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不多说,简单粗暴地上图。
(一)初始定义
(二)运行结果
(三)规律总结
对于如下:
printf("%7.4d",12);
printf("%4.7f",123.456);
printf("%12.7s","hello");
等输出语句,
归纳成形如printf("%a.bc",d)格式的输出语句,其中d为int/float/char[]等类型变量,c为d/f/s等格式符,a为前修饰符,b为后修饰符。
规律如下:
1.前修饰符的绝对值表示输出宽度限制;
2.后修饰符表示输出精度限制;
3.首先考虑后修饰符,然后再考虑前修饰符;
4.int型变量要求输出数字位数不低于精度限制,如果低于则用0在数字前补齐;
5.float型变量要求输出小数点后保留位数等于精度限制,多余部分被剪切掉;
6.char[]型变量要求输出字符串长度不高于精度限制,如果高于则将字符串后面多余的剪切掉;
7.对于上三者变量都要求输出宽度不低于宽度限制,如果低于,则用空格补齐;
8.前修饰符可正可负,后修饰符必须为正。
8.前修饰符如果为正数,则补齐宽度的空格在左,如果为负数,则补齐宽度的空格在右;
9.额外记忆:如果char[]型变量前修饰符以0开头,则补齐宽度不是用空格,而是用0。
(四)举例记忆
【例1】printf("%10.7s","12345678");
首先考虑后修饰符-精度限制为7;要求输出字符串长度不高于精度限制,如果高于则将字符串后面多余的剪切掉,"12345678"长度为8,多出一个,则将后面的“8”剪切掉,得到“1234567”;
然后考虑前修饰符-输出宽度限制为10;此时要求输出宽度不低于宽度限制,如果低于,则用空格补齐,现在长度为7需要补充3个空格达到宽度10;
因为前修饰符为正数,所以补齐宽度的空格在左,即输出格式应为“###1234567”//为便于理解,空格符我用#符号代替。
【例2】printf("%-7.4d",123456);
首先考虑后修饰符-精度限制为4;要求输出数字位数不低于精度限制,此时位数为6不低于4,满足条件;
然后考虑前修饰符-输出宽度限制为7;此时要求输出宽度不低于宽度限制,如果低于,则用空格补齐,现在长度为6需要补充1个空格达到宽度7;
因为前修饰符为负数,所以补齐宽度的空格在右,即输出格式应为“1234566#”//为便于理解,空格符我用#符号代替。
附图:验证分析正确