HanXin { static void Main() { for(int n=1;n<=105;n++) if(n%3==2 &&

看完这篇文章,你还会问陈景润证明“1+2”有什么意义吗?

http://www.sohu.com/a/108570901_372416 哥德巴赫猜想, 这个话题其实在网上可以找到很多资料, 我就加一些我自己的话吧. 这的确是好话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哥德巴赫猜想(简称"1+1")可以说是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数学难题. 如果有人上大街做个调查, 让路人甲说出个数学猜想来, 肯定最多人回答哥德巴赫猜想; 如果要说出几个中国数学家的名字, 那肯定是华罗庚, 陈景润(陈景润在这方面做出突出工作, 华罗庚是他师傅). 甚至, 还有艺人为哥德巴赫猜想

数学故事

发信人: ukim (我没有理想), 信区: Mathematics 标 题: Heroes in My Heart ( 序 )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2年04月06日14:23:24 星期六), 转信 --------------------------------- To Music For the Encouragement and Smiles She Gave Me --------------------------------- 序 废话几句. 多年以前,我有一个很宏伟的计

游里工夫独造微一一小平邦彦传

编号:4 小平邦彦,毋庸多言.原文作者是颜一清,发于2001年<数学传播>25卷1期,在此推荐给志趣相投的人. —————————————————————————————————————————— 小平邦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日本快战败时才出道的数学家. 他在日本本土逐渐化成焦土, 人在半饥饿状态下, 并在长子濒死的病床边完成的论文“Harmonic fields in Riemannian manifolds (generalized theory)”辗转央托美国驻日军人带到美国后得到发表的

我今天强烈推荐你们一本书《》

本文转自互联网,不再发明轮子.借鉴别人的,为防止链接失效,我摘录如下: http://www.managershare.com/2010/10/18/the-seven-habits-of-highly-effective-people/ 行动是最基本的原则,毅力是坚持过程的必要锻炼.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1.主动积极 2.以始为终 3.要事第一 4.双赢思维 5.知己知彼 6.统合综效 7.不断更新.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1.主动积极

读书、科研与人生道路

<读书.科研与人生道路> ——在清华大学“星火论坛”的讲稿(2013/4/25) 我是清华校友,毕业于1970年.在毕业43年后,能有机会回到母校,在<星火论坛>和大致是二阶代沟的小学弟.小学妹们交换自己大半辈子读书.科研和做人做事的教训.心得和体会,心情既亢奋又忐忑.像一个酿酒老头,正在打开深埋多年的老坛子,不管里边酿就的是醇香的好酒,辛涩的苦酒,还是无心错成的陈醋,它终究历经了一路的沉浮酸甜,承载着厚重的岁月沉淀.它也许会对后来人有所借鉴吧? 题目是林XX同学出的,算是命题作文

深入浅出MS06-040

入浅出MS06-040 时至今日,网上已有颇多MS06-040的文章,当中不乏精辟之作.与其相比,本文突显业余,技术上无法超越,徒逞口舌之快.本文适合有一定计算机基础,初步了解溢出攻击原理,略微了解逆向技术的朋友阅读.假设您依据本文的指导亲手完毕了所有的7节实验内容,相信您对栈溢出的掌握和漏洞利用的认识一定会到一个更高的level.实验中涉及的所有细节均可重现,使用的源码都已经过具体的凝视附于附录之中.好了,如今让我们立马去体会把"Impossible"变成"I'm poss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作者简介]: 罗伯特·M·波西格(Robert M. Pirsig),1928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双子城.15岁进入明尼苏达大学主修化学,后又学习哲学,之后在该校攻读传播学硕士:他曾到印度伯纳雷斯印度大学学习东方哲学,并担任修辞学教授.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因为西方倡导的二元对立与二分法带来的分裂而困扰不已,因而一直试图寻找支离破碎的文化的整合之道,并试图建立自己“metaphysics of quality”的理论架构.不停地思考这些问题使他长期饱受折磨和束缚.1961年他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

学习英语

前言 著名语言学家Greg Thomson说的:“外语学习的原理是如此之复杂,以至于没有人能说清楚:但掌握语言的过程又是如此之简单,以至于不需要说清楚.”讨论语言学习的原 理,是件非常复杂的事,在下当然也没把握能描述得很清楚.而且因为外语学习就连学术界都存在很多尖锐的争论,本人也不敢说自己有把握能把争论化解.但还是 决定先从简单入手,做些抛砖引玉的工作吧,探讨一下外语学习的真谛,特别是对大家在外语学习上普遍存在的误解进行分析和澄清,希望能对外语学习者有所帮 助,对外语教学工作着有所启发,就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