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LYNN」面对260万内容创业者,内容营销,建网站还是做微信?

无论你是在头条上看最新的热点资讯、优酷上看大V的视频专栏,还是在知乎live、荔枝微课上听某个大咖的讲座,或者是在喜马拉雅上听某个大咖的音频频道,你会发现重复率最高的一句台词:

  •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 而不是关注我们的网站。

很多内容创业者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到底是建一个网站作为内容营销的大本营还是用现有的微信平台来收口呢?建网站不受各种约束,没有敏感词屏蔽,可以明目张胆为自己做广告而不怕被封号,每天也没有发布篇数限制,那为什么这260万的内容创业者还是会“不约而同”的选择微信而不是网站?

主要有以下7点原因:

1.微信公众号可以留存粉丝,为内容创业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粉丝沉淀平台

你可以将所有的外围平台流量导入到公众号内进行留存管理,以公众号为支点进行内容分发和营销活动。百度百家、企鹅号、一点资讯、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具有天然的大流量,高权重的优势,进行内容分发引流事半功倍。

把粉丝聚集到公众平台可向客户不定期推送信息,让客户对你的个人品牌认知度越来越深,营销成本更低,可持续性更强,你可以有很多后端的高端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机会。

一旦你的微信公众号获得了读者的信任,你就可以将读者引导到任何你可以销售的渠道了,商城、淘宝、微店、官网、线下店面……

而网站还是Hit and Run 点击就走模式,客户看完了,买完了就走,很难有机会再次光顾你的网站,即使你又有了好的文章,好的产品和服务,如何再联系到这些以前的老客户?客户任何信息都没留住, 这是所有个人网站面临的共同难题。

2.微信公众号是腾讯的产品,权威性很好,更容易让读者产生信任感

创业者的个人网站在短时间内想要获得这样大平台的信赖感几乎是不可能的。

试想一下,你初次在一个个人网站上看到某某培训班即将开课,需要提前付费报名,不经多方考证,你敢直接付款吗?

3. 推文、做活动更及时,高效

微信是一对多传播,消息的即时性和达到率其它的通讯社交软件很难与之匹敌。只要你推文一发,可以第一时间让所有的粉丝同时知道你的活动信息,而网站的时效性太强,只有你在做活动的时间段内访问你的网站才可以知道这个信息,不是一个数量级别的。

4.社交传播的分享功能让信息扩散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这个是草根逆袭最被看好的优势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朋友圈的史诗级刷屏事件环绕。

某化妆品一支一镜到底的神广告

某网站杭州地铁的文案

某创始人做卫生巾俘获上千万女人芳心的故事

如此史诗级的刷屏,只有基于微信的社交分享功能,才会让这些充满创意的内容得意迅速病毒式传播开来。

而个人网站是绝对撩不起如此轩然大波的。

5.微信整个生态链是完整的,你可以不离开手机完成从认知到付费的全流程

微信平台本身自带的朋友圈、微信群、公众号、以及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平台如荔枝微课构成了相对完整的生态链,能够充分实现线上学习、获客、留存、分销、分享、支付等从客户认知到消费的全部流程,这是传统网站无法比拟的。

现在只要你手机里的微信或者支付宝有余额就可以立即支付,以前你需要用网银插U盘这种优雅的方式来支付。

6.微信占用读者时间很长,可以让读者有充分时间消化信息

手机可以随身携带,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而PC机则没有这个优势。

你可以在睡前、马桶上、地铁时间甚至是无聊而又不得不参加的报告会上拿着手机看你喜欢的内容,你可以随时随地拎着手机就走,打开手机就看,谁会到处拎个电脑看?

7. 对于个人来说,建一个网站还是比较耗时、耗钱的事情

废了吃奶的劲儿建了网站,后期维护也比较困难,人多了服务器会挂掉,火了会被同行黑掉,服务器要续费,程序要安装,域名、备案……不懂技术的童鞋这些弄明白了还哪有心思搞创意,写文章?!

好了,对内容创业者来说,相信看完了上面的内容,对用什么进行收口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如果你已经有一个网站,只会锦上添花,把它当做一个品牌展示的地方,同时向微信公众号引流。

下期剧透:「为什么现在的付费广告越来越烂,而内容营销却始终坚挺」。

国外巨头可口可乐、思科,摩根大通、万豪酒店等等都在加大内容营销的比重,为何国内的某些老板还在旁观甚至歧视内容营销?

时间: 2024-08-09 23:43:08

「GODLYNN」面对260万内容创业者,内容营销,建网站还是做微信?的相关文章

大数据和「数据挖掘」是何关系?---来自知乎

知乎用户,互联网 244 人赞同 在我读数据挖掘方向研究生的时候:如果要描述数据量非常大,我们用Massive Data(海量数据)如果要描述数据非常多样,我们用Heterogeneous Data(异构数据)如果要描述数据既多样,又量大,我们用Massive Heterogeneous Data(海量异构数据)--如果要申请基金忽悠一笔钱,我们用Big Data(大数据) 编辑于 2014-02-2817 条评论感谢 收藏没有帮助举报作者保留权利 刘知远,NLPer 4 人赞同 我觉得 大数据

零元学Expression Blend 4 - Chapter 17 用实例了解互动控制项「CheckBox」I

原文:零元学Expression Blend 4 - Chapter 17 用实例了解互动控制项「CheckBox」I 本章将教大家如何运用CheckBox做实作上的变化:教你如何把CheckBox变藏宝箱! ? 本章将教大家如何运用CheckBox做实作上的变化:看我怎麽把CheckBox变藏宝箱! ? 最近帮公司做了一个互动式的小游戏,运用了CheckBox的功能,就顺便介绍给大家 为了利益回避,以及日後不必要的麻烦,本章范例已经简化了很多东西,只留下与相关的图片及功能 ? 01 先简单介绍

张书乐:死活撩不到粉丝G点,内容创业者该咋整?

内容创业的大风口来了,可不是吗!那一年不是内容创业的风口. 1980年代,是朦胧诗.报告文学和武侠:1990年代,言情与少女,新世纪里就更多了,网络文学.网络影视以及各种IP大阵,现在则是自媒体的内容创业. 只是,有时候是来赚钱的,有时候是来赚名的,总的来说,都是来赚存在感的. 文/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家) 新著有<微博运营完全自学手册> 各家平台都准备好了,微信公号里集合了超过千万的运营者:微博再度复活,开始分门别类的做垂直内容:连天涯社区这个老化石,都推出了天涯号,想要拉拢一把

上「知乎」,与 SAP 一同探索「独角兽」成长的甜蜜与烦恼

独角兽企业,一般指创办时间相对较短.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企业.如今,全球独角兽公司榜单上的中国面孔越来越多.2017年,全球十大独角兽企业中,将近一半来自中国. 这些如同「开挂」一般迅速成长的企业,虽然饱受众多媒体与用户的青睐,更是资本市场的宠儿,但也不免要经历其它企业一般成长的阵痛.尤其是在「一夜长大」的过程中,独角兽们历经了员工数量的迅速膨胀.组织机构的急速扩张.业务方向的激烈动荡,甚至是外部环境的风云变幻. 可是他们终究成长了起来,如同许多年前第一把点燃中国民营经济之火的初代创业者一般

「01」机器学习,到底在学些什么?

阅读 0 编辑文章 大家好,欢迎来到久违的机器学习系列,这是「美团」算法工程师带你入门机器学习 专栏的第一篇文章,不会太长,一半聊想法,一半聊干货.熟悉我的朋友可能知道,我以前的文章比较随意,涉及的内容极广,包括但不限于Python/Java/C/C++,网络编程,Hadoop等,但主要核心还是机器学习算法和数据科学相关的主题,这一点没变过. 最近认真总结和思考了之前的博客内容,决定将自己从入门到现在一路走来的学习经验和理解整理一番,帮助更多后来的小伙伴更好的入门,所以就有了这个系列.以前的知乎

「随笔」基于当下的思考

马德,说好的技术blog,变成日记本了... 下午的时候莫名其妙的感到很颓废,因为自己的不够强大感到忧虑和危机感十足.现在每每行走在技术的道路上,常觉得如履薄冰,如芒在背. 上大学之前和现在的心态其实差别挺大的,视野的开阔远远不止局限于自己的脚下.不过,这里的「上大学之前」只是一个时间描述词,并不觉得大学是最适合学习的地方,我很失望. 世界上的人无论性别,区域,宗教,兴趣爱好,总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志趣相同的人,总是可以不断打破自己的常识与惯性思维.总是有在相同领域比自己更强的人,挺好的. 关于知

为什么说产品经理要有「傻瓜」的心态?

摘要 : 我最早听到类似的说法并不来自于张小龙,而是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像外行一样思考>,作者是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CMU)的计算机科学和机器人研究所的金出武雄教授.金教授的学术固然在同行眼里高山仰止,行文也极为流畅.关于写作,他的观点是,无论写科普还是论文,都要像创作小说那样写出引人入胜的独特观点.这一点和 MacTalk 秉承的写作原则一脉相承. 微信之父张小龙曾经在「微信背后的产品观」里讲到:「产品经理要有傻瓜心态」.这里的傻瓜并不是真傻,而是一种外行心态.张小龙说,自己要经过5-1

正在用华为手机的你,怎能少了这一「神器」

人们总希望有后悔药,能够在意外发生时「倒流时光」.但现实告诉我们的是,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后悔药,我们能做的只有在意外发生前买好「保险」,将意外造成的风险降到最低,而最近,我发现「买保险」的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华为手机. 但别会错意,此「保险」非彼「保险」,并不是说让你真的为手机买一期「机身安全险」,这个保险指的是「华为云空间」,如果你能够善加利用 TA,那么 TA 将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你在使用手机时可能会发生的风险. 真的有必要使用手机上的云空间吗? 相信在许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这个问题:到底

程序员与新技术之间的「爱」与「恨」

我们大部分做技术的,对新技术是又爱又恨. 爱的是他能让枯燥反复的工作重新获得新鲜感. 恨的是新技术太多了,学不动啊. 真到了实际要运用的时候,不同人对待新技术的态度相差很大,有的看上去很积极,有的又看上去很排斥. 一般来说,技术团队的管理者往往是“排斥者”,而团队的成员是“拥抱者”的概率居多. 看看下面这个景象是不是很熟悉? 程序员小明:老大,XX系统太乱了,需要重构一下.我建议用XX技术,它的优点有XX.XX.XX.我开了一个分支,在项目中引入测试过了,没啥问题.重构应该要趁早,否则简直是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