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uboot主Makefile分析
1、uboot version确定(Makefile的24-29行)
- include/version_autogenerated.h文件是编译过程中自动生成的一个文件,所以源目录中没有,但是编译过后的uboot中就有了
2、HOSTARCH和HOSTOS
- HOSTARCH:表示主机的CPU的架构,值会影响后面的CROSS_COMPILE环境变量的值。HOSTOS:主机
3、静默编译(50-54行)
- 不希望看到这些编译信息,就后台编译即可。这就叫静默编译。
4、两种编译方法(Makefile的78-123行)。
- 编译复杂项目,Makefile提供2种编译管理方法。默认情况下是当前文件夹中的.c文件,编译出来的.o文件会放在同一文件夹下。这种方式叫原地编译。原地编译的好处就是处理起来简单。
- 原地编译有一些坏处:第一,污染了源文件目录。第二的缺陷就是一套源代码只能按照一种配置和编译方法进行处理,无法同时维护2个或2个以上的配置编译方式。
- 为了解决以上2种缺陷,uboot支持单独输出文件夹方式的编译(linux kernel也支持,而且uboot的这种技术就是从linux kernel学习来的)。基本思路就是在编译时另外指定一个输出目录,将来所有的编译生成的.o文件或生成的其他文件全部丢到那个输出目录下去。源代码目录不做任何污染,这样输出目录就承载了本次配置编译的所有结果。
- 具体用法:默认的就是原地编译。如果需要指定具体的输出目录编译则有2种方式来指定输出目录。(具体参考Makefile 56-76行注释内容)
第一种:make O=输出目录
第二种:export BUILD_DIR=输出目录 然后再make
如果两个都指定了(既有BUILD_DIR环境变量存在,又有O=xx),则O=xx具有更高优先级,听他的。
5、OBJTREE、SRCTREE、TOPDIR
- OBJTREE:编译出的.o文件存放的目录的根目录。在默认编译下,OBJTREE等于当前目录;在O=xx编译下,OBJTREE就等于我们设置的那个输出目录。
- SRCTREE: 源码目录,其实就是源代码的根目录,也就是当前目录。
- 总结:在默认编译下,OBJTREE和SRCTREE相等;在O=xx这种编译下OBJTREE和SRCTREE不相等。Makefile中定义这两个变量,其实就是为了记录编译后的.o文件往哪里放,就是为了实现O=xx的这种编译方式的。
6、MKCONFIG(Makefile的101行)
- Makefile中定义的一个变量(在这里定义,在后面使用),它的值就是我们源码根目录下面的mkconfig。这个mkconfig是一个脚本,这个脚本就是uboot配置阶段的配置脚本。后面要用至少3节课详细讲这个配置脚本的工作。
7、包含config.mk(133行)
include/config.mk不是源码自带的(你在没有编译过的源码目录下是找不到这个文件的),要在配置过程(make x210_sd_config)中才会生成这个文件。因此这个文件的值和我们配置过程有关,是由配置过程根据我们的配置自动生成的。
调用MKCONFIG脚本传参时的参数
8、定义交叉编译工具链的前缀(136-182)
CROSS_COMPILE是被ARCH所确定的,只要配置了ARCH=arm,那么我们就只能在ARM的那个分支去设置CROSS_COMPILE的值
9、包含其他的config.mk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yj23/p/12312606.html
时间: 2024-10-13 11: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